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一带展青罗,远岫双眉敛翠蛾,几番急橹催船过。

张可久元代〕《【双调】湘妃怨_乐闲吹箫按

乐闲

吹箫按舞月当轩,载酒寻花雪满船。湖定试墨云生砚,乐清闲尘世远,想当年利惹名牵。万里天山箭,三冬冰窖毡,争似林泉?

德清长桥书事

花前白酒一葫芦,寺下苍松五大夫。峰峦出没云无数,高房山《春晓图》,小阑干扶我诗臞。雪点前滩鹭,锦鳞活水鱼,心却西湖。

据江上小金山

芦花浅水钓舟闲,老树苍烟倦鸟还。浑疑多景楼前看,玉浮图十二阑干,枕鲸波百尺孱颜。樵唱沧浪外,钟声紫翠间,小似金山。

湖上感旧

鱼肥酒美谢三郎,莺老花残黄四娘。相逢一笑西湖上,十年前罗绮乡,画船闲今日凄凉。翠袖人何在?空庭蝶自狂,飞去鸳鸯。

纪行

黄云缥缈四明山,绿水潺湲七里滩。碧桃零落双峰涧,往来图画间,为吟诗倚遍阑干。丹鼎龙光现,仙衣鹤氅寒,月满天坛。

春思二首

粜风卖雨孔方兄,望月瞻星苏小卿。正青春害这场温柔病,到中年恰待醒,读书斋冷冷清清。做一枕松风梦,想十年花月情,误尽功名。

懒寻悟叶把诗题,不似杨花到处飞。空劳柳线将情系,伤春魂梦里,看看瘦损冰肌。并头枕孤眠惯,画眉郎相见迟.辜负佳期。

送人之官南中

横江酒肆翠藤根,落日人家丹荔村。孤城官舍苍梧郡,水茫茫生暮云,为功名不爱闲身。树隐隐含烟瘴,山重重入鬼门,少见行人。

德清观梅

泠泠仙曲紫鸾箫,树树寒梅白玉条,飘飘野客乌纱帽。花前相见好,倚春风其乐陶陶。一去孤山路,重来何水曹,醉上金鳌。

席上次梅友元帅韵

九华峰顶礼三茅,五色云中按六幺,雪迷花下烧丹灶。一壶天地小,销不尽千古诗豪。拂袖骑丹凤,吹笙醉碧桃。散诞逍遥。

次韵金陵怀古

朝朝琼树后庭花,步步金莲潘丽华。龙蟠虎踞山如画,伤心诗句多,危城落日寒鸦。凤不至空台上,燕飞来百姓家,恨满天涯。

春晚即事

榆穿老荚散平芜,藕铸新荷点五壶。小钱儿难买东君住,问园林谁是主?大家提一葫芦。花前去,红袖扶,不醉何如?

重游会稽

镜湖凉月杜陵诗,梅屋空山夏后祠,兰亭曲水羲之字。重来忆旧时,小蓬莱楼阁参差。毛竹生银笋,香莼罥上丝,慰我相思。

酒边索赋

舞低杨柳困佳人,醅泼葡萄醉晚春,词翻芍药分难韵。乐清闲物外身,生前且自醺醺。范蠡空遗像,刘伶谁上坟?衰草寒云。

多景楼

长江一带展青罗,远岫双眉敛翠蛾,几番急橹催船过。不登临山笑我,倚阑干尽意吟哦。月来云破,天长地阔,此景能多?

苏堤即事

秋云醉墨洒龙池,夜雪吟篷宿虎溪。马蹄又上吴山翠,知音今有谁?小桃应怪来迟。一叶流诗句,百花裁舞衣,同赏苏堤。

春晚

愁红惨绿泪千行,带草连真纸半张。小名儿正向鸳鸯上,不由人不断肠,想才郎何日成双?胡蝶结青丝障,凤凰枝红锦囊,总是思量。

瑞安道中

篷低小似白云龛,山好青如碧玉簪。挂渔网茶灶整诗担,沙欧惊笑谈,一丝烟两袖晴岚。题遍松风阁,来看梅雨潭,夜宿仙岩。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长江一带青罗远岫双眉敛翠

长江(長江)cháng jiāng
(1).泛指长的江流。 宋 曾巩 《道山亭记》:“ 福州 治 侯官 ……其地於 闽 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在其南,大海在其东。”
(2).水名。古专称 江 ,后以江为大川的通称,始称 长江 。发源于 唐古拉山脉 主峰 格拉丹东雪山 西南侧的 沱沱河 。流经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云南 、 湖北 、 湖南 、 江西 、 安徽 、 江苏 等省区,在 上海市 入 东海 。全长6300公里,为 中国 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  ——《漢語大詞典》
一带(一帶)yí dài
(1).一条带子。常用以形容东西或景物象一条带子。 唐 冷朝阳 《登灵善寺塔》诗:“ 华岳 三峯小, 黄河 一带长。” 前蜀 毛文锡 《醉花间》词:“银汉是红墙,一带遥相隔。”《三国演义》第四六回:“ 孔明 教把船隻头西尾东,一带摆开,就船上擂鼓呐喊。” 清 黄宗羲 《留别海昌同学序》:“诸子与某相隔一带水耳。”
(2).泛指某一地区或其附近。 宋 张载 《泾原路经略司论边事状》:“窃见古 渭州 一带,生熟蕃户,据地数百里,兵数十万,土壤肥沃,本 汉 唐 名郡。”《元史·世祖纪一》:“率 蒙古 、 汉 军驻 燕京 近郊、 太行 一带,东至 平滦 ,西控 关陕 。”《儒林外史》第一回:“小哥,你只在这一带顽耍,不必远去。” 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蒋介石 还有六十个师位于江南一带,他们仍在准备作战。”
(3).表数量。用于象带子样的物件。《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看那从嫁 锦儿 时,脊背后披着一带头髮,一双眼插将上去,脖项上血污着。”《元史·舆服志二》:“龙头竿绣氅,竿如戟,无钩,下有小横木,刻龙头,垂朱緑盖,每角缀珠佩一带,带末有金铜铃。”
(4).表数量。用于景物或景色。 唐 羊士谔 《泛舟入后溪》诗:“两餘芳草静沙尘,水緑滩平一带春。” 明 梵琦 《怀净土》诗:“一带云山一草堂,一瓶浄水一炉香。”《儒林外史》第一回:“湖边一带緑草,各家的牛,都在那里打睡。” 杨朔 《滇池边上的报春花》:“现时我就在云里。飞机正越过一带大山,飞的极高,腾到云彩上头去。”
(5).表数量。用于成排的门或建筑物等。《水浒传》第六八回:“只听得排门一带都倒,正不知多少人抢将入来。”《荡寇志》第七一回:“又只见密密层层,成千成万无数的帐房,一带一带的鱼鳞也似比著。” 郭沫若 《孔雀胆》第一幕:“桥下为 盘龙江 之支流,岸边有石栏杆环护,向左绕去,隐没于左手一带黄色围墙之后。”  ——《漢語大詞典》
展 zhǎn《國語辭典》

展 [ zhǎn ]

  1. 翻轉、轉動。《說文解字·尸部》:「展,轉也。」《西遊記·第一○○回》:「須臾間,那馬打個展身,即退了毛皮。」
  2. 舒張、打開。如:「舒展」。《莊子·盜跖》:「盜跖大怒,兩展其足,案劍瞋目。」宋·蘇軾〈題淨因壁〉詩:「蕉心不展待時雨,葵葉為誰傾夕陽。」
  3. 延長。《漢書·卷九○·酷吏傳·王溫舒傳》:「令冬月益展一月,卒吾事矣。」
  4. 擴張、擴大。《國語·晉語二》:「今嘉其夢,侈必展。」《水滸傳·第一一六回》:「此也是數中星宿,盡是陛下開疆展土之臣也。」
  5. 施行、實施。《文選·曹植·贈白馬王彪詩》:「何必同衾幬,然後展慇勤。」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四齣》:「到了觀中,且安置閣兒上,擇日展禮。」
  6. 省視、檢閱。《周禮·春官·肆師》:「大祭祀,展犧牲。」
  7. 陳列、鋪放。如:「展覽」。《左傳·襄公三十一年》:「百官之屬,各展其物。」
  8. 記錄。《周禮·天官·內宰》:「正其服,禁其奇邪,展其功緒。」
  9. 濡染。同「沾 」。參見「展汙 」條。
  1. 姓。如明代有展迪。
青罗(青羅)qīng luó
(1).青色丝织物。《隋书·礼仪志七》:“青衣,青罗为之,制与鞠衣同。” 郭沫若 《瓶》诗之一:“她那蜀锦的上衣,青罗的短裙……这些都还在我如镜的脑中驰骋。”
(2).喻曲折环绕的碧水。 宋 孔武仲 《炭步港观萤》诗:“ 九华 之南芦苇长,流萤夕起不计双。烂如神仙珠玉闕,青罗掩映千明缸。” 宋 刘弇 《清真观斋轩》诗:“矗橚晓声来杂珮,涟漪春脉涨青罗。” 宋 范成大 《贺乐丈先生南郭新居》诗:“卜迁不我遐,一水明青罗。”  ——《漢語大詞典》
远岫(遠岫)yuǎn xiù
远处的峰峦。 南朝 齐 谢朓 《郡内高斋闲坐答吕法曹》诗:“窗中列远岫,庭际俯乔林。” 宋 曾巩 《池上即席送梁况之赴宣城》诗:“远岫烟云供醉眼,双谿鱼鸟付新诗。” 明 文徵明 《病中怀吴中诸寺·天王寺寄南洲》诗:“忆看远岫开飞阁,曾弔荒宫上小丘。”  ——《漢語大詞典》
双眉(双眉)
唐 徐安期 催妆 不须面上浑妆却,留著双眉待画人。
宋 苏轼 雍秀才画草虫八物 其八 鬼蝶 双眉卷铁丝,两翅晕金碧。
元 张养浩 游香山 茫然四顾动心魄,岚光荡秀浮双眉。  ——《骈字类编》
敛翠(斂翠)liǎn cuì
凝聚秀色。 唐 许浑 《晨起西楼》诗:“留情深处驻横波,敛翠凝红一曲歌。” 前蜀 牛峤 《菩萨蛮》词之六:“緑云鬢上飞金雀,愁眉敛翠春烟薄。” 前蜀 尹鹗 《菩萨蛮》词:“蛾眉应敛翠,咫尺同千里。”  ——《漢語大詞典》
蛾 é/yǐ《國語辭典》

蛾 [ é ]

  1. 鳞翅科昆虫的总称。与蝶相类而躯体肥大,触角细长如丝,翅面灰白色,静止时呈水平放置,大都属于昼伏夜出。其种类甚多,有天蛾、蚕娥、灯蛾等。
  2. 蛾眉的简称。
  3. 形状像蛾的寄生物。如木耳又称为「木蛾」,桑耳又称为「桑蛾」。
  4. 姓。如周代时晋国有蛾析。
  1. 须臾、不久。《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传》:「始为少使,蛾而大幸。」通「俄」。

蛾 [ yǐ ]

  1. 同「蚁 」。
几 ( 幾 ) jī/jǐ《國語辭典》

几 [ ​jǐ ]

讀音
  1. 小桌子。如:「茶几」、「几案」、「憑几」、「窗明几淨」。→「幾」的異體字(05411)​

几 [ ​jī ]

語音
  1. 二一四部首之一。→「幾」的異體字(05320)​
番 fān/pān《國語辭典》

番 [ fān ]

  1. 旧时对边境少数民族或外国的称呼。如:「土番」、「红毛番」。
  2. 旧称轮流接替的职务。《旧唐书·卷九七·张说传》:「旬日,得精兵一十三万,分系诸卫,更番上下,以实京师。」《新唐书·卷一二六·杜暹传》:「暹率当番卫士缮三宫城,浚池,督役不少懈。」
  3. 量词:➊ ​ 计算次数的单位。相当于「回」、「次」。如:「三番两次」、「思考一番」、「白费一番苦心」。《南史·卷三二·张敷传》:「父邵使士南阳宗少文谈系象,往复数番。」宋·张炎〈高阳台·接叶巢莺〉词:「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➋ ​ 计算倍数的单位。如:「连续几天的涨停板,使他持有的股票价值翻两番。」
  1. 外国的、外族的。如:「番邦」、「番船」、「番茄」、「番椒」、「番薯」。

番 [ pó ]

  1. 姓。如西汉有番系,东汉有番辰。

番 [ pān ]

  1. 参见「番禺县 」条。
急 jí《國語辭典》

急 [ jí ]

  1. 没耐心、暴躁的。如:「急性子」、「急得要命」。《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
  2. 不能等、亟待解决的。如:「急事」、「急件」、「急邮」。
  3. 快而猛烈。如:「急病」、「急流勇退」。宋·王禹偁〈黄冈竹楼记〉:「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1. 因想把事情尽速完成而激动。如:「为这事我都急昏了。」、「皇帝不急,急死太监!」
  2. 令人著急。如:「考试铃都响了,还不见他人,真急人!」
  3. 忙于解决他人之事或困难。如:「急公好义」、「急人之难」。
  1. 迅速的。如:「急转弯」。《战国策·赵策四》:「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项羽急击秦军。」
  1. 困难、严重的事。如:「告急」、「救急」。《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橹 ( 櫓 ) lǔ
橹 [ lǔ ]
     ◎ 拨水使船前进的工具,置于船边,比桨长,用于摇动:摇~过江。
催 cuī《國語辭典》

催 [ cuī ]

  1. 促使行动开始,或加速进行。如:「催生」、「时间到了,催他上车。」《文选·李密·陈情表》:「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船 chuán《國語辭典》

船 [ chuán ]

  1. 航行水上的主要交通工具。如:「汽船」、「轮船」、「帆船」、「铁壳船」。
  2. 形状或作用类似船的物体。如:「太空船」。
过 ( 過 ) guò/guo/guō
过 [ guò ]
  1.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江。~账。~程。~渡。~从(交往)。经~。
  2.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秤。~磅。~目。
  3. 超出:~于。~度()。~甚。~奖(谦辞)。~量(liàng)。~剩。~犹不及。
  4.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电影。
  5.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一~。
  6.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儿。
  7. 错误:~错。记~。
过 [ guo ]
  1. 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看~。用~。
  2. 用在动词后,与“”、“”连用,表示趋向:拿~来。走~去。
过 [ guō ]
  1.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