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师服:可惜寒食球,掷此傍路坑。

韩愈唐代〕《石鼎联句

巧匠斫山骨,刳中事煎烹。 ——刘师服
直柄未当权,塞口且吞声。 ——侯喜
龙头缩菌蠢,豕腹涨彭亨。 ——轩辕弥明
外苞干藓文,中有暗浪惊。 ——刘师服
在冷足自安,遭焚意弥贞。 ——侯喜
谬当鼎鼐间,妄使水火争。 ——轩辕弥明
大似烈士胆,圆如战马缨。 ——刘师服
上比香炉尖,下与镜面平。 ——侯喜
秋瓜未落蒂,冻芋强抽萌。 ——轩辕弥明
一块元气闭,细泉幽窦倾。 ——刘师服
不值输写处,焉知怀抱清。 ——侯喜
方当洪炉然,益见小器盈。 ——轩辕弥明
睆睆无刃迹,团团类天成。 ——刘师服
遥疑龟负图,出曝晓正晴。 ——侯喜
旁有双耳穿,上有孤髻撑。或讶短尾铫,又似无足铛。 ——刘师服
可惜寒食球,掷此傍路坑。 ——侯喜
何当出灰灺,无计离瓶罂。 ——轩辕弥明
陋质荷斟酌,狭中愧提擎。 ——刘师服
岂能煮仙药,但未污羊羹。 ——侯喜
形模妇女笑,度量儿童轻。 ——轩辕弥明
徒示坚重性,不过升合盛。 ——刘师服
傍似废毂仰,侧见折轴横。 ——侯喜
时于蚯蚓窍,微作苍蝇鸣。 ——轩辕弥明
以兹翻溢愆,实负任使诚。 ——刘师服
常居顾盼地,敢有漏泄情。 ——侯喜
宁依暖爇弊,不与寒凉并。 ——轩辕弥明
区区徒自效,琐琐不足呈。 ——侯喜
回旋但兀兀,开阖惟铿铿。 ——刘师服
全胜瑚琏贵,空有口传名。岂比俎豆古,不为手所撜。 ——轩辕弥明
磨砻去圭角,浸润著光精。愿君莫嘲诮, 此物方施行。 ——轩辕弥明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可惜寒食

刘 ( 劉 ) liú
刘 [ liú ]
  1. 姓。
师 ( 師 ) shī
师 [ shī ]
  1. 教人的人:老~。导~。~傅。~生。~徒。~德。良~益友。好(hào )为人~。
  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工程~。医~。技~。
  3. 效法:~法古人。
  4. 榜样:~范。
  5.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母。~兄。~弟。~妹。
  6.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法~。禅~。
  7. 军队:会~。出~。
  8.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长。~座。
  9. 一国的首都:京~。
  10. 姓。
服 fú/fù《國語辭典》

服 [ fú ]

  1. 衣装、衣裳的总称。如:「制服」、「礼服」、「便服」。
  2. 丧衣。如古代居丧的服制,以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为五服。《魏书·卷八七·节义传·石文德传》:「文德祖父苗以家财殡葬,持服三年,奉养宣妻二十余载。」
  3. 丧事、居丧期间。《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吾欲与仲孺过魏其侯,会仲孺有服。」《红楼梦·第九六回》:「若说服里娶亲,当真使不得。」
  4. 量词。计算中药服用剂量的单位。如:「他吃了三服药,病全好了。」
  5. 姓。如汉代有服彻。
  1. 穿著、穿戴。《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周公服天子之冕,南面而朝群臣。」
  2. 吃、进食。《礼记·曲礼下》:「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即令更服丸药,出入六日,病已。」
  3. 钦佩、顺从。如:「佩服」、「心服口服」。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4. 使折服、使降服。如:「以德服人」。
  5. 担任、从事、承担。如:「服役」、「服刑」。《论语·为政》:「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6. 习惯、适应。如:「水土不服」。《楚辞·屈原·九章·思美人》:「固朕形之不服兮,然容与而狐疑。」
可惜 kě xī
(1).值得惋惜。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甑破可惜,何以不顾?” 唐 杜甫 《莫相疑行》:“男儿生无所成头皓白,牙齿欲落真可惜。”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一·古铜器》:“无从考其款识,殊可惜也。” 老舍 《四世同堂》四:“不过书籍都是钱买来的,烧了未免可惜。”
(2).应予爱惜。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光阴可惜,譬诸逝水。”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希深新秋会东堂》:“良时诚可惜,清燕此无荒。” 明 何景明 《用直篇》:“夫外有悦目之欲,内有惑听之谗,则贤不知其可寳,而才不知其可惜也。”
(3).怜惜;爱惜。 清 朱彝尊 《山坡羊·双林庵》曲:“可惜马蹄归路远,船,桥那边。” 老舍 《骆驼祥子》十六:“他不愿吃那些零七八碎的东西,可惜那些钱。”
(4).可爱。 唐 白居易 《洛阳春赠刘李二宾客》诗:“尊前春可惜,身外事勿论。” 唐 李商隐 《巴江柳》诗:“ 巴江 可惜柳,柳色緑侵江。” 金 元好问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诗之一:“殷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红可惜春。”参见“ 可爱 ”。  ——《漢語大詞典》
寒食 hán shí
(1).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传 春秋 时 晋文公 负其功臣 介之推 。 介 愤而隐于 绵山 。 文公 悔悟,烧山逼令出仕, 之推 抱树焚死。人民同情 介之推 的遭遇,相约于其忌日禁火冷食,以为悼念。以后相沿成俗,谓之寒食。按,《周礼·秋官·司烜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国中”,则禁火为 周 的旧制。 汉 刘向 《别录》有“寒食蹋蹴”的记述,与 介之推 死事无关; 晋 陆翙 《邺中记》《后汉书·周举传》等始附会为 介之推 事。寒食日有在春、在冬、在夏诸说,惟在春之说为后世所沿袭。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麦粥。” 唐 韩翃 《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元 仙村人 《春日田园杂兴》诗:“村村寒食近,插柳遍檐牙。” 清 吴兰修 《黄竹子传》:“临行,﹝ 竹子 ﹞执生手曰:‘此归又罹虎口!若得了儂业债,则寒食梨花,求麦饭一盂、纸钱一束,上 真孃 墓一弔;薄命人死无恨耳!’”又,有的地区亦称清明为寒食。 明 张煌言 《舟次清明拈得青字》诗:“欲隐尚违惭 介子 ,年年寒食卧江汀。”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清明》:“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戴柳祭扫坟塋而已。” 郁达夫 《钓台的春昼》:“绕了一个大弯,赶到故乡,却正好还在清明寒食的节前。”参阅《太平御览》卷三十、 宋 洪迈 《容斋三笔·介推寒食》、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寒食不必清明》
(2).吃冷的食物。《后汉书·周举传》:“ 太原 一郡,旧俗以 介子推 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 晋 陆翽 《邺中记》:“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煑粳米及麦为酪,杏仁煮作粥。”《北堂书钞》卷一四三引 晋 孙楚 《祭介子推文》:“ 太原 咸奉 介君 之灵,至三月清明,断火寒食,甚若先后一月。”
(3).犹冷食。指寒食节吃的冷的食物。《岁时广记·寒食上·冻薑豉》引 宋 吕原明 《岁时杂记》:“寒食:煑豚肉并汁露顿,候其冻取之,谓之薑豉,以荐饼而食之。或剜以匕,或裁以刀,调以薑豉,故名焉。”《岁时广记·寒食上·冻薑豉》引 宋 吕原明 《岁时杂记》:“寒食以糯米合采蒻叶裹以蒸之。或加以鱼鹅肉鸭卵等。又有置艾一叶于其下者。”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时品》:“香椿芽拌麪筋,嫩柳叶拌豆腐,乃寒食之佳品。”  ——《漢語大詞典》
球 qiú《國語辭典》

球 [ qiú ]

  1. 美玉。《说文解字·玉部》:「球,玉也。」《书经·禹贡》:「厥贡惟球、琳、瑯玕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
  2. 玉制的打击乐器。《书经·益稷》:「戛击鸣球,抟拊琴瑟以咏。」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泉石激韵,和若球锽。」
  3. 数学上指以半圆的直径为轴,使半圆旋转一周而成,且由中心至表面各点距离皆相等的立体。如:「球体」。
  4. 球形或似球形的物体。如:「地球」、「彩球」、「煤球」、「红血球」。
  5. 球类运动中所用的主要器材。如:「篮球」、「棒球」、「乒乓球」、「橄榄球」。
  6. 量词。计算球状物的单位。如:「两球毛线」、「两球冰淇淋」。
掷 ( 擲 ) zhì
掷 [ zhì ]
     ◎ 扔,投,抛:投~。弃~。~远。
此 cǐ《國語辭典》

此 [ cǐ ]

  1. 这个。与「彼」相对。如:「此人」、「特此公告」、「不分彼此」。
  1. 如此、这样。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惜天下之一家,遭东南之反气,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
  1. 斯、乃、则。《礼记·大学》:「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傍 bàng《國語辭典》

傍 [ bàng ]

  1. 靠近、依附。如:「依山傍水」、「傍柳而眠」。唐·柳宗元〈渔翁〉诗:「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傍 [ bāng ]

  1. 临近。如:「傍午」、「傍晚」。

傍 [ páng ]

  1. 侧、边。《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淳于髡传》:「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通「旁」。
  2. 汉字的偏旁。《水浒传·第二回》:「后来发迹,便将气毬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便改作姓高名俅。」
  3. 姓。如唐代有傍企本。
  1. 别的、其他的。《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自今以后,手书相闻,勿用傍人解构之言。」通「旁」。
  2. 不正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偏傍之书,死有归杀。」通「旁」。
  1. 广泛、普遍的。《墨子·尚同中》:「己有善,傍荐之。」通「旁」。
路 lù《國語辭典》

路 [ lù ]

  1. 道路,供人马舟车等行走的途径。如:「陆路」、「水路」、「高速公路」。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2. 条理、纹理。如:「思路」、「纹路」。南朝梁·沈约〈瑞石像铭〉:「心路照通,有感斯顺。」
  3. 方法、途径。如:「生路」、「活路」。唐·王勃〈滕王阁序〉:「无路请缨,等终 军之弱冠。」
  4. 种类。如:「他们是那一路人?」《西游记·第五一回》:「这一路拳,走得似锦上添花。」
  5. 地区、区域。《三国演义·第一五回》:「自是东路皆平,令叔孙静守之。」《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这一日烧香回来,人见他是下路打扮,跟了他后面走的就有百十人。」
  6. 路线。如:「五路公车」。《水浒传·第五○回》:「今日宋江分兵做四路,来打本庄。」
  7. 姓。如汉代有路温舒。
坑 kēng《國語辭典》

坑 [ kēng ]

  1. 地面凹陷的地方。如:「泥坑」、「弹坑」、「沙坑」、「坑坑洞洞」。
  2. 地洞、地道。如:「矿坑」、「坑道」。《旧唐书·卷四八·食货志上》:「其天下自五岭以北,见采银坑,并宜禁断。」
  3. 俗称厕所。如:「茅坑」、「粪坑」、「登坑」。
  1. 活埋。如:「坑杀」、「焚书坑儒」。
  2. 陷害、欺骗。如:「坑人」、「坑害」。《红楼梦·第九三回》:「我并没得罪人,为什么这么坑我?」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