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花霜后落,山雨夜深寒。

周朴唐代〕《送梁道士

旧居桐柏观,归去爱安闲。倒树造新屋,化人修古坛。
晚花霜后落,山雨夜深寒。应有同溪客,相寻学炼丹。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晚花霜后山雨夜深

晚花(晚花)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其四 旁舍连高竹,疏篱带晚花。
唐 元稹 解秋十首 其七 寒竹秋雨重,凌霄晚花落。
唐 唐彦谦 野行 蝶恋晚花终不去,鸥逢春水固难飞。
唐 周朴 送梁道士 晚花霜后落,山雨夜深寒。
唐 郑畋 题缑山王子晋庙 晚花珠弄蕊,春茹玉生苗。  ——《骈字类编》
霜后(霜后)
唐 周朴 送梁道士 晚花霜后落,山雨夜深寒。
唐 皮日休 秋晚访李处士所居 书阁鼠穿厨簏破,竹园霜后桔槔闲。  ——《骈字类编》
落 là/luò/lào《國語辭典》

落 [ luò ]

  1. 脱落、凋坠。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一四:「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宋·秦观〈一斛珠·碧云寥廓〉词:「江山满眼今非昨,纷纷木叶风中落。」
  2. 掉下、降低。如:「落泪」、「落价」。唐·李商隐〈常娥〉诗:「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宋·苏轼〈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3. 陷入、掉入。晋·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五首之一:「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晋书·卷五四·陆云传》:「于水中顾见其影,因大笑落水,人救获免。」
  4. 除去。唐·刘长卿〈戏赠干越尼子歌〉:「厌向春江空浣沙,龙宫落发披袈裟。」《宋史·卷三○四·刘师道传》:「几道既擢第,事泄,诏落其籍,永不预举。」
  5. 掉在后面。唐·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诗:「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6. 衰败。如:「衰落」、「家道中落」。清·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越二载,生铨,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
  7. 停留。如:「落脚」、「话音未落」。唐·刘长卿〈入桂渚次砂牛石穴〉诗:「片帆落桂渚,独夜依枫林。」
  8. 留下。如:「落款」、「不落痕迹」。
  9. 得到。《红楼梦·第三四回》:「伏侍一场,大家落个平安,也算是造化了。」
  10. 归属。如:「重担落在谁身上?」唐·杜甫〈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诗:「不意青草湖,扁舟落吾手。」
  1. 掉下的、凋零的。如:「落英缤纷」。唐·白居易〈长恨歌〉:「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2. 余留的。《石点头·卷四·瞿凤奴情愆死盖》:「我只当做个老丫头,情愿以大作小,服事你终身。拾些残头落脚,量不占住你正扇差徭,一举两得,可好么?」
  3. 稀疏、冷清的。如:「寥落」、「疏落」。《史记·卷一二○·郑当时传》:「家贫,宾客益落。」
  4. 伶俐。如:「俐落」。
  1. 人所聚居的地方。如:「村落」、「部落」。唐·杜甫〈兵车行〉:「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2. 停留、停顿的地方。如:「下落」、「著落」。
  3. 量词。计算成堆成叠物品的单位。如:「一落书」、「两落碗」。
  4. 姓。如汉代有落闳。

落 [ là ]

  1. 遗漏、忘记。如:「丢三落四」、「我的皮匣子落在家里了。」
  2. 掉在后面、跟不上。如:「我们一伙人登山,他总是落在后头。」

落 [ lào ]

  1. 参见「落子」、「莲花落」等条。
  1. 降落。如:「鸟儿落在树上。」
  2. (一)​之又音。
山雨
唐 宋之问 度大庾岭 其一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南北朝 张正见 行经季子庙诗 野藤侵沸井,山雨湿苔碑。
唐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 宫槐陌 秋来山雨多,落叶无人扫。
唐 岑参 出关经华岳寺访法华云公 五月山雨热,三峰火云蒸。
唐 杜甫 重过何氏五首 其二 山雨尊仍在,沙沈榻未移。
唐 白居易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卢橘子低山雨重,棕榈叶战水风凉。
唐 无可 经贞女祠 精诚山雨至,岁月庙松衰。
唐 阎宽 松滋江北阻风 江风久未歇,山雨复相仍。
唐 杜牧 念昔游三首 其三 半醒半醉游三日,红白花开山雨中。
唐 周朴 送梁道士 晚花霜后落,山雨夜深寒。
唐 周繇 登甘露寺 海涛摏砌槛,山雨洒窗灯。
唐 许浑 将赴京师留题孙处士山居二首 其一 枕腻海云起,簟凉山雨来。
唐 许浑 咸阳城东楼 溪云初起日沈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唐 韩偓 雨 坐来簌簌山风急,山雨随风暗原隰。
宋 苏轼 少年时,尝过一村院。见壁上有诗,云:「夜凉疑有雨,院静似无僧。」不知何人诗也。宿黄州禅智寺,寺僧皆不在,夜半雨作,偶记此诗,故作一绝 佛灯渐暗饥鼠出,山雨忽来修竹鸣。
金 李俊民 集古 江村 夜添山雨作江声,绿暗红藏江上村。
元 周权 次韵古琴上人 泉冰冬涧涩,山雨夜钟沈。
元 倪瓒 赋德机徵君荆南精舍图 夏果落山雨,春衣染夕岚。
明 张羽 酒醒闻雨 微醉易成醒,起闻山雨度。  ——《骈字类编》
夜深 yè shēn
犹深夜。 唐 杜甫 《玩月呈汉中王》诗:“夜深露气清,江月满江城。” 唐 戴叔伦 《听歌回马上赠崔法曹》诗:“共待夜深听一曲,醒人骑马断肠迴。”《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夜深时分,还有人苦功读书,实为可敬。”  ——《漢語大詞典》
寒 hán《國語辭典》

寒 [ hán ]

  1. 冷。如:「酷寒」、「御寒」、「饥寒交迫」、「天寒地冻」。《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唐·白居易〈长恨歌〉:「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2. 穷困。如:「贫寒」、「家境清寒」。《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绨袍以赠之。」
  3. 卑贱。如:「寒门」、「寒儒」。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 秋冬寒冷的季节。与「暑」相对。《易经·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2. 国名。夏朝诸侯寒浞的封国。故址在今大陆地区山东省潍县境。
  3. 姓。如夏朝有诸侯寒浞,汉代有寒朗。
  1. 使受冷。《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 战栗、害怕。如:「心寒」、「胆寒」。《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以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
  3. 终止、停止。《左传·哀公十二年》:「今吾子曰必寻盟。若可寻也,亦可寒也。」晋·杜预·注:「寒,歇也。」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