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无中有象,阳火阴符密契,大道属鸿_。

夏元鼎宋代〕《水调歌头

光诸丹经以质难。意初未释,凡辨问数十条,乃噤不语,垂首怅然而去。后忽具信香誓状,谓历江、淮、闽、浙,拜师几百,不识向上玄关,觉今是而昨非。不知其所觉何事,谬赠以水调一词。有天台郭应昌、仪真胡尧咨、徐勋、金陵赵拱、湖湘唐纯素预焉
人身藏宇宙,乌兔走西东。昼舒夜卷,不拘春夏与秋冬。存想非心非肾,吐纳非精非气,子午谩行功。一点真灵宝,混合自回风。
感婴儿,交姹女,爱丁公。黄婆匹配,一时辰内上仙宫。恍惚无中有象,阳火阴符密契,大道属鸿_。火候能调理,天地与无穷。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恍惚中有阳火阴符密契大道鸿_。

恍惚 huǎng hū
亦作“ 恍忽 ”。
(1).迷离,难以捉摸。《韩非子·忠孝》:“世之所为烈士者……为恬淡之学,而理恍惚之言。臣以为恬淡,无用之教也;恍惚,无法之言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於是乎周览泛观,瞋盼轧沕,芒芒恍忽,视之无端,察之无崖。” 唐 杜甫 《西阁》诗之二:“恍惚寒江暮,逶迤白雾昏。” 明 王鏊 《震泽长语·仙释》:“世有恍惚不可知者三:鬼神也,神仙也,善恶之报应也。” 鲁迅 《〈准风月谈〉前记》:“一切含胡和恍忽之点,都归在作者身上了。”
(2).迷茫;心神不宁。《东观汉记·郅恽传》:“令为狂疾,恍惚不自知所言。” 唐 钟辂 《前定录·袁孝叔》:“母尝得疾恍惚,踰月不痊。”《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六师战惧惊嗟,心神恍忽。” 明 沈鲸 《双珠记·狱中冤恨》:“不幸良人遭困顿,精神恍惚如醺。” 欧阳予倩 《木兰从军》第十二场:“议论元帅?那我非但不敢,而且不忍,只是我这几天有些神思恍惚。”
(3).倏忽,瞬息之间。 南朝 宋 鲍照 《代昇天行》:“翩翻类迴掌,恍忽似朝荣。” 黄节 补注引 吕延济 曰:“翩翻、怳惚,谓须臾间也。”《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帝忽悟其已死,叱之……恍惚不见,帝兀然不自知,惊悸移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霍女》:“女推儿榻上,恍惚已杳。”
(4).形容疾速。 唐 李白 《天马歌》:“鸡鸣刷 燕 晡秣 越 ,神行电迈躡恍惚。”
(5).仿佛;近似。 宋 叶适 《宋故中散大夫提举武夷山冲佑观张公行状》:“其树林巖石,幽茂深阻,恍惚隔尘世。”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中》:“而其叙致周折,语意神奇处,更千百年大臣国工,殫精竭力不能恍惚。” 杨朔 《印度情思》:“一睁眼,只见身边的星星,地面的灯火,密密点点的,恍惚是天上地下撒满珍珠,连成一片。”
(6).轻忽。《后汉书·冯衍传下》:“华芳曄其发越兮,时恍忽而莫贵。” 李贤 注:“恍忽,犹轻忽也。”  ——《漢語大詞典》
无 ( 無 ) wú《國語辭典》

无 [ wú ]

  1. 二一四部首之一。→「無」的異體字(11249)​
中有 zhōng yǒu
即中阴。《俱舍论·分别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大乘义章》卷八:“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 犊子 主张有‘中有’(‘生有’与‘死有’之间的状态),此论也有‘中间涅槃’即在中有中入灭的说法。”详“ 中阴 ”。  ——《漢語大詞典》
象 xiàng《國語辭典》

象 [ xiàng ]

  1. 动物名。哺乳纲长鼻目。力强,性温驯。皮厚,毛少,耳大,鼻长圆筒状,能伸卷自如,有一对长门牙自口伸出。产于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现生存者有非洲象与亚洲象二种,前者凶野难驯,后者则温驯。俗称为「大象」。
  2. 形状、样子、状态。如:「景象」、「图象」、「天象」、「气象」。
  3. 法令、法律。《国语·齐语》:「设象以为民纪,式权以相应。」
  4. 《易经》十翼之一。参见「象传 」条。
  5. 古代一种执干戈作击刺状的舞蹈。《诗经·周颂·维清·序》:「〈维清〉,奏象舞也。」汉·郑玄·笺:「象舞,象用兵时刺伐之舞,武王制焉。」
  6. 姓。如秦代有象武。
  1. 相似。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通「像」。
  2. 摹拟、效法。《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君有君之威仪,其臣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有其国家。」《汉书·卷三○·艺文志》:「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阳火(阳火)
素问必赞其阳火令禦甚寒阳三坟物火阳注火性炎上物之阳也 本草火 阴火集解李时珍曰天之阳火二太阳真火也星精飞火也地之阳火三钻木之火也击石之火也戛金之火也 郭璞山海经序见阴鼠下  ——《骈字类编》
阴符(陰符)yīn fú
(1).古兵书名。《战国策·秦策一》:“﹝ 苏秦 ﹞乃夜发书,陈篋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
(2).泛指兵书。 唐 杜甫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从容询旧学,惨淡閟《阴符》。” 明 张以宁 《过辛稼轩神道》诗:“岁晚《阴符》仙蠹化,夜寒雄剑老龙吟。” 清 吴伟业 《送杜公弢武归浦口》诗:“牀头真诀幸犹在,肘后《阴符》復何有。”  ——《漢語大詞典》
密契 mì qì
(1).犹密友。《晋书·王敦传论》:“ 王敦 歷官中朝,威名夙著,作牧 淮 海,望实逾隆,遂能託鱼水之深期,定金兰之密契,弼成王度,光佐中兴。” 明 吴承恩 《寿许逸庵六十障词》序:“亲友某等或联桑梓高源,或袭芝兰密契。倚玉同芬,或缔 陈 荀 之好;断金投分,或通 王 贡 之交。”《明史·王应熊传》:“陛下召 应熊 ,必因其秉国之日,众口交攻,以为孤立无党,孰知其同年密契,肺腑深联,恃 延儒 在也。”
(2).秘密相约。《南齐书·刘善明传》:“ 善明 从伯 怀恭 为 北海 太守,据郡相应。 善明 密契收集门宗部曲,得三千人,夜斩关奔 北海 。”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杨褒》:“ 褒 妻乃异志於 褒 , 褒 莫知之,经岁时。后 褒 妻与外密契,欲杀 褒 。”
(3).密切契合。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木果异事》:“由是观之,凡为人君者,其一言动,固自与造化密契。”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四章:“夫佛学在北之与经学,固不如其在南与玄学之密契。”  ——《漢語大詞典》
大道 dà dào
(1).宽阔的道路。《列子·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汉 班昭 《东征赋》:“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 郭小川 《乡村大道》诗:“乡村大道呵,我爱你的长远和宽阔。”
(2).指正常的传播途径。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小道快于大道,文件证实谣传。”
(3).正道;常理。指最高的治世原则,包括伦理纲常等。《礼记·礼运》:“ 孔子 曰:‘大道之行也,与 三代 之英, 丘 未之逮也,而有志焉。’”《汉书·司马迁传赞》:“又其是非颇繆於圣人,论大道则先 黄 老 而后六经。” 唐 柳宗元 《箕子碑》:“当 紂 之时,大道悖乱,天威之动不能戒,圣人之言无所用。” 清 戴名世 《送许亦士序》:“当大道沦散,士不知学,而一、二腐儒小生,区区抱独守残,沦落於穷巖断壑之中者,徒为世所嗤笑谩侮。”
(4).指自然法则。《庄子·天下》:“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物情顺通,故大道无违;越名任心,故是非无措也。”
(5).谓成仙之道。 唐 韦渠牟 《步虚词》诗之十:“大道何年学,真符比日催。”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吕岩》:“ 巖 既篤志大道,游览名山,至 太华 ,遇 云房 ,知为异人。”
(6).泛指很高的道行。 清 袁枚 《新齐谐·镜山寺僧》:“﹝ 钱塘 王孝廉 ﹞语其戚曰:‘予前世 镜山寺 僧某也,修持数十年几成大道。’”  ——《漢語大詞典》
属 ( 屬 ) shǔ/zhǔ
属 [ shǔ ]
  1. 同一家族的:亲~。眷~。烈~。
  2. 类别:金~。吾~。
  3. 生物群分类系统上,“”下有“属”,“属”下有“”。
  4. 有管辖关系的,也指有管辖关系的人或单位:直~。~下。~地。
  5. 归类:~于自然科学。
  6. 为某人或某言所有:这本书~于你了。
  7. 系,是:~实。纯~谣言。
  8. 用十二生肖记生年:~相。
属 [ zhǔ ]
  1. 连缀,接连:~文。~和()。
  2. (意念)集中于一点:~仰(注视仰望)。~望。~意。
  3. 古同“嘱”,嘱咐,托付。
  4. 倾注,引申为劝酒:“举酒~客”。
  5. 恰好遇到:~京师乱。
鸿 ( 鴻 ) hóng
鸿 [ hóng ]
  1. 大雁:~雁。~毛。雪泥~爪(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2. 大:~博。~图。~沟。~儒。~福。~运。~烈。
  3. 指书信:来~。
  4.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