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宫高折桂,领教司陶甄。

朱诚泳明代〕《寿李封君绣衣

沁源有遗老,安居踰稀年。鼻祖老聃氏,遥遥乃曾玄。

髫年入頖宫,经礼穷三千。蟾宫高折桂,领教司陶甄。

黉堂拥师席,白昼那肯眠。鄠邑亦多士,教铎日以宣。

慈溪还小试,吏隐聊周旋。一朝挥印绶,去去何飘然。

庭闱足甘旨,节孝人共传。鲤庭莱衣趋,兰桂纷相联。

蜚英有侍御,超登多士先。中台应豸绣,龙敕推恩全。

朅来振风纪,将命历秦川。晴云飞太行,东望心旌悬。

时维小春月,寔逢初度天。王事念靡盬,私归宁敢专。

沁源近西土,夙昔闻其贤。所存在忠孝,食报宜绵绵。

方今天子圣,寿域开八埏。我诗贺而翁,庸续南山篇。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蟾宫折桂领教陶甄

蟾宫 chán gōng
(1).月宫;月亮。 唐 许昼 《中秋月》诗:“应是蟾宫别有情,每逢秋半倍澄清。” 明 朱鼎 《玉镜台记·闺思》:“岁月易推迁,倏尔经年,又是秋之半,蟾宫几缺圆。” 清 程麟 《此中人语·红楼梦竹枝词》:“镇日蟾宫锁不开,紫云何日上瑶臺。”
(2). 唐 以来称科举及第为蟾宫折桂,因以指科举考试。 南唐 李中 《送黄秀才》诗:“蟾宫须展志,渔艇莫牵心。”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陶副车求荐见忌》:“好去蟾宫是归路,明年应折桂枝香。” 明 沈鲸 《双珠记·廷对及第》:“一声霹靂乾坤撼,看蟾宫步,雁塔名,琼林宴,八珍异饌天厨荐。”越剧《二度梅》第四场:“我与你夫妻南北离天涯,愿你蟾宫著锦袍。”参见“ 蟾宫折桂 ”。  ——《漢語大詞典》
高 gāo《國語辭典》

高 [ gāo ]

  1. 上下距离远的。与「低」相对。如:「山高水深」、「高楼大厦」 。
  2. 超越一般水准的、等级在上的。如:「高等教育」、「高级」、「高手」。
  3. 优良。如:「高材生」。
  4. 价格贵的。如:「高价」。
  5. 年纪老的。如:「高龄」。
  6. 声音尖锐激昂的。如:「高歌」。
  1. 物体直立时上下的长度。如:「身高」。
  2. 高的地方。如:「居高临下」、「登高望远」。
  3. 姓。如唐代有高适。
  4.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尊崇、敬重。《韩非子·五蠹》:「以其不收也外之,而高其轻世也。」
折桂 zhé guì
《晋书·郤詵传》:“ 武帝 於 东堂 会送,问 詵 曰:‘卿自以为何如?’ 詵 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后因以“折桂”谓科举及第。 唐 杜甫 《同豆卢峰知字韵》:“梦兰他日应,折桂早年知。” 宋 张抡 《满庭芳·寿杨殿帅》词:“流庆远;芝兰秀发,折桂争先。” 清 李渔 《夺锦楼》第一回:“那些未娶少年一发踊跃不过,未曾折桂,先有了月里嫦娥。” 王毓岱 《示和甫》诗:“擷芹復折桂,亲非由我显。”  ——《漢語大詞典》
领教(領教)lǐng jiào
(1).接受教益。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燕都赋》:“ 檇李 顾渊白 ,恃才傲物,尝入京献《燕都赋》。翰长 元公 復初 不喜,曰:‘今天朝四海一统,六合一家, 燕 盖昔时 战国 名,何 燕 之有?’惭恨而归,晚年始得领教。” 洪深 《女人女人》第一幕:“我说你是小孩子,你还不领教!”
(2).常用作谦词。表示接受对方指教、接受对方教益的意思。 明 屠隆 《綵毫记·乘醉骑驴》:“原来就是 任君 ,向年领教长歌,词采流溢,小生气索,未有报章,幸会幸会。”《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况太保公屡主礼闈,翰苑门生不知多少,何取晚生这一个野人?这就不敢领教了。”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四九:“ 懋廉兄 说还有其他原因,我倒愿意领教领教。”
(3).犹听从。《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留饮了三五盃,意欲做些暗昧之事。奈何往来之人,应接不暇,取便约在灯宵相会。 秉中 领教而去。”
(4).请教,请求指教。《老残游记》第三回:“只便请 铁先生 就搬到衙门里来住罢,以便随时领教。” 巴金 《沉落》:“也常有一些青年到他家去领教,不过去了一次以后就不见再去。” 赵树理 《小经理》:“再者 三喜 自己也不懂生意,又要向 王忠 领教,又怕受 王忠 的捉弄,因此不敢领这个盘。”
(5).谓体验,认识。《儿女英雄传》第七回:“这位穿红的姑娘的谈锋,本领,性格儿,众位也都领教过了。”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 山根 阴险,早经领教,其实只知树势,祸学界耳。” 茅盾 《小巫》一:“那一回,菱姐第一次领教了老爷的拳脚。”  ——《漢語大詞典》
司 sī《國語辭典》

司 [ sī ]

  1. 掌管。如:「职司」、「司仪」、「各司其事」。《文选·陆机·文赋》:「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
  1. 中央机关各部以下的组织单位。如:「外交部礼宾司」、「教育部社会教育司」。
  2. 姓。如宋代有司超。
陶甄 táo zhēn
(1).比喻陶冶、教化。《文选·张华〈女史箴〉》:“茫茫造化,二仪既分。散气流形,既陶既甄。” 李善 注:“ 如淳 曰:陶人作瓦器谓之甄。”《晋书·乐志上》:“弘济区夏,陶甄万方。” 唐 薛逢 《送西川杜司空赴镇》诗:“莫遣洪鑪旷真宰,九流人物待陶甄。” 清 陈梦雷 《赠臬宪于公》诗:“禄微坚砥礪,俗野急陶甄。”
(2).比喻造化,自然界。 宋 苏轼 《寄题刁景纯藏春坞》诗:“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年抛造物陶甄外,春在先生杖履中。”
(3).比喻君王。 五代 齐己 《送司空学士赴京》诗:“重謁往年金牓主,便将才术佐陶甄。” 明 薛蕙 《送杨石斋》诗:“累朝瞻翊戴,四海忆陶甄。”
(4).指权位或掌握权位的人。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二游诗·徐诗》:“君抱王佐图,纵步凌陶甄。” 宋 王禹偁 《献仆射相公》诗之二:“五年黄阁掌陶甄,忧国翻成两鬢斑。”
(5).烧制陶器。《明史·职官志一》:“凡陶甄之事,有岁供,有暂供,有停减,籍其数,会其人,毋轻毁以费民。”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