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力少将寻案牍,心情且强掷枭卢。

元稹唐代〕《戏赠乐天、复言(此后三篇同韵)

乐事难逢岁易徂,白头光景莫令孤。弄涛船更曾观否,
望市楼还有会无。眼力少将寻案牍,心情且强掷枭卢。
孙园虎寺随宜看,不必遥遥羡镜湖。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眼力少将寻案心情枭卢

眼力 yǎn lì
(1).视力。 唐 姚合 《武功县居》诗:“簿书销眼力,盃酒耗心神。” 宋 陆游 《登塔》诗:“眼力老未减,足疾新有瘳。” 冰心 《三寄小读者》九:“我一口气看了下去,坐久了,眼力用多了,就觉得精神恍惚,天地异色!”
(2).欣赏鉴别的能力;眼光;见识。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前辈知人》:“初非有 袁 李 之术,特眼力高,閲人多故尔。”《西游记》第四十回:“噫!不知是那个有眼力的,想应认得我了。” 清 李渔 《慎鸾交·心归》:“奴家没有眼力,不辨高低。”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四章:“ 任老四 爽朗地笑着,很满意自己观察事物的眼力。”  ——《漢語大詞典》
少将(少將)shào jiàng
军衔。将官的一级,低于中将。  ——《漢語大詞典》
寻案(尋案)xún àn
亦作“ 寻按 ”。 查考。《三国志·魏志·孙礼传》:“今二郡争界八年,一朝决之,缘有解书图画,可得寻案擿校也。”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余究而观之,殊多不备,诸急病其尚未尽,又浑漫杂错,无其条贯,有所寻按,不即可得。” 晋 葛洪 《抱朴子·省烦》:“五礼混挠,杂饰纷错,枝分叶散,重出互见,更相贯涉。曲儒寻案,犹多所滞,驳难渐广,异同无已。”  ——《漢語大詞典》
牍 ( 牘 ) dú
牍 [ dú ]
  1. 古代写字用的木片:文~(公文)。尺~(书信)。案~。
  2. 古代乐器名。
心情 xīn qíng
(1).心神;情绪。《隋书·恭帝纪》:“悯予小子,奄逮丕愆,哀号承感,心情糜溃。” 宋 史达祖 《玉楼春·梨花》词:“玉容寂寞谁为主?寒食心情愁几许。”《儒林外史》第一回:“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 李广田 《没有名字的人们》:“生活虽然十分苦,心情却并不太恶。”
(2).兴致,情趣。 唐 元稹 《酬乐天叹穷愁》诗:“老去心情随日减,远来书信隔年闻。” 宋 陆游 《春晚书怀》诗之二:“老向轩裳增力量,病於风月减心情。”  ——《漢語大詞典》
且 qiě/jū《國語辭典》

且 [ qiě ]

  1. 暂时。如:「你且坐著」。《史记·卷六六·伍子胥传》:「民劳,未可,且待之。」
  2. 将要。如:「旦暮且下」。《战国策·齐策一》:「魏有破韩之志,韩见且亡,必东愬于齐。」
  3. 只。宋·苏轼〈虞美人·持杯遥劝天边月〉词:「持杯复更劝花枝,且愿花枝常在莫披离。」《水浒传·第六五回》:「我自要干大事,那里且报小仇。」
  1. 又、并。如:「老榕树既高且大。」《诗经·小雅·鱼丽》:「君子有酒,旨且多。」《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2. 况、何况。《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且楚师老矣,何故退?」《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3. 尚、还。如:「尚且」、「然且不可」。《孟子·公孙丑下》:「然则圣人且有过与?」
  4. 抑、或者。《战国策·齐策四》:「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史记·卷四四 ·魏世家》:「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
  5. 表示同时做两件事情。如:「且歌且舞」、「且战且走」。

且 [ jū ]

  1. 农历六月。《尔雅·释天》:「六月为且。」
  1. 用于句末,无义。《诗经·郑风·褰裳》:「狂童之狂也且!」
强 ( 強 ) qiáng/qiǎng/jiàng《國語辭典》
  1. 「強 」的異體字。
掷 ( 擲 ) zhì
掷 [ zhì ]
     ◎ 扔,投,抛:投~。弃~。~远。
枭卢(梟盧)xiāo lú
古代博戏樗蒲的两种胜彩名。幺为枭,最胜;六为卢,次之。 唐 杜甫 《今夕行》:“冯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梟卢。” 宋 陆游 《楼上醉书》诗:“酒酣博簺为欢娱,信手梟卢喝成采。” 明 徐渭 《哀周郑州沛》诗之二:“梟卢呼未歇,虾蠏醉仍频。”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