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陵豪侠笑为儒,将为儒生只读书。

崔涂唐代〕《东晋

五陵豪侠笑为儒,将为儒生只读书。
看取不成投笔后,谢安功业复何如。
秦国金陵王气全,一龙正道始东迁。
兴亡竟不关人事,虚倚长淮五百年。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五陵豪侠为儒儒生读书

五陵 wǔ líng
(1). 长陵 、 安陵 、 阳陵 、 茂陵 、 平陵 五县的合称。均在 渭水 北岸今 陕西 咸阳市 附近。为 西汉 五个皇帝陵墓所在地。 汉 元帝 以前,每立陵墓,輒迁徙四方富豪及外戚于此居住,令供奉园陵,称为陵县。《汉书·游侠传·原涉》:“郡国诸豪及 长安 五陵 诸为气节者,皆归慕之。”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有丽人焉,其人 五陵 豪族充选掖庭。” 明 马海浮 《玉交枝·闺怨》曲:“三 湘 云尽雁影遥, 五陵 人困鶯花老。”
(2).指 西汉 高祖 、 惠帝 、 景帝 、 武帝 、 昭帝 的陵园。《文选·班固〈西都赋〉》:“南望 杜 霸 ,北眺五陵。” 刘良 注:“ 宣帝 杜陵 , 文帝 霸陵 在南, 高 、 惠 、 景 、 武 、 昭帝 此五陵皆在北。” 唐 韦应物 《骊山行》:“ 秦川 入水长繚绕, 汉氏 五陵空崔嵬。”
(3).指 唐 代 高祖 、 太宗 、 高宗 、 中宗 、 睿宗 的陵园,均在 长安 附近。 唐 李白 《永王东巡歌》之五:“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 王琦 注:“五陵, 高祖 、 太宗 、 高宗 、 中宗 、 睿宗 之陵也。”  ——《漢語大詞典》
豪侠(豪俠)háo xiá
(1).犹言豪迈好义。《汉书·赵广汉传》:“ 建 素豪侠。”《北齐书·高昂传》:“ 孟和 少好弓马,率性豪侠。”《剪灯馀话·武平灵怪录》:“﹝ 齐仲和 ﹞粗有学问,颇能文章。然豪侠不羈,用财如粪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你不知道这位 月卿 ,是一个又豪侠,又多情的人,并且作得好诗。”
(2).指豪强任侠的人。《汉书·游侠传·万章》:“ 长安 炽盛,街閭各有豪侠。”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二》:“﹝ 苏章 ﹞为 冀州 刺史,勤卹百姓,摧破豪侠。” 宋 陆游 《枕上怀故山偶成》诗:“功名已判初心负,豪侠都无故态狂。” 赵树理 《李家庄的变迁》三:“他仍和 小喜 躺在床上,一边吸料子一边准备应酬这位不识面的绿林豪侠。”  ——《漢語大詞典》
笑 xiào《國語辭典》

笑 [ xiào ]

  1. 因欣喜而在臉上露出快樂表情,或發出喜悅的聲音。如:「玩笑」、「嬉笑」、「微笑」。《論語·憲問》:「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
  2. 譏笑、嘲笑。如:「見笑」、「恥笑」。《孟子·梁惠王上》:「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唐·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1. 致贈時,希望對方接受的敬辭。如:「笑納」。《水滸傳·第二回》:「特地使小校送些薄禮,酬謝大郎不殺之恩,不要推卻,望乞笑留。」
为儒(为儒)
卢纶诗学道功难就为儒事本迟崔涂诗五陵豪侠笑为儒将为儒生只读书  ——《韵府拾遗 虞韵》
将 ( 將 ) jiāng/jiàng
将 [ jiāng ]
  1. 快要:~要。~至。~来。即~。
  2. 带领,扶助:~雏。扶~。~军。
  3. 拿,持:~心比心。
  4. 把:~门关好。
  5.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
  6. 用言语刺激:你别~他的火儿了。
  7. 保养:~养。~息。
  8. 兽类生子:~驹。~小猪。
  9. 顺从:~就(迁就,凑合)。~计就计。
  10. 又,且:~信~疑。
  11. 助词,用在动词和“出来”、“起来”、“上去”等中间:走~出来。
  12. 刚,刚刚:~~。~才。
  13. 姓。
将 [ jiàng ]
  1.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上,泛指高级军官:~领。
  2. 统率,指挥:~百万之众。
为 ( 為 爲 ) wéi/wèi
为 [ wéi ]
  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3. 变成:成~。
  4. 是:十两~一斤。
  5. 治理,处理:~政。
  6. 被:~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9. 姓。
为 [ wèi ]
  1.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2. 表目的:~了。~何。
  3. 对,向:不足~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儒生 rú shēng
儒士,通儒家经书的人。《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叔孙通 之降 汉 ,从儒生弟子百餘人。” 汉 王充 《论衡·超奇篇》:“故夫能説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列子·周穆王》:“ 鲁 有儒生,自媒能治之。” 唐 元结 《寄源休》诗:“天下未偃兵,儒生预戎事。” 郁达夫 《读陈孝威〈上罗斯福总统书〉后感》诗:“儒生未必全无用,纸上谈兵笔有神。”  ——《漢語大詞典》
只 ( 衹 隻 ) zhī/zhǐ《國語辭典》

只 [ zhǐ ]

  1. 仅。如:「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2. 尽。如:「只管去做」。
  1. 但、而。如:「你做得很好,只是少了一点儿变化。」、「他不是不会,只是不用心 罢了。」
  1. 语尾助词,无义。《诗经·鄘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楚辞·屈原·大招 》:「青春受谢,白日昭只。」
  1. 姓。如明代有只好仁。

只 [ zhī ]

  1. 量词。计算物体件数的单位。如:「一只戒指」。同「只 」。
读书(讀書)dú shū
(1).阅读书籍;诵读书籍。《礼记·文王世子》:“秋学礼,执礼者詔之;冬读书,典书者詔之。” 唐 韩愈 《感二鸟赋》序:“读书著文,自七岁至今,凡二十二年。”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四:“正是 王先生 的声音,原来 王先生 在读书哩。”
(2).核对入椁物件的单子。《礼记·杂记》:“荐马者哭踊,出乃包奠而读书。” 孔颖达 疏:“书,谓凡送亡者賵入椁之物书也。读之者,省録之也。”
(3).宣读盟辞。《穀梁传·僖公九年》:“ 葵丘 之会,陈牲而不杀,读书加于牲上,壹明天子之禁。”
(4).上学;学习功课。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二:“我们的三叔祖、大伯父都是进了学的。但是行二的我们三伯父,行三的我们父亲,因为家业雕零,便再没有读书的馀裕了。” 浩然 《石山柏》:“我发觉,山里的孩子不仅聪明、记忆力强,而且对读书都是非常地新奇和认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