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复:步触珠幡响,吟窥钵水澄。
悉为无事者,任被俗流憎。 ——郑符
客异干时客,僧非出院僧。 ——段成式
远闻疏牖磬,晓辨密龛灯。 ——张希复
步触珠幡响,吟窥钵水澄。 ——郑符
句饶方外趣,游惬社中朋。 ——段成式
静里已驯鸽,斋中亦好鹰。 ——张希复
金涂笔是褧,彩溜纸非缯。 ——升上人
锡杖已克锻,田衣从怀塍。 ——段成式
占床暂一胁,卷箔赖长肱。 ——张希复
佛日初开照,魔天破几层。 ——段成式
咒中陈秘计,论处正先登。 ——张希复
勇带绽针石,危防丘井藤。 ——升上人
客异干时客,僧非出院僧。 ——段成式
远闻疏牖磬,晓辨密龛灯。 ——张希复
步触珠幡响,吟窥钵水澄。 ——郑符
句饶方外趣,游惬社中朋。 ——段成式
静里已驯鸽,斋中亦好鹰。 ——张希复
金涂笔是褧,彩溜纸非缯。 ——升上人
锡杖已克锻,田衣从怀塍。 ——段成式
占床暂一胁,卷箔赖长肱。 ——张希复
佛日初开照,魔天破几层。 ——段成式
咒中陈秘计,论处正先登。 ——张希复
勇带绽针石,危防丘井藤。 ——升上人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张 ( 張 ) zhāng
张 [ zhāng ]
- 开,展开:~开。~目(a.睁大眼睛;b.助长某人的声势称“为某人~~”)。~榜。铺~。~灯结彩。纲举目~。
- 商店开业:开~。
- 拉紧:紧~。~力。
- 扩大,夸大:夸~。
- 放纵,无拘束:乖~。嚣~。
- 料理,应酬:~罗。
- 惊惶,慌忙:~惶失措。
- 看,望:~望。
-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 量词:一~纸。三~桌子。几~嘴。两~弓。
- 姓。
希 xī《國語辭典》
希 [ xī ]
形- 少有、不多。如:「希罕」、「物以希为贵」、「人生七十古来希」。《论语·公冶长》:「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通「稀」。
- 渴望、恳求。如:「希求」、「希冀」。《后汉书·卷二三·窦融传》:「宪威权震朝庭,公卿希旨,奏宪位次太傅下,三公上。」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必有盛才重誉改革体裁者,实吾所希。」
- 仰慕。《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三》:「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
- 止、渐歇。《论语·先进》:「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 姓。如宋代有希缋。
复 ( 復 複 覆 ) fù《國語辭典》
复 [ fù ]
動- 行於故道。《說文解字·夊部》:「复,行故道也。」
- 同「復 」(一)。
复 [ fòu ]
- 同「復 」(二)。
步 bù《國語辭典》
步 [ bù ]
動- 行、走,用腳走路。如:「散步」、「平步青雲」、「安步當車」。《書經·武成》:「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莊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
- 追隨、跟從、仿效。如:「步其後塵」。《國語·周語下》:「目以處義,足以步目,今晉侯視遠而足高,目不在體,而足不步目,其心必異矣。」明·湯顯祖《南柯記·第四二齣》:「步影尋蹤,皆如所夢。」
- 推算。《文選·陸機·演連珠五○首之四七》:「是以儀天步晷,而脩短可量。」
- 腳步,走路時兩腳前後的距離。如:「小碎步」、「輕移蓮步」、「寸步不離」。《孟子·梁惠王上》:「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荀子·勸學》:「故不積蹞步,無以至千里。」
- 量詞:➊ 古代計算長度的單位。歷代規定不一,或為六尺,或為六尺四寸。《新唐書·卷三七·地理志一》:「皇城長千九百一十五步,廣千二百步。」➋ 計算邁步次數的單位。如:「向前走五步。」➌ 計算事情步驟的單位。如:「做任何事第一步是要先打好基礎。」
- 階段。表示程度。如:「走一步,算一步。」《紅樓夢·第六七回》:「我任憑怎麼沒見世面,也到不了這步田地,因送的東西少,就生氣傷心。」
- 所處的境況、境地。如:「少時不努力,才落到這一地步。」
- 氣運、時運。如:「國步惟艱」。《詩經·小雅·白華》:「天步艱難,之子不猶。」
- 碼頭,水邊泊船的地方。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下》:「吳江中又有魚步、龜步,湘中有靈妃步。」唐·韓愈〈正議大夫尚書左丞孔公墓誌銘〉:「蕃舶之至泊步,有下碇之稅。」通「埠」。
- 姓。如三國時吳國有步騭。
触 ( 觸 ) chù
触 [ chù ]
- 抵、顶:抵~。“羝羊~藩,赢其角”。
- 碰,撞:~礁。~电。~动。~摸。~发。~犯。~怒。
- 遇着:接~。~觉(jué)。~目惊心。~角(jiǎo)。~景生情。~类旁通。
- 因某种刺激而引起感情变化:感~。忽有所~。
珠幡 zhū fān
饰珠的旗幡。 南朝 梁简文帝 《大爱敬寺刹下铭》:“珠幡转曜,宝铃韵响;闻声者入道,见形者除累。”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秣兔罗国》:“珠幡布列,宝盖駢罗。”《花月痕》第五回:“白马素车,犹是 范 张 同气;珠幡宝盖,终殊 娟 润 双栖。” ——《漢語大詞典》
响 ( 響 ) xiǎng
响 [ xiǎng ]
- 声音:~声。~箭。~马(旧称在路上抢劫财物的强盗,因抢劫时先放响箭而得名)。音~(a.声音,多就声音所产生的效果说;b.泛称收音、录音、扩音等设备)。
- 发出声音:钟~了。
- 声音高,声音大:~亮。~彻云霄(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
- 回声:~应(yìng )。如~斯应(喻反应迅速)。
吟 yín《國語辭典》
吟 [ yín ]
动- 痛苦时发出的声音。元·戴侗《六书故·卷一一·吟》:「痛为呻吟。」
- 叹息。《战国策·楚策一》:「雀立不转,昼吟宵哭。」
- 咏、诵。如:「吟咏」。《庄子·德充符》:「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
- 啼叫、鸣叫。《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猿肃而长吟。」《文选·曹植·杂诗六首之二》:「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 口吃、话说不清楚。《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传》:「为人鸢肩豺目,洞精矘眄,口吟舌言。」通「唫」。
- 古代一种诗体的名称。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古词有〈陇头吟〉,孔明有〈梁父吟〉,文君有〈白头吟〉。」
窥 ( 窺 ) kuī
窥 [ kuī ]
- 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探。~伺。~测。~视。管~蠡测(喻见识浅陋,看不清高深的道理)。
钵 ( 缽 鉢 ) bō
钵 [ bō ]
- ◎ 洗涤或盛放东西的陶制的器具:~子。饭~。茶~。乳~(研药使成细末的器具)。
水澄
唐 李嘉祐 九日送人 水澄千室倒,雾卷四山长。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