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拜师门更南去,荔枝春熟向渝泸。
郑谷〔唐代〕《将之泸郡旅次遂州遇裴晤员外谪居于此话旧凄凉因寄二首》
谁解登高问上玄,谪仙何事谪诗仙,云遮列宿离华省,
树荫澄江入野船。黄鸟晚啼愁瘴雨,青梅早落中蛮烟。
不知几首南行曲,留与巴儿万古传。
昔年共照松溪影,松折溪荒僧已无。今日重思锦城事,
雪销花谢梦何殊。乱离未定身俱老,骚雅全休道甚孤。
我拜师门更南去,荔枝春熟向渝泸。
树荫澄江入野船。黄鸟晚啼愁瘴雨,青梅早落中蛮烟。
不知几首南行曲,留与巴儿万古传。
昔年共照松溪影,松折溪荒僧已无。今日重思锦城事,
雪销花谢梦何殊。乱离未定身俱老,骚雅全休道甚孤。
我拜师门更南去,荔枝春熟向渝泸。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我 wǒ《國語辭典》
我 [ wǒ ]
語音 代- 自稱。《易經·中孚卦·九二》:「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 自稱己方。《左傳·莊公十年》:「春,齊師伐我。」《漢書·卷五四·李廣傳》:「我軍雖煩擾,虜亦不得犯我。」
- 表示親切之意的語詞。《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漢·曹操〈步出夏門行〉:「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
- 私心、私意。如:「大公無我」。《論語·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姓。如戰國時有我子。
我 [ ě ]
讀音- (一)之讀音。
拜 bài《國語辭典》
拜 [ bài ]
動- 一種禮節行為:➊ 對人低頭拱手行禮,或兩手扶地跪下磕頭。如:「交拜」、「叩拜」。《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將有西師過軼我,擊之必大捷焉。』」➋ 對神明的行禮。有時合掌,有時執香。如:「大拜拜」、「拜佛吃素」。
- 為訪問人或看望人的客氣語法。如:「回拜」、「拜見」。
- 引申為祝賀的意思。如:「拜壽」。
- 任官、授職。《文選·李密·陳情表》:「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三國演義·第四回》:「卓見邕大喜,一月三遷其官,拜為侍中,甚見親厚。」
- 姓。如宋代有拜瑚。
- 電腦上八個位元合成的一組,稱為「拜」(byte)。如:「在倚天中文系統中,一個中文字元占了兩個拜。」
师门(師門)shī mén
(1).老师的门下。 汉 王充 《论衡·量知》:“不入师门,无经传之教。”《后汉书·班彪传》:“ 京兆 督邮 郭基 孝行著於州里,经学称於师门。” 宋 陆游 《贺曾秘监启》:“孤踪愈远于师门,精意空驰于梦想。”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徐中丞》:“公於要路,不通一刺,而於乡会师门,惓惓不忘。”
(2).古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为仙人 啸父 之弟子,能使火。 晋 左思 《魏都赋》:“ 师门 使火以验术,故将去而林燔。” 张载 注:“ 师门 者, 啸父 弟子,亦能使火。为 孔甲 龙师, 孔甲 不能修其心意,杀而埋之外野。一旦,风雨迎之。讫,则山木皆燔。 孔甲 祠而祷之,未还而道死。” ——《漢語大詞典》
(2).古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为仙人 啸父 之弟子,能使火。 晋 左思 《魏都赋》:“ 师门 使火以验术,故将去而林燔。” 张载 注:“ 师门 者, 啸父 弟子,亦能使火。为 孔甲 龙师, 孔甲 不能修其心意,杀而埋之外野。一旦,风雨迎之。讫,则山木皆燔。 孔甲 祠而祷之,未还而道死。” ——《漢語大詞典》
更 gēng/gèng《國語辭典》
更 [ gēng ]
动- 改换、变换。如:「变更」、「更改」。唐·王维〈秋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唐·元稹〈估客乐〉诗:「自兹相将去,誓死意不更。」
- 代替。《吕氏春秋·仲春纪·仲春》:「用圭璧,更皮币。」
- 古代表示夜间计时的用语。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如:「三更灯火五更鸡」。五代十国南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 古代徭役的名称。参见「更赋 」条。
- 姓。如战国时魏国有更羸。
更 [ gèng ]
副- 愈甚、越发。表示加重一层的语气。如:「更好」、「更加努力」。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三一五首之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再、复。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红楼梦·第一二○回》:「雨村听著却不明白,知仙机也不便更问。」
- 竟然、终于。《全唐诗·卷七九八·花蕊夫人·述国亡诗》:「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 岂、难道、那里。唐·杜甫〈春日梓州登楼〉诗二首之二:「战场今始定,移柳更能存。」《水浒传·第一一○回》:「此是人之常情,更待多说?」
- 纵使、即使、不论怎样。五代十国南唐·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词:「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宋·柳永〈如鱼水·轻霭浮空〉词:「更归去,偏历銮坡凤沼,此景也难忘。」
- 反而。汉·王充《论衡·奇怪》:「儒者称圣人之生,不因人气,更禀精于天。」
更 [ jīng ]
动- 经历、经过。如:「少不更事」。《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汉方欲事灭胡,……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
南去
唐 李乂 寄胡皓时在南中 有鸟图南去,无人见北来。
唐 杜甫 酬韦韶州见寄 虽无南去雁,看取北来鱼。
唐 皇甫冉 送李录事赴饶州 北人南去雪纷纷,雁叫汀沙不可闻。
唐 柳宗元 岭南江行 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
唐 贾岛 寄韩湘 花开南去后,水冻北归前。
唐 薛能 送刘驾归京 蒲多南去远,汾尽北游深。
宋 杨万里 小溪至新田四首 其二 北来南去缘何事,路上君看屐子痕。
金 李俊民 集古 其二 赠别 南去北来人自老,此中离恨两难收。 ——《骈字类编》
唐 杜甫 酬韦韶州见寄 虽无南去雁,看取北来鱼。
唐 皇甫冉 送李录事赴饶州 北人南去雪纷纷,雁叫汀沙不可闻。
唐 柳宗元 岭南江行 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
唐 贾岛 寄韩湘 花开南去后,水冻北归前。
唐 薛能 送刘驾归京 蒲多南去远,汾尽北游深。
宋 杨万里 小溪至新田四首 其二 北来南去缘何事,路上君看屐子痕。
金 李俊民 集古 其二 赠别 南去北来人自老,此中离恨两难收。 ——《骈字类编》
荔枝 lì zhī
(1).果树名。亦指这种植物的果实。《东观汉记·匈奴南单于》:“南单于来朝,赐御食及橙橘龙眼荔枝。”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卷下:“荔枝树,高五六丈餘,如桂树,緑叶蓬蓬,冬夏荣茂,青华朱实,实大如鸡子,核黄黑似熟莲,实白如肪,甘而多汁,似安石榴。” 唐 杜牧 《过华清宫绝句》之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宣和 中, 保和殿 下种荔枝成实, 徽庙 手摘以赐 燕 帅 王安中 。”
(2).菊名。 宋 刘蒙 《菊谱》:“荔枝,枝紫,出 西京 ,九月中开。千叶紫花,叶卷为筒,大小相间……俗以为荔枝者,以其花形正圆故也。” ——《漢語大詞典》
(2).菊名。 宋 刘蒙 《菊谱》:“荔枝,枝紫,出 西京 ,九月中开。千叶紫花,叶卷为筒,大小相间……俗以为荔枝者,以其花形正圆故也。” ——《漢語大詞典》
春熟 chūn shú
(1).指果实或农作物春季成熟。 晋 左思 《蜀都赋》:“朱樱春熟,素柰夏成。” 唐 郑谷 《将之泸郡旅次遂州遇裴晤员外》诗之二:“我拜师门更南去,荔枝春熟向 渝瀘 。” 清 林则徐 《禁止贫民藉荒滋扰告示》:“各宜安静守分,以待春熟。”
(2).指春季收获的作物。《中国歌谣资料·山歌》:“爷爷在场头晒春熟,婆婆在水桥净腌肉。” ——《漢語大詞典》
(2).指春季收获的作物。《中国歌谣资料·山歌》:“爷爷在场头晒春熟,婆婆在水桥净腌肉。” ——《漢語大詞典》
向 ( 曏 ) xiàng《國語辭典》
向 [ xiàng ]
名- 北面的窗户。《说文解字·宀部》:「向,北出牖也。」《诗经·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 方位。如:「方向」、「晕头转向」。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四下·黔游日记》:「南北向皆有脊中亘。」
- 意志之归趋。如:「志向」、「意向」。
- 国名。周代诸侯国之一。故址约在今大陆地区山东省莒县南。
- 姓。如晋代有向秀。
- 对著、朝著。如:「向阳」、「相向」。唐·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诗:「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 崇尚、景仰。如:「人心向背」。《史记·卷一二○·汲黯传》:「上方向儒术,尊公孙弘。」《新唐书·卷一九七·循吏传·贾敦颐传》:「咸亨初,敦实为洛州长史,亦宽惠,人心怀向。」
- 偏袒、偏爱。如:「爸爸总是向著小妹。」
- 临近、接近。如:「向晚」。唐·白居易〈东坡种花〉诗二首之二:「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
- 昔日、从前。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唐·白居易〈琵琶行〉:「凄凄不似向前声。」
- 一直以来、从来。如:「向来」、「向有研究」。《三国演义·第一四回》:「臣向蒙国恩,刻思图报。」
- 方才、刚才。《金史·卷八五·世宗诸子传·永功传》:「向见年少妇人自水边小径去矣。」
- 表动作的方向、对象。如:「向前看」、「向人请教」。
渝泸(渝瀘)yú lú
渝州 和 泸州 的并称。 唐 郑谷 《将之泸郡旅次遂州遇裴晤员外因寄》诗之二:“我拜师门更南去,荔枝春熟向 渝 瀘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