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足竹林阮咸,醉居相府曹参。

未知作者元代〕《【南吕】一枝花 四景 春

衮香绵柳絮飞,飘白雪梨花淡。怨东风墙杏色,醉晓日海堂酣。景物偏堪,
车马人游览,赏清明三月三。绿苔撒点点青钱,碧草铺茸茸翠毯。
  【梁州】流水泛江汀暖浪,轻云锁山市睛岚。恐无多光景疾相探。雕鞍玉辔,
纱帽罗衫。珍羞满卓,玉液盈坛。歌姬舞妓那堪,诗朋酒侣相谈。生存花屋平昙,
兴足竹林阮咸,醉居相府曹参。放开,酒胆。恨狂风尽把花摇憾,叹阳和又虚赚。
拚了陶陶饮兴酣,于理相干。
  【尾】紫霜毫入砚深深蘸,吟几首莺花诗满函,一望红稀绿暗。正游入不甘,
奈顽童执骖,不由咱卷把骄骏辔头儿揽。 夏
  蔷薇满院香,菡萏双池锦。海榴浓喷火,萱草淡堆金。暑气难禁,天地炎蒸
甚,闲行近绿阴。清风台榭开怀,傍流水亭轩赏心。
  【梁州】摇羽扇纳凉避暑,卸纱巾散发披襟。冰山雪槛忘怀饮,盘盛橄榄,
水浸林擒。黄金盏大,白玉瓯深。会佳宾酒阵诗林,设华筵竹影松阴。白莲藕爽
口香甜,锦鳞着牙味深,水晶瓜荐齿寒侵。满斟,醉吟。今朝酩酊明朝恁,不
吃后待图甚?日月无情恋古今,休负光阴。
  【尾】倾残竹叶千尊,摘尽枇杷一树金。深喜娇娥见咱恁,向沙厨用心。安
排下簟枕,专等归来醉时寝。 秋
  金凤凋杨柳衰,玉露养芙蓉艳。竹轻摇苍凤尾,松密长老龙鳞。残暑都潜,
爽气被楼台占,称情怀景色添。火龙鳞红叶萧萧,金兽眼黄花苒苒。
  【梁州】南浦晓云飞画栎,西山暮雨洒珠帘。小糟酒摘珍珠酽。银盘馔满,
生鼎香粘。黄橙味美,紫蟹肥甜。趁苍空天似白亻兼,玩清光月拥银蟾。不学那
愁脉脉呆汉江淹,则学兴悠悠诗仙子瞻,陶陶醉客陶潜。意忻金樽到手谁曾厌,
我待把醉乡占。不管衣襟被酒淹,无事拘钳。
  【尾】赏心事休教欠,饮兴吟怀似妻添。醉倒尊前,任君潜扌弃。指点、便
嫌,胜似你红尘路上险。 冬
  青山失翠微,白玉无瑕玷。梨花和雨舞,柳絮带风ㄎ。泼粉堆盐,祥瑞天无
欠,丰年气象添。乱飘湿僧舍茶烟,密洒透歌楼酒帘。
  【梁州】金盏内羊羔满泛,红炉兽炭频添。兰堂画角多妆点。锦茵绣榻,翠
幕毡帘。鸾箫谩品,颦鼓轻敲。唱仙音余韵淹淹,捧牙版玉指纤纤。绮筵间盏到
休推,宝鸭内香残再拈,玉壶中酒尽重添。况兼、兴タ。金波潋滟霞光闪,接入
手不辞厌。为爱琼瑶尽意瞻,赏玩休嫌。
  【尾】玄冥不出权都占,青女三白势转严,酩酊甘将醉躯欠。见冰锥满檐,
琼珠满帘,全不把红尘半星儿染。 急流勇退
  非贪鹦鹉杯,不入麒麟画。几株陶令柳,数亩邵平瓜。书卷生涯,甚日何年
罢,枉将鳌背查。下苦志空学得满腹文章,至如今误赚了盈头白发。
  【梁州】昨日闹垓垓兵临孟水,今日冷清清草满章华。叹兴亡世事如嚼蜡。
则不如ド半缸绿蚁,啜一盏清茶。感时怀苦,对景嗟呀。水穿云碧玉流霞,山叠
翠青锦蒙纱。黄菊绽猛兽睁睛,红叶落火龙退甲。苍松盘怪蟒张牙。景幽,静雅。
一轮皓月林梢挂,醉后将骞驴跨。稚子山妻引到家,煞强如大纛高牙。
  【尾】南山射虎弓藏,北海诛龙剑隐匣。两字功名不牵挂,书房中卧咱。松
阴下坐咱,无是无非快活煞。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竹林阮咸相府

兴 ( 興 ) xīng/xìng
兴 [ xīng ]
  1. 举办,发动:~办。~工。~学。~建。~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百废待~。
  2. 起来:夙~夜寐(早起晚睡)。
  3. 旺盛:~盛。~旺。~隆。~衰。复~。~替(兴衰)。天下~亡,匹夫有责。
  4. 流行,盛行:时~。新~。
  5. 准许:不~胡闹。
  6. 或许:~许。
  7. 姓。
兴 [ xìng ]
◎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味。~致。豪~。雅~。败~。游~。扫~。即~。助~。~高采烈。
    足 zú《國語辭典》

    足 [ zú ]

    1. 人体下肢的总称。亦专指踝骨以下的部分,今称为「脚」。如:「举足」、「失足跌跤」。《说文解字·足部》:「足,人之足也,在下。」唐·韩愈〈山石〉诗:「当流赤足蹋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2. 动物的下肢,用来奔走或爬行。如:「节足动物」、「百足之虫」。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愿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3. 器物下面支撑的部分。《易经·鼎卦·九四》:「鼎折足。」唐·刘禹锡〈蜀先主庙〉诗:「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4. 姓。如战国时韩国有足强。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踏。《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手熊罴,足野羊。」
    2. 满足、使满足。《汉书·卷五·景帝纪》:「其唯廉士,寡欲易足。」《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
    3. 停止、止息。《老子·第二八章》:「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史记·卷一○二·张释之传》:「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
    1. 够量的、不缺乏的。如:「充足」、「心满意足」、「丰衣足食」。
    2. 富裕。如:「富足」。
    1. 整整的、完全的。如:「足足玩了一星期」、「足足乐了一天」、「在水中闷了足足有二分钟的气。」
    2. 堪、可以。如:「足供参考」、「足慰吾怀」、「足以自豪」。
    3. 值得。如:「何足挂齿」、「微不足道」。

    足 [ jù ]

    1. 过分。参见「足恭 」条。
    竹林 zhú lín
    (1).竹子丛生处。《山海经·大荒北经》:“﹝ 附禺之山 ﹞丘南, 帝俊 竹林在焉,大可为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观众树之塕薆兮,览竹林之榛榛。” 宋 曾巩 《思政堂记》:“平畦浅槛,桂花美木,竹林香草之植,皆在其左右。” 清 吴肃公 《江氏双节妇诗》:“翩翩两黄鵠,飞飞共竹林。” 沈从文 《边城》十八:“只见黄狗从山上竹林里跑来,知道 翠翠 上山了。”
    (2).“ 竹林七贤 ”的省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然 子夏 无亏於名儒, 濬冲 不尘乎竹林者,名崇而讥减也。” 子夏 , 孔光 字; 濬冲 , 王戎 字。 宋 苏轼 《和拟古》之二:“酒尽君可起,我歌已三终,由来竹林人,不数 涛 ( 山涛 )与 戎 ( 王戎 )。” 清 祝洵文 《夜集汤仁侯宅赠王元倩》诗:“怀旧竹林餘 向秀 , 山阳 邻笛意凄然。”
    (3).鸟名。 孙奕 《履斋示儿编·杂记·人物通称》引 宋 蔡絛 《西清诗话》:“ 崇寧 间有贡士自 同谷 来,笼一禽,大如雀,色青,善鸣,曰竹林鸟也。”  ——《漢語大詞典》
    阮咸 ruǎn xián
    (1). 晋 名士。 阮籍 从子,与 籍 齐名,时称“大小 阮 ”。见《晋书·阮咸传》后以“阮咸”为“侄子”的代称。 唐 李端 《寄上舍人叔》诗:“ 阮咸 虽别巷,遥识此时心。”
    (2).古乐器名。简称“阮”。拨弦乐器。古琵琶的一种。形状略像月琴,柄长而直,四弦有柱。相传 晋 阮咸 创制并善弹此乐器,因而得名。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 元行冲 宾客为太常少卿,有人於古墓中得铜物,似琵琶而身正圆,莫有识者。 元 视之曰:‘此 阮咸 所造乐具。’乃令匠人改以木,为声甚清雅,今呼为‘阮咸’是也。”  ——《漢語大詞典》
    醉 zuì《國語辭典》

    醉 [ zuì ]

    1. 饮酒过量以致神志不清。如:「不醉不归」。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
    2. 沉迷、迷恋。如:「沉醉」、「心醉」、「陶醉」。
    1. 喝酒过多而神志模糊的样子。如:「醉汉」、「烂醉如泥」。
    2. 用酒浸渍的。如:「醉虾」、「醉鸡」。《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堂官上来问菜,季恬逸点了一卖肘子、一卖板鸭、一卖醉白鱼。」
    居 jū《國語辭典》

    居 [ jū ]

    1. 住。《论语·学而》:「居无求安」。《孟子·离娄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
    2. 坐下。《论语·阳货》:「居,吾语汝。」
    3. 存积、储存。如:「奇货可居」。《汉书·卷五九·张汤传》:「信辄先知之,居物致富,与汤分之。」
    4. 处、位于。《孟子·离娄上》:「居下位而不获于上。」唐·刘禹锡〈咏史〉诗二首之二:「同遇汉文时,何人居贵位?」
    5. 占有。《晋书·卷三四·羊祜传》:「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
    6. 存有、怀著。如:「居心叵测」。
    1. 住所。如:「故居」、「新居」、「迁居」。
    2. 住宅、茶楼、饭馆等场所的称号用字。如:「为善长乐居」、「明湖居」、「德林居」。
    3. 姓。如明代有居节。

    居 [ jī ]

    1. 用于句末,表示疑问的语气。《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谁居?其孟椒乎!」《礼记·檀弓上》:「何居?我未之前闻也。」
    相府 xiāng fǔ
    (1). 汉 代丞相治事的官邸。《史记·张丞相列传》:“ 苍 又善用算律历,故令 苍 以列侯居相府,领主郡国上计者。” 唐 杜甫 《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墓》诗:“贪趋相府今晨发,恐失佳期后命催。”《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中书是宰相视事之堂,相府是陛下优贤之地。”
    (2).借指相国。 唐 包佶 《元日观百僚朝会》诗:“万国贺 唐尧 ,清晨会百僚。花冠 萧相府 ,绣服 霍嫖姚 。”  ——《漢語大詞典》
    曹 cáo《國語辭典》

    曹 [ cáo ]

    1. 古代訴訟時,稱原告和被告兩方為「兩曹」。
    2. 古代分科辦事的官署部門或官職。《續漢書志·第二六·百官志三》:「成帝初置尚書四人,分為四曹。」《文明小史·第七回》:「現在的人,都把知府看得是個閑曹。」
    3. 群眾、同伴。《左傳·昭公十二年》:「周原伯絞虐其輿臣,使曹逃。」唐·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三首之一:「白石素沙亦相蕩,哀鴻獨叫求其曹。」
    4. 國名。周代諸侯國之一。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山東西部。
    5. 姓。如三國時魏有曹植。
    1. 等輩、儕類。如:「爾曹」、「吾曹」、「女曹」。《後漢書·卷四七·班超傳》:「卿曹與我俱在絕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貴。」
    1. 共同、一齊。《國語·周語下》:「且民所曹好,鮮其不濟也。」
    参 ( 參 ) cān/shēn/cēn/sān《國語辭典》

    参 [ sān ]

    1. 三的大寫。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