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

顾贞观清代〕《金缕曲二首

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只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只看 一作:试看)
兄生辛未吾丁丑,共此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诗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泪痕牛衣天涯依然骨肉能够

泪痕(淚痕)lèi hén
亦作“泪痕”。 眼泪留下的痕迹。 南朝 梁简文帝 《和萧侍中子显春别》之三:“泪痕未燥詎终朝,行闻玉珮已相要。” 唐 李白 《怨情》诗:“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説到这里,早已满面泪痕,往下説不出来了。”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四章:“ 郭祥 看信上,泪痕斑斑,已使多处字迹模糊。”  ——《漢語大詞典》
莫 mò/mù《國語辭典》

莫 [ mò ]

  1. 表示禁止的用语,相当于「勿」、「毋」。如:「非请莫入」、「闲言莫说」。《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唐·李白〈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 没有。《论语·宪问》:「子曰:『莫我知也夫。』」《孟子·梁惠王上》:「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3. 不能、不可。如:「变化莫测」、「莫测高深」。
  1. 姓。如北魏有莫含,清代有莫友芝。

莫 [ mù ]

  1. 「暮」的本字。指日落、黄昏时候。《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不能辰夜,不夙则莫。」宋·张元干〈石州慢·雨急云飞〉词:「雨急云飞,瞥然惊散,莫天凉月。」
  2. 一种蔬菜。《诗经·魏风·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1. 晚、迟。《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通「暮」。
滴 dī《國語辭典》

滴 [ dī ]

  1. 点状的液体。如:「水滴」、「雨滴」、「汗滴」。
  2. 量词。计算液体下滴数量的单位。如:「几滴雨」、「两滴眼泪」、「数滴汗水」。
  1. 液体呈点状往下掉。如:「汗水直往下滴。」、「滴上眼药水。」南唐·李煜〈忆江南·多少泪〉词:「心事莫将和泪滴,凤笙休向月明吹。」宋·陆游〈江上对酒作〉诗:「把酒不能饮,苦泪滴酒觞。」
牛衣 niú yī
(1).供牛御寒用的披盖物。如蓑衣之类。《汉书·王章传》:“ 章 疾病,无被,卧牛衣中。” 颜师古 注:“牛衣,编乱麻为之,即今俗呼为龙具者。”《晋书·刘寔传》:“ 寔 少贫苦,卖牛衣以自给。”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牛衣》:“牛衣者,编草使暖,以被牛体,盖蓑衣之类也。”
(2).喻贫寒。亦指贫寒之士。 唐 袁朗 《和洗椽登城南坂望京邑》:“狐白登廊庙,牛衣出草莱。詎知 韩长孺 ,无復重然灰。”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饭鱼》:“额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清 姚鼐 《柬王禹卿病中》诗:“妻子牛衣色尚欣,邑人狗监文谁诵。”参见“ 牛衣对泣 ”。  ——《漢語大詞典》
透 tòu《國語辭典》

透 [ tòu ]

  1. 一物体穿过另一物体。如:「渗透」、「刺透」、「阳光穿透了树叶,洒了一地的灿烂。」
  2. 暗地里报讯。如:「到时候,还烦你多少透一点讯息。」
  3. 显露。如:「白里透红」。
  1. 形容澈底而充分的程度。如:「熟透」、「摸透」、「看透」、「苦透」、「恨透」、「冷透」。
数 ( 數 ) shù/shǔ/shuò
数 [ shù ]
  1. 表示、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目。~量。~词。~论(数学的一支,主要研究正整数的性质以及和它有关的规律)。~控。
  2. 几,几个:~人。~日。
  3. 技艺,学术:“今夫弈之为~,小~也”。
  4. 命运,天命:天~。气~。
数 [ shǔ ]
  1. 一个一个地计算:不可胜~。~九。
  2. 比较起来突出:~得着。
  3. 责备,列举过错:~落。
  4. 谈论,述说:~说。~典忘祖(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亦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数 [ shuò ]
  1. 屡次:~见不鲜(亦称“屡见不鲜”)。
天涯 tiān yá
犹天边。指极远的地方。语出《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万餘里,各在天一涯”。 南朝 陈 徐陵 《与王僧辩书》:“维桑与梓,翻若天涯。” 元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冰心 《往事二》十:“遍天涯长着萋萋的芳草,我要从此走上远大的生命的道途。”  ——《漢語大詞典》
依然 yī rán
(1).依旧。《大戴礼记·盛德》:“故今之人称五帝三王者,依然若犹存者,其法诚德,其德诚厚。” 唐 曹唐 《刘阮再到天台不复见仙子》诗:“桃花流水依然在,不见当时劝酒人。”《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揭帐看时,月光朦朧,禪椅之上,依然有个人坐着不动。” 艾青 《鱼化石》诗:“在岩层里发现你,依然栩栩如生。”
(2).形容思念、依恋的情态。《晋书·华廙传》:“帝后又登 陵云臺 ,望见 廙 苜蓿园,阡陌甚整,依然感旧。”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惟世间兮重别,谢主人兮依然。” 唐 高适 《遇冲和先生》诗:“拊背念离别,依然出户庭。” 宋 欧阳修 《和对雪忆梅花》诗:“惟有寒梅旧所识,异乡每见心依然。”  ——《漢語大詞典》
骨肉 gǔ ròu
(1).指身体。《礼记·檀弓下》:“骨肉归復于土,命也!”《三国演义》第一○五回:“ 平 叱曰:‘丞相新亡,骨肉未寒,汝焉敢造反!’”
(2).比喻至亲,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墨子·尚贤下》:“当王公大人之於此也,虽有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诚知其不能也,不使之也。” 唐 沈亚之 《上寿州李大夫书》:“ 亚之 前应贡在京师,而长幼骨肉萍居于 吴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兵火之际,东逃西躲,不知拆散了几多骨肉!”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四:“久别重逢,情逾骨肉。”
(3).指同姓的人。《宋书·王懿传》:“北土重同姓,谓之骨肉。”
(4).比喻文章充实的内容。《平山冷燕》第六回:“莫怪文章生骨肉,謫来元是掌书仙。”  ——《漢語大詞典》
几 ( 幾 ) jī/jǐ《國語辭典》

几 [ ​jǐ ]

讀音
  1. 小桌子。如:「茶几」、「几案」、「憑几」、「窗明几淨」。→「幾」的異體字(05411)​

几 [ ​jī ]

語音
  1. 二一四部首之一。→「幾」的異體字(05320)​
家 jiā/jia/jie《國語辭典》

家 [ jiā ]

  1. 眷屬共同生活的場所。如:「家庭」、「回家」。唐·賀知章〈回鄉偶書〉詩二首之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2. 一門之內共同生活的人。《呂氏春秋·先識覽·察微》:「吳人應之不恭,怒殺而去之,吳人往報之,盡屠其家。」
  3. 學術流派。如:「儒家」、「道家」、「百家爭鳴」、「一家之言」。
  4. 經營某種行業或具有某種身分的人。如:「農家」、「商家」、「店家」、「少東家」。
  5. 尊稱學有專長或有專門技術的人。如:「專家」、「文學家」、「科學家」。
  6. 自稱或稱別人。如:「自家」、「咱家」、「哀家」、「姑娘家」、「小孩子家」、「婦道人家」。
  7. 古代大夫所統治的政治區域。與「國」相對。《論語·季氏》:「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8. 私有財產。《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夫賣庸而播耕者,主人費家而美食。」《史記·卷八五·呂不韋傳》:「諸嫪毐舍人皆沒其家而遷之蜀。」
  9. 量詞。計算家庭、店鋪、大型企業等的單位。如:「住戶不滿十家」、「三家報社」、「只此一家,別無分號。」、「開了三家分公司。」
  10. 姓。如周代有家伯。
  1. 居住。《文選·江淹·別賦》:「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陽。」
  1. 對人謙稱自己的親長。如:「家父」、「家母」、「家兄」。
  2. 家中的。如:「家事」、「家人」、「家產」、「家業」、「家僮」。
  3. 家中飼養的。如:「家畜」、「家禽」。
  1. 置於句中。相當於「地」、「的」。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二折》:「他道俺哥哥十分家沉醉,且吃些兒熱湯熱水。」《西遊記·第五一回》:「大碗家寬懷暢飲。」

家 [ gū ]

  1. 對女子的尊稱。《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曹世叔妻傳》:「扶風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帝數召入宮,令皇后諸貴人師事焉,號曰大家。 」同「姑 」。
能够(能夠)néng gòu
亦作“ 能够 ”。亦作“ 能彀 ”。亦作“ 能勾 ”。
(1).表示有能力、有可能。 宋 钱愐 《钱氏私志》:“有人夜行,闻井中叫云:‘你几个怕坏了活人,我几个几时能勾託生?’” 元 邓学可 《端正好·乐道》套曲:“喒能够几番价欢喜廝守,都在烦恼中过了春秋。” 清 纳兰性德 《霜天晓角》词:“重来对酒,折尽风前柳;若问看花情绪,似当日怎能彀?” 毛泽东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六:“党是能够领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 巴金 《爝火集·一颗红心》:“我相信我能够践约,我也相信他还能够活相当长的时间。”
(2).表示许可。《征四寇》第一回:“如有金花锦袍,便能够入内里去。”如:预定下个星期一举行的晚会,家属也能够参加。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