槐柳野桥边,行尘暗马前。

齐己唐代〕《送人游塞

槐柳野桥边,行尘暗马前。秋风来汉地,客路入胡天。
雁聚河流浊,羊群碛草膻。那堪陇头宿,乡梦逐潺湲。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槐柳野桥行尘马前

槐柳
南北朝 沈炯 建除诗 除庭发槐柳,冠剑似神仙。
唐 羊士谔 登楼 槐柳萧疏绕郡城,夜添山雨作江声。
唐 方干 别喻凫 离别波涛阔,留连槐柳新。
唐 韦庄 南省伴直 一洞烟霞人迹少,六行槐柳鸟声高。
唐 虚中 泊洞庭 槐柳未知秋,依依馆驿头。  ——《骈字类编》
野桥(野桥)
唐 沈佺期 咸阳览古 野桥疑望日,山火类焚书。
唐 刘长卿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唐 杜甫 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兼遗营茅屋赀 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
唐 许浑 春日郊园戏赠杨嘏评事 野桥沽酒茅檐醉,谁羡红楼一曲歌。
唐 李咸用 途中作 野桥寒树亚,山店暮云连。
宋 苏轼 江月五首,并引 其四 野桥多断板,山寺有微行。  ——《骈字类编》
边 ( 邊 ) biān《國語辭典》
  1. 「邊 」的異體字。
行尘(行塵)xíng chén
行走时扬起的尘埃。常用以形容远行者。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 唐 王维 《观别者》诗:“车从望不见,时时起行尘。” 宋 吴元扆 《冬日赴郡旅怀漫赋》诗:“雁引乡心切,灯偏旅夜亲。高堂应倚杖,落日望行尘。”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晤 佟 进士 濬 ,言其母 赵夫人 苦节能诗,《祭灶》云:‘再拜东厨司命神,聊将清水饯行尘。年年破屋多灰土,须恕夫亡子幼人。’”  ——《漢語大詞典》
暗 àn《國語辭典》

暗 [ àn ]

  1. 不明亮的、光线不足的、黑夜的。如:「暗房」、「阴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简文在暗室中坐,召宣武。」宋·姜夔〈齐天乐·庾郎先自吟愁赋〉词:「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
  2. 幽深、阴翳。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 昏昧、不明事理。如:「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通「暗」。
  4. 不让人知道的、不公开的。如:「暗号」、「明人不做暗事。」
  5. 无光泽的。宋·苏轼〈浣溪沙·菊暗荷枯一夜霜〉词:「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
  1. 默不作声的、隐密的。如:「暗杀」、「暗示」、「暗渡陈仓」。唐·韩偓〈无题〉诗:「明言终未实,暗祝始应真。」清·洪升《长生殿·第一三出》:「宠固君心,暗中包藏计狡。」
  1. 不光明。如:「弃暗投明」。
  2. 姓。如元代有暗伯。
  1. 光线变得不明亮。如:「天色已渐渐暗了。」
马前(馬前)mǎ qián
(1).马的前面。《礼记·曲礼上》:“僕执策立於马前。” 唐 白居易 《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2).戏曲术语。同“ 马后 ”相对。旧指演员通过减少唱词、念白和加快演唱速度以压缩演出时间。 汪曾祺 《云致秋行状》:“他好说话,后台嘱咐‘马前’,他就可以掐掉几句;‘马后’,他能在台上多绷一会。”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