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封:殁庙配尊斝,生堂合y7鑮.安行庇松篁,高卧枕莞蒻.——韩愈

韩愈唐代〕《晚秋郾城夜会联句

从军古云乐,谈笑青油幕。灯明夜观棋,月暗秋城柝。 ——李正封
羁客方寂历,惊乌时落泊。语阑壮气衰,酒醒寒砧作。 ——韩愈
遇主贵陈力,夷凶匪兼弱。百牢犒舆师,千户购首恶。 ——李正封
平生耻论兵,末暮不轻诺。徒然感恩义,谁复论勋爵。 ——韩愈
多士被沾污,小夷施毒蠚。何当铸剑戟。相与归台阁。 ——李正封
室妇叹鸣鹳,家人祝喜鹊。终朝考蓍龟,何日亲烝礿. ——韩愈
间使断津梁,潜军索林薄。红尘羽书靖,大水沙囊涸。 ——李正封
铭山子所工,插羽余何怍。未足烦刀俎,只应输管钥。 ——韩愈
雨矢逐天狼,电矛驱海若。灵诛固无纵,力战谁敢却。 ——李正封
峨峨云梯翔,赫赫火箭著。连空隳雉堞,照夜焚城郭。 ——韩愈
军门宣一令,庙算建三略。雷鼓揭千枪,浮桥交万筰. ——李正封
蹂野马云腾,映原旗火铄。疲氓坠将拯,残虏狂可缚。 ——韩愈
摧锋若貙兕,超乘如猱玃.逢掖服翻惭,缦胡缨可愕。 ——李正封
星陨闻雊雉,师兴随唳鹤。虎豹贪犬羊,鹰鹯憎鸟雀。 ——韩愈
烧陂除积聚,灌垒失依托。凭轼谕昏迷,执殳征暴虐。 ——李正封
仓空战卒饥,月黑探兵错。凶徒更蹈藉,逆族相啖嚼。 ——韩愈
轴轳亘淮泗,旆旌连夏鄂。大野纵氐羌,长河浴骝骆。 ——李正封
东西竞角逐,远近施矰缴。人怨童聚谣,天殃鬼行疟。 ——韩愈
汉刑支郡黜,周制闲田削。侯社退无功,鬼薪惩不恪。 ——李正封
余虽司斧锧,情本尚丘壑。且待献俘囚,终当返耕获。 ——韩愈
藁街陈鈇钺,桃塞兴钱鎛.地理画封疆,天文扫寥廓。 ——李正封
天子悯疮痍,将军禁卤掠。策勋封龙额,归兽获麟脚。 ——韩愈
诘诛敬王怒,给复哀人瘼。泽发解兜鍪,酡颜倾凿落。 ——李正封
安存惟恐晚,洗雪不论昨。暮鸟已安巢,春蚕看满箔。 ——韩愈
声明动朝阙,光宠耀京洛。旁午降丝纶,中坚拥鼓铎。 ——李正封
密坐列珠翠,高门涂粉雘.跋朝贺书飞,塞路归鞍跃。 ——韩愈
魏阙横云汉,秦关束岩崿。拜迎罗櫜鞬,问遗结囊橐。 ——李正封
江淮永清晏,宇宙重开拓。是日号升平,此年名作噩。 ——韩愈
洪赦方下究,武飙亦旁魄。南据定蛮陬,北攫空朔漠。 ——李正封
儒生惬教化,武士猛刺斫。吾相两优游,他人双落莫。 ——韩愈
印从负鼎佩,门为登坛凿。再入更显严,九迁弥謇谔。 ——李正封
宾筵尽狐赵,导骑多卫霍。国史擅芬芳,宫娃分绰约。 ——韩愈
丹掖列鹓鹭,洪炉衣狐貉。摛文挥月毫,讲剑淬霜锷。 ——李正封
命衣备藻火,赐乐兼拊搏。两厢铺氍毹,五鼎调勺药。 ——韩愈
带垂苍玉佩,辔蹙黄金络。诱接喻登龙,趋驰状倾藿。 ——李正封
青娥翳长袖,红颊吹鸣籥.傥不忍辛勤,何由恣欢谑。 ——韩愈
惟当早富贵,岂得暂寂寞。但掷雇笑金,仍祈却老药。 ——李正封
殁庙配尊斝,生堂合y7鑮.安行庇松篁,高卧枕莞蒻. ——韩愈
洗沐恣兰芷,割烹厌腗臄。喜颜非忸怩,达志无陨获。 ——李正封
诙谐酒席展,慷慨戎装著。斩马祭旄纛,炰羔礼芒屩。 ——韩愈
山多离隐豹,野有求伸蠖。推选阅群材,荐延搜一鹗。 ——李正封
左右供谄誉,亲交献谀噱。名声载揄扬,权势实熏灼。 ——韩愈
道旧生感激,当歌发酬酢。群孙轻绮纨,下客丰醴酪。 ——李正封
穷天贡琛异,匝海赐酺醵。作乐鼓还槌,从禽弓始彍。 ——韩愈
取欢移日饮,求胜通宵博。五白气争呼,六奇心运度。 ——李正封
恩泽诚布濩,嚚顽已箫勺。告成上云亭,考古垂矩矱. ——韩愈
前堂清夜吹,东第良晨酌。池莲拆秋房,院竹翻夏箨。 ——李正封
五狩朝恒岱,三畋宿杨柞。农书乍讨论,马法长悬格。 ——韩愈
雪下收新息,阳生过京索。尔牛时寝讹,我仆或歌咢. ——李正封
帝载弥天地,臣辞劣萤爝。为诗安能详,庶用存糟粕。 ——韩愈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正封y7.安行松篁高卧莞蒻.——韩愈

李 lǐ《國語辭典》

李 [ lǐ ]

  1. 植物名。薔薇科櫻屬,落葉喬木。葉互生,倒披針形或倒卵形,葉緣呈鋸齒狀。春天開白花。果實為圓卵形,熟時為紅紫色或黃色,味酸,可供生食或作蜜餞用。
  2. 姓。如唐太宗李世民。
正封 zhèng fēng
正其封地的疆界,使之合乎定分。《左传·昭公七年》:“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 杜预 注:“封疆有定分。”  ——《漢語大詞典》
殁 ( 歿 ) mò
殁 [ mò ]
     ◎ 死(亦作“”):病~。
庙 ( 廟 ) miào
庙 [ miào ]
  1. 供奉祖先的房屋:家~。宗~。太~。
  2. 供神佛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地方:孔~。岳~。寺~。
  3. 王宫的前殿,泛指朝廷:~堂。
配 pèi《國語辭典》

配 [ pèi ]

  1. 酒的色澤。《說文解字·酉部》:「配,酒色也。」
  2. 夫妻。參見「配偶 」條。
  3. 妻子。如:「元配」、「繼配」。《詩經·大雅·皇矣》:「天立厥配,受命既固。」《鏡花緣·第一○回》:「俟他年長,代為擇配,完其終身。」
  1. 媲美。《玉篇·酉部》:「配,匹也;媲也。」《楚辭·屈原·大招》:「德譽配天,萬民理只。」
  2. 合、結合。《易經·繫辭上》:「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孟子·公孫丑上》:「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
  3. 男女結婚。如:「她姊妹倆,尚未婚配。」《詩經·衛風·竹竿》「淇水浟浟,檜楫松舟」句下漢·毛亨·傳:「舟楫相配得水而行,男女相配得禮而備。」
  4. 女子嫁人。如:「許配」。《三國演義·第六回》:「丞相有女,欲配將軍之子。」《儒林外史·第三七回》:「他家世兄賠嫁來的一個丫頭,他就配了姓嚴的管家了。」
  5. 分發、安排。如:「支配」、「分配」、「配銷制度」。《舊唐書·卷九八·裴耀卿傳》:「耀卿躬自條理,科配得所。」
  6. 流放罪人到遠方。如:「發配」、「刺配」。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一折》:「改做誤傷人命,脊杖了六十,迭配殺門島去了。」
  7. 依適當的標準或比例,加以調和或拼製。如:「配藥」、「配色」、「配眼鏡」。
  8. 補足缺失。如:「配貨」、「配零件」、「配塊玻璃」。
  9. 陪襯、襯托。如:「紅花雖美,還需綠葉配。」
  10. 使牲畜交合。如:「配種」、「交配」。
  1. 適合、夠得上。如:「只有他才配稱世界球王。」《紅樓夢·第四九回》:「這一件衣 裳也只配他穿。別人穿了,實在不配。」
尊 zūn《國語辭典》

尊 [ zūn ]

  1. 酒器。《廣韻·平聲·魂韻》:「尊,《說文》曰:『酒器也。』」《周禮·春官·小宗伯》:「辨六尊之名物,以待祭祀賓客。」
  2. 對長輩的敬稱。如:「尊長」。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凡宗親世數,有從父,有從祖,有族祖。江南風俗,自茲已往,高秩者,通呼為尊。」
  3. 量詞。計算大炮或神像的單位。如:「十尊大炮」、「五尊神像」。
  1. 敬重。如:「尊敬」、「尊師重道」。《禮記·曲禮上》:「禮者自卑而尊人。」
  1. 稱人的敬辭,通常加在與對方有關的人事物上。如:「尊體」、「尊囑」、「尊夫人」、「尊姓大名」。
  2. 高。《易經·繫辭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3. 顯貴的。如:「尊貴」。《禮記·曲禮上》:「尊客之前不叱狗。」
斝 jiǎ《國語辭典》

斝 [ jiǎ ]

  1. 古代酒器。形狀像爵而較大,有三足、兩柱,圓口,平底。盛行於商代。如:「獸面紋斝」。
  2. 借指酒盃。宋·蘇軾〈司馬君實獨樂園〉詩:「花香襲杖履,竹色侵杯斝。」宋·姜夔〈昔遊詩〉:「酒力不支吾,數里進一斝。」
生 shēng《國語辭典》

生 [ shēng ]

  1. 長出、生長。如:「生出一對角。」《詩經·大雅·卷阿》:「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2. 生產、生育。《詩經·大雅·生民》:「不康禋祀,居然生子。」唐·白居易〈長恨歌〉:「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3. 發生、產生。如:「生病」、「生效」、「橫生枝節」。《左傳·成公二年》:「義以生利,利以平民。」唐·杜甫〈愁〉詩:「江草日日喚愁生,巫峽泠泠非世情。」
  4. 生存、活存。如:「置之死地而後生」。
  5. 製造、新創。如:「惹事生非」、「你又生出新花樣來了。」
  1. 生存、生活。如:「起死回生」、「忍辱偷生」。《論語·顏淵》:「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2. 量詞。計算一輩子的單位。如:「三生三世」、「緣定三生」、「三生姻緣」。
  3. 生命。如:「輕生」、「餘生」。
  4. 泛指生物。如:「眾生」、「群生」、「放生」。
  5. 生計。如:「謀生」、「無以為生」。
  6. 讀書人稱為「生」。如:「書生」、「儒生」。
  7. 學習者、門徒。如:「生徒」、「門生」、「師生」、「學生」。
  8. 戲劇裡的腳色名稱。如:「小生」、「老生」、「武生」。
  9. 姓。如明代有生用和。
  10.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果實尚未成熟。如:「這個番石榴太生了,不能吃。」
  2. 沒有煮熟的。如:「生肉」、「生飯」。
  3. 罕見、不熟悉。如:「生人」、「面生」、「生手」、「生字」。
  4. 沒有加工或鍛鍊過的。如:「生鐵」。
  1. 很、甚。如:「生怕」、「生恐」。唐·劉采春〈囉嗊曲〉六首之一:「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2. 強迫。如:「生拉硬扯」。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把三個未發跡小秀士,生扭做吃勘問死囚徒。」
  1. 語助詞,無義。《儒林外史·第七回》:「況我看見你不喜我這煩劇的事,怎生是好?」
堂 táng《國語辭典》

堂 [ táng ]

  1. 正房、大廳。如:「廳堂」、「登堂入室」。《論語·先進》:「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2. 以前官府辦公、審訊、舉行典禮的地方。如:「明堂」、「政事堂」、「大堂」。
  3. 用於廳堂名稱。有時也含有某一世系的意義。如:「養志堂」、「三槐堂」。
  4. 專門用途的房屋。如:「課堂」、「食堂」、「禮堂」、「佛堂」、「紀念堂」。
  5. 同祖父的親屬。參見「堂兄弟」、「堂姪」等條。
  6. 量詞:➊ ​計算成套物品的單位。如:「一堂瓷器」、「兩堂家具」。➋ ​計算課程分節的單位。如:「一堂課」。
  7. 用於商店的名號。如:「同仁堂」、「回春堂」。
  1. 宏偉。如:「富麗堂皇」。
合 hé/gě《國語辭典》

合 [ hé ]

  1. 關閉、合攏。如:「他笑得合不上嘴。」《說文解字·亼部》:「合,合口也。」《戰國策·燕策二》:「蚌合而拑其喙。」
  2. 會、聚。如:「集合」、「聚合」、「悲歡離合」。《呂氏春秋·孝行覽·遇合》:「合大夫而告之。」《後漢書·卷一九·耿弇傳》:「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3. 交媾、交配。如:「交合」。《老子·第五十五章》:「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
  4. 比對、對照。《孟子·離婁下》:「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先聖後聖,其揆一也。」漢·桓寬《鹽鐵論·論菑》:「夫道古者稽之今,言遠者合之近。」
  5. 相符、不違背。如:「合法」、「合身」、「合格」、「合意」。
  6. 調和、配製。《聊齋志異·卷一○·葛巾》:「吾家葛巾娘子,手合鴆湯,其速飲!」
  7. 交戰、交鋒。《左傳·成公二年》:「自始合而矢貫余手。」漢·王充《論衡·福虛》:「今宋楚相攻,兩軍未合。」
  8. 折算。如:「一公斤合二點二磅。」
  1. 配偶。如:「天作之合」。
  2. 盛放物品的器皿。唐·白居易〈長恨歌〉:「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通「盒」。
  3. 量詞。計算交手次數的單位。相當於「回」、「次」。《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鬥經三合,不見輸贏。」
  4. 姓。如春秋時宋國有合左師。
  1. 全部的、整個的。如:「合族」、「合家歡」。
  2. 和諧、融洽。如:「百年好合」。《詩經·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1. 共同、一起。如:「合抱」、「合圍」、「合唱」、「合編」。
  2. 應該。如:「這件公事理合呈請報備。」唐·白居易〈與元九書〉:「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合 [ gě ]

  1. 量詞。計算容量的單位。一升的十分之一。也稱為「公合」。
鑮 bó《國語辭典》

鑮 [ bó ]

  1. 乐器名。即大钟。《仪礼·大射》:「笙磬西面,其南笙钟,其南鑮,皆南陈。」汉·郑玄·注:「鑮,如钟而大,奏乐以鼓鑮为节。」
  2. 锄田的农具。汉·刘熙《释名·释用器》:「鑮,亦锄类也。」
安行 ān xíng
(1).徐行,缓行。《诗·小雅·何人斯》:“尔之安行,亦不遑舍。” 马瑞辰 通释:“安行对疾行言,即缓行。”《后汉书·崔駰传》:“縶余马以安行,俟性命之所存。” 李贤 注:“安行,不奔驰也。”
(2).谓发于本愿,从容不迫地实行。语本《礼记·中庸》:“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宋 陈亮 《勉强行道大有功》:“彼皆大圣人,安行利行何所不可,又復何求於天地之间而若此其切哉!” 明 方孝孺 《赠周履素序》:“古之君子,出环堵之室,而任天下之重,顺运安行,不动气貌者,所学皆可用而未尝为无用学也。” 清 郑燮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易》至韦编三絶,不知繙閲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漢語大詞典》
庇 bì《國語辭典》

庇 [ bì ]

  1. 遮蔽、掩蓋。如:「庇蔭」、「包庇」。《說文解字·广部》:「庇,蔭也。」唐·韓愈〈感春〉詩三首之一:「藤陰已可庇,落蕊還漫漫。」
  2. 保護。如:「庇護」、「庇佑」。《文選·陸倕·石闕銘》:「克明俊德,大庇生民。」《文選·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應瑒詩》:「晚節值眾賢,會同庇天宇。」
松篁 sōng huáng
(1).松与竹。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二》:“池中起钓臺,池北亭, 郁 墓所在也,列植松篁於池侧。” 前蜀 韦庄 《春愁》诗:“后庭人不到,斜月上松篁。” 宋 辛弃疾 《贺新郎·题赵兼善龙图东山小鲁亭》词:“快满眼,松篁千亩。把似渠垂功名泪,算何如、且作溪山主。”
(2).比喻坚贞的节操。 明 吴骐 《感时书事寄计子山陆孝曾》诗:“壮志清 河 洛 ,交情重 太行 。风涛为砥柱,冰雪见松篁。”  ——《漢語大詞典》
高卧 gāo wò
(1).安卧;悠闲地躺着。《晋书·隐逸传·陶潜》:“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颯至,自谓 羲皇 上人。”《三国演义》第三八回:“ 张飞 大怒,谓 云长 曰:‘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 巴金 《家》十二:“高卧在箱子里的历代祖先的画像也拿出来。”
(2).指隐居不仕。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卿( 谢安 )屡违朝旨,高卧 东山 ,诸人每相与言:‘ 安石 不肯出,将如苍生何?’”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下》:“次子 察 ,进士及第,累佐使府,后高卧 庐山 。” 许地山 《狐仙》:“早知道茅庐高卧,省多少六出 祁山 。”
(3). 汉 汲黯 任 东海 太守时,因多病,“卧闺閤内不出。岁餘, 东海 大治。”后 汉武帝 又召拜 汲黯 为 淮阳 太守, 汲黯 不受印。 武帝 说:“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 黯 居郡如故治, 淮阳 政清。事见《史记·汲郑列传》。后以“高卧”为无为而治之典。 南朝 齐 谢朓 《在郡卧病呈沈尚书》诗:“ 淮阳 股肱守,高卧犹在兹。” 清 钱谦益 《太仆寺少卿陈大绶授中宪大夫制》:“十年高卧,一旦升华。”  ——《漢語大詞典》
枕 zhěn《國語辭典》

枕 [ zhěn ]

  1. 睡卧时头颈部所垫的东西。如:「凉枕」。《说文解字·木部》:「枕,卧所以荐首者。」《诗经·陈风·泽陂》:「寤寐无为,辗转伏枕。」《资治通鉴·卷二七○·后梁纪五·均王贞明五年》:「镠自少在军中,夜未尝寐,倦极则就圆木小枕。」
  2. 鱼头中似丁形的骨头。《尔雅·释鱼》:「鱼枕谓之丁。」晋·郭璞·注:「枕,在鱼头骨中,形似篆书丁字,可作印。」
  1. 垫在底下的。如:「枕木」。

枕 [ zhèn ]

  1. 用枕头或其他东西垫头。如:「枕戈待旦」。《论语·述而》:「曲肱而枕之。」
  2. 依傍、邻靠。《汉书·卷六四·严助传》:「南近诸越,北枕大江。」《新唐书·卷三七·地理志一》:「京城前直子午谷,后枕龙首山。」
莞蒻 guān ruò
莞和蒻是两种编席的蒲草。借指用蒲草编的草席。 汉 张衡 《同声歌》:“思为莞蒻席,在下蔽匡牀。” 晋 潘岳 《秋兴赋》:“于是迺屏轻箑,释纤絺,藉莞蒻,御袷衣。” 清 唐孙华 《捕鼠》诗:“朝餐具腥羶,夜卧席莞蒻。”  ——《漢語大詞典》
韩愈 hán yù
(768—824) 唐代文学家,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贞元年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在文学上反对骈偶文风,提倡散体。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优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和创新,是古文运动倡导者之一。在思想上维护儒家的传统思想,调强尧舜至孔孟的一脉相传的道统  ——《整理自网络》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