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岁到冯翊,人烟接京师。

岑参唐代〕《冬宵家会饯李郎司兵赴同州

急管杂青丝,玉瓶金屈卮。寒天高堂夜,扑地飞雪时。
贺君关西掾,新绶腰下垂。白面皇家郎,逸翮青云姿。
明旦之官去,他辰良会稀。惜别冬夜短,务欢杯行迟。
季女犹自小,老夫未令归。且看匹马行,不得鸣凤飞。
昔岁到冯翊,人烟接京师。曾上月楼头,遥见西岳祠。
沙苑逼官舍,莲峰压城池。多暇或自公,读书复弹棋。
州县信徒劳,云霄亦可期。应须力为政,聊慰此相思。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昔岁冯翊人烟京师

昔岁(昔歲)xī suì
去年;早年。《左传·宣公十二年》:“昔岁入 陈 ,今兹入 郑 ,民不罢劳,君无怨讟,政有经矣。”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诗:“昔岁文为理,羣公价尽增。”  ——《漢語大詞典》
到 dào《國語辭典》

到 [ dào ]

  1. 抵达、到达。如:「火车到站」、「支票到期」、「坚持到底」。《文选·江淹·恨赋》:「人生到此,天道宁论。」
  2. 往、去。如:「到非洲丛林探险。」、「我晚上到你家拜访。」
  1. 周密。如:「若有不到之处,尚请多多包涵!」《晋书·卷三二·后妃传下·康献褚皇后传》:「所奏恳到,形于翰墨,执省未究,以悲以惧。」《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君亲自然,匪由名教,敬授既同,情礼兼到。」
  1. 姓。如南朝宋有到彦之。
冯翊(馮翊)féng yì
(1).浑沌。 元 王冕 《题申屠子迪篆刻卷》诗:“我昔闻诸太古初,冯翊窅窅安可摹。”参见“ 冯冯翼翼 ”。
(2).郡名。 唐 贾岛 《送殷侍御起同州》诗:“ 冯翊 蒲西 郡,沙冈拥地形。” 元 王逢 《后无题》诗之二:“ 吐蕃 回紇 使何如? 冯翊 扶风 守太疏。”  ——《漢語大詞典》
人烟(人煙)rén yān
亦作“ 人烟 ”。 住户的炊烟。亦泛指人家。 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之一:“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 秦 塞通人烟。”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崔无隐》:“师行可七八日,入 南阳 界,日晚过一大泽中,东西路絶,目无人烟,四面阴云且合,渐暮,遇寥落三两家,乃欲寄,宿耳。” 宋 杨万里 《过张王庙》诗:“地迴人烟寂,山盘水势回。” 瞿秋白 《饿乡纪程》九:“闲着无聊,望着车窗一片雪色,往往几十里内绝无人烟。”  ——《漢語大詞典》
接 jiē《國語辭典》

接 [ jiē ]

  1. 交合、相触。如:「交头接耳」、「短兵相接」、「四目相接」。《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2. 交际、招待。如:「迎接」、「接待」。《孟子·万章下》:「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3. 收、受。如:「接纳」、「接电话」、「接到来信」。
  4. 承受、托住。如:「接招」、「接住他投来的球。」《三国演义·第一七回》:「遂自下马接土填坑。」
  5. 连续、连接。如:「接续」、「接骨」、「接枝」、「接电线」、「上气不接下气」。
  6. 替换使延续。如:「接替」、「接班」、「接棒」、「接力赛」。
  1. 姓。如汉代有接昕。
京师(京師)jīng shī
(1).《诗·大雅·公刘》:“ 京师 之野,于时处处。” 马瑞辰 通释:“ 京 为 豳国 之地名…… 吴斗南 曰:‘ 京 者,地名;师者,都邑之称,如 洛邑 亦称 洛师 之类。’其説是也。”“京师”之称始此。后世因以泛称国都。《公羊传·桓公九年》:“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史记·儒林列传》:“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由内及外。” 唐 韩愈 《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京师者,四方之腹心,国家之根本。”一说, 陕西 凤翔 有山曰 京 ,有水曰 师 , 周文 、 武 建都于此,统名之曰“京师”。见 清 顾炎武 《肇域志》
(2).天子的军队。《左传·庄公十一年》:“京师败,曰王师败绩于某。”
(3).指朝廷。《史记·吴王濞列传》:“京师知其以子故称病不朝,验问实不病,诸 吴 使来,輒繫责治之。”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