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榆关断音信,

庾信南北朝〕《咏怀六首

其一
楚材称晋用,
秦臣即赵冠。
离宫延子产,
羁旅接陈完。
寓卫非所寓,
安齐独未安。
雪泣悲去鲁,
凄然忆相韩。
唯彼穷途恸,
知余行路难。

其二
畴昔国土遇,
生平知己恩。
直言珠可吐,
宁知炭欲吞。
一顾重尺璧,
千金轻一言。
悲伤刘孺子,
凄怆史皇孙。
无因同武骑,
归守霸陵园。

其三
榆关断音信,
汉使绝经过。
胡笳落泪曲,
羌笛断肠歌。
纤腰减束素,
别泪损横波。
恨心终不歇,
红颜无复多。
枯木期填海,
青山望断河。

其四
摇落秋为气,
凄凉多怨情。
啼枯湘水竹,
哭坏杞梁城。
天亡遭愤战,
日蹙值愁兵。
直虹朝映垒,
长星夜落营。
楚歌饶恨曲,
南风多死声。
眼前一杯酒,
谁论身后名。

其五
周王逢郑忿,
楚后值秦冤。
梯冲已鹤列,
冀马忽云屯。
武安檐瓦振,
昆阳猛兽奔。
流星夕照镜,
烽火夜烧原。
古狱饶冤气,
空亭多枉魂。
天道或可问,
微兮不忍言。

其六
日色临平乐,
风光满上兰。
南国美人去,
东家枣树完。
抱松伤别鹤,
向镜绝孤鸾。
不言登陇首,
唯得望长安。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榆关音信

其 qí/jī《國語辭典》

其 [ qí ]

  1. 他、他们。用于第三人称。如:「听其自然」、「任其自生自灭」。《孟子·万章上》:「亲之,欲其贵也。」唐·韩愈〈师说〉:「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2. 他的、他们的。如:「人尽其才」、「各得其所」。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亦不详其姓氏。」
  1. 这个、那样,表示指示。如:「查无其事」、「不厌其烦」。《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
  1. 殆、大概,表示揣测。《礼记·檀弓上》:「吾今日其庶几乎?」唐·柳宗元〈封建论〉:「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
  2. 将,表示时间。《左传·庄公二十二年》:「五世其昌,并于正卿。」《管子·小匡》:「教训不善,政事其不治。」
  3. 岂、难道,表示反诘。《左传·僖公十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4. 可、应该,表示期望。《左传·隐公三年》:「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战国策·魏策四》:「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1. 若、如果,表示假设。《荀子·劝学》:「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之不近,庶人不服。」宋·苏轼〈留侯论〉:「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
  2. 还是、或是,表示选择。《庄子·养生主》:「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史记·卷四三·赵世家》:「秦诚爱赵乎?其实憎齐乎?物之甚者,贤主察之,秦非爱赵而憎齐也。」
  1. 发语词,无义。《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其以沛为朕汤沐邑。」
  2. 然,语中助词。《诗经·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3. 表示语气的加强。如:「尤其」、「极其」。
  1. 姓。如汉代有其石。

其 [ jì ]

  1. 置于句中或句末。用于彼、何之后。《诗经·曹风·候人》:「彼其之子,不遂其媾。」《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赐!汝来何其晚也?」

其 [ jī ]

  1. 置于语尾,表疑问的语气。《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文选·苏武·诗四首之三》:「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
  1. 人名用字。如汉代有郦食其(音ㄌㄧˋ ㄧˋ ㄐㄧ)​。
三 sān《國語辭典》

三 [ sān ]

  1. 介于二和四之间的自然数。如:「二、三、四、五……」。大写作「参」,阿拉伯数字作「3」。
  2. 姓。如明代有三成志。
  1. 第三位的。如:「这次比赛他得了第三名。」
  2. 表多数或多次的。如:「举一反三」、「三番两次」、「一问三不知」。

三 [ sàn ]

  1. 屡次、再三。参见「三思」、「三复」等条。

三 [ sā ]

  1. 同「仨 」。
榆关(榆關)yú guān
(1).古地名。在今 河南省 中牟县 南。《史记·楚世家》:“﹝ 悼王 ﹞十一年, 三晋 伐 楚 ,败我 大梁 、 榆关 。” 司马贞 索隐:“此 榆关 当在 大梁 之西也。”
(2).即 古海关 。古称 渝关 、 临榆关 、 临渝关 , 明 改为今名。其地古有 渝水 ,县与关都以水得名。在今 河北省 秦皇岛市 。 唐 于志宁 《中书令昭公崔敦礼碑》:“奉勅往 幽州 ……建节 榆关 ,糜清柳室。” 清 钱谦益 《上高阳师相书》:“恭惟老师以黄阁元老出而视师,更置将率蒐讨军,实 榆关 一墻,屹为 长城 。” 鲁迅 《伪自由书·崇实》:“费话不如少说,只剥 崔颢 《黄鹤楼》诗以吊之……日薄 榆关 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
(3).泛指北方边塞。 南朝 齐 谢朓 《雩祭歌·白帝歌》:“嘉树离披,榆关命宾鸟;夜月如霜,金风方嫋嫋。”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同州刺史尔绵永神道碑》:“ 武成 二年,有詔进公都督 瓜州 诸军事、 瓜州 刺史。是以名驰 梓岭 ,声振榆关。”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八:“又赋《雨中花》一闋云‘……榆关万里,一去飘然,片云甚处神州?’”  ——《漢語大詞典》
断 ( 斷 ) duàn
断 [ duàn ]
  1. 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裂。~层。~面。截~。~肠。~魂。~线风筝。
  2. 不继续,禁绝:~粮。~水。~炊。~奶。~档。~流。~种(zhóng )。~交。~片。~续。~子绝孙。
  3. 判定,决定:判~。诊~。~狱(审理和判决罪案)。
  4. 一定,绝对:~乎不可。~然施行。
音信 yīn xìn
音讯;信息。《宋书·范晔传》:“吾虽幽逼日苦,命在漏刻,义慨之士,时有音信。” 唐 王维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红楼梦》第八四回:“ 张 家虽係老亲,但近年来久已不通音信。” 靳以 《别人的故事》:“到我和他们做邻居的时候,他已经两年没有音信了。”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