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光隐危堞,湖色上高楼。

张继唐代〕《会稽秋晚奉呈于太守

寂寂讼庭幽,森森戟户秋。山光隐危堞,湖色上高楼。
禹穴探书罢,天台作赋游。云浮将越客,岁晚共淹留。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山光危堞湖色高楼

山光 shān guāng
山的景色。 南朝 梁 沈约 《泛永康江》诗:“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 唐 岑参 《郡斋平望江山》诗:“山光围一郡,江月照千家。”  ——《漢語大詞典》
隐 ( 隱 ) yǐn/yìn
隐 [ yǐn ]
  1. 藏匿,不显露:~藏。~匿。~居。~士。~讳。
  2. 伤痛:~恻。
  3. 怜悯:恻~之心。
隐 [ yìn ]
     ◎ 倚,靠:~几而卧(靠着几案睡眠)。
危堞 wēi dié
高城。亦指危城。 唐 皇甫冉 《奉和王相公早春登徐州城》:“落日凴危堞,春风归故乡。”《宋史·杨亿传》:“ 灵武 危堞,岿然仅存, 河 外五城,继闻陷没。” 叶叶 《梦吴江行》:“千骑万骑夹危堞, 吴江 城外阵云叠。”  ——《漢語大詞典》
湖色 hú sè
(1).湖水的颜色。 唐 元稹 《重夸州宅旦暮景色》诗:“人声晓动千门闢,湖色宵涵万象虚。” 唐 杜荀鹤 《秋日闲居寄先达》诗:“风驱早雁衔湖色,雨挫残蝉点柳枝。” 元 杨维桢 《送客洞庭西》诗:“春随湖色深,风将潮声长。”
(2).指淡绿色。《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上首横头坐着个美人,穿着大红衫儿,湖色裙儿。” 郭沫若 《水平线下·后悔》:“一套湖色的绒衣,还附带着一顶童帽,要十三块五角钱,她又嫌贵了。”  ——《漢語大詞典》
上 shàng/shǎng《國語辭典》

上 [ shàng ]

  1. 物體的表面、高處或邊側。如:「門上」、「山上」、「樓上」。《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 皇帝。《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上問左右,左右爭欲擊之。」
  3. 尊長或在上位的人。《禮記·王制》:「樂事勸功,尊君親上,然後興學。」《孝經·士章》:「忠順不失,以事其上。」
  4. 首座。《禮記·曲禮上》:「席南鄉北鄉,以西方為上。」
  5. 表示範圍或某方面。如:「路上」、「世上」、「文學上」、「感情上」、「公堂上」。
  1. 升、由下而上。《易經·需卦·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 去、到。如:「上街」、「上天津」。
  3. 進呈。如:「上表」、「上書」、「上奏」。
  4. 添加。如:「這鋪子總不上新貨。」
  5. 教讀。如:「今日老師上了那課?」
  6. 安裝。如:「上燈」、「上刺刀」。《鏡花緣·第三七回》:「鏤窗上鎖,不能開放。」
  7. 旋緊。如:「上錶」、「上發條」。
  8. 登載。如:「上報」、「上帳」。
  9. 塗抹。如:「上漆」、「上顏色」。
  10. 表示動作的發生或結果。如:「考上大學」、「關上大門」。
  11. 表示動作的開始或繼續。如:「愛上」、「迷上武俠小說」。
  12. 表動作的方向。如:「爬上去」、「跳上來」。
  1. 最好的、優等的。如:「上計」、「上策」。
  2. 地位高。如:「上級」、「上流社會」。
  3. 在前面的。如:「上篇」、「上卷」。《商君書·開塞》:「上不及虞夏之時,而下不修湯武。」
  4. 接近、將近。如:「成千上萬」。《儒林外史·第七回》:「王員外共借了上千兩的銀子與荀家。」
  1. 表時間或次序在前。如:「上一位」、「上個月」。

上 [ shǎng ]

  1. 參見「上聲 」條。
高楼 gāo lóu
高层的住宅大楼或办公大楼  ——《整理自网络》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