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灵台(靈臺)líng tái
(1).台名。 周文王 建。《诗·大雅·灵台》:“经始 灵臺 ,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汉书·扬雄传上》:“非 章华 ,是 灵臺 。” 颜师古 注:“言以 楚灵王 章华 之臺为非,而 周文王 灵臺 之制为是也。” 晋 潘岳 《西征赋》:“经始 灵臺 ,成之不日,惟 酆 及 鄗 ,仍京其室。”
(2).台名。传说 夏桀 、 商纣 建。《晏子春秋·谏下十八》:“ 殷 之衰也,其王 紂 作为 顷宫 、 灵臺 ,卑狭者有罪,高大者有赏,是以身及焉。”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昔者 桀 起 灵臺 , 紂 起 鹿臺 ,阴阳不和,寒暑不时,五穀不熟。”
(3).台名。 春秋 时 卫侯 建。《左传·哀公二十五年》:“ 卫侯 为 灵臺 于 籍圃 。”《韩非子·难四》:“故 灵臺 之饮, 卫侯 怒而不诛,故 褚师 作难。”
(4).古时帝王观察天文星象、妖祥灾异的建筑。《文选·张衡〈东京赋〉》:“左制辟雍,右立灵臺。” 薛综 注:“司歷纪候节气者曰灵臺。” 唐 杨炯 《浑天赋》序:“朝夕灵臺之下,备见铜浑之象。”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善天文算法》:“ 仁皇 天纵聪明,夙习算法,特命灵臺皆以西法为主,惟置闰用 中 法以合《尧典》。”
(5).学宫。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尘埃紫陌春,风雨灵臺夜。” 钱仲联 集释引 陈景云 曰:“谓官四门博士也。 汉光武 立明堂、辟雍、灵臺,号三雍宫。” 唐 柳宗元 《叔父故殿中侍御史柳公墓表》:“来游京师,观艺灵臺。贡文有司,射策合程。”
(6).丘墓,祭台。《前汉书平话》卷中:“我王可怜 韩信 亏死,看旧日君臣之面,可亦建墓,高筑灵臺,盖一祠堂,受人祭祀。”
(7).今指追悼会上挂着遗像供人吊唁的台座。《光明日报》1982.10.10:“在摆满鲜花和花圈的灵台上,挂着一位中年人的大幅遗像。”
(8).收留亡灵的台。 唐 沈廷瑞 《垄穴遗诗》:“灵臺已得修真诀,尘世空留悟道篇。”《东欧女豪杰》第五回:“却是不偏不倚,正中要害,可怜呜呼哀哉,一命往灵臺去了。”
(9).传说中 尧 母 庆都 墓名。《汉书·地理志上》:“﹝ 济阴郡 ﹞ 成阳 有 尧 冢 灵臺 。”《后汉书·章帝纪》:“﹝ 元和 二年﹞使使者祠 唐尧 於 成阳 灵臺 。” 李贤 注引 郭缘生 《述征记》:“ 成阳县 东南有 尧 母 庆都 墓,上有祠庙, 尧 母陵俗亦名 灵臺大母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瓠子水》:“今 成阳 城西二里有 尧 陵, 陵 南一里有 尧 母 庆都 陵,於城为西南,称曰 灵臺 。”
(10). 东汉 第五颉 客居之所。《后汉书·第五伦传》“少子 頡 嗣……卒官” 李贤 注引《三辅决录注》:“ 頡 字 子陵 …… 洛阳 无主人,乡里无田宅,客止 灵臺 中,或十日不炊。”后因用为居处僻陋之典。 北周 庾信 《谢明帝赐丝布等启》:“某比年以来,殊有闕乏,白社之内,拂草看冰, 灵臺 之中,吹尘视甑。” 唐 高适 《行路难》诗之二:“安知顦顇读书者,暮宿 灵臺 私自怜。”
(11).星名。《晋书·天文志上》:“其西南角外三星曰明堂……明堂西三星曰灵臺。”《魏书·术艺传·张渊》:“明堂配帝,灵臺考符。”原注:“明堂三星在太微西南角外,灵臺三星在明堂西。”
(12).指心。《庄子·庚桑楚》:“不可内於灵臺。” 郭象 注:“灵臺者,心也。”《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寄通灵臺之下,遗跡江湖之上。” 李善 注:“寄通神於心府之下,遗跡相忘於江湖之上也。” 元 杨暹 《刘行首》第四折:“灵臺拂去是和非,丹用养就元阳气。” 鲁迅 《自题小像》诗:“灵臺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闇故园。”
(13).道教语。指头。《黄庭外景经·上部经》:“灵臺通天临中野。” 务成子 注:“头为高臺,肠为广野。” ——《漢語大詞典》
(2).台名。传说 夏桀 、 商纣 建。《晏子春秋·谏下十八》:“ 殷 之衰也,其王 紂 作为 顷宫 、 灵臺 ,卑狭者有罪,高大者有赏,是以身及焉。”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昔者 桀 起 灵臺 , 紂 起 鹿臺 ,阴阳不和,寒暑不时,五穀不熟。”
(3).台名。 春秋 时 卫侯 建。《左传·哀公二十五年》:“ 卫侯 为 灵臺 于 籍圃 。”《韩非子·难四》:“故 灵臺 之饮, 卫侯 怒而不诛,故 褚师 作难。”
(4).古时帝王观察天文星象、妖祥灾异的建筑。《文选·张衡〈东京赋〉》:“左制辟雍,右立灵臺。” 薛综 注:“司歷纪候节气者曰灵臺。” 唐 杨炯 《浑天赋》序:“朝夕灵臺之下,备见铜浑之象。”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善天文算法》:“ 仁皇 天纵聪明,夙习算法,特命灵臺皆以西法为主,惟置闰用 中 法以合《尧典》。”
(5).学宫。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尘埃紫陌春,风雨灵臺夜。” 钱仲联 集释引 陈景云 曰:“谓官四门博士也。 汉光武 立明堂、辟雍、灵臺,号三雍宫。” 唐 柳宗元 《叔父故殿中侍御史柳公墓表》:“来游京师,观艺灵臺。贡文有司,射策合程。”
(6).丘墓,祭台。《前汉书平话》卷中:“我王可怜 韩信 亏死,看旧日君臣之面,可亦建墓,高筑灵臺,盖一祠堂,受人祭祀。”
(7).今指追悼会上挂着遗像供人吊唁的台座。《光明日报》1982.10.10:“在摆满鲜花和花圈的灵台上,挂着一位中年人的大幅遗像。”
(8).收留亡灵的台。 唐 沈廷瑞 《垄穴遗诗》:“灵臺已得修真诀,尘世空留悟道篇。”《东欧女豪杰》第五回:“却是不偏不倚,正中要害,可怜呜呼哀哉,一命往灵臺去了。”
(9).传说中 尧 母 庆都 墓名。《汉书·地理志上》:“﹝ 济阴郡 ﹞ 成阳 有 尧 冢 灵臺 。”《后汉书·章帝纪》:“﹝ 元和 二年﹞使使者祠 唐尧 於 成阳 灵臺 。” 李贤 注引 郭缘生 《述征记》:“ 成阳县 东南有 尧 母 庆都 墓,上有祠庙, 尧 母陵俗亦名 灵臺大母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瓠子水》:“今 成阳 城西二里有 尧 陵, 陵 南一里有 尧 母 庆都 陵,於城为西南,称曰 灵臺 。”
(10). 东汉 第五颉 客居之所。《后汉书·第五伦传》“少子 頡 嗣……卒官” 李贤 注引《三辅决录注》:“ 頡 字 子陵 …… 洛阳 无主人,乡里无田宅,客止 灵臺 中,或十日不炊。”后因用为居处僻陋之典。 北周 庾信 《谢明帝赐丝布等启》:“某比年以来,殊有闕乏,白社之内,拂草看冰, 灵臺 之中,吹尘视甑。” 唐 高适 《行路难》诗之二:“安知顦顇读书者,暮宿 灵臺 私自怜。”
(11).星名。《晋书·天文志上》:“其西南角外三星曰明堂……明堂西三星曰灵臺。”《魏书·术艺传·张渊》:“明堂配帝,灵臺考符。”原注:“明堂三星在太微西南角外,灵臺三星在明堂西。”
(12).指心。《庄子·庚桑楚》:“不可内於灵臺。” 郭象 注:“灵臺者,心也。”《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寄通灵臺之下,遗跡江湖之上。” 李善 注:“寄通神於心府之下,遗跡相忘於江湖之上也。” 元 杨暹 《刘行首》第四折:“灵臺拂去是和非,丹用养就元阳气。” 鲁迅 《自题小像》诗:“灵臺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闇故园。”
(13).道教语。指头。《黄庭外景经·上部经》:“灵臺通天临中野。” 务成子 注:“头为高臺,肠为广野。” ——《漢語大詞典》
虚 ( 虛 ) xū
虚 [ xū ]
- 空:~无。~实。~度。~名。~左(尊敬地空出左边的座位,古代以左为尊)。空~。乘~而入。
- 不真实的:~伪。~假(jiǎ)。~妄。~惊。~夸。~构。~传。~张声势。
- 内心怯懦:做贼心~。
- 不自满:~心。谦~。~怀若谷(喻对人十分谦虚)。
- 抽象的:~词。
- 衰弱:~弱。~胖。~汗。~脱。气~。血~。
-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 同“墟”,大丘。
- 同“圩”,集市。
湛 zhàn《國語辭典》
湛 [ zhàn ]
形- 深厚。如:「精湛」、「工夫湛深」。
- 清澈、清楚。宋·苏轼〈行香子·一叶舟轻〉词:「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
- 姓。如晋代有湛方生。
湛 [ dān ]
形- 快乐。《诗经·小雅·鹿鸣》:「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气和(氣和)qì hé
(1).气候调和。《管子·幼官》:“会请命於天地,知气和则生物从。”
(2).态度和蔼。《三国志平话》卷上:“ 关公 见 张飞 非草次之人,説话言谈便气和。” ——《漢語大詞典》
(2).态度和蔼。《三国志平话》卷上:“ 关公 见 张飞 非草次之人,説话言谈便气和。” ——《漢語大詞典》
平 píng《國語辭典》
平 [ píng ]
形- 不高不低、不凸出的。如:「平地」、「平房」、「平沙」。唐·王维〈观猎〉诗:「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宋·陆游〈初发夷陵〉诗:「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中。」
- 协调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五声和,八风平。」
- 均等的。如:「平均」、「平等」。
- 安宁的。如:「心平气和」、「风平浪静」。唐·王湾〈次北固山下〉诗:「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没有战争的。如:「和平」、「太平」。唐·韩愈〈争臣论〉:「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乂。」
- 寻常的。如:「平日」、「平时」、「平常」。
- 不分胜负的。如:「平手」。
- 缺少变化的。如:「声音低平」。
- 公正的、无偏倚的。如:「平分」、「平反」。
- 不高不低的。如:「平推」、「平铲」。
- 使安定、征服。如:「平乱」、「跨海平魔」。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 媾和、和好。《左传·桓公八年》:「秋,随及楚平,楚子将不许。」
- 压抑。如:「怨气难平」。
- 犁平、辗平、推平。如:「去将地平一平。」
- 平上去入四声之一。参见「平声 」条。
- 大陆地区北平市的简称。如:「王兄今日赴平公干。」
- 姓。如汉代有平当。
平 [ pián ]
动- 辨别。参见「平章百姓 」条。
投 tóu《國語辭典》
投 [ tóu ]
动- 扔、掷。如:「投球」、「投篮」、「投石子」。
- 放进去。如:「投入」、「投票」、「投资」。
- 跳进去。如:「投江」、「投井」、「自投罗网」。
- 发向、映照。如:「众人把目光都投向墙上的壁画。」、「竹影散投在窗纸上。」
- 寄发。如:「投递」、「投稿」、「投邮」。
- 前往、走向、迎向。如 : 「投宿」、「投降」、「弃暗投明」。
- 合。如:「情投意合」、「意气相投」。
- 奔靠。如:「投奔」、「投靠亲友」、「走投无路」。《三国演义·第二回》:「玄德、关、张三人往代州投刘恢。」
- 接近、靠近。如:「投暮」。唐·孟郊〈题林校书花严寺书窗〉诗:「拟古投松坐,就明开纸疏。」
- 甩、挥。如:《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闻之,投袂而起。」
- 抛弃。如:「投闲置散」。《后汉书·卷三二·樊宏阴识列传·樊宏》:「然犹投戈讲蓺,息马论道。」
- 用。如 : 「投药」。
- 赠送。如 : 《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 迎合。如 : 「投其所好」。
枕 zhěn《國語辭典》
枕 [ zhěn ]
名- 睡卧时头颈部所垫的东西。如:「凉枕」。《说文解字·木部》:「枕,卧所以荐首者。」《诗经·陈风·泽陂》:「寤寐无为,辗转伏枕。」《资治通鉴·卷二七○·后梁纪五·均王贞明五年》:「镠自少在军中,夜未尝寐,倦极则就圆木小枕。」
- 鱼头中似丁形的骨头。《尔雅·释鱼》:「鱼枕谓之丁。」晋·郭璞·注:「枕,在鱼头骨中,形似篆书丁字,可作印。」
- 垫在底下的。如:「枕木」。
枕 [ zhèn ]
动- 用枕头或其他东西垫头。如:「枕戈待旦」。《论语·述而》:「曲肱而枕之。」
- 依傍、邻靠。《汉书·卷六四·严助传》:「南近诸越,北枕大江。」《新唐书·卷三七·地理志一》:「京城前直子午谷,后枕龙首山。」
逡巡 qūn xún
亦作“ 逡廵 ”。
(1).却行,恭顺貌。《公羊传·宣公六年》:“ 赵盾 逡巡北面再拜稽首,趋而出。” 汉 班固 《奕旨》:“逡巡儒行,保角依旁。”《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李陵 ﹞逡廵欲语恐畏嗔。” 宋 叶适 《刘靖君墓志铭》:“作邑者,要路之储也,以改官为急,盖有因缘属託於破白之初矣,未有逡巡退却於及格之际也。” 清 方文 《齐介人书至云宋玉叔客吴门念予甚切感而有作》诗:“曾游 江 南访诸彦, 江 南诸彦皆逡巡。”
(2).退避;退让。《梁书·王筠传》:“ 王氏 过 江 以来,未有居郎署者,或劝逡巡不就。” 明 陆采 《怀香记·春闺寄简》:“前日着 春英 去通情,要他相会,争奈书生胆怯,逡巡畏缩,不敢进来。” 清 孙枝蔚 《白紵词》:“东家年少着紫袍,君若遇之暂逡巡。”
(3).从容;不慌忙。《庄子·秋水》:“ 东海 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縶矣,於是逡巡而却。” 成玄英 疏:“逡巡,从容也。”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杨真伯》:“年可二八,冠碧云凤翼冠,衣紫云霞日月衣,精光射入,逡巡就坐。”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下》:“陛下端拱以享承平,大臣逡巡以安富贵。” 明 文徵明 《题虢国夫人夜游图》诗:“中间一骑来逡巡,秀眉玉颊真天人。”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上峻阪,走独木危桥,舆在肩侧,其足逡巡,二分在外,舆平如衡,无少欹仄。”
(4).小心谨慎。《后汉书·锺皓传》:“逡巡王命,卒岁容与。” 宋 陆游 《送陈德邵宫教赴行在》诗:“人才方杂沓,公仕益逡巡。”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演舞》:“乍进殷勤,欲退逡巡。”
(5).徘徊不进;滞留。 汉 王逸 《九思·悯上》:“逡巡兮圃藪,率彼兮畛陌。”《后汉书·隗嚣传》:“ 舅犯 谢罪 文公 ,亦逡巡於 河 上。” 李贤 注:“逡巡,不进也。” 元 无名氏 《冯玉兰》第一折:“我巴不得两三朝飞到 泉州郡 ,可甚的沿路只逡巡。” 清 孙枝蔚 《富安场》诗:“海风吹日夜,作客竟逡巡。” 陈去病 《出塞望蒙古》诗:“驱车悵徘徊,临发復逡巡。”
(6).拖延,迁延。《晋书·刘颂传》:“昔 魏武帝 分离天下,使人役居户,各在一方;既事势所须,且意有曲为,权假一时,以赴所务,非正典也。然逡巡至今,积年未改。” 唐 白居易 《重赋》诗:“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既劳撮合,毋得逡巡。”
(7).迟疑;犹豫。《北齐书·神武帝纪下》:“帝復録在京文武议意以答 神武 ,使舍人 温子昇 草勑, 子昇 逡巡未敢作。” 唐 独孤及 《直谏表》:“陛下岂迟疑於改作,逡巡於旧贯,使大议有所壅,而率土之患,日甚一日。” 茅盾 《有志者》六:“笔尖儿再逡巡落到纸面的时候,燉着的咖啡放出丝丝的细声音。”
(8).顷刻;极短时间。 唐 张祜 《偶作》诗:“徧识青霄路上人,相逢祗是语逡巡。”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三折:“正是春天,又临夏暑,顷刻秋霜,逡巡冬雪。”《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逡巡过了一年,当年是正月初一日。”
(9).月晕。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吴泉》:“月晕,谓之逡巡。” ——《漢語大詞典》
(1).却行,恭顺貌。《公羊传·宣公六年》:“ 赵盾 逡巡北面再拜稽首,趋而出。” 汉 班固 《奕旨》:“逡巡儒行,保角依旁。”《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李陵 ﹞逡廵欲语恐畏嗔。” 宋 叶适 《刘靖君墓志铭》:“作邑者,要路之储也,以改官为急,盖有因缘属託於破白之初矣,未有逡巡退却於及格之际也。” 清 方文 《齐介人书至云宋玉叔客吴门念予甚切感而有作》诗:“曾游 江 南访诸彦, 江 南诸彦皆逡巡。”
(2).退避;退让。《梁书·王筠传》:“ 王氏 过 江 以来,未有居郎署者,或劝逡巡不就。” 明 陆采 《怀香记·春闺寄简》:“前日着 春英 去通情,要他相会,争奈书生胆怯,逡巡畏缩,不敢进来。” 清 孙枝蔚 《白紵词》:“东家年少着紫袍,君若遇之暂逡巡。”
(3).从容;不慌忙。《庄子·秋水》:“ 东海 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縶矣,於是逡巡而却。” 成玄英 疏:“逡巡,从容也。”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杨真伯》:“年可二八,冠碧云凤翼冠,衣紫云霞日月衣,精光射入,逡巡就坐。”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下》:“陛下端拱以享承平,大臣逡巡以安富贵。” 明 文徵明 《题虢国夫人夜游图》诗:“中间一骑来逡巡,秀眉玉颊真天人。”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上峻阪,走独木危桥,舆在肩侧,其足逡巡,二分在外,舆平如衡,无少欹仄。”
(4).小心谨慎。《后汉书·锺皓传》:“逡巡王命,卒岁容与。” 宋 陆游 《送陈德邵宫教赴行在》诗:“人才方杂沓,公仕益逡巡。”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演舞》:“乍进殷勤,欲退逡巡。”
(5).徘徊不进;滞留。 汉 王逸 《九思·悯上》:“逡巡兮圃藪,率彼兮畛陌。”《后汉书·隗嚣传》:“ 舅犯 谢罪 文公 ,亦逡巡於 河 上。” 李贤 注:“逡巡,不进也。” 元 无名氏 《冯玉兰》第一折:“我巴不得两三朝飞到 泉州郡 ,可甚的沿路只逡巡。” 清 孙枝蔚 《富安场》诗:“海风吹日夜,作客竟逡巡。” 陈去病 《出塞望蒙古》诗:“驱车悵徘徊,临发復逡巡。”
(6).拖延,迁延。《晋书·刘颂传》:“昔 魏武帝 分离天下,使人役居户,各在一方;既事势所须,且意有曲为,权假一时,以赴所务,非正典也。然逡巡至今,积年未改。” 唐 白居易 《重赋》诗:“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既劳撮合,毋得逡巡。”
(7).迟疑;犹豫。《北齐书·神武帝纪下》:“帝復録在京文武议意以答 神武 ,使舍人 温子昇 草勑, 子昇 逡巡未敢作。” 唐 独孤及 《直谏表》:“陛下岂迟疑於改作,逡巡於旧贯,使大议有所壅,而率土之患,日甚一日。” 茅盾 《有志者》六:“笔尖儿再逡巡落到纸面的时候,燉着的咖啡放出丝丝的细声音。”
(8).顷刻;极短时间。 唐 张祜 《偶作》诗:“徧识青霄路上人,相逢祗是语逡巡。”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三折:“正是春天,又临夏暑,顷刻秋霜,逡巡冬雪。”《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逡巡过了一年,当年是正月初一日。”
(9).月晕。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吴泉》:“月晕,谓之逡巡。” ——《漢語大詞典》
梦 ( 夢 ) mèng
梦 [ mèng ]
- 睡眠时身体内外各种刺激或残留在大脑里的外界刺激引起的景象活动。
- 做梦:~见。
- 比喻幻想或愿望:~想。
即 jí《國語辭典》
即 [ jí ]
動- 近、靠近、投向。如:「若即若離」、「可望不可即」。《論語·子張》:「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 到、登上。如:「即位」。
- 是、便是。《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儋即老子。」
- 當下。《後漢書·卷五一·陳禪傳》:「夷賊素聞其聲,即時降服。」
- 便、就。如:「憑票即付」、「招之即來,揮之即去。」《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傳》:「度不中不發,發即應弦而倒。」
- 立刻。如:「立即出發」。《左傳·隱公四年》:「此二人者,實弒寡君,敢即圖之。」
- 就是。《左傳·襄公八年》:「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 若、假使。如:「即使」。《呂氏春秋·慎行覽·疑似論》:「置鼓其上,遠近相聞,即戎寇至傳鼓相告。」
成 chéng《國語辭典》
成 [ chéng ]
动- 做好事情。如:「完成」、「功成名就」、「大功告成」。《说文解字·戊部》:「成,就也。」
- 变为。如:「点石成金」、「磨杵成针」。
- 达到。如:「成千上万」、「成双成对」。
- 促成。如:「成全」、「玉成其事」、「成人之美」。
- 可以。如:「他想要耍赖是不成的。」
- 量词。计算十等分概念的单位。如:「有八成希望。」
- 古代十里平方的土地。《左传·哀公元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
- 现有的一切。如:「创业容易守成难。」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
- 姓。如汉代有成瑨。
- 完整的。如:「成品」、「成天」。宋·陆游〈何君墓表〉:「不以字害其成句,不以句累其全篇。」
- 现有的、旧有的。如:「成例」、「成规」、「成语」。
- 构成整体的。如:「成分」、「成员」。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