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钥固荣卫,腹心赖调和。
黑公自名将,倾盖禺山坡。谈兵樽俎间,只手提天戈。
适当喉舌地,国脉在运河。锁钥固荣卫,腹心赖调和。
文武有吉甫,庙算帝心嘉。忠信挞秦楚,一心不在多。
倭奴偏水战,出没淩苍波。短兵慎相接,长技我爪哇。
丈人出奇计,攻守万无差。吾有进取策,并用夫如何。
请调三土州,家兵强莫过。亲裹土粮来,无费我公家。
功成酬以爵,否则削有加。乌艚绝港口,众兵如刈麻。
二策须兼举,相与灭么么。钟鼓闻天地,晏眠嬉且歌。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锁钥(鎖鑰)suǒ yuè
亦作“鏁钥”。亦作“鎻钥”。
(1).锁,用以扃固门户箱匣的器具。 唐 韩愈 《竹洞》诗:“洞门无锁钥,俗客不曾来。”《元典章新集·刑部·禁搔扰》:“盖坊司之役,家无鏁钥,缺人看守。”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二:“锁钥云者,以其形如籥耳。今锁有圆身者,古制也;方身锁,近世所为。”
(2).指锁和钥匙。《水浒传》第二一回:“婆子去房里拿了锁钥,出到门前,把门锁了,带了钥匙。”
(3).比喻极其重要、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关键。 明 唐顺之 《赠王潼谷出守保定》诗:“共説股肱部,须凴锁钥才。”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情》:“然则情也者,实天地之锁钥,人生之枢纽也。”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二章:“民间言论却以为民主是巩固团结,加强民众动员及革新政治的锁钥。” 聂绀弩 《略谈鲁迅先生的〈野草〉》:“《野草》是 鲁迅 先生为自己写,写自己的书,是理解他的锁钥。”
(4).喻军事重镇;出入要道。 宋 王君玉 《国老谈苑二》:“ 準 曰:‘主上以朝廷无事,北门锁钥,非 準 不可。’” 明 尹耕 《紫荆关》诗:“ 汉 家锁钥惟玄塞,隘地旌旗见紫荆。”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 山东 济南府 ,有 大清桥 ,为 济河 之锁钥,桥孔十一。” 清 严如煜 《三省边防备览·艺文下》:“ 平利 夹在 川 楚 之中,为三省鎻钥。”
(5).喻防守。 唐 刘宽夫 《邠州节度使院新建食堂记》:“锁钥郊圻,将帅得人,则虏马不敢东向而牧。” 明 尹耕 《上谷歌》:“向日北门严锁钥,于今南牧盛风烟。” 朱琦 《感事》诗:“虎鹿復逼近,锁钥失坚垒。”
(6).禁闭。 李书成 《学生之竞争》:“譬之有万金之家,惧其子弟之跋扈,扎缚之,锁钥之,而置于幽室。” ——《漢語大詞典》
(1).锁,用以扃固门户箱匣的器具。 唐 韩愈 《竹洞》诗:“洞门无锁钥,俗客不曾来。”《元典章新集·刑部·禁搔扰》:“盖坊司之役,家无鏁钥,缺人看守。”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二:“锁钥云者,以其形如籥耳。今锁有圆身者,古制也;方身锁,近世所为。”
(2).指锁和钥匙。《水浒传》第二一回:“婆子去房里拿了锁钥,出到门前,把门锁了,带了钥匙。”
(3).比喻极其重要、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关键。 明 唐顺之 《赠王潼谷出守保定》诗:“共説股肱部,须凴锁钥才。”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情》:“然则情也者,实天地之锁钥,人生之枢纽也。”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二章:“民间言论却以为民主是巩固团结,加强民众动员及革新政治的锁钥。” 聂绀弩 《略谈鲁迅先生的〈野草〉》:“《野草》是 鲁迅 先生为自己写,写自己的书,是理解他的锁钥。”
(4).喻军事重镇;出入要道。 宋 王君玉 《国老谈苑二》:“ 準 曰:‘主上以朝廷无事,北门锁钥,非 準 不可。’” 明 尹耕 《紫荆关》诗:“ 汉 家锁钥惟玄塞,隘地旌旗见紫荆。”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 山东 济南府 ,有 大清桥 ,为 济河 之锁钥,桥孔十一。” 清 严如煜 《三省边防备览·艺文下》:“ 平利 夹在 川 楚 之中,为三省鎻钥。”
(5).喻防守。 唐 刘宽夫 《邠州节度使院新建食堂记》:“锁钥郊圻,将帅得人,则虏马不敢东向而牧。” 明 尹耕 《上谷歌》:“向日北门严锁钥,于今南牧盛风烟。” 朱琦 《感事》诗:“虎鹿復逼近,锁钥失坚垒。”
(6).禁闭。 李书成 《学生之竞争》:“譬之有万金之家,惧其子弟之跋扈,扎缚之,锁钥之,而置于幽室。” ——《漢語大詞典》
固 gù《國語辭典》
固 [ gù ]
形- 结实、坚硬。如:「牢固」、「稳固」、「坚固」。《文选·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
- 坚定、确定。《韩非子·五蠹》:「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
- 安定。如:「巩固国防」。《国语·鲁语上》:「晋始伯而欲固诸侯,故解有罪之地以分诸侯。」《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
- 禁闭。《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是以欲谈者宛舌而固声,欲行者拟足而投迹。」《三国志·卷一九·魏书·陈思王植传》:「国之纲纪,本无禁固诸国通问之诏也。」
- 坚决、坚持、极力。如:「固守」。《书经·大禹谟》:「禹拜稽首固辞。」《老残游记·第四回》:「那人再三固让。老残仍送出大门,看那人上马去了。」
- 原来、一向。如:「固有道德」。《孟子·梁惠王上》:「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 当然、诚然。唐·柳宗元〈封建论〉:「州县之设,固不可华也。」《聊斋志异·卷一一·王大》:「谄者固可诛,谬者亦可恨也。」
- 姑且、暂且。《老子·第三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若之,必固强之。」
-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固来。
荣卫(榮衛)róng wèi
(1).营卫,保卫。《吕氏春秋·士容》“德行尊理而羞用巧卫” 汉 高诱 注:“尊重道理而行,羞以巧媚自荣卫也。” 陈奇猷 集释引 毕沅 曰:“‘荣’,疑‘营’。”
(2).中医学名词。荣指血的循环,卫指气的周流。荣气行于脉中,属阴,卫气行于脉外,属阳。荣卫二气散布全身,内外相贯,运行不已,对人体起着滋养和保卫作用。《素问·热论》:“五藏已伤,六府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
(3).泛指气血、身体。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若乃精灵困于烦扰,荣卫消於役用。” 唐 陆龟蒙 《记事》诗:“虽然荣卫困,亦觉精神旺。” 明 唐寅 《白发》诗:“忧思固逾度,荣卫岂及衰。” ——《漢語大詞典》
(2).中医学名词。荣指血的循环,卫指气的周流。荣气行于脉中,属阴,卫气行于脉外,属阳。荣卫二气散布全身,内外相贯,运行不已,对人体起着滋养和保卫作用。《素问·热论》:“五藏已伤,六府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
(3).泛指气血、身体。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若乃精灵困于烦扰,荣卫消於役用。” 唐 陆龟蒙 《记事》诗:“虽然荣卫困,亦觉精神旺。” 明 唐寅 《白发》诗:“忧思固逾度,荣卫岂及衰。” ——《漢語大詞典》
腹心 fù xīn
(1).肚腹与心脏,皆人体重要器官。亦比喻贤智策谋之臣。《诗·周南·兔罝》:“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郑玄 笺:“此罝兔之人,行於攻伐,可用为策谋之臣,使之虑事,亦言贤也。”《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唐 陈子昂 《上军国利害事·牧宰》:“宰相陛下之腹心,刺史县令陛下之手足,未有无腹心手足而能独理者也。”《金瓶梅词话》第十七回:“君犹元首,辅臣犹腹心也,百官犹四肢也。”
(2).指亲信。《汉书·张汤传》:“ 伍被 本造反谋,而 助 亲幸出入禁闥腹心之臣,乃交私诸侯,如此弗诛,后不可治。”《陈书·高祖纪上》:“ 景 至闕下,不敢入臺,遣腹心取其二子而遁。” 清 洪升 《长生殿·合围》:“原有三十二路将官,番 汉 并用,性情各别,难以任为腹心。” 郭沫若 《王阳明礼赞》:“ 刘瑾 命腹心二人尾随,原拟在途中加以暗害。”
(3).犹言至诚之心。《左传·宣公十二年》:“君之惠也,孤之愿也,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君实图之。”《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 宋 王安石 《谢林中舍启》:“比问州邸,云改县章,治所相望,私诚甚喜,谓宜朝夕,可布腹心。”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红玉》:“今实布腹心:僕之卧薪尝胆者,固有日矣。”
(4).比喻近中心的重要地区。《史记·赵世家》:“今 中山 在我腹心,北有 燕 ,东有 胡 ,西有 林胡 、 楼烦 、 秦 、 韩 之边,而无彊兵之救,是亡社稷,柰何?” 唐 韩愈 《论天旱人饥状》:“又京师者,四方之腹心,国家之根本。” 清 昭梿 《啸亭杂录·亮总兵》:“腹心千里,兵力虚弱。” 杨朔 《海罗杉》:“ 大井 深藏在 井冈山 的腹心地带,四面紧围着层层迭迭的高山。” ——《漢語大詞典》
(2).指亲信。《汉书·张汤传》:“ 伍被 本造反谋,而 助 亲幸出入禁闥腹心之臣,乃交私诸侯,如此弗诛,后不可治。”《陈书·高祖纪上》:“ 景 至闕下,不敢入臺,遣腹心取其二子而遁。” 清 洪升 《长生殿·合围》:“原有三十二路将官,番 汉 并用,性情各别,难以任为腹心。” 郭沫若 《王阳明礼赞》:“ 刘瑾 命腹心二人尾随,原拟在途中加以暗害。”
(3).犹言至诚之心。《左传·宣公十二年》:“君之惠也,孤之愿也,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君实图之。”《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 宋 王安石 《谢林中舍启》:“比问州邸,云改县章,治所相望,私诚甚喜,谓宜朝夕,可布腹心。”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红玉》:“今实布腹心:僕之卧薪尝胆者,固有日矣。”
(4).比喻近中心的重要地区。《史记·赵世家》:“今 中山 在我腹心,北有 燕 ,东有 胡 ,西有 林胡 、 楼烦 、 秦 、 韩 之边,而无彊兵之救,是亡社稷,柰何?” 唐 韩愈 《论天旱人饥状》:“又京师者,四方之腹心,国家之根本。” 清 昭梿 《啸亭杂录·亮总兵》:“腹心千里,兵力虚弱。” 杨朔 《海罗杉》:“ 大井 深藏在 井冈山 的腹心地带,四面紧围着层层迭迭的高山。” ——《漢語大詞典》
赖 ( 賴 ) lài
赖 [ lài ]
- 倚靠,仗恃:依~。仰~。百无聊~(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 留在某处不肯走开:~着不走。
- 不承认:抵~。~账。~婚。
- 刁钻泼辣,不讲道理;游手好闲,行为不端的人:~子。无~。
- 诬,怪罪:诬~。
- 不好,劣:好~。
- 姓。
调和(調和)tiáo hé
(1).烹调,调味。《管子·小称》:“夫 易牙 以调和事公,公曰:‘惟烝婴儿之未尝。’於是烝其首子而献之公。”《后汉书·独行传·陆续》:“ 续 曰:‘因食餉羹,识母所自调和,故知来耳。’”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不假调和,野蔬何以有味。”
(2).搅拌均匀。《齐民要术·种麻子》引《氾胜之书》:“种麻,预调和田,二月下旬、三月上旬、傍雨种之。” 宋 梅尧臣 《蜜》诗:“调和露与英,凝甘滑於髓。”《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此茆味异,可栽植於此地,久服长生……宜调和美酒饮之。”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二:“调和诸种颜料,只显一种带灰的黑。”
(3).调味用的佐料。《西游记》第六八回:“有两个在官人问道:‘长老那里去?’ 行者 道:‘买调和。’那人道:‘……那 郑 家杂货店,凭你买多少油、盐、酱、醋、薑、椒。’” 韩文洲 《四年不改》:“怎么搞的?什么调和也没有!我走了几家没有吃到点醋。”
(4).协调、和谐;使和谐。《墨子·节葬下》:“是故凡大国之所以不攻小国者,积委多,城郭修,上下调和,是故大国不耆攻之。” 汉 贾谊 《新书·六术》:“是故五声宫、商、角、徵、羽,唱和相应而调和。” 唐 元稹 《桐花》诗:“尔生不得所,我愿裁为琴。安置君王侧,调和元首音。”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一章:“ 周仆 竭力使自己的情绪与屋里的气氛相调和。”
(5).折中,中和。《荀子·修身》:“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 鲁迅 《三闲集·无声的中国》:“ 中国 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三章:“ 梁任公 又谓《四十二章》颇含大乘教理,其伪作者深通 老 庄 之学,怀抱调和释、道思想。”
(6).调解,消弭争端。 宋 苏轼 《大雪论差役不便札子》:“臣每见 吕公著 、 安燾 、 吕大防 、 范纯仁 ,皆言差役不便,但为已行之,今不欲轻变,兼恐臺諫分争,卒难调和。”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九:“ 乌武壮 、 向忠武 二公亦皆名将,积有齟齬, 江忠烈 在 乌 幕,调和之苦,甚於恭勤。” 吴泰昌 《阿英忆左联》:“来人是为调和创造社、太阳社与 鲁迅 的关系。”
(7).调理使和顺。 唐 刘禹锡 《代裴相公让官表》之三:“虽有药石,安能调和?”《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待学生先以煎药治其虚热,调和臟腑,即进饮食。”
(8).指和顺。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一中年妇人,按脉调和,乃云无病可医。” ——《漢語大詞典》
(2).搅拌均匀。《齐民要术·种麻子》引《氾胜之书》:“种麻,预调和田,二月下旬、三月上旬、傍雨种之。” 宋 梅尧臣 《蜜》诗:“调和露与英,凝甘滑於髓。”《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此茆味异,可栽植於此地,久服长生……宜调和美酒饮之。”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二:“调和诸种颜料,只显一种带灰的黑。”
(3).调味用的佐料。《西游记》第六八回:“有两个在官人问道:‘长老那里去?’ 行者 道:‘买调和。’那人道:‘……那 郑 家杂货店,凭你买多少油、盐、酱、醋、薑、椒。’” 韩文洲 《四年不改》:“怎么搞的?什么调和也没有!我走了几家没有吃到点醋。”
(4).协调、和谐;使和谐。《墨子·节葬下》:“是故凡大国之所以不攻小国者,积委多,城郭修,上下调和,是故大国不耆攻之。” 汉 贾谊 《新书·六术》:“是故五声宫、商、角、徵、羽,唱和相应而调和。” 唐 元稹 《桐花》诗:“尔生不得所,我愿裁为琴。安置君王侧,调和元首音。”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一章:“ 周仆 竭力使自己的情绪与屋里的气氛相调和。”
(5).折中,中和。《荀子·修身》:“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 鲁迅 《三闲集·无声的中国》:“ 中国 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三章:“ 梁任公 又谓《四十二章》颇含大乘教理,其伪作者深通 老 庄 之学,怀抱调和释、道思想。”
(6).调解,消弭争端。 宋 苏轼 《大雪论差役不便札子》:“臣每见 吕公著 、 安燾 、 吕大防 、 范纯仁 ,皆言差役不便,但为已行之,今不欲轻变,兼恐臺諫分争,卒难调和。”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九:“ 乌武壮 、 向忠武 二公亦皆名将,积有齟齬, 江忠烈 在 乌 幕,调和之苦,甚於恭勤。” 吴泰昌 《阿英忆左联》:“来人是为调和创造社、太阳社与 鲁迅 的关系。”
(7).调理使和顺。 唐 刘禹锡 《代裴相公让官表》之三:“虽有药石,安能调和?”《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待学生先以煎药治其虚热,调和臟腑,即进饮食。”
(8).指和顺。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一中年妇人,按脉调和,乃云无病可医。”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