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七夕 qī xī
农历七月初七之夕。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旧俗妇女于是夜在庭院中进行乞巧活动。见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 南朝 梁 庾肩吾 《奉使江州舟中七夕》诗:“ 九江 逢七夕,初弦值早秋。” 唐 杜甫 《牵牛织女》诗:“牵牛在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明 谢谠 《四喜记·巧夕宫筵》:“时当七夕,鹊渡银河。天上人间,良宵第一。” 阿英 《女儿节的故事》:“农历七月七日乞巧节,又称七夕或女儿节。”参见“ 乞巧 ”。 ——《漢語大詞典》
何 hé/hē/hè《國語辭典》
何 [ hé ]
代- 那里、何处。《史记·卷七○·张仪传》:「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谁。《西游记·第八回》:「闹天宫搅乱蟠桃者,何也?」
- 什么。如:「何故」、「何时」。《论语·述而》:「伯夷叔齐何人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为什么。如:「何必」、「何不」、「何乐不为」。《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 岂、怎么。如:「何只」、「何足挂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多么。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不幸」。《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何晏。
人望 rén wàng
(1).众人所属望。《后汉书·王昌传》:“ 郎 以百姓思 汉 ,既多言 翟义 不死,故诈称之,以从人望。” 唐 姚令 《使两浙赠罗隐》诗:“何当 世祖 从人望,早以公台命 卓侯 。”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左良玉》:“诣闕上书,追理 陈蕃 , 竇武 及诸党人,以从人望。” 沙汀 《炮手》:“他在本乡很得人望。”
(2).为众人所仰望的人。《北史·魏纪三》:“丁丑,詔诸州中正各举其乡人望。” 宋 朱熹 《策问》:“乃咨人望,使任斯职。” 曹亚伯 《武昌起义》:“两公系 湖北 人望,如出来主持大计,号召天下,则各省必易响应。”
(3).声望;威望。《北史·崔休传》:“ 休 少孤贫,矫然自立……尚书 王嶷 钦其人望。” 唐 包佶 《酬于侍郎湖南见寄十四韵》:“主恩留左掖,人望积南宫。”《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四年》:“ 额嚕温 素有人望,诸军闻其死,无不流涕。” ——《漢語大詞典》
(2).为众人所仰望的人。《北史·魏纪三》:“丁丑,詔诸州中正各举其乡人望。” 宋 朱熹 《策问》:“乃咨人望,使任斯职。” 曹亚伯 《武昌起义》:“两公系 湖北 人望,如出来主持大计,号召天下,则各省必易响应。”
(3).声望;威望。《北史·崔休传》:“ 休 少孤贫,矫然自立……尚书 王嶷 钦其人望。” 唐 包佶 《酬于侍郎湖南见寄十四韵》:“主恩留左掖,人望积南宫。”《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四年》:“ 额嚕温 素有人望,诸军闻其死,无不流涕。” ——《漢語大詞典》
斗牛 dǒu niú
(1).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路已分於 湘 汉 ,星犹看於斗牛。” 唐 贾岛 《逢博陵故人彭兵曹》诗:“踏雪携琴相就宿,夜深开户斗牛斜。” 陈毅 《中秋》诗:“夜阑倍觉寒光满,欲向天河射斗牛。”
(2).指 吴 越 地区。因其当斗、牛二宿之分野,故称。 宋 曾巩 《移守江西先寄潘延之节推》诗:“幸逢怀紱入斗牛,喜得披山收寳玉。”
(3).指斗牛服的服色。《明史·舆服志三》:“寻赐羣臣大红紵丝罗纱各一。其服色,一品斗牛,二品飞鱼。” 文斐 《寄赠今希约真》诗:“貺我皆金玉,罗胸尽斗牛。”参见“ 斗牛服 ”。
(4).传说 晋 初时,斗、牛之间常有紫气照射, 雷焕 以为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所致。见《晋书·张华传》。后因以斗牛指代宝剑,亦泛指剑。 清 李声振 《百戏竹枝词·吞剑》:“亡命居然弹鋏游,还能饮刃向咽喉。中藏戈戟人间有,莫道胸能吐斗牛。”
亦作“鬭牛”。 ——《漢語大詞典》
(2).指 吴 越 地区。因其当斗、牛二宿之分野,故称。 宋 曾巩 《移守江西先寄潘延之节推》诗:“幸逢怀紱入斗牛,喜得披山收寳玉。”
(3).指斗牛服的服色。《明史·舆服志三》:“寻赐羣臣大红紵丝罗纱各一。其服色,一品斗牛,二品飞鱼。” 文斐 《寄赠今希约真》诗:“貺我皆金玉,罗胸尽斗牛。”参见“ 斗牛服 ”。
(4).传说 晋 初时,斗、牛之间常有紫气照射, 雷焕 以为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所致。见《晋书·张华传》。后因以斗牛指代宝剑,亦泛指剑。 清 李声振 《百戏竹枝词·吞剑》:“亡命居然弹鋏游,还能饮刃向咽喉。中藏戈戟人间有,莫道胸能吐斗牛。”
亦作“鬭牛”。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