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将何事酬公道,只养生灵似养身。

李频唐代〕《五月一日蒙替本官不得随例入阙,感怀献送相公

五月倾朝谒紫宸,一朝无分在清尘。含香已去星郎位,
衣锦惟思婺女邻。折狱也曾为俗吏,劝农元本是耕人。
知将何事酬公道,只养生灵似养身。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何事公道生灵养身

知 zhī/zhì《國語辭典》

知 [ zhī ]

  1. 明白、了解、察觉。如:「相知相许」。唐·李绅〈古风〉诗二首之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 识别、区别。《礼记·乐记》:「知乐则几于礼矣。」《淮南子·修务》:「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知之。」
  3. 相交、交往。《左传·昭公四年》:「公孙明知叔孙于齐。」《荀子·不苟》:「君子易知而难狎。」
  4. 招待、礼遇、赏识。《南史·卷一九·谢灵运传》:「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慎惋。」唐·岑参〈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诗:「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
  5. 掌管、主持。《国语·越语》:「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新唐书·卷八五·王世充传》:「帝爱昵之,拜江都通守,兼知宫监事。」
  1. 识见、学问。如:「求知」、「真知灼见」。《论语·子罕》:「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2. 意识、感觉。《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汉·范缜〈神灭论〉:「手等亦应能有痛痒之知。」
  3. 知己、朋友。如:「故知」、「旧雨新知」。

知 [ zhì ]

  1. 智慧。《论语·里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同「智 」。
  2.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知䓨。
将 ( 將 ) jiāng/jiàng
将 [ jiāng ]
  1. 快要:~要。~至。~来。即~。
  2. 带领,扶助:~雏。扶~。~军。
  3. 拿,持:~心比心。
  4. 把:~门关好。
  5.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
  6. 用言语刺激:你别~他的火儿了。
  7. 保养:~养。~息。
  8. 兽类生子:~驹。~小猪。
  9. 顺从:~就(迁就,凑合)。~计就计。
  10. 又,且:~信~疑。
  11. 助词,用在动词和“出来”、“起来”、“上去”等中间:走~出来。
  12. 刚,刚刚:~~。~才。
  13. 姓。
将 [ jiàng ]
  1.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上,泛指高级军官:~领。
  2. 统率,指挥:~百万之众。
何事 hé shì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沈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漢語大詞典》
酬 chóu《國語辭典》

酬 [ chóu ]

  1. 勸酒、敬酒。《玉篇·酉部》:「酬,勸也。」《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下官代他酬老先生一盃。」
  2. 贈與。《儀禮·士冠禮》:「主人酬賓束帛儷皮。」《清平山堂話本·夔關姚卞弔諸葛》:「命童子取銀一錠,以酬潤筆之資。」
  3. 報答。如:「酬謝」。《左傳·昭公二十七年》:「為惠已甚,吾無以酬之,若何?」唐·李白〈走筆贈獨孤駙馬〉詩:「長揖蒙垂國士恩,壯心剖出酬知己。」
  4. 應對、唱和。《晉書·卷六二·劉琨傳》:「諶素無奇略,以常詞酬和。」《元史·卷一七○·張昉傳》:「左酬右答,咸得其當。」
  5. 實現、償願。如:「壯志未酬」。宋·陸游〈倚樓〉詩:「未酬馬上功名願,已是人間老大身。」
公道 gōng dào
(1).公正的道理。《管子·明法》:“是故官之失其治也,是主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然则喜赏恶罚之人,离公道而行私术矣。”《后汉书·杨震传论》:“ 延 、 光 之閒, 震 为上相,抗直方以临权枉,先公道而后身名,可谓怀王臣之节,识所任之体矣。”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下·获晋侯》:“吾讨恶而进仁,既得命於天子矣,吾将达公道於天下。”《金瓶梅词话》第四九回:“公道人情两是非,人情公道最难为;若依公道人情失,顺了人情公道亏。”
(2).公平;公正。 唐 杜牧 《送隐者一绝》:“公道世间唯白髮,贵人头上不曾饶。” 元 无名氏 《鸳鸯被》楔子:“替朝廷干事的,反倒受人弹论,公道安在?” 冰心 《冬儿姑娘》:“可是价钱也公道, 海淀 这街上,谁不是买她的?”
(3).公共道路。《韩非子·内储说上》:“ 殷 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
(4).的确,实在。《西游记》第十七回:“却説那怪苏醒多时,公道难禁疼痛,只得跪在地下哀告。”《西游记》第二八回:“那呆子走得辛苦,心内沉吟道:‘当年 行者 在日,老和尚要的就有;今日轮到我的身上……公道没去处化。’”  ——《漢語大詞典》
只 ( 衹 隻 ) zhī/zhǐ《國語辭典》

只 [ zhǐ ]

  1. 仅。如:「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2. 尽。如:「只管去做」。
  1. 但、而。如:「你做得很好,只是少了一点儿变化。」、「他不是不会,只是不用心 罢了。」
  1. 语尾助词,无义。《诗经·鄘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楚辞·屈原·大招 》:「青春受谢,白日昭只。」
  1. 姓。如明代有只好仁。

只 [ zhī ]

  1. 量词。计算物体件数的单位。如:「一只戒指」。同「只 」。
养 ( 養 ) yǎng
养 [ yǎng ]
  1. 抚育,供给生活品:~育。赡~。抚~。~家。
  2. 饲养动物,培植花草:~花。~殖。
  3. 生育,生小孩儿。
  4. 抚养的(非亲生的):~子。~父。~母。
  5. 教育,训练:培~。教~。
  6. 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病。~心。~性。休~。营~。~精蓄锐。
  7. 保护修补:~路。
生灵(生靈)shēng líng
(1).人类。《北史·四夷传序》:“万物之内生灵寡而禽兽多。” 唐 柳宗元 《愈膏肓疾赋》:“夫八紘之外,六合之中,始自生灵,及乎昆虫,神安则存,神丧则终。”《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大明太平天囯统理政教招讨大元帅刘示》:“上帝以泥土造人,由鼻吹入生命之气,即为生灵。”
(2).人民,百姓。《晋书·慕容盛载记》:“生灵仰其德,四海归其仁。” 唐 杜荀鹤 《再经胡城县》诗:“今来县宰加朱紱,便是生灵血染成。”《三国演义》第四回:“请奉 陈留王 为皇帝,应天顺人,以慰生灵之望。” 赵朴初 《满江红·悼卢蒙巴》词:“名器早知沦盗贼,生灵竟见供荼毒。”
(3).犹生命。 南朝 梁 沈约 《千僧会愿文》:“生灵一谢,再得无期。” 南朝 梁 沈约 《与徐勉书》:“生灵有限,劳役过瘥。总此凋竭,归之暮年。”
(4).指有生命的东西。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譬光影於飞浮,比生灵於栖托。”《西游记》第三五回:“似我师父、师弟,连马四个生灵,平白的弔在洞里,我心何忍?” 杨朔 《荔枝蜜》:“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  ——《漢語大詞典》
似 sì/shì《國語辭典》

似 [ sì ]

  1. 相像、相类。如:「相似」、「类似」。五代十国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 继嗣。如:「似嗣」。《诗经·小雅·斯干》:「无相犹矣,似续妣祖。」汉·毛亨·传:「似,嗣。」
  3. 奉赠、给予。唐·贾岛〈剑客〉诗:「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宋·欧阳修〈紫石屏歌〉:「呼工画石持寄似,幸子留意其无谦。」
  1. 好像。如:「似乎」、「似有不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伏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1. 表示比较、差等之词。如:「一个高似一个」、「一天好似一天」。宋·贺铸〈浣溪沙·楼角初消一缕霞〉词:「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养身(養身)yǎng shēn
(1).保养身体。《列子·黄帝》:“朕閒居三月,斋心服形,思有以养身治物之道,弗获其术。” 清 曾国藩 《与李眉生书》:“ 申夫 新刻之《聪训斋语》……可以惜福,可以养身却病。”
(2).维持生活。《水浒传》第三二回:“那妇人捧着一包金银献与 武行者 乞命。 武行者 道:‘我不要你的,你自将去养身,快走快走!’”
(3).谓将非亲生儿童抚养大。《人民日报》1969.12.23:“七岁就被奴隶主强拉去当养身奴隶。”参见“ 养身父母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