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歌檄笔凭谁道。
刘埙〔宋代〕《贺新郎(答赵清远见寄韵)》
莫笑刘郎老。老刘郎平生,不是山林怀抱。梦里风云翻海岳,觉后狂歌坠帽。叹几度、荒鸡误晓。天际晴云开五色,纵今年、意气犹年少。机事远,有时到。
凯歌檄笔凭谁道。对村中、一溪流水,半林斜照。赖有可人堪话旧,时共掀髯绝倒。也来问、衮衣茸帽。聊且问天占百岁,看乾坤、此事如何了。肠断处,春城草。
凯歌檄笔凭谁道。对村中、一溪流水,半林斜照。赖有可人堪话旧,时共掀髯绝倒。也来问、衮衣茸帽。聊且问天占百岁,看乾坤、此事如何了。肠断处,春城草。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凯歌(凱歌)kǎi gē
(1).谓唱胜利之歌。 晋 崔豹 《古今注·音乐》:“短簫鐃歌,军乐也……《周礼》所谓王大捷则令凯乐,军大献则令凯歌者也。” 宋 田况 《儒林公议》卷上:“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千万,恢復 幽 蓟 ,逐彊虏於穷莫,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 清 戴名世 《程之藩传》:“一日统兵杀贼,凯歌旋。颁赏有首功而无俘获,疑之,验所杀多良民。” 毛泽东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词:“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鱉,谈笑凯歌还。”
(2).胜利之歌。 唐 陈子昂 《为建安王答王尚书书》:“事同破竹,无待剪茅;坐听凯歌,预用欣慰。” 元 关汉卿 《哭存孝》第一折:“人唱着凯歌回。”《水浒传》第五回:“ 周通 大怒,赶向前来喝一声,众小嘍囉一齐都上……劫了车子财物,和着凯歌,慢慢地上山来。”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我在凯歌声里来到了 朝鲜 。” ——《漢語大詞典》
(2).胜利之歌。 唐 陈子昂 《为建安王答王尚书书》:“事同破竹,无待剪茅;坐听凯歌,预用欣慰。” 元 关汉卿 《哭存孝》第一折:“人唱着凯歌回。”《水浒传》第五回:“ 周通 大怒,赶向前来喝一声,众小嘍囉一齐都上……劫了车子财物,和着凯歌,慢慢地上山来。”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我在凯歌声里来到了 朝鲜 。” ——《漢語大詞典》
檄笔(檄筆)xí bǐ
犹檄手。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檄笔无与让,幕谋职其膺。” ——《漢語大詞典》
凭 ( 憑 ) píng《國語辭典》
- 「凭 」的异体字。
谁 ( 誰 ) shuí
谁 [ shuí ]
- 疑问人称代词:你是~?~何(a.哪一个人;b.诘问,呵问)。~们。~人。~个。
- 任何人,无论什么人:这件事~都不知道。
道 dào《國語辭典》
道 [ dào ]
名- 路途、途徑。如:「鐵道」、「河道」、「國道高速公路」。《論語·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 方法、道理。如:「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禮記·中庸》:「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 真理。《論語·里仁》:「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 思想、學說。如:「老莊之道」。《論語·里仁》:「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
- 技藝、技巧。《論語·子張》:「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 中國古代的一個思想流派。參見「道家 」條。
- 中國主要的宗教之一。參見「道教 」條。
- 道士的簡稱。如:「老道」、「貧道」、「一僧一道」。
- 宗教的教義、義理。如:「學道」、「得道」、「傳道」、「布道」。
- 古代行政區域名稱:➊ 唐太宗貞觀時代分天下為十道,後增為十五道,相當於現在的省。➋ 清代和民初在省下設道。
- 量詞:➊ 計算條狀物的單位。如:「三道黃線」、「一道閃電」。➋ 計算有出 入口設施的單位。如:「兩道門」、「多道關卡」。➌ 計算題目、命令等的單位。相當於「則」、「條」。如:「十道題目」、「下一道命令」。➍ 計算工作次數的單位。如:「省一道手續」、「上了兩道油漆」。➎ 計算菜餚的單位。如:「總共有十二道菜。」
- 姓。如春秋時楚國有道朔。
- 說、談。如:「常言道」、「一語道破」、「能言善道」、「說長道短」。《論語·季氏》:「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
- 用言語表示心意、情意。如:「道喜」、「道賀」、「道歉」、「道謝」。
- 以為、認為、料想。如:「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來了!」《紅樓夢·第一一六回》:「眾人都見他忽笑忽悲,也不解是何意,只道是他的舊病。」
- 引導、指引。《論語·為政》:「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明·馬中錫〈中山狼傳〉:「趙簡子大獵於中山,虞人道前,鷹犬羅後。」通「導」。
- 由、從。《管子·禁藏》:「故凡治亂之情,皆道上始。」《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太尉周勃道太原入,定代地。」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