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思亲(思親)sī qīn
思念父母。亦泛指思念亲人。《淮南子·诠言训》:“故祭祀思亲,不求福。”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漢語大詞典》
堂上 táng shàng
(1).殿堂上;正厅上。《仪礼·聘礼》:“堂上八豆,设于户西西陈。”《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府吏得闻之,堂上啟阿母。” 唐 韩愈 《柳州罗池庙碑》:“庙成,大祭。过客 李仪 ,醉酒,慢侮堂上,得疾,扶出庙门即死。”《红楼梦》第七一回:“ 贾母 高兴,又今日都是自己族中子侄辈,只便妆出来堂上受礼。”
(2).指父母。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夙缘已尽,别君去矣,君归为我谢堂上。”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甲申而后,堂上健存,柴车屡徵,忍耻一出。” 清 沈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堂上春秋高矣,妾死,君宜早归。”
(3).指官署长官。《红楼梦》第九四回:“ 贾政 正要下班,因堂上发下两省城工估销册子,立刻要查核,一时不能回家。”《老残游记》第十六回:“又听堂上喝道:‘你还不招吗?不招我又要动刑了!’”亦称“ 堂上官 ”。《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喜得堂上官是个有主意的人……因此反加周全。”
(4).神名。《史记·封禅书》:“其 梁 巫,祠天、地、 天社 、 天水 、 房中 、 堂上 之属。” ——《漢語大詞典》
(2).指父母。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夙缘已尽,别君去矣,君归为我谢堂上。”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甲申而后,堂上健存,柴车屡徵,忍耻一出。” 清 沈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堂上春秋高矣,妾死,君宜早归。”
(3).指官署长官。《红楼梦》第九四回:“ 贾政 正要下班,因堂上发下两省城工估销册子,立刻要查核,一时不能回家。”《老残游记》第十六回:“又听堂上喝道:‘你还不招吗?不招我又要动刑了!’”亦称“ 堂上官 ”。《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喜得堂上官是个有主意的人……因此反加周全。”
(4).神名。《史记·封禅书》:“其 梁 巫,祠天、地、 天社 、 天水 、 房中 、 堂上 之属。” ——《漢語大詞典》
茱 zhū《國語辭典》
茱 [ zhū ]
- 参见「茱萸 」条。
初 chū《國語辭典》
初 [ chū ]
名- 根本、本原。《淮南子·俶真》:「是故圣人之学也,欲以返性于初,而游心于虚也。」《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进取不忘其初。」
- 起源、开始。如:「年初」、「月初」、「和好如初」。唐·柳宗元〈封建论〉:「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 姓。如宋代有初暐。
- 从前、原来。如:「初衷」、「初心」。
- 最先、开头。如:「初秋」、「初民」、「初雪」。
- 最低的。如:「初级」、「初等」。
- 阴历每月一日到十日,皆冠上「初」字,表上旬的。如:「初一」、「初二」。
- 第一次的。如:「初恋」、「初学」、「初试啼声」。
- 甫、刚刚。如:「初出茅庐」。《书经·召诰》:「呜呼!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贻哲命。」《史记·卷四九·外戚世家》:「天下初定未久,继嗣不明。」
- 全、始终。用于否定句,表范围。《后汉书·卷八一·独行传·彭修传》:「受教三日,初不奉行,废命不忠,岂非过邪?」
插 chā《國語辭典》
插 [ chā ]
動- 刺入、扎入。如:「一根針插進我的手掌了。」
- 栽種。宋·陸游〈時雨〉詩:「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 放進、擺入。如:「插花」、「筆插入筆筒」。
- 參入其間。宋·陳造〈再次韻答許節推〉詩:「宦途要處難插手,詩社叢中常引頭。」
忆 ( 憶 ) yì
忆 [ yì ]
- 回想,想念:回~。追~。~苦思甜。
- 记得,记住:记~。记~犹新。
妹 mèi《國語辭典》
妹 [ mèi ]
名- 称谓:➊ 对同父母所生而比自己年幼的女子的称呼。如:「么妹」、「姊妹」、「兄妹」。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➋ 对同辈中较年幼的女子的称呼。如:「表妹」、「堂妹」。
- 女子对同辈的自谦之词。如:「小妹我年幼无知,请多多指教。」
- 泛指少女。《西游记·第九五回》:「这宝幢下乃月宫太阴星君,两边的仙妹是月里嫦娥。」
窗前
唐 李咸用 寄友生 每见人来说,窗前改旧文。
唐 方干 题悬溜岩隐者居 池上树阴随浪动,窗前月影被巢遮。
唐 曹唐 题子侄书院双松 枝压细风过枕上,影笼残月到窗前。
唐 司空图 喜山鹊初归三首 其一 只为从来偏护惜,窗前今贺主人归。 ——《骈字类编》
唐 方干 题悬溜岩隐者居 池上树阴随浪动,窗前月影被巢遮。
唐 曹唐 题子侄书院双松 枝压细风过枕上,影笼残月到窗前。
唐 司空图 喜山鹊初归三首 其一 只为从来偏护惜,窗前今贺主人归。 ——《骈字类编》
句 jù/gōu《國語辭典》
句 [ jù ]
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词组成,含有主语、述语,能表达一个完全的意思的,称为「句」。如:「诗句」、「语句」。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
- 量词。计算言语的单位。如:「三句话不离本行。」
- 古代由下传话以告上的礼制。《汉书·卷四三·叔孙通传》:「大行设九宾,胪、句传。」颜师古注引苏林曰:「上传语告下为胪,下告上为句也。」
句 [ gòu ]
- 同「勾 」(二)。
句 [ gōu ]
动- 屈曲、弯曲。《说文解字·句部》:「句,曲也。」晋·傅玄〈鹰赋〉:「句爪县芒,足如枯荆。」
- 谦恭。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卷一下·释诂》:「句,下也。」《大戴礼记·曾子立事》:「与其倨也,宁句。」北周·卢辩·注:「句,以喻敬。」
- 搜捕、拘拿。如:「句魂」。
- 钩子。如:「钓句」。同「钩 」。
- 姓。如春秋时越王句践。
- 系绊、停滞。唐·白居易〈春题湖上〉诗:「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
乍 zhà《國語辭典》
乍 [ zhà ]
副- 突然。《孟子·公孙丑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唐·白居易〈琵琶行〉:「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 初、刚刚。如:「乍暖还寒」、「新来乍到」、「霪雨乍晴」。
- 暂时。《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乍回迹以心染,或先贞而后黩。」
- 怎、哪。《西游记·第三三回》:「乍想到了此处,遭逢魔障,又被他遣山压了。」
- 因害怕而颤抖。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二折》:「不由我意张狂,心惊乍。」
- 壮著、放大。《红楼梦·第六七回》:「那兴儿听见这个声音儿,早已没了主意了,只得乍著胆子进来。」
裁 cái《國語辭典》
裁 [ cái ]
动- 用刀剪等把纸或布割裂、剪开。如:「裁布」、「裁纸」。《说文解字·衣部》:「裁,制衣也。」《南齐书·卷三二·张岱传》:「恕未闲从政,美锦不宜滥裁。」
- 缝制。《文选·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 削减。如:「裁军」、「裁员」。《红楼梦·第三六回》:「如今说因为袭人是宝玉 的人,裁了这一两银子,断乎使不得。」
- 决断、判断。如:「裁罪」。《左传·僖公十五年》:「夕以入则朝以死,唯君裁之。」《韩非子·初见秦》:「臣愿悉言所闻,唯大王裁其罪。」
- 量度。唐·韩愈〈感春〉诗五首之二:「孤吟屡阕莫与和,寸恨至短谁能裁。」
- 控制。如:「独裁」。《楚辞·贾谊·惜誓》:「神龙失水而陆居合,为蝼蚁之所裁。」
- 杀。《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
- 写作。唐·杜甫〈江亭〉诗:「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 体制、格式。如:「体裁」、「新裁」。《文选·张衡·西京赋》:「取殊裁于八都,岂启度于往旧?」
- 仅。《战国策·燕策一》:「虽大男子,裁如婴儿。」《汉书·卷一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时大城名都民人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裁什二三。」通「才」。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