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瑟通池閟茂林,岸傍无复属车音。
萧瑟通池閟茂林,岸傍无复属车音。
涵春似恨隋家远,涨晓疑连蜀井深。
斗草事空烟冉冉,司花人远树阴阴。
劳生俛仰成陈迹,纵有遗声可用寻。
涵春似恨隋家远,涨晓疑连蜀井深。
斗草事空烟冉冉,司花人远树阴阴。
劳生俛仰成陈迹,纵有遗声可用寻。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萧瑟(蕭瑟)xiāo sè
(1).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宋 苏轼 《仙都山鹿》诗:“长松千树风萧瑟,仙宫去人无咫尺。” 元 许有壬 《太常引》词:“红衣縹緲,清风萧瑟,半醉岸乌巾。” 曹禺 《原野》第三幕:“靠左偏前是一棵直挺挺的白杨,树叶在上面萧瑟作响。”
(2).凋零;冷落;凄凉。《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唐 杜甫 《北征》诗:“靡靡踰阡陌,人烟眇萧瑟。” 明 杨珽 《龙膏记·传情》:“你秋色将临,能无萧瑟之感。” 老舍 《四世同堂》四三:“秋给 北平 的城郊带来萧瑟,使它变成触目都是秋色,一点也不像一个大都市的外围了。”
(3).稀疏。 唐 唐扶 《使南海道长沙题道林岳麓寺》诗:“萧瑟两鬢吾能髡,逢迎侯伯转觉贵。” ——《漢語大詞典》
(2).凋零;冷落;凄凉。《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唐 杜甫 《北征》诗:“靡靡踰阡陌,人烟眇萧瑟。” 明 杨珽 《龙膏记·传情》:“你秋色将临,能无萧瑟之感。” 老舍 《四世同堂》四三:“秋给 北平 的城郊带来萧瑟,使它变成触目都是秋色,一点也不像一个大都市的外围了。”
(3).稀疏。 唐 唐扶 《使南海道长沙题道林岳麓寺》诗:“萧瑟两鬢吾能髡,逢迎侯伯转觉贵。” ——《漢語大詞典》
通池 tōng chí
护城河。《文选·鲍照〈芜城赋〉》:“通池既已夷,峻隅又已頽。” 李善 注:“通池,城濠也。” 宋 赵抃 《玉泉亭》诗:“潺潺朝暮入神清,落涧通池遶郡厅。” ——《漢語大詞典》
閟 bì《國語辭典》
閟 [ bì ]
动- 关闭、深闭。《说文解字·门部》:「閟,闭门也。」清·段玉裁·注:「引申为凡闭之偁。」宋·文天祥〈正气歌〉:「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明·高启《高太史凫藻集·卷四·南宫生传》:「患求者众,遂自閟,希复执笔。」
- 幽深的。如:「閟宫」。宋·曹勋〈蓦山溪·乌龙云洞神护红尘外〉词:「松露閟,紫烟深。」清·王士祯〈圣安寺僧联句〉:「肃肃僧寮清,穆穆禅宫閟。」
茂林
梁元帝纂要夏木曰茂林杜甫 热诗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分类字锦》
岸傍
唐 岑参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岸傍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唐 李白 代别情人 清水本不动,桃花发岸傍。
唐 独孤绶 投珠于泉 岸傍随月落,波底共星悬。 ——《骈字类编》
唐 李白 代别情人 清水本不动,桃花发岸傍。
唐 独孤绶 投珠于泉 岸傍随月落,波底共星悬。 ——《骈字类编》
无复(無復)wú fù
(1).不再,不会再次。《吕氏春秋·义赏》:“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復。” 陈奇猷 校释:“此文意谓诈伪之道,虽今可以苟且得利,后将不可復得利也。”《晋书·王导传》:“ 桓彝 见朝廷微弱……忧惧不乐。往见 导 ,极谈世事,还,谓 顗 曰:‘向见 管夷吾 无復忧矣。’” 唐 韩愈 《落叶送陈羽》诗:“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復归。”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 圣叹 之评《西厢》,可谓晰毛辨髮,穷幽极微,无復有遗议於其间矣。”
(2).指不再有,没有。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不死之事已定,无復奄忽之虑。”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杂记上》:“少来搜集书史,颇得诸遗书,无復首尾,或失名,凡百餘卷。” 瞿秋白 《赤潮曲》:“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劳工,无论黑、白、黄,无复奴隶种。”
(3).没有履行。 汉 刘向 《说苑·杂言》:“ 仲尼 曰:‘不强不远,不劳无功,不忠无亲,不信无復,不恭无礼,慎此五者,可以长久矣。’”
(4).不能恢复。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其规非者,其所为不得其事,其事不当,其行不遂,其名辱,害及其身,絶世无復,残类灭宗亡国是也。” ——《漢語大詞典》
(2).指不再有,没有。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不死之事已定,无復奄忽之虑。”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杂记上》:“少来搜集书史,颇得诸遗书,无復首尾,或失名,凡百餘卷。” 瞿秋白 《赤潮曲》:“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劳工,无论黑、白、黄,无复奴隶种。”
(3).没有履行。 汉 刘向 《说苑·杂言》:“ 仲尼 曰:‘不强不远,不劳无功,不忠无亲,不信无復,不恭无礼,慎此五者,可以长久矣。’”
(4).不能恢复。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其规非者,其所为不得其事,其事不当,其行不遂,其名辱,害及其身,絶世无復,残类灭宗亡国是也。” ——《漢語大詞典》
属车(屬車)shǔ chē
(1).帝王出行时的侍从车。 秦 汉 以来,皇帝大驾属车八十一乘,法驾属车三十六乘,分左中右三列行进。《汉书·贾捐之传》:“鸞旗在前,属车在后。” 颜师古 注:“属车,相连属而陈於后也。属,音之欲反。”《文选·张衡〈东京赋〉》:“属车九九,乘轩并轂。” 薛综 注:“副车曰属。” 宋 高承 《事物纪原·舆驾羽卫·属车》:“ 周 末诸侯有贰车九乘,贰车即属车也,亦 周 制所有。 秦 灭九国,兼其车服,故八十一乘。” 明 方孝孺 《书〈黄鹤楼〉卷后》:“以其地为国都,旄头属车往来乎其上者,四时不絶。” 清 宋之绳 《随跸杂记》诗:“絶壁成驰道,坚冰过属车。”
(2).借指帝王。《汉书·张敞传》:“ 孝昭皇帝 蚤崩无嗣,大臣忧惧,选贤圣承宗庙,东迎之日,唯恐属车之行迟。” 颜师古 注:“不欲斥乘舆,故但言属车耳。” 明 张居正 《进大阅图颂卷疏》:“臣滥叨首辅,获奉属车。” 清 顾炎武 《路舍人家见东武四先历》诗:“属车乍蒙尘,七 闽 尽戎垒。” ——《漢語大詞典》
(2).借指帝王。《汉书·张敞传》:“ 孝昭皇帝 蚤崩无嗣,大臣忧惧,选贤圣承宗庙,东迎之日,唯恐属车之行迟。” 颜师古 注:“不欲斥乘舆,故但言属车耳。” 明 张居正 《进大阅图颂卷疏》:“臣滥叨首辅,获奉属车。” 清 顾炎武 《路舍人家见东武四先历》诗:“属车乍蒙尘,七 闽 尽戎垒。” ——《漢語大詞典》
音 yīn《國語辭典》
音 [ yīn ]
名- 声响、声音。如:「噪音」、「杂音」、「录音」、「余音绕梁」。
- 腔调。如:「口音」、「乡音」。宋·苏轼〈祭石幼安文〉:「窜流江湖,只影自怜,闻人蜀音,回首粲然。」
- 字的音读。如:「字音」、「注音」、「音切」。《晋书·卷九一·儒林传·徐邈传》:「撰正五经音训,学者宗之。」
- 书信、消息。如:「回音」、「静候佳音」、「音信全无」。
- 敬称他人的言语。如:「玉音」、「德音」。
- 姓。如清代有音泰。
- 二一四部首之一。
音 [ yìn ]
名- 树荫。《左传·文公十七年》:「鹿死不择音,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通「荫」。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