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游大明殿,雾湿华清宫。

储光羲唐代〕《登秦岭作,时陷贼归国

朝出猛兽林,躨跜登高峰。僮仆履云雾,随我行太空。
羲和舒灵晖,倏忽西极通。回首望泾渭,隐隐如长虹。
九逵合苍芜,五陵遥瞳矇。鹿游大明殿,雾湿华清宫。
网罗蠛蠓时,顾齿熊罴锋。失途走江汉,不能有其功。
气逐招摇星,魂随阊阖风。惟言宇宙清,复使车书同。
林木被繁霜,合沓连山红。鹏鹗励羽翼,俯视荆棘丛。
誓将食鶬鸮,然后归崆峒。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鹿大明殿湿华清宫

鹿 lù《國語辭典》

鹿 [ lù ]

  1. 动物名。哺乳纲偶啼目鹿科。体型细长,腿长,褐色毛,性温顺,雄者有角。栖息于沙漠、冻原、沼泽和高山坡等地区。肉可食,皮可制革,角可供作装饰品。
  2. 方形的粮仓。《国语·吴语》:「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三国吴·韦昭·注:「员曰囷,方曰鹿。」
  3. 比喻帝位、政权。《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唐·温庭筠〈过五丈原〉诗:「下国卧龙空误主,中原逐鹿不因人。」
  4. 姓。如汉代有鹿旗。
  5. 二一四部首之一。
游 yóu《國語辭典》

游 [ yóu ]

  1. 在水中行動。如:「游泳」。《詩經·邶風·谷風》:「就其淺矣,泳之游之。」《淮南子·墬形》:「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士者無心而慧。」
  2. 遨遊。《墨子·貴義》:「子墨子南游於楚,見楚獻惠王。」通「遊」。
  3. 交往。《左傳·隱公三年》:「其子厚與州吁游,禁之不可。」通「遊」。
  1. 飄蕩不定。如:「游民」、「游資」、「氣若游絲」。《新唐書·卷九五·竇威傳》:「周洛間,因隋亂,人不土著,軌下令諸縣,有游手末作者按之,由是威信大行,民皆趨本。」
  1. 河流、江河的段落。如:「上游」、「中游」、「下游」。《詩經·秦風·蒹葭》:「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
  2. 姓。如清代有游士鳳。
大明 dà míng
(1).指日。《易·乾》:“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 李鼎祚 集解引 侯果 曰:“大明,日也。”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贺赦表》:“大明升而六合晓,一气熏而万物春。” 宋 文天祥 《发陵州》诗:“大明朝东出,皎月正在天。”
(2).指月。 唐 李白 《古朗月行》诗:“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3).泛指日、月。《管子·内业》:“乃能戴大圜而履大方,鉴於大清,视於大明。” 尹知章 注:“日、月也。”
(4).指君主。《魏书·张衮传》:“今大明临朝,泽及行苇,国富兵强,能言率职。”  ——《漢語大詞典》
殿 diàn《國語辭典》

殿 [ diàn ]

  1. 高大的厅堂。如:「宫殿」、「佛殿」、「金銮殿」、「森罗殿」、「大雄宝殿」。
  2. 行军时保护全军的最后一个部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人寘诸戎车之殿,以为谋主。」《文选·张衡·东京赋》:「殿未出乎城阙,旆已反乎郊畛。」李善注引薛综曰:「殿,后军也。」
  1. 最后的。如:「殿军」、「殿后」。
  1. 镇定、镇守。《诗经·小雅·采菽》:「殿天子之邦。」《论语·雍也》:「孟之反不伐,奔而殿。」
  2. 收尾、结束。宋·苏轼〈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诗:「殷懃木芍药,独自殿余春。」
雾 ( 霧 ) wù
雾 [ wù ]
  1. 接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后飘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点:~气。~霭。迷~。云~。~淞(通称“树挂”)。
  2. 像雾的东西:烟~。~剂。喷~器。
湿 ( 濕 ) shī
湿 [ shī ]
  1. 沾了水或是含的水分多,与“”相对:~度。潮~。~润。~热。~漉漉。
  2. 中医学名词:~气。~邪。~泻。
华清宫(華清宫)huá qīng gōng
唐 宫殿名。在 陕西省 临潼县 城南 骊山 麓,其地有温泉。 唐 贞观 十八年(公元644年)建 汤泉宫 , 咸亨 二年(公元671年)改名 温泉宫 。 天宝 六载(公元747年)再行扩建,改名 华清宫 。 天宝 十五载宫殿毁于兵火。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