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读书(讀書)dú shū
(1).阅读书籍;诵读书籍。《礼记·文王世子》:“秋学礼,执礼者詔之;冬读书,典书者詔之。” 唐 韩愈 《感二鸟赋》序:“读书著文,自七岁至今,凡二十二年。”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四:“正是 王先生 的声音,原来 王先生 在读书哩。”
(2).核对入椁物件的单子。《礼记·杂记》:“荐马者哭踊,出乃包奠而读书。” 孔颖达 疏:“书,谓凡送亡者賵入椁之物书也。读之者,省録之也。”
(3).宣读盟辞。《穀梁传·僖公九年》:“ 葵丘 之会,陈牲而不杀,读书加于牲上,壹明天子之禁。”
(4).上学;学习功课。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二:“我们的三叔祖、大伯父都是进了学的。但是行二的我们三伯父,行三的我们父亲,因为家业雕零,便再没有读书的馀裕了。” 浩然 《石山柏》:“我发觉,山里的孩子不仅聪明、记忆力强,而且对读书都是非常地新奇和认真。” ——《漢語大詞典》
(2).核对入椁物件的单子。《礼记·杂记》:“荐马者哭踊,出乃包奠而读书。” 孔颖达 疏:“书,谓凡送亡者賵入椁之物书也。读之者,省録之也。”
(3).宣读盟辞。《穀梁传·僖公九年》:“ 葵丘 之会,陈牲而不杀,读书加于牲上,壹明天子之禁。”
(4).上学;学习功课。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二:“我们的三叔祖、大伯父都是进了学的。但是行二的我们三伯父,行三的我们父亲,因为家业雕零,便再没有读书的馀裕了。” 浩然 《石山柏》:“我发觉,山里的孩子不仅聪明、记忆力强,而且对读书都是非常地新奇和认真。” ——《漢語大詞典》
不作 bù zuò
(1).不兴起;不兴盛。《礼记·乐记》:“暴民不作,诸侯宾服。” 孔颖达 疏:“不作,谓不动作也。”《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 赵岐 注:“不作,圣王之道不兴。”《韩诗外传》卷三:“无令财货上流,则逆不作。”《文选·班固〈两都赋序〉》:“昔 成 康 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 李善 注:“作,兴也。”
(2).不耕作;不写作。《史记·赵世家》:“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清 顾炎武 《金陵杂诗》之一:“诗人长不作,千载尚风流。”
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许。《老残游记》第七回:“和尚家又不作带兵器,所以这拳法专为保护身命的。” ——《漢語大詞典》
(2).不耕作;不写作。《史记·赵世家》:“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清 顾炎武 《金陵杂诗》之一:“诗人长不作,千载尚风流。”
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许。《老残游记》第七回:“和尚家又不作带兵器,所以这拳法专为保护身命的。” ——《漢語大詞典》
儒生 rú shēng
儒士,通儒家经书的人。《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叔孙通 之降 汉 ,从儒生弟子百餘人。” 汉 王充 《论衡·超奇篇》:“故夫能説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列子·周穆王》:“ 鲁 有儒生,自媒能治之。” 唐 元结 《寄源休》诗:“天下未偃兵,儒生预戎事。” 郁达夫 《读陈孝威〈上罗斯福总统书〉后感》诗:“儒生未必全无用,纸上谈兵笔有神。” ——《漢語大詞典》
酸 suān《國語辭典》
酸 [ suān ]
名- 像醋的味道或气味。《荀子·荣辱》:「口辨酸、咸、甘、苦。」唐·杜甫〈解闷〉诗一二首之一○:「京中旧见君颜色,红颗酸甜只自知。」
- 悲痛。《文选·江淹·恨赋》:「亦复含酸茹叹,销落湮沉。」唐·韩愈〈贺册尊号表〉 :「衔酸抱痛,且耻且惭。」
- 化学上指在水溶液中进行电离时能产生氢离子的化合物。如:「硝酸」、「硫酸」、「盐酸」。
- 水果或食品的味道酸涩。如:「酸梅」、「这青苹果又酸又涩,实在难以下咽。」
- 感觉微痛无力的。如:「腰酸背痛」。南朝梁·无名氏〈陇头流水歌〉:「山高谷深,不觉脚酸。」同「酸 」。
- 小气、迂腐。如:「寒酸」、「穷酸」。
- 悲痛的。如:「心酸」、「辛酸」。
- 食物腐坏产生酸味。如:「牛奶已经酸了,不能喝。」
跃马(躍馬)yuè mǎ
(1).策马驰骋腾跃。《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蔡泽 ﹞谓其御者曰:‘吾持梁刺齿肥,跃马疾驱怀黄金之印,结紫綬於要,揖让人主之前,食肉富贵,四十三年足矣。’”后以“跃马”指贵显得志。《艺文类聚》卷七五引 南朝 梁 刘孝标 《〈相经〉序》:“丰本知其有后,黄中明其可贵,其间或跃马膳珍,或飞而食肉。” 宋 惠洪 《李德修以乌兰河石见示诗》序:“予为大笑曰:君同时辈流,皆践清华为显仕,跃马食肉久矣。” 元 马致远 《四块玉·叹世》曲:“烦恼如何到心头,谁能跃马常食肉。”
(2).指获取功名富贵。多指科举应试。 唐 陈子昂 《赠严仓曹乞推命录》诗:“愿奉 唐生 诀,将知跃马年。” 唐 王维 《赠从弟司库员外絿》诗:“徒闻跃马年,苦无出人智。” 明 唐顺之 《与翁见海中丞书》:“平生真自笑,一付贱骨头,初到 扬州 ,尚奄奄欲死,及百劳备尝,乃渐将復旧,可笑可笑,但两足之肿如故,来岁恐妨于跃马先登耳。” 宋 陈人杰 《沁园春·送郑通父之吴门谒宋使君》词:“话到辛酸,居然慷慨,跃马岁年心自知。”
(3).借指从军。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八》:“ 马援 才气志略,足为风云之器;跃马委质,编名功臣之録,遇其时矣。”
(4).纵横称雄。《北史·裴延儁传》:“臣方跃马 吴 会 ,冀功铭帝籍,岂一郡而已。”
(5).指 东汉 公孙述 。语出 晋 左思 《蜀都赋》:“ 公孙 跃马而称帝, 刘 宗下輦而自王。” 唐 杜甫 《阁夜》诗:“ 卧龙 跃马 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明 黄褧 《客夜》诗:“三更不眠欲起舞, 跃马 卧龙 谁是非?” ——《漢語大詞典》
(2).指获取功名富贵。多指科举应试。 唐 陈子昂 《赠严仓曹乞推命录》诗:“愿奉 唐生 诀,将知跃马年。” 唐 王维 《赠从弟司库员外絿》诗:“徒闻跃马年,苦无出人智。” 明 唐顺之 《与翁见海中丞书》:“平生真自笑,一付贱骨头,初到 扬州 ,尚奄奄欲死,及百劳备尝,乃渐将復旧,可笑可笑,但两足之肿如故,来岁恐妨于跃马先登耳。” 宋 陈人杰 《沁园春·送郑通父之吴门谒宋使君》词:“话到辛酸,居然慷慨,跃马岁年心自知。”
(3).借指从军。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八》:“ 马援 才气志略,足为风云之器;跃马委质,编名功臣之録,遇其时矣。”
(4).纵横称雄。《北史·裴延儁传》:“臣方跃马 吴 会 ,冀功铭帝籍,岂一郡而已。”
(5).指 东汉 公孙述 。语出 晋 左思 《蜀都赋》:“ 公孙 跃马而称帝, 刘 宗下輦而自王。” 唐 杜甫 《阁夜》诗:“ 卧龙 跃马 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明 黄褧 《客夜》诗:“三更不眠欲起舞, 跃马 卧龙 谁是非?” ——《漢語大詞典》
西入
隋书李密传关中四塞天府之国有卫文升不足为意今宜率众经城勿攻轻赍鼓行务早西入云笈七签黄庭内景经琼室章注言鼻中之气西入下与肾连周绕藏府心居赤城存想内外 袁瓘鸿门行学剑西入秦结交北游魏西刘沧秋日寓怀诗如何未尽此行役入 潼关云木秋 ——《骈字类编》
金城 jīn chéng
(1).指坚固的城。《管子·度地》:“城外为之郭,郭外为之閬。地高则沟之,下则隄之,命之曰金城,树以荆棘,上相穡著者,所以为固也。”《后汉书·班固传上》:“建金城其万雉,呀周池而成渊。” 李贤 注:“金城,言坚固也。”《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説起 燕都 的形势,北倚雄关,南压区夏,真乃金城天府,万年不拔之基。” 清 郑燮 《念奴娇·金陵怀古·石头城》词:“千里金城迴不尽,万里洪涛喷薄。”
(2).京城。《文选·张协〈咏史〉》:“朱轩曜金城,供帐临长衢。” 刘良 注:“金城, 长安城 也。”《旧唐书·东夷传·新罗》:“王之所居曰金城,周七八里。”
(3).城内牙城;城中之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 漯水 又北逕 聊城县 故城西,城内有金城,周匝有水,南门有驰道。”《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八年》:“ 镇恶 与城内兵鬭,且攻其金城,自食时至中晡,城内人败散。 镇恶 穴其金城而入。” 胡三省 注:“凡城内牙城, 晋 宋 时谓之金城。”《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五年》:“ 齐 兵退据 相国城 及金城。”注:“二城皆在 寿阳城 中……金城、 寿阳 中城也。自 晋 以来,率谓中城为金城。”
(4).地名。古郡。在今 甘肃 兰州 之西北。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 超 之妻孥,焚首 金城 。” 清 吴伟业 《赠家侍御雪航》诗:“自古於 金城 ,互市有深意。”
(5).地名。 东晋 时 丹阳郡 江乘县 地名。参见“ 金城柳 ”。
(6).地名。 五代 时 应州 县名。《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二年》:“ 应州 马军都指挥使 金城 郭崇威 亦耻臣 契丹 ,挺身南归。” 胡三省 注:“按此非 兰州 之 金城 ,乃 应州 之 金城县 也。” ——《漢語大詞典》
(2).京城。《文选·张协〈咏史〉》:“朱轩曜金城,供帐临长衢。” 刘良 注:“金城, 长安城 也。”《旧唐书·东夷传·新罗》:“王之所居曰金城,周七八里。”
(3).城内牙城;城中之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 漯水 又北逕 聊城县 故城西,城内有金城,周匝有水,南门有驰道。”《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八年》:“ 镇恶 与城内兵鬭,且攻其金城,自食时至中晡,城内人败散。 镇恶 穴其金城而入。” 胡三省 注:“凡城内牙城, 晋 宋 时谓之金城。”《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五年》:“ 齐 兵退据 相国城 及金城。”注:“二城皆在 寿阳城 中……金城、 寿阳 中城也。自 晋 以来,率谓中城为金城。”
(4).地名。古郡。在今 甘肃 兰州 之西北。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 超 之妻孥,焚首 金城 。” 清 吴伟业 《赠家侍御雪航》诗:“自古於 金城 ,互市有深意。”
(5).地名。 东晋 时 丹阳郡 江乘县 地名。参见“ 金城柳 ”。
(6).地名。 五代 时 应州 县名。《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二年》:“ 应州 马军都指挥使 金城 郭崇威 亦耻臣 契丹 ,挺身南归。” 胡三省 注:“按此非 兰州 之 金城 ,乃 应州 之 金城县 也。” ——《漢語大詞典》
关 ( 關 ) guān
关 [ guān ]
- 闭,合拢:~门。~闭。~张。~停并转(zhǎn)。
- 拘禁:~押。~禁。
- 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口。~隘。~卡(qiǎ)。~塞(sài)。~津。嘉峪~。
- 征收进出口货税的机构:海~。~税。
- 重要的转折点,不易度过的时机:~节。难~。年~。
- 牵连,联属:~连。~联。~心。~涉。~乎。~注。~于。有~。
- 旧指发给或支领薪饷:~饷。
-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