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蒙昧(矇昧,濛昧)méng mèi
(1).昏昧;愚昧。《晋书·阮种传》:“臣诚蒙昧,所以为罪。” 唐 罗隐 《谗书·市赋》:“始先生以踊屨之讥革寡人之非,今先生以交易进退祛寡人之蒙昧。” 元 刘埙 《隐居通议·理学一》:“儿童初学,蒙昧未开,故瞢然无知。” 孙中山 《兴中会宣言》:“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
(2).犹朦胧;迷糊。 唐 孟郊 《卧病》诗:“倦寝意蒙昧,强言声幽柔。”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一:“蒙昧也人生,霎时间浮光掠影。”
(1).目不明。 汉 蔡邕 《瞽师赋》:“夫何矇昧之瞽兮,心穷忽以鬱伊。”
(2).未开化的原始状态。《三国志·蜀志·郤正传》:“昔在鸿荒,矇眛肇初,三皇应籙,五帝承符。”《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教育泛论》:“处文明灿烂之世界,而犹欲袭用矇昧之旧俗,是非颠倒,孰有过於是者乎!”
濛昧:迷茫,昏暗。 晋 张载 《霖雨》诗:“零雨餘旬朔,濛昧日夜坠。” ——《漢語大詞典》
(2).犹朦胧;迷糊。 唐 孟郊 《卧病》诗:“倦寝意蒙昧,强言声幽柔。”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一:“蒙昧也人生,霎时间浮光掠影。”
(1).目不明。 汉 蔡邕 《瞽师赋》:“夫何矇昧之瞽兮,心穷忽以鬱伊。”
(2).未开化的原始状态。《三国志·蜀志·郤正传》:“昔在鸿荒,矇眛肇初,三皇应籙,五帝承符。”《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教育泛论》:“处文明灿烂之世界,而犹欲袭用矇昧之旧俗,是非颠倒,孰有过於是者乎!”
濛昧:迷茫,昏暗。 晋 张载 《霖雨》诗:“零雨餘旬朔,濛昧日夜坠。” ——《漢語大詞典》
万机(萬機)wàn jī
同“ 万几 ”。 《孔丛子·论书》:“ 孔子 曰:‘…… 尧 既得 舜 ,歷试诸难,已而纳之於尊显之官,使大録万机之政。’” 汉 张衡 《东京赋》:“乃羡公侯卿士,登自东除,访万机,询朝政。” 唐 柳宗元 《礼部为文武百寮请听政表》之一:“一日万机,不可暂闕。” 秦牧 《长河浪花集·湘阴热浪记》:“那时候的 湘阴 ,头绪纷纭,万机待理。” ——《漢語大詞典》
犹 ( 猶 ) yóu
犹 [ yóu ]
- 相似,如同:~如。过~不及。
- 尚且:~且。~自。困兽~斗(喻濒于失败的人,虽走投无路还要顽强抵抗)。
- 〔~豫〕迟疑不决。
- 〔~疑〕迟疑。
- 仍然,还(hái ):~然。记忆~新。
妇女(婦女)fù nǚ
成年女子的通称。《礼记·曲礼下》:“居丧不言乐,祭事不言凶,公庭不言妇女。”《史记·项羽本纪》:“﹝ 沛公 ﹞今入 关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唐 杜甫 《三绝句》之三:“闻道杀人 汉水 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六月六日》:“妇女多於是日沐髮,谓沐之不腻不垢。” 孙犁 《风云初记》一:“在堤埝拐角一棵大榆树下面,有两个年轻的妇女,对着怀纺线。” ——《漢語大詞典》
寇戎 kòu róng
(1).谓敌军来犯。《周礼·春官·小祝》:“有寇戎之事,则保郊祀于社。”《逸周书·时训》:“鹰不化鳩,寇戎数起。”《韩非子·大体》:“故车马不疲弊於远路,旌旗不乱於大泽,万民不失命於寇戎,雄骏不创寿於旗幢。” 汉 刘向 《列女传·许穆夫人》:“如使边境有寇戎之事,维是四方之故,赴告大国,妾在不犹愈乎。”
(2).敌军。《礼记·月令》:“仲春行秋令,则其国大水,寒气揔至,寇戎来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刘琨 虽隔阂寇戎,志存本朝。”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吠舍釐国》:“是时 鹿女 心知其子,乃谓王曰:‘今寇戎临境,上下离心,贱妾愚衷,能败强敌。’”《明史·邓洪震传》:“万一奸宄潜生,寇戎軼犯,其何以待之。”
(3).匪患与战争。《墨子·尚同中》:“是以先王之书《术令》之道曰:‘唯口出好兴戎。’则此言善用口者出好,不善用口者以为谗贼寇戎,则此岂口不善哉,用口则不善也,故遂以为谗贼寇戎。” ——《漢語大詞典》
(2).敌军。《礼记·月令》:“仲春行秋令,则其国大水,寒气揔至,寇戎来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刘琨 虽隔阂寇戎,志存本朝。”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吠舍釐国》:“是时 鹿女 心知其子,乃谓王曰:‘今寇戎临境,上下离心,贱妾愚衷,能败强敌。’”《明史·邓洪震传》:“万一奸宄潜生,寇戎軼犯,其何以待之。”
(3).匪患与战争。《墨子·尚同中》:“是以先王之书《术令》之道曰:‘唯口出好兴戎。’则此言善用口者出好,不善用口者以为谗贼寇戎,则此岂口不善哉,用口则不善也,故遂以为谗贼寇戎。” ——《漢語大詞典》
安 ān《國語辭典》
安 [ ān ]
名- 平稳、安全、舒适的状况或环境。如:「居安思危」、「转危为安」、「苟且偷安」。《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 安非他命的简称。如:「吸安」、「安毒」。
- 量词。安培的简称。参见「安培 」条。
- 姓。如汉代有安成。
- 平静、恬适。如:「安宁」、「坐立不安」。《汉书·卷六四下·严安传》:「心既和平,其性恬安。」
- 稳定的、静止的。如:「生活安稳」。唐·杨烱〈浑天赋〉:「故知天常安而不动,地极深而不测。」
- 使稳定。如:「除暴安良」、「安民」。
- 装置、设置。如:「安电灯」、「安门窗」。
- 加上。如:「安罪名」。
- 存、怀、居。如:「你安的是什么心?」
- 习惯、熟悉。《吕氏春秋·先识览·乐成》:「舟车之始见也,三世然后安之。」
- 岂、怎么。用于文言文。如:「安能如此?」《左传·宣公十二年》:「暴而不戢,安能保大?」
- 何处、那里。用于文言文。如:「而今安在?」《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 如何。《礼记·檀弓上》:「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
- 乃、于是。《荀子·仲尼》:「委然成文,以示之天下,而暴国安自化矣。」
得 dé/děi/de《國語辭典》
得 [ dé ]
动- 获、取。与「失」相对而言。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孟子·告子上》:「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 演算产生结果。如:「三三得九。」
- 遇。如:「得便」、「得空即前往拜访。」
- 契合、适宜。如:「得体」、「得法」。汉·王襃〈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 快意、满足。《史记·卷六二·管晏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 可以、能够。如:「得过且过」、「不得抽烟!」、「得饶人处且饶人」、「所有员工均得摸彩。」
- 用于谈话终了之时,表反对、禁止或同意。如:「得了,别再出馊主意了!」、「得,我们就照你的方法去做。」
- 相当于「何」、「岂」、「那」、「怎」、「难道」等,表示反诘的语气。唐·杜甫〈后苦寒行〉二首之二:「巴东之峡生凌澌,彼苍回斡人得知。」
- 置于动词之后,无义。唐·杜甫〈绝句漫兴〉诗九首之二:「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得 [ de ]
介- 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结果或性状。如:「跑得快」、「觉得很好」、「美得冒泡」。
得 [ děi ]
副- 应该、必须、需要。如:「你总得让我把话说完。」《红楼梦·第六六回》:「出了月就起身,得半个工夫才回来。」
得 [ dǎi ]
动- 遭受。如:「他作恶多端,得了报应也是应该的。」
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副-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名-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助-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名-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纷披(紛披)fēn pī
(1).和缓貌。《文选·王褒〈洞箫赋〉》:“其仁声,则若颽风纷披,容与而施惠。” 吕向 注:“纷披、容与,和缓貌。”
(2).盛多貌。《宋书·谢灵运传论》:“六义所因,四始攸繫,升降謳謡,纷披风什。” 唐 杜甫 《九日寄岑参》诗:“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 宋 王安石 《与道原步至景德寺》诗:“前时偶见花如梦,红紫纷披竞浅深。”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桃花园》:“故或隻语生香,江花独灿;亦有数章迭綺, 蜀 锦纷披。”
(3).散乱。 北周 庾信 《枯树赋》:“纷披草树,散乱烟霞。” 唐 韩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诗:“下驴入省门,左右惊纷披。”《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次日,小孺人起来,忽然头髮纷披,觉得异样,将手一摸,顶髻俱无,大叫起来。” ——《漢語大詞典》
(2).盛多貌。《宋书·谢灵运传论》:“六义所因,四始攸繫,升降謳謡,纷披风什。” 唐 杜甫 《九日寄岑参》诗:“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 宋 王安石 《与道原步至景德寺》诗:“前时偶见花如梦,红紫纷披竞浅深。”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桃花园》:“故或隻语生香,江花独灿;亦有数章迭綺, 蜀 锦纷披。”
(3).散乱。 北周 庾信 《枯树赋》:“纷披草树,散乱烟霞。” 唐 韩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诗:“下驴入省门,左右惊纷披。”《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次日,小孺人起来,忽然头髮纷披,觉得异样,将手一摸,顶髻俱无,大叫起来。”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