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诣山僧期,上到天坛东。
草堂近少室,夜静闻风松。月出潘陵尖,照见十六峰。
九月山叶赤,谿云淡秋容。火点伊阳村,烟深嵩角钟。
尚子不可见,蒋生难再逢。胜惬只自知,佳趣为谁浓。
昨诣山僧期,上到天坛东。向下望雷雨,云间见回龙。
夕与人群疏,转爱丘壑中。心澹水木会,兴幽鱼鸟通。
稀微了自释,出处乃不同。况本无宦情,誓将依道风。
九月山叶赤,谿云淡秋容。火点伊阳村,烟深嵩角钟。
尚子不可见,蒋生难再逢。胜惬只自知,佳趣为谁浓。
昨诣山僧期,上到天坛东。向下望雷雨,云间见回龙。
夕与人群疏,转爱丘壑中。心澹水木会,兴幽鱼鸟通。
稀微了自释,出处乃不同。况本无宦情,誓将依道风。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昨 zuó《國語辭典》
昨 [ zuó ]
名- 前一天。《广韵·入声·铎韵》:「昨,昨日,隔一宵。」《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
- 以往、过去。如:「今是昨非」。明·张自烈《正字通·日部》:「昨,往日也。」《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寔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同「昔 」。
- 前一天的。如:「昨夜」。
诣 ( 詣 ) yì
诣 [ yì ]
- 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阙。~前请教。
- [造诣]学业或技艺所达到的程度:苦心孤~(指刻苦钻研,达到别人不及的境地)。
山僧 shān sēng
(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卧疾穷愁》诗:“野老时相访,山僧或见寻。” 唐 刘长卿 《寻盛禅师兰若》诗:“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 元 李宗冽 《题岳溪禅林精舍》诗:“山僧四五人,屡访期识面。”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七:“百觅 理安寺 ,始与山僧晤。”
(2).僧人自称的谦词。《五灯会元·法眼宗·罗汉琛禅师》:“众人既尽在此,山僧不可无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师曰:‘山僧过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漢語大詞典》
(2).僧人自称的谦词。《五灯会元·法眼宗·罗汉琛禅师》:“众人既尽在此,山僧不可无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师曰:‘山僧过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漢語大詞典》
期 qī/jī《國語辭典》
期 [ qí ]
动- 约定。如:「不期而遇」。《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虚上。」三国魏·曹丕〈秋胡行〉:「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
- 希冀、盼望。如:「期待」、「期望」。宋·欧阳修〈纵囚论〉:「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必能也。」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
- 时、日,或经约定的时、日。如:「时期」、「日期」、「限期」、「后会有期」。唐·李益〈江南词〉:「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 折》:「我今日与小姐赴期去来。」
- 一段时间。如:「假期」、「学期」、「潜伏期」、「危险期」。
- 限度。《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万寿无期。」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量词。计算事物分期的单位。如:「训练计划一年分为四期。」、「这本杂志已出版五卷六十期。」
期 [ jī ]
名- 一周年。《论语·阳货》:「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此病后三期当发,遇良医乃可济救。」
- 丧服中期服的简称。《文选·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彊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期 [ qī ]
- (一)之又音。
上到
苏轼诗无因上到通明殿只许微闻王佩音 ——《韵府拾遗 号韵》
天坛(天壇)tiān tán
(1).封建帝王祭天的高台。《宋书·礼志三》:“ 光武 建武 中,不立北郊,故后地之祇常配食天坛。”《南齐书·礼志上》:“郊为天坛。”
(2). 王屋山 的绝顶,相传为 黄帝 礼天处。 唐 杜甫 《昔游》诗:“ 王乔 下 天坛 ,微月映皓鹤。” 仇兆鳌 注:“ 王屋山 絶顶曰 天坛 。” 宋 陈师道 《谈丛》卷十八:“ 王屋 天坛 ,道书云 黄帝 礼天处也。”
(3).指 北京 的天坛,为 明 清 两代帝王用以祭天和祈祷丰年之处。始建于 明 永乐 十八年(公元1420年)。是我国现存的规模最大的封建时代祭祀建筑。 ——《漢語大詞典》
(2). 王屋山 的绝顶,相传为 黄帝 礼天处。 唐 杜甫 《昔游》诗:“ 王乔 下 天坛 ,微月映皓鹤。” 仇兆鳌 注:“ 王屋山 絶顶曰 天坛 。” 宋 陈师道 《谈丛》卷十八:“ 王屋 天坛 ,道书云 黄帝 礼天处也。”
(3).指 北京 的天坛,为 明 清 两代帝王用以祭天和祈祷丰年之处。始建于 明 永乐 十八年(公元1420年)。是我国现存的规模最大的封建时代祭祀建筑。 ——《漢語大詞典》
东 ( 東 ) dōng
东 [ dōng ]
-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方。~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流。
-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股~。~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
- 请客出钱的人:作~。
-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