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相逢竹外,看词源倒泻,一雪尘缨。

张炎宋代〕《潇潇雨/踏莎行

空山弹古瑟,掬长流、洗耳复谁听。倚阑干不语,江潭树老,风挟波鸣。愁里不须啼鴂,花落石床平。岁月鸥前梦,耿耿离情。记得相逢竹外,看词源倒泻,一雪尘缨。笑匆匆呼酒,飞雨夜行舟。又天涯、零落如此,掩闲门、得似晋人清。相思恨,趁杨花去,错到长亭。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记得相逢竹外词源倒泻一雪尘缨

记得(記得)jì de
想得起来;未忘。 晋 无名氏 《休洗红》诗之一:“休洗红,洗多红色澹;不惜故缝衣,记得初按茜。” 宋 刘挚 《双桥》诗:“记得扁舟緑杨岸,画栏朱柱对蓬牕。” 明 高明 《琵琶记·文场选士》:“天地玄黄,略记得三两行,才学无些子,只是赌命强。” 沈从文 《从文自传·预备兵的技术班》:“我记得那天回转家里时,家中人问及一切,竟对我亲切的笑了许久。”  ——《漢語大詞典》
相逢 xiāng féng
彼此遇见;会见。 汉 张衡 《西京赋》:“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 唐 韩愈 《答张彻》诗:“及去事戎轡,相逢宴军伶。” 宋 王易简 《水龙吟》词:“看明璫素袜,相逢憔悴,当应被,薰风误。” 清 徐士銮 《宋艳·奇异》:“举世无知音,今夕相逢,岂天假真缘耶。”  ——《漢語大詞典》
竹外
唐 赵嘏 赠天卿寺神亮上人 迎秋日色檐前见,入夜钟声竹外闻。
唐 张乔 隐岩陪郑少师夜坐 竹外村烟细,灯中禁漏遥。
宋 苏轼 和秦太虚梅花 江头千树春欲闇,竹外一枝斜更好。
宋 陈傅良 和张孟阜寻梅韵 嗟乎孤山无人老坡死,水边竹外谁低徊。
宋 杨万里 昌英知县叔作岁坐上赋瓶里梅花时坐上九人七首 其一 销冰作水旋成家,犹似江头竹外斜。
宋 叶适 题张提举园 竹外万云合,荷心一雁来。
宋 辛弃疾 上西平/金人捧露盘 其一 会稽秋风亭观雪 何如竹外,静听窣窣蟹行沙。  ——《骈字类编》
看 kàn/kān《國語辭典》

看 [ kàn ]

  1. 視、瞧。如:「看見」、「收看」、「偷看」。唐·李白〈清平調〉三首之三:「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2. 觀賞。唐·杜甫〈宿府〉詩:「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唐·王建〈醉後憶山中故人〉詩:「遇晴須看月,鬥健且登樓。」(詩文中亦讀平聲)​
  3. 拜訪、探望。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荀巨伯遠看友人疾。」
  4. 對待。如:「另眼看待」、「刮目相看」。唐·高適〈詠史〉詩:「不知天下士,猶作布衣看。」(詩文中亦讀平聲)​
  5. 估量、觀察判斷。如:「你看這法子行得通嗎?」、「看來他真是被冤枉的!」
  6. 診治。《儒林外史·第一五回》:「請醫生看你尊翁的病。」
  7. 拿取。《醒世姻緣傳·第六四回》:「我流水叫徒弟看茶與他吃了。」
  1. 用在動詞之後,表示姑且試試的語氣。如:「想想看」、「等等看」、「試試看」。《水滸傳·第四二回》:「說的是。再仔細搜一搜看。」

看 [ kān ]

  1.  
  2. (一)​2.4.之讀音。
  3. 看守。如:「看門」、「看護」、「看守」。
词源(詞源)cí yuán
(1).喻滔滔不绝的文词。 南朝 梁 沈约 《为齐竟陵王发讲疏》:“而词源海广,理涂灵奥。” 唐 杜甫 《醉歌行》:“词源倒流 三峡 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清 曾国藩 《送周文泉大令之官城武》诗:“词源一泻不得休,往往巉巖杂婉孌。”
(2).词的起源。词,指长短句。 清 纳兰性德 《填词》诗:“词源远过诗律近,拟古乐府特加润。”
(3).语词的源头。在旧辞书中,《辞源》在语词溯源上有开创之功。  ——《漢語大詞典》
倒泻(倒瀉)dǎo xiè
谓从上向下倾泻。 郭沫若 《羽书集·写在菜油灯下》:“这呼声象在千岩万壑中冲迸着的流泉……有时在深处潜行,有时忽然暴怒成银河倒泻的瀑布。”  ——《漢語大詞典》
一雪
宋 方岳 次韵梅花 其一 两山尽是经行处,一雪不知多少春。
宋 谢翱 雪后湖堤步归 穷冬疑有雨,一雪却成晴。
金 李俊民 和王成之梅韵 其二 朝来一雪羃晴沙,行到前村始见花。  ——《骈字类编》
尘缨(塵纓)chén yīng
比喻尘俗之事。《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昔闻投簪逸海岸,今见解兰缚尘缨。” 李周翰 注:“尘缨,世事也。” 唐 白居易 《长乐亭留别》诗:“尘缨世网重重缚,迴顾方知出得难。”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宴会》:“罔极深恩报未能,孝思郑重利名轻,何心顾恋尘缨。”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