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蒋捷宋代〕《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少年听雨歌楼红烛罗帐

少年 shào nián
不几年。《后汉书·西南夷传·滇》:“初到郡,米斛万钱,渐以仁恩,少年间,米至数十云。” 李贤 注:“少年,未多年也。”
(1).古称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韩非子·内储说上》:“ 郑 少年相率为盗,处於 雚泽 。” 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之一:“不见旧耆老,但覩新少年。” 唐 高适 《邯郸少年行》:“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两人都是出羣才学,英鋭少年。”
(2).今称介于童年与青年之间的年纪以及这样年纪的人。 谢觉哉 《观花小记》:“ 重庆 市团委……赠送我们以少年工厂制的模型和青年作家的木刻等。”《〈艾青诗选〉自序二》:“从少年时代起,我从美术中寻求安慰。”
(3).年轻,年轻时。 汉 刘向 《列女传·陈寡孝妇》:“母曰:‘吾怜汝少年早寡也。’” 宋 辛弃疾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説愁。” 柳杞 《好年胜景》:“那 吴松明 老人是全社有名的活跃人物,他少年穷困,学过唱大鼓书。”  ——《漢語大詞典》
听雨(听雨)
苏轼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诗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注韦应物诗那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子由与先生在怀远驿尝读韦诗至此句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共为闲居之乐其后子由与先生彭城相会作二小诗其一曰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至先生在束府雨中作示子由诗有曰对床定悠悠夜雨今萧瑟盖皆感叹追旧之言也  ——《分类字锦》
歌楼(歌樓)gē lóu
表演歌舞的楼。亦指妓院。 唐 郑谷 《雪中偶题》诗:“乱飘僧舍茶烟溼,密洒歌楼酒力微。” 宋 王禹偁 《寄砀山主簿朱九龄》诗:“歌楼夜宴停银烛,柳巷春泥污锦韀。” 元 王恽 《铜雀台怀古》诗:“歌楼暖响春风细,綺陌香销寳气空。”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孤吟》:“谁家賸有閒金粉,撒与歌楼照镜人?”  ——《漢語大詞典》
上 shàng/shǎng《國語辭典》

上 [ shàng ]

  1. 物體的表面、高處或邊側。如:「門上」、「山上」、「樓上」。《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 皇帝。《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上問左右,左右爭欲擊之。」
  3. 尊長或在上位的人。《禮記·王制》:「樂事勸功,尊君親上,然後興學。」《孝經·士章》:「忠順不失,以事其上。」
  4. 首座。《禮記·曲禮上》:「席南鄉北鄉,以西方為上。」
  5. 表示範圍或某方面。如:「路上」、「世上」、「文學上」、「感情上」、「公堂上」。
  1. 升、由下而上。《易經·需卦·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 去、到。如:「上街」、「上天津」。
  3. 進呈。如:「上表」、「上書」、「上奏」。
  4. 添加。如:「這鋪子總不上新貨。」
  5. 教讀。如:「今日老師上了那課?」
  6. 安裝。如:「上燈」、「上刺刀」。《鏡花緣·第三七回》:「鏤窗上鎖,不能開放。」
  7. 旋緊。如:「上錶」、「上發條」。
  8. 登載。如:「上報」、「上帳」。
  9. 塗抹。如:「上漆」、「上顏色」。
  10. 表示動作的發生或結果。如:「考上大學」、「關上大門」。
  11. 表示動作的開始或繼續。如:「愛上」、「迷上武俠小說」。
  12. 表動作的方向。如:「爬上去」、「跳上來」。
  1. 最好的、優等的。如:「上計」、「上策」。
  2. 地位高。如:「上級」、「上流社會」。
  3. 在前面的。如:「上篇」、「上卷」。《商君書·開塞》:「上不及虞夏之時,而下不修湯武。」
  4. 接近、將近。如:「成千上萬」。《儒林外史·第七回》:「王員外共借了上千兩的銀子與荀家。」
  1. 表時間或次序在前。如:「上一位」、「上個月」。

上 [ shǎng ]

  1. 參見「上聲 」條。
红烛(红烛)
唐 司空曙 发渝州却寄韦判官 红烛津亭夜见君,繁弦急管两纷纷。
唐 杨巨源 元日呈李逢吉舍人 一片彩霞迎曙日,万条红烛动春天。
唐 杜牧 贺崔大夫崔正字 别夜酒馀红烛短,映山帆满碧霞残。
唐 裴諴 南歌子词三首 其三 簳蜡为红烛,情知不自由。  ——《骈字类编》
昏 hūn《國語辭典》

昏 [ hūn ]

  1. 傍晚,日暮的时候。如:「黄昏」、「晨昏定省」。《左传·昭公十三年》:「自日中以争,至于昏。」
  2. 婚姻。《新唐书·卷二一五·突厥传上》:「是时突厥再上书求昏,帝未报。」通「婚」。
  1. 暗,光线不明。如:「昏暗」、「昏黄」。《文选·左思·吴都赋》:「挥袖风飘,而红尘昼昏。」《红楼梦·第五回》:「忽喇喇如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2. 不明、不清楚。如:「老眼昏花」。唐·韩愈〈与崔群书〉:「目视昏花,寻常闲便不分人颜色。」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八出》:「我老眼虽昏,早已看真了。」
  3. 神志不清的。如:「头昏」、「昏头昏脑」。《书经·多方》:「乃大淫昏,不克终日劝于帝之迪。」
  4. 不明事理的。如:「昏庸」、「昏君」。
  1. 丧失知觉。如:「昏迷」、「昏厥」。《聊斋志异·卷一·鬼哭》:「先是,阍人王姓者,疾笃,昏不知人者数日矣。」
  2. 迷惑。《吕氏春秋·孟夏纪·诬徒》:「昏于小利,惑于嗜欲。」
罗帐(罗帐)
南北朝 刘铄 拟明月何皎皎诗 玉宇来清风,罗帐延秋月。
唐 沈佺期 折杨柳 玉窗朝日映,罗帐春风吹。
唐 刘元叔 杂曲歌辞 妾薄命 暗啼罗帐空自怜,梦度阳关向谁说。
唐 王适 杂曲歌辞 古离别 夜还罗帐空有情,春著裙腰自无力。
唐 杜牧 除官归京睦州雨霁 远树疑罗帐,孤云认粉囊。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