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萧条(蕭條)xiāo tiáo
(1).寂寞冷落;凋零。《楚辞·远游》:“山萧条而无兽兮,野寂漠其无人。”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 宋 王安石 《离鄞至菁江东望》诗:“村落萧条夜气生,侧身东望一伤情。” 叶圣陶 《我们的骄傲》:“要是没有窗外繁密的竹枝,那个房间真太萧条了。”
(2).指政治、经济等不景气;衰微;衰退。 三国 魏 曹植 《卞太后诔》:“皇室萧条,羽檄四布,百姓欷歔,婴儿号慕,若丧考妣,天下縞素。”《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旧 楚 萧条,仍岁多故,政荒人散,实须缉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 赵太学 是个书生,不会经营家务,家事日渐萧条。” 曹禺 《日出》第二幕:“你难道不知道现在市面萧条,经济恐慌?”
(3).疏散;稀疏。 汉 扬雄 《羽猎赋》:“羡漫半散,萧条数千里外。” 五代 张泌 《边上》诗:“山河惨淡关城闭,人物萧条市井空。” 宋 陆游 《登灌口庙东大楼观岷江雪山》诗:“白髮萧条吹北风,手持巵酒酹江中。” 元 虞集 《画鹤》诗:“ 薛公 少保昔画鹤,毛羽萧条向寥廓。” 郁达夫 《蜃楼》:“大约是因为一年将尽了,游客萧条。”
(4).匮乏。 元 无名氏 《鸳鸯被》楔子:“争奈囊底萧条,盘缠缺少。”《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但阿姊千里间关,同郎君远去,囊篋萧条,曾无约束,此乃吾等之事,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黄金已尽,囊槖萧条。”
(5).犹逍遥。闲逸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明帝 问 周伯仁 :‘卿自谓何如 庾元规 ?’对曰:‘萧条方外, 亮 不如臣;从容廊庙,臣不如 亮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抚军问 孙兴公 :‘卿自谓何如?’曰:‘下官才能所经,悉不如诸贤。至於斟酌时宣,笼罩当世,亦多所不及。然以不才,时復託怀玄胜,远咏 老 庄 ,萧条高寄,不与时务经怀,自谓此心无所与让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槟榔》:“﹝ 俞益期 与 韩康伯 牋曰:﹞步其林,则寥朗,庇其阴,则萧条,信可以长吟,可以远想矣。”
(6).消瘦貌。 明 唐寅 《题画白乐天》诗:“ 苏州 刺史 白尚书 ,病骨萧条酒盏疏。”
(7).简陋。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时进士团所由辈数十人,见 逢 ( 薛逢 )行李萧条。” 清 周亮工 《送朱静一还九华》诗:“萧条襆被好容颜,七十怀人涉远山。” 丁玲 《团聚》:“她看见这萧条的行旅时,暗暗的惊诧着。” ——《漢語大詞典》
(2).指政治、经济等不景气;衰微;衰退。 三国 魏 曹植 《卞太后诔》:“皇室萧条,羽檄四布,百姓欷歔,婴儿号慕,若丧考妣,天下縞素。”《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旧 楚 萧条,仍岁多故,政荒人散,实须缉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 赵太学 是个书生,不会经营家务,家事日渐萧条。” 曹禺 《日出》第二幕:“你难道不知道现在市面萧条,经济恐慌?”
(3).疏散;稀疏。 汉 扬雄 《羽猎赋》:“羡漫半散,萧条数千里外。” 五代 张泌 《边上》诗:“山河惨淡关城闭,人物萧条市井空。” 宋 陆游 《登灌口庙东大楼观岷江雪山》诗:“白髮萧条吹北风,手持巵酒酹江中。” 元 虞集 《画鹤》诗:“ 薛公 少保昔画鹤,毛羽萧条向寥廓。” 郁达夫 《蜃楼》:“大约是因为一年将尽了,游客萧条。”
(4).匮乏。 元 无名氏 《鸳鸯被》楔子:“争奈囊底萧条,盘缠缺少。”《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但阿姊千里间关,同郎君远去,囊篋萧条,曾无约束,此乃吾等之事,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黄金已尽,囊槖萧条。”
(5).犹逍遥。闲逸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明帝 问 周伯仁 :‘卿自谓何如 庾元规 ?’对曰:‘萧条方外, 亮 不如臣;从容廊庙,臣不如 亮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抚军问 孙兴公 :‘卿自谓何如?’曰:‘下官才能所经,悉不如诸贤。至於斟酌时宣,笼罩当世,亦多所不及。然以不才,时復託怀玄胜,远咏 老 庄 ,萧条高寄,不与时务经怀,自谓此心无所与让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槟榔》:“﹝ 俞益期 与 韩康伯 牋曰:﹞步其林,则寥朗,庇其阴,则萧条,信可以长吟,可以远想矣。”
(6).消瘦貌。 明 唐寅 《题画白乐天》诗:“ 苏州 刺史 白尚书 ,病骨萧条酒盏疏。”
(7).简陋。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时进士团所由辈数十人,见 逢 ( 薛逢 )行李萧条。” 清 周亮工 《送朱静一还九华》诗:“萧条襆被好容颜,七十怀人涉远山。” 丁玲 《团聚》:“她看见这萧条的行旅时,暗暗的惊诧着。” ——《漢語大詞典》
故国(故國)gù guó
(1).历史悠久的国家。《孟子·梁惠王下》:“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
(2).已经灭亡的国家;前代王朝。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宋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髮。”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 南宋 遗民词﹞多悽惻伤感,不忘故国。”
(3).本国;祖国。《战国策·燕策三》:“昔者, 柳下惠 吏於 鲁 ,三黜而不去。或谓之曰:‘可以去。’ 柳下惠 曰:‘苟与人之异,恶往而不黜乎?犹且黜乎,寧於故国尔。’”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於畴昔。”《花城》1981年第6期:“怕忘了自己是 中国 人,生活习惯基本上保持故国的一套。”
(4).故乡;家乡。 唐 曹松 《送郑谷归宜春》诗:“无成归故国,上马亦高歌。” 宋 叶适 《故知枢密院事施公墓志铭》:“祈归故国,草木华润;世韙其退,有考其进。” 苏曼殊 《吴门依易生韵》之十:“故国已随春日尽,鷓鴣声急使人愁。”
(5).旧都;古城。《史记·穰侯列传》:“ 齐 人攻 卫 ,拔故国,杀 子良 。” 司马贞 索隐:“ 卫 之故国,盖 楚丘 也。” 唐 刘禹锡 《石头城》诗:“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迴。”
(6).从前的封邑。《汉书·孔光传》:“ 光 復为御史大夫,二月为丞相,復故国 博山侯 。” ——《漢語大詞典》
(2).已经灭亡的国家;前代王朝。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宋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髮。”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 南宋 遗民词﹞多悽惻伤感,不忘故国。”
(3).本国;祖国。《战国策·燕策三》:“昔者, 柳下惠 吏於 鲁 ,三黜而不去。或谓之曰:‘可以去。’ 柳下惠 曰:‘苟与人之异,恶往而不黜乎?犹且黜乎,寧於故国尔。’”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於畴昔。”《花城》1981年第6期:“怕忘了自己是 中国 人,生活习惯基本上保持故国的一套。”
(4).故乡;家乡。 唐 曹松 《送郑谷归宜春》诗:“无成归故国,上马亦高歌。” 宋 叶适 《故知枢密院事施公墓志铭》:“祈归故国,草木华润;世韙其退,有考其进。” 苏曼殊 《吴门依易生韵》之十:“故国已随春日尽,鷓鴣声急使人愁。”
(5).旧都;古城。《史记·穰侯列传》:“ 齐 人攻 卫 ,拔故国,杀 子良 。” 司马贞 索隐:“ 卫 之故国,盖 楚丘 也。” 唐 刘禹锡 《石头城》诗:“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迴。”
(6).从前的封邑。《汉书·孔光传》:“ 光 復为御史大夫,二月为丞相,復故国 博山侯 。” ——《漢語大詞典》
异 ( 異 ) yì
异 [ yì ]
- 不同的:~乎。~说。~常。~己(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突的人)。~端(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如“~~邪说”)。~化。~性。~样。大同小~。~曲同工。
- 分开:离~。~居。
- 另外的,别的:~日。~地。~国。~乡。~类。
- 特别的:奇~。~闻。~彩。奇才~能(特殊的才能)。
- 奇怪:惊~。诧~。怪~。
零落 líng luò
(1).凋谢。《楚辞·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王逸 注:“零、落,皆堕也。草曰零,木曰落。” 元 曾瑞 《愿成双·赠老妓》套曲:“忽惊风雨夜来时,零落了千红万紫。”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草本》:“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 于敏 《西湖即景》:“杜鹃早已零落,芍药正在竞芳。”
(2).喻死亡。《管子·轻重己》:“宜穫而不穫,风雨将作,五穀以削,士兵零落。不穫之害也。” 马非百 新诠:“零落,殞也。言风雨大起,五穀因而削减。士,战士。民,普通人民。谓战士与人民皆将飢饿以死也。”《文选·孔融〈论盛孝章书〉》:“海内知识,零落殆尽。” 张铣 注:“零落,死也。” 唐 王昌龄 《代扶风主人答》诗:“乡亲悉零落,塚墓亦摧残。”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九:“唉,可怜的老人,在那大地主的魔杖下永远地零落了。”
(3).衰颓败落。 唐 杜甫 《有叹》诗:“壮心久零落,白首寄人间。”《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功名未遂,家事日渐零落。” 杨朔 《樱花雨》:“ 君子 的凄苦神情,也许是惋惜自己零落的青春,也许是不能忘记自己痛苦的身世吧?”
(4).飘零,流落。 南朝 梁 王僧孺 《何生姬人有怨》诗:“逐臣与弃妾,零落心可知。” 元 萨都剌 《补阙歌》:“破窗冷砚留不得,零落 江 南酒家客。” 苏曼殊 《焚剑记》:“及状元死, 彩云 亦零落人间。”
(5).散乱,散失。《南史·沈炯传》:“甲帐珠帘,一朝零落, 茂陵 玉盌,遂出人间。”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三折:“涧水剪茶烧竹枝,袈裟零落任风吹。”《白雪遗音·银纽丝·盼五更》:“三更里回房卸残粧,釵环零落为才郎,痛恓惶。”
(6).掉落。 唐 孟郊 《征妇怨》诗:“别时各有泪,零落青楼前。”
(7).借指掉下的眼泪。 唐 刘商 《绿珠怨》诗:“从来上臺榭,不敢倚栏干,零落知成血,高楼直下看。”
(8).稀疏,稀稀落落。 唐 方干 《秋夜》诗:“梦破寂寥思,灯残零落明。” 沙汀 《意外》:“四周的话语声已逐渐零落了。”
(9).零头,剩馀的。 唐 王建 《当窗织》诗:“输官上头有零落,姑未得衣身不著。”
(10).残缺不全,零碎。 宋 曾公亮 《进唐书表》:“文采不明,事实零落。” 鲁迅 《致孙伏园书》:“寄给我的报,收到了五六张,零落不全。” ——《漢語大詞典》
(2).喻死亡。《管子·轻重己》:“宜穫而不穫,风雨将作,五穀以削,士兵零落。不穫之害也。” 马非百 新诠:“零落,殞也。言风雨大起,五穀因而削减。士,战士。民,普通人民。谓战士与人民皆将飢饿以死也。”《文选·孔融〈论盛孝章书〉》:“海内知识,零落殆尽。” 张铣 注:“零落,死也。” 唐 王昌龄 《代扶风主人答》诗:“乡亲悉零落,塚墓亦摧残。”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九:“唉,可怜的老人,在那大地主的魔杖下永远地零落了。”
(3).衰颓败落。 唐 杜甫 《有叹》诗:“壮心久零落,白首寄人间。”《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功名未遂,家事日渐零落。” 杨朔 《樱花雨》:“ 君子 的凄苦神情,也许是惋惜自己零落的青春,也许是不能忘记自己痛苦的身世吧?”
(4).飘零,流落。 南朝 梁 王僧孺 《何生姬人有怨》诗:“逐臣与弃妾,零落心可知。” 元 萨都剌 《补阙歌》:“破窗冷砚留不得,零落 江 南酒家客。” 苏曼殊 《焚剑记》:“及状元死, 彩云 亦零落人间。”
(5).散乱,散失。《南史·沈炯传》:“甲帐珠帘,一朝零落, 茂陵 玉盌,遂出人间。”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三折:“涧水剪茶烧竹枝,袈裟零落任风吹。”《白雪遗音·银纽丝·盼五更》:“三更里回房卸残粧,釵环零落为才郎,痛恓惶。”
(6).掉落。 唐 孟郊 《征妇怨》诗:“别时各有泪,零落青楼前。”
(7).借指掉下的眼泪。 唐 刘商 《绿珠怨》诗:“从来上臺榭,不敢倚栏干,零落知成血,高楼直下看。”
(8).稀疏,稀稀落落。 唐 方干 《秋夜》诗:“梦破寂寥思,灯残零落明。” 沙汀 《意外》:“四周的话语声已逐渐零落了。”
(9).零头,剩馀的。 唐 王建 《当窗织》诗:“输官上头有零落,姑未得衣身不著。”
(10).残缺不全,零碎。 宋 曾公亮 《进唐书表》:“文采不明,事实零落。” 鲁迅 《致孙伏园书》:“寄给我的报,收到了五六张,零落不全。” ——《漢語大詞典》
旅人 lǚ rén
(1).官名。掌管割烹之事。《仪礼·公食大夫礼》:“雍人以俎入,陈于鼎南;旅人南面加匕于鼎,退。” 郑玄 注:“旅人,雍人之属旅食者也。”
(2).客居在外的人。《国语·晋语八》:“ 孙林甫 曰:‘旅人所以事子也,唯事是待。’” 韦昭 注:“旅,客也。言寄客之人不敢违命。”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上戍石鼓山》诗:“旅人心长久,忧忧自相接。故乡路遥远,川陆不可涉。” 唐 杜甫 《与严二郎奉礼别》诗:“ 山 东羣盗散,闕下受降频。诸将归应尽,题书报旅人。”
(3).旅行在途的人;奔走在外的人。 唐 任翻 《秋晚途次》诗:“众鸟已归树,旅人犹过山。”《朱子语类》卷五九:“如 孔子 之圣……终身栖栖为旅人,又仅得中寿。” 明 徐士俊 《汪十四传》:“愿乞壮士,重过 西川 ……俾啸聚之徒,大不得志於我旅人也。” 王西彦 《鱼鬼》:“远道的旅人或许会对它(矗立在悬崖绝壁之上的孤松)的存在发出惊叹,感到生命的不可思议。”
(4).众人,庶民百姓。 唐 罗隐 《谗书·刻严陵钓台》:“今之世风俗偷薄,禄位相尚,朝为一旅人,暮为九品官,而骨肉亲戚已有差等矣。” ——《漢語大詞典》
(2).客居在外的人。《国语·晋语八》:“ 孙林甫 曰:‘旅人所以事子也,唯事是待。’” 韦昭 注:“旅,客也。言寄客之人不敢违命。”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上戍石鼓山》诗:“旅人心长久,忧忧自相接。故乡路遥远,川陆不可涉。” 唐 杜甫 《与严二郎奉礼别》诗:“ 山 东羣盗散,闕下受降频。诸将归应尽,题书报旅人。”
(3).旅行在途的人;奔走在外的人。 唐 任翻 《秋晚途次》诗:“众鸟已归树,旅人犹过山。”《朱子语类》卷五九:“如 孔子 之圣……终身栖栖为旅人,又仅得中寿。” 明 徐士俊 《汪十四传》:“愿乞壮士,重过 西川 ……俾啸聚之徒,大不得志於我旅人也。” 王西彦 《鱼鬼》:“远道的旅人或许会对它(矗立在悬崖绝壁之上的孤松)的存在发出惊叹,感到生命的不可思议。”
(4).众人,庶民百姓。 唐 罗隐 《谗书·刻严陵钓台》:“今之世风俗偷薄,禄位相尚,朝为一旅人,暮为九品官,而骨肉亲戚已有差等矣。” ——《漢語大詞典》
同 ( 衕 ) tóng/tòng《國語辭典》
同 [ tóng ]
动- 会合、聚集。如:「会同」。《说文解字·𠔼部》:「同,合会也。」唐·钱起〈送钟评事应宏词下第东归〉诗:「劝君稍尽离筵酒,千里佳期难再同。」
- 统一、齐一。《书经·舜典》:「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宋·陆游〈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一齐分享、从事等。如:「同甘苦,共患难。」《孙子·谋攻》:「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 赞成。如:「赞同」、「同意」。
- 一样的。如:「同类」、「相同」、「同工同酬」。
- 一起、共同。如:「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唐·李白〈长干行〉二首之一:「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 和、与、跟。如:「有事同你商量。」、「我同他一起去看电影。」
- 和谐、和平。如:「促进世界大同」。《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契约。如:「合同」。
- 姓。如唐代有同谷。
同 [ tòng ]
名- 巷弄、小街道。如:「胡同」。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