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携手惭连璧,同心许断金。

刘禹锡唐代〕《乐天是月长斋鄙夫此时愁卧里闾非远云雾难披因以…惊禅

五月长斋月,文心苦行心。兰葱不入户,薝卜自成林。 ——刘禹锡
护戒先辞酒,嫌喧亦彻琴。尘埃宾位静,香火道场深。 ——白居易
我静驯狂象,餐馀施众禽。定知于佛佞,岂复向书淫。 ——刘禹锡
阑药凋红艳,庭槐换绿阴。风光徒满目,云雾未披襟。 ——白居易
树为清凉倚,池因盥漱临。蘋芳遭燕拂,莲坼待蜂寻。 ——刘禹锡
舍下环流水,窗中列远岑。苔斑钱剥落,石怪玉嶔岑。 ——白居易
鹊顶迎秋秃,莺喉入夏瘖。绿杨垂嫩色,綖棘露长针。 ——刘禹锡
散秩身犹幸,趋朝力不任。官将方共拙,年与病交侵。 ——白居易
徇乐非时选,忘机似陆沈。鉴容称四皓,扪腹有三壬。 ——刘禹锡
携手惭连璧,同心许断金。紫芝虽继唱,白雪少知音。 ——白居易
忆罢吴门守,相逢楚水浔。舟中频曲晏,夜后各加斟。 ——刘禹锡
浊酒销残漏,弦声间远砧。酡颜舞长袖,密坐接华簪。 ——白居易
持论峰峦峻,战文矛戟森。笑言诚莫逆,造次必相箴。 ——刘禹锡
往事应如昨,馀欢迄至今。迎君常倒屣,访我辄携衾。 ——白居易
阴魄初离毕,阳光正在参。待公休一食,纵饮共狂吟。 ——刘禹锡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携手连璧同心断金

刘 ( 劉 ) liú
刘 [ liú ]
  1. 姓。
禹 yǔ《國語辭典》

禹 [ yǔ ]

  1. 传说中的一种虫。《说文解字·禸部》:「禹,虫也。」
  2. 人名。夏代开国之君。相传因治水有功,得舜让位,立国为夏。也称为「大禹」、「夏禹」。
  3. 姓。如金代有禹显。
锡 ( 錫 ) xī
锡 [ xī ]
  1. 一种金属元素,银白色,质软,富延展性:焊~。~矿。~石。~纸。~箔。
  2. 赏赐:~命。~赉。
  3. 姓。
携手(攜手)xié shǒu
亦作“携手”。
(1).手拉着手。《诗·邶风·北风》:“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宋 黄庭坚 《新喻道中》诗:“一百八盘携手上,至今归梦绕羊肠。”《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升梯扶臂而下,携手偕行。”《花月痕》第十回:“ 荷生 看那扇叶上,係画两个美人,携手梧桐树下。”
(2).形容齐心。《孙子·九地》:“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曹操 注:“齐一貌也。”
(3).指共同奋斗,联合。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题〈芥子园画谱三集〉赠许广平》:“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 巴金 《死去的太阳》十一:“就 南京 底情形来说,那次轰动全城的所谓工人与学生携手的大事,算是达到了运动底最高点。”
(4).指聚首,聚会。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三二:“ 蜀 山与 楚 水,携手在何时?” 梁启超 《雷庵行》:“十载以后,吾与先生、 雷庵 携手,应忆今年花开时,满城云锦照春酒。”  ——《漢語大詞典》
惭 ( 慚 ) cán
惭 [ cán ]
     ◎ 羞愧:~愧。羞~。~色。~惧。~怍。~赧。~颜。自~形秽。
连璧(連璧)lián bì
(1).并列的美玉。《庄子·列御寇》:“吾以天地为棺槨,以日月为连璧。”《后汉书·舆服志上》:“大行载车,其饰如金根车,加施连璧交络四角。” 唐 武元衡 《德宗皇帝挽歌词》之一:“日月光连璧,烟尘屏大风。”
(2).喻并美的人或事物。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潘安仁 、 夏侯湛 并有美容,喜同行,时人谓之连璧。” 唐 柳宗元 《答刘连州邦字》诗:“连璧本难双,分符刺小邦。” 宋 苏轼 《游桓山得泽字》诗:“临流吹洞簫,水月照连璧。”  ——《漢語大詞典》
同心 tóng xīn
(1).齐心。《易·繫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唐 杜甫 《提封》诗:“提封 汉 天下,万国尚同心。” 明 李贽 《又答石阳太守》:“我二人老矣,彼此同心,务共证盟千万古事业,勿徒为泛泛会聚也!”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依我说,大家同心合作!”
(2).共同的心愿;心思相同。《孟子·告子上》:“欲贵者,人之同心也。”《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众女子相见毕,説道:‘正要来看十八姨,为主人留坐,不意姨至,足见同心。’” 清 李渔 《怜香伴·神引》:“[生]使者到此,莫非为 崔 曹 二女作合么?[小生]然也。[生]可见神佛原有同心。”
(3).志同道合;情投意合。《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唐 李德裕 《鸳鸯篇》:“君不见昔时同心人,化作鸳鸯鸟。” 清 李渔 《巧团圆·剖私》:“怎奈侣伴虽多,同心却少。”
(4).引申为知己。 唐 王维 《送别》诗:“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
(5).指同心结。 唐 长孙佐辅 《答边信》诗:“挥刀就烛裁红綺,结作同心答千里。” 宋 郑文 妻 孙氏 《忆秦娥》词:“闲将柳带,试结同心。” 明 刘基 《双带子》诗之二:“结得同心欲寄郎,还将双带刺鸳央。”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从今后必再要与你订山盟海誓全,必再要挽同心情更欢。”详“ 同心结 ”。
(6).指共一个中心或核心。 南朝 梁简文帝 《对烛赋》:“於是摇同心之明烛,施雕金之丽盘。” 唐 韩翃 《送王少府归杭州》诗:“葛花满把能消酒,梔子同心好赠人。” 宋 梅尧臣 《杨乐道留饮席上客置黄红丝头芍药》诗:“万丝必同心,千叶必同萼。”  ——《漢語大詞典》
许 ( 許 ) xǔ/hǔ
许 [ xǔ ]
  1. 应允,认可:~可。允~。特~。
  2. 承认其优点:赞~。嘉~。
  3. 预先答应给与:~诺。
  4. 女方接受男方求亲:~配。~嫁。以身相~。
  5. 或者,可能:也~。或~。
  6. 处,地方:何~人。
  7. 表示约略估计的词:几~。少~。
  8. 这样:如~。
  9.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许昌市东。
  10. 姓。
许 [ hǔ ]
  1. 〔~~〕众人共同用力的声音。
断金(斷金)duàn jīn
语出《易·繫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孔颖达 疏:“金是坚固之物,能断而截之,盛言利之甚也。”后谓同心协力或情深义厚。《汉书·王莽传上》:“当此之时,宫亡储主, 董贤 据重,加以 傅氏 有女之援,皆自知得罪天下,结讎 中山 ,则必同忧,断金相翼。”《晋书·慕容垂载记》:“主上与将军风殊类别,臭味不同,奇将军於一见,託将军以断金。”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斯则断金由於湫隘,刎颈起於苫盖。” 宋 陈师道 《谢端砚》诗:“挥翰吾非玉堂手,断金君有古人心。” 明 王錂 《春芜记·访友》:“小生与 荆兄 悲同抱玉,义切断金。”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