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

苏洵宋代〕《送石昌言使北引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吾日益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吾晚学无师,虽日当文,中甚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乃为天子出使万里外强悍不屈之虏庭,建大旆,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

  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况与夷狄!请以为赠。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京师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平生欢

又 yòu《國語辭典》

又 [ yòu ]

  1. 表示重复或反复。如:「一天又一天」、「看了又看」。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 表示加强、加重的语气。有「并」的意思。如:「你又不是三岁小孩子,怎么不懂这个?」《史记·卷一二四·游侠传·序》:「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
  3. 表示意思更进一层。如:「他的病又加重了。」
  4. 表示转折。相当于「却」。《墨子·节葬下》:「欲以干上帝鬼神之福,又得祸焉。」
  1. 用来连结平列的词意,表示同时存在。如:「做得又快又好。」、「他又唱又跳。」《诗经·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南朝齐·陆厥〈与沈约书〉:「辞既美矣,理又善焉。」
  2. 表示先后连接的情况或动作。如:「刚吃完饭又看起书来。」
  3. 表示数目的附加。如:「一又二分之一。」
  1. 二一四部首之一。
数 ( 數 ) shù/shǔ/shuò
数 [ shù ]
  1. 表示、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目。~量。~词。~论(数学的一支,主要研究正整数的性质以及和它有关的规律)。~控。
  2. 几,几个:~人。~日。
  3. 技艺,学术:“今夫弈之为~,小~也”。
  4. 命运,天命:天~。气~。
数 [ shǔ ]
  1. 一个一个地计算:不可胜~。~九。
  2. 比较起来突出:~得着。
  3. 责备,列举过错:~落。
  4. 谈论,述说:~说。~典忘祖(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亦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数 [ shuò ]
  1. 屡次:~见不鲜(亦称“屡见不鲜”)。
年 nián《國語辭典》

年 [ nián ]

  1. 地球环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
  2. 收成、年成。如:「丰年」、「歉年」、「年景」。《新唐书·卷九十九·戴胄传》:「七月以来,霖潦未止,滨河南北,田正洿下,年之有亡未可知。」
  3. 年节。如:「过年」。宋·陈师道〈早春〉诗:「度腊不成雪,迎年遽得春。」《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新年正月,公子回家拜祖父、母亲的年回来。」
  4. 岁数、年龄。如:「盛年」、「延年益寿」、「年轻力壮」。唐·杜甫〈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5. 时代、时期。如:「八十年代」、「康熙年间」。唐·杜甫〈寄题江外草堂〉诗:「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
  6. 人生中的某时期。如:「童年」、「青少年」、「壮年」、「老年」。
  7.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年有十二个月。如:「这件事要花四年才能完成。」
  8. 姓。如清代有年羹尧。
  1. 每年。如:「年鉴」、「年表」、「年刊」、「年产量」。
  2. 年节的。如:「年糕」、「年画」、「办年货」。
游 yóu《國語辭典》

游 [ yóu ]

  1. 在水中行動。如:「游泳」。《詩經·邶風·谷風》:「就其淺矣,泳之游之。」《淮南子·墬形》:「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士者無心而慧。」
  2. 遨遊。《墨子·貴義》:「子墨子南游於楚,見楚獻惠王。」通「遊」。
  3. 交往。《左傳·隱公三年》:「其子厚與州吁游,禁之不可。」通「遊」。
  1. 飄蕩不定。如:「游民」、「游資」、「氣若游絲」。《新唐書·卷九五·竇威傳》:「周洛間,因隋亂,人不土著,軌下令諸縣,有游手末作者按之,由是威信大行,民皆趨本。」
  1. 河流、江河的段落。如:「上游」、「中游」、「下游」。《詩經·秦風·蒹葭》:「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
  2. 姓。如清代有游士鳳。
京师(京師)jīng shī
(1).《诗·大雅·公刘》:“ 京师 之野,于时处处。” 马瑞辰 通释:“ 京 为 豳国 之地名…… 吴斗南 曰:‘ 京 者,地名;师者,都邑之称,如 洛邑 亦称 洛师 之类。’其説是也。”“京师”之称始此。后世因以泛称国都。《公羊传·桓公九年》:“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史记·儒林列传》:“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由内及外。” 唐 韩愈 《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京师者,四方之腹心,国家之根本。”一说, 陕西 凤翔 有山曰 京 ,有水曰 师 , 周文 、 武 建都于此,统名之曰“京师”。见 清 顾炎武 《肇域志》
(2).天子的军队。《左传·庄公十一年》:“京师败,曰王师败绩于某。”
(3).指朝廷。《史记·吴王濞列传》:“京师知其以子故称病不朝,验问实不病,诸 吴 使来,輒繫责治之。”  ——《漢語大詞典》
见 ( 見 ) jiàn/xiàn
见 [ jiàn ]
  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风。~习。
  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5. 会晤:会~。接~。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见 [ xiàn ]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昌言 chāng yán
(1).善言;正当的言论。《书·皋陶谟》:“ 禹 拜昌言曰:‘俞!’” 孔颖达 疏:“ 禹 乃拜受其当理之言。”《汉书·王莽传中》:“ 嘉新公 国师以符命为予四辅, 明德侯 刘龚 、 率礼侯 刘嘉 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或捕告反虏,厥功茂焉。” 颜师古 注:“昌,当也。”《旧唐书·方伎传·叶法善》:“公以理国之法,数奏昌言。” 清 方文 《送左三山先生巡按浙江》诗之一:“缓步归天仗,昌言悦圣衷。”
(2).谓直言不讳。《后汉书·马融传》:“俾之昌言而宏议,軼越三家,驰骋五帝,悉览休祥,总括羣瑞。” 唐 高适 《三君咏·狄梁公》:“昌言太后朝,潜运储君策。” 宋 陈亮 《廷对策》:“十年之间,羣起而沮抑之,未能止其偏,去其伪,而天下之贤者先废而不用,旁观者亦为之发愤以昌言,则人心何繇而正乎!” 清 黄遵宪 《近世爱国志士歌》序:“识者深忧之,而未敢昌言也。” 章炳麟 《记印度西婆耆王纪念会事》:“ 印度 人不敢以反对 英国 ,经画独立昌言于众,而一寓其意于记念会。”
犹倡言,提倡。昌,通“ 倡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中国灭亡论》:“於是嚮之高谈革命、昌言勤王者,莫不感激欷歔。” 伧父 《清廷预备立宪》:“自甲午以至戊戌,变法之论虽甚盛,然尚未有昌言立宪者。”  ——《漢語大詞典》
长安(長安)cháng ān
(1).古都城名。 汉高祖 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 东汉 献帝 初、 西晋 愍帝 、 前赵 、 前秦 、 后秦 、 西魏 、 北周 、 隋 、 唐 皆于此定都。 西汉 末绿林、赤眉, 唐 末 黄巢 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也曾建都于此。故城有二: 汉 城筑于 惠帝 时,在今 西安市 西北。 隋 城筑于 文帝 时,号 大兴城 ,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东、南、西一带。 唐 末就旧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 西安城 。
(2). 唐 以后诗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称。 唐 李白 《金陵》诗之一:“ 晋 家南渡日,此地旧 长安 。” 宋 周密 《武林旧事·淳熙八年》:“雪却甚好,但恐 长安 有贫者。” 清 龚自珍 《同年冯文江索诗赠行》:“ 冯君 才大行孔修,少年挟策 长安 游。”  ——《漢語大詞典》
相与(相與)xiāng yǔ
(1).相处;相交往。《易·大过》:“象曰: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史记·淮阴侯列传》:“此二人相与,天下至驩也,然而卒相禽者,何也?患生於多欲而人心难测也。”《红楼梦》第三三回:“他近日和衔玉的那位令郎相与甚厚。” 欧阳山 《柳暗花明》九七:“我这个人其实并不难相与。”
(2).指交好的人。 唐 吴筠 《元日言怀因以自励诒诸同志》诗:“孰能无相与,灭跡俱忘筌。” 宋 罗烨 《醉翁谈录·崔木因妓得家室》:“每遇相与,游於市中之时, 崔木 独慷慨特达,用钱如泥沙。”《红楼梦》第八四回:“ 王尔调 陪笑道:‘也是晚生的相与。’”《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作个相与,你道如何?”
(3).相授与。《易·咸》:“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 孔颖达 疏:“是二气感应以相授与,所以为咸亨也。”《穀梁传·桓公元年》:“天子在上,诸侯不得以地相与也。”
(4).共同;一道。《孟子·公孙丑上》:“又有 微子 、 微仲 、 王子比干 、 箕子 、 胶鬲 ,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 晋 陶潜 《移居》诗之一:“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严复 《辟韩》:“今夫西洋者,一国之大公事,民之相与自为者居其七,由朝廷而为之者居其三。”
(5).互相;交相。《韩非子·五蠹》:“毁誉赏罚之所加者,相与悖繆也,故法禁坏而民愈乱。”《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驩,为刎颈之交。” 宋 苏轼 《安万民策》之五:“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於佚乐。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
(6).相同。 宋 梅尧臣 《同道损世则元辅游西湖》诗:“同来三四人,趣向颇相与。”  ——《漢語大詞典》
劳问(勞問)láo wèn
慰问。《汉书·张延寿传》:“ 永始 、 元延 间,比年日蚀,故久不还 放 ,璽书劳问不絶。”《明史·陈亨传》:“ 成祖 还军,亲诣 亨 第劳问。” 清 张履 《意苕山馆诗序》:“余送客江中,还过君斋,兵燹患难之餘,握手相劳问。”  ——《漢語大詞典》
如 rú《國語辭典》

如 [ rú ]

  1. 顺从、依照。如:「如约」、「如命」。《左传·宣公十二年》:「有律以如己也。」晋·杜预·注:「如,从也。」
  2. 如同、好像。如:「爱人如己」、「数十年如一日」。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3. 往、至。如:「如厕」。《左传·隐公五年》:「公将如棠观鱼者。」
  4. 及、比得上。如:「远亲不如近邻」。《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5. 表示举例。如:「例如」、「譬如」。
  1. 于,表示比较。《吕氏春秋·仲秋纪·爱士》:「人之困穷,甚如饥寒。」
  1. 假若。《论语·述而》:「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镜花缘·第四回》:「姑且施恩,再限两个时辰。如再无花,就怨不得朕了。」
  2. 或者。《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1.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表情形或状况。如:「突如其来」。《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如淳。
平生欢(平生歡)píng shēng huān
素来交好。语出《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上使 泄公 持节问之箯舆前。﹝ 张耳 ﹞仰视曰:‘ 泄公 邪!’ 泄公 劳苦如生平驩,与语,问 张王 果有计谋不。”《汉书·张耳陈馀传》作“平生欢”。 宋 张淏 《云谷杂记·侍郎徐公帖》:“﹝ 徐公 ﹞不妄交於人,一日,忽过予,一见之,如平生欢。” 明 张岱 《陶庵梦忆·姚简叔画》:“ 简叔 无半面交,访余,一见如平生欢,遂榻余寓。”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