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忆钱塘,临水傍山三百寺。

潘阆宋代〕《酒泉子(十之二)

长忆钱塘,临水傍山三百寺。僧房携杖遍曾游。闲话觉忘忧。
栴檀楼阁云霞畔。钟梵清宵彻天汉。别来遥礼只焚香。便恐是西方。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长忆钱塘水傍百寺

长忆(長憶)cháng yì
经常想到;时常想念。 唐 李白 《月下吟》:“解道澄江浄如练,令人长忆 谢玄暉 。” 宋 辛弃疾 《踏莎行·和赵兴国知录韵》词:“长忆 商山 ,当年四老,尘埃也走 咸阳 道。”  ——《漢語大詞典》
钱塘(錢塘)qián táng
(1).见“ 钱塘江 ”。
(2).亦作“ 钱唐 ”。古县名。地在今 浙江省 。古诗文中常指今 杭州市 。《史记·秦始皇本纪》:“过 丹阳 ,至 钱唐 。” 张守节 正义:“ 钱唐 ,今 杭州县 。” 唐 李绅 《真娘墓》诗:“还似 钱塘 苏小小 ,祗应迴首是卿卿。” 宋 施德操 《北窗炙輠》卷下:“当 绍兴 中,国家方创都 钱塘 。” 明 皇甫涍 《雪山歌奉寄彭太保》:“君王垂衣念西土, 钱塘 老子不足数。”  ——《漢語大詞典》
临 ( 臨 ) lín
临 [ lín ]
  1. 从上向下看,在高处朝向低处:照~。~渊羡鱼(看着深潭里的鱼,很希望得到;喻只作空想,不做实际工作)。
  2. 到,来:光~。莅~。亲~。
  3. 遭遇,碰到:~时。面~。
  4. 挨着,靠近:~近。~街。~终。~危。~阵磨枪。
  5. 照样子摹仿字画:~摹。~帖。~写。
  6. 旧时指帝王上朝:~朝。~政。
  7. 姓。
水傍
通作旁易需九三需于泥致寇至疏泥者水傍之地泥溺之处逼近于难欲进其道难必害己故致寇至犹且迟疑而需待时虽即有寇至亦未为祸败也 诗小序凫鹥守成也疏郑以凫鹥水鸟居水是常故先言在泾既以水为主然后从下而渐至于高鸟不常处或出水傍故次在沙而水中高地鸟亦往焉故次在渚水外高地鸟又时往故次在潨山之绝水鸟往最稀故以为末因以鸟之所在取其象类为喻 唐书孟郊传年五十得进士第调溧阳尉县有投金濑平陵城林薄蒙翳下有积水郊閒往坐水傍裴回赋诗而曹务多废令白府以假尉代之分其半俸水庾信宇文显和墓志铭武帝初至潼关太祖亲迎溱 太祖素知公名而未之识也目于众疑而不问直云令此人射水傍小鸟应手即著太祖喜云我知卿名矣
又颜氏家训见山傍下  ——《骈字类编》
山 shān《國語辭典》

山 [ shān ]

  1. 陆地上高起的部分。如:「崇山峻岭」。《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吴师奔,登山以 望,见楚师不继复逐之。」
  2. 坟墓。唐·李华〈含元殿赋〉:「靡迤秦山,陂陀汉陵。」
  3. 姓。如晋代有山涛。
  4.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山中的。如:「山村」、「山寨」。
三 sān《國語辭典》

三 [ sān ]

  1. 介于二和四之间的自然数。如:「二、三、四、五……」。大写作「参」,阿拉伯数字作「3」。
  2. 姓。如明代有三成志。
  1. 第三位的。如:「这次比赛他得了第三名。」
  2. 表多数或多次的。如:「举一反三」、「三番两次」、「一问三不知」。

三 [ sàn ]

  1. 屡次、再三。参见「三思」、「三复」等条。

三 [ sā ]

  1. 同「仨 」。
百寺 bǎi sì
各官署。《晋书·礼志上》:“岁旦常设苇茭桃梗,磔鸡於宫及百寺之门,以禳恶气。”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