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阮籍过阿戎,应作羲之羡怀祖。

苏轼宋代〕《夜过舒尧文戏作

先生堂前霜月苦,弟子读书喧两庑。
推门入室书纵横,蜡纸灯笼晃云母。
先生骨清少眠卧,长夜默坐数更鼓。
耐寒石砚欲生冰,得火铜瓶如过雨。
郎君欲出先自赞,坐客敛衽谁敢侮。
明朝阮籍过阿戎,应作羲之羡怀祖。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明朝阿戎怀

明朝 míng cháo
(1).清晨。 晋 左思 《娇女》诗:“明朝弄梳臺,黛眉类扫跡。”
(2).明天。今天的下一天。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五:“君不见城上日,今暝没尽去,明朝復更出。”《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我且归去,你明朝却送我丈夫归来则个。” 潘漠华 《三月五夜》诗:“明朝将离去,为了你,又停留一天。”
(3).以后,将来。 五代 齐己 《感时》诗:“无穷今日明朝事,有限生来死去人。” 明 高启 《松隐为爱叔能赋》:“我今身似浮云閒,正合著在长林间。明朝倘许同栖泊,便拟飞随白鹤还。”
盛明之朝。诗文中常称本朝为“明朝”。 宋 王禹偁 《送淳于中舍悬车侍养》诗:“悬车乘去谢明朝,摆脱簪缨似一毛。” 宋 叶适 《再申省状》:“惟欲乞身暮景,得谢明朝。”  ——《漢語大詞典》
阮 ruǎn《國語辭典》

阮 [ ruǎn ]

  1. 乐器名。一种弹拨乐器。参见「阮咸 」条。
  2. 国名。为殷商时的小国,故城约在今大陆地区甘肃省泾川县东南。后为周文王所灭。
  3. 姓。如晋代有阮籍。
籍 jí《國語辭典》

籍 [ jí ]

  1. 书本。如:「古籍」、「经籍」、「史籍」、「书籍」、「典籍」。
  2. 登记以备查考用的名册、档案。如:「户籍」、「军籍」、「学籍」。《孟子·万章下》:「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战国策·齐策四》:「天子受籍,立为大伯 。」
  3. 籍贯。如:「本籍」、「原籍」、「祖籍」。
  4. 个人对国家、团体、组织等的隶属关系。如:「国籍」、「会籍」、「党籍」。
  5. 姓。如汉代有籍福。
过 ( 過 ) guò/guo/guō
过 [ guò ]
  1.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江。~账。~程。~渡。~从(交往)。经~。
  2.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秤。~磅。~目。
  3. 超出:~于。~度()。~甚。~奖(谦辞)。~量(liàng)。~剩。~犹不及。
  4.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电影。
  5.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一~。
  6.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儿。
  7. 错误:~错。记~。
过 [ guo ]
  1. 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看~。用~。
  2. 用在动词后,与“”、“”连用,表示趋向:拿~来。走~去。
过 [ guō ]
  1. 姓。
阿戎 à róng
(1).称堂弟。《南齐书·王思远传》:“﹝ 王晏 ﹞及拜驃骑,集会子弟,谓 思远 兄 思微 曰:‘ 隆昌 之末,阿戎劝吾自裁,若用其语,岂有今日。’ 思远 遽应曰:‘如阿戎所见,今犹未晚也。’”《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 晋 宋 间人,多谓从弟为阿戎,至 唐 犹然。” 唐 杜甫 《杜位宅守岁》诗:“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清 朱彝尊 《己巳二月自古藤书屋移寓槐树斜街赋诗》之三:“阿戎秋去又春残,远信封题万里难。”
(2).指 晋 王戎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王戎 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 戎 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 遂为早慧的典型。后因以“阿戎”称美他人之子。 唐 王维 《送李员外贤郎》诗:“借问 阿戎 父,知为童子郎。” 唐 李端 《送单少府赴扶风》诗:“叨陪丈人行,常恐 阿戎 欺。”  ——《漢語大詞典》
应 ( 應 ) yīng/yìng
应 [ yīng ]
  1.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当。~该。~分(fèn )。~有尽有。
  2. 回答:答~。喊他不~。~承。
  3.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皆平定”。
  4. 姓。
应 [ yìng ]
  1. 回答或随声相和:~答。呼~。~对(答对)。~和()。反~(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
  2. 接受,允许,答应要求:~邀。~聘。~考。
  3. 顺合,适合:顺~。适~。~机。~景。~时。~用文。
  4. 对待:~付。~变。~酬。
作 zuò《國語辭典》

作 [ zuò ]

  1. 興起、振起。如:「興風作浪」。《說文解字·人部》:「作,起也。」《易經·乾卦·九五》:「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左傳·莊公十年》:「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2. 造就、培育。如:「天作之合」。《書經·康誥》:「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
  3. 創作。如:「寫作」、「作畫」、「作詩」。《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4. 進行、舉行。如:「作戰」、「作簡報」。
  5. 為、當。如:「認賊作父」。
  6. 假裝。如:「裝腔作勢」、「裝模作樣」。
  7. 進行某事。如:「作媒」、「作證」、「作事」。同「做 」。
  8. 成為。如:「作人」、「作官」。同「做 」。
  9. 製造。唐·秦韜玉〈貧女〉詩:「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1. 事業。如:「工作」。《禮記·緇衣》:「毋以小謀敗大作,毋以嬖御人疾莊后。」
  2. 詩文書畫與藝術品稱為「作」。如:「傑作」、「佳作」、「名作」。

作 [ zuó ]

  1. 參見「作摩」、「作料」等條。

作 [ zuō ]

  1. 工人、工匠。如:「木作」、「石作」、「瓦作」。
  2. 製作某些工藝作品的場所。如:「作坊」。《三國志·卷二四·魏書·孫禮傳》:「禮徑至作所。不復重奏,稱詔罷民,帝奇其意而不責也。」
  1. 招惹、自找。如:「自作自受」。
羲 xī《國語辭典》

羲 [ xī ]

  1. 参见「伏羲氏 」条。
  2. 姓。如上古时代有羲仲。
之 zhī《國語辭典》

之 [ zhī ]

  1. 的、底。《论语·公冶长》:「夫子之文章。」《左传·襄公十四年》:「余弟死,而子来,是而子杀余之弟也。」
  2. 于。《易经·比卦·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礼记·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3. 诸、之于。《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1. 与、及。《书经·立政》:「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吕氏春秋·仲夏纪·适音》:「乐之弗乐者,心也。」
  2. 而。《战国策·秦策二》:「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3. 若、如果。《书经·盘庚上》:「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论语·子张》:「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4. 则。《左传·僖公九年》:「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吕氏春秋·仲春纪·功名》:「 故民无常处,见利之聚,无之去。」
  1. 用于强调或补足语气,无义。《书经·西伯戡黎》:「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怅恨久之。」
  1. 他、彼。《书经·皋陶谟》:「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
  2. 其、他的。《武王伐纣平话·卷中》:「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二四·谈异五·女化男》:「乃以聘礼还之夫家。」
  3. 此、这个。《诗经·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庄子·知北游》:「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
  1. 往。如唐朝李白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诗经·鄘风·载驰》:「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2. 至、到。《西京杂记·卷五》:「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
  3. 是、为。《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也。」
  4. 取用。《战国策·齐策三》:「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1. 姓。如汉代有之马宇。
羡 xiàn
羡 [ xiàn ]
  1. 因喜爱而希望得到:贪~。~慕。~妒。艳~。临渊~鱼。
  2. 有余,余剩:余~。“以~补不足”。
  3. 姓。
怀 ( 懷 ) huái《國語辭典》
怀
  1. 「懷 」的異體字。
祖 zǔ《國語辭典》

祖 [ zǔ ]

  1. 称谓。用以尊称父母亲的父母。如:「祖父母」、「外祖父母」。《荀子·成相》:「下以教诲子弟,上以事祖考。」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2. 通称先代的人。如:「远祖」、「先祖」。
  3. 祭祀始祖神主的庙。《荀子·成相》:「纣卒易乡启乃下,武王善之,封之于宋立其祖。」《汉书·卷五二·韩安国传》:「是以古之人君谋事必就祖,发政占古语,重作事也。」
  4. 事物的创始者。如:「鼻祖」。《周礼·春官·籥章》:「祈年于田祖。」汉·郑玄·注:「田祖,始耕田者,谓神农也。」
  5. 姓。如汉代有祖沂。
  1. 古代出行时祭祀路神称为「祖」。《诗经·大雅·韩奕》:「韩侯出祖,出宿于屠。」《左传·昭公七年》:「公将往,梦襄公祖。」晋·杜预·注:「祖,祭道神。」
  2. 饯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杜预之荆州,顿七里桥,朝士悉祖。」唐·李白〈留别金陵诸公〉诗:「五月金陵西,祖余白下亭。」
  3. 宗仰、效法。《战国策·韩策二》:「秦王必祖张仪之故谋。」《汉书·卷三○·艺文志》:「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4. 熟悉。《国语·鲁语下》:「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