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骨朵】见黄童白叟把香醪劝,怕不透彻了酒兴诗颠。

费唐臣元代〕《杂剧·苏子瞻风雪贬黄州

第一折

(王安石上,开)助役青苗法令行,坐看足食更强兵。嗷嗷朝野多非己。独仗君王自圣明。下官姓王名安石,字介甫,金陵人氏。自幼讲明儒术,涉猎子史,叨举进士。蒙圣人抬举,官做到丞相之职。小官既蒙知遇,知无不言。言无不用。近见西北二边用兵,财用匮乏。我有一策,要行青苗助役于民间。在朝诸官,多言不便,独翰林学士苏轼,十分与我不合。昨日上疏,说我奸邪,蠹政害民。我欲报复,况主上素重其才,难以轻去。且本官志大言浮,离经畔道,见新法之行,往往行诺吟咏。我已着御史李定等,劾他赋诗讪谤,必致主上震怒,置之死地,亦何难哉。计谋已定,且试看如何。(驾上引一行人,云)勤政楼头夜末央,五更殿陛有轻霜。欲教四海隆仁化,侧席从容纳谏章。某宋帝是也。自我祖公公太祖皇帝,陈桥推戴,奄有四海,传太宗、真宗、仁宗、英宗,以至朕躬。幸喜天下治平,独西北二边未宁,几欲用兵,又恐财用匮乏,馈饷不继。昨日宰相王安石,志欲富国强兵,意与朕合。立青苗助役之法,十分有见。但百官多喜因循,以为不便。翰林学士苏轼,尤深诋毁。朕欲加罪,怜惜其才。近闻又生怨谤,妄斥朝廷,未知真伪。左右,唤御史台官来,朕问取则。(左右云)御史台官安在?圣上宣唤。(扮李定上,云)某御史李定是也。自出身以来,深蒙时相王荆公抬举,见任御史之职。近因新法未行,翰林学士苏轼与荆公言论不合,令某劾其平日所为诗章有干政化者,具为一疏,劾其谤讪,本已写定了。如今圣上又来宣唤,须索走一遭去。(做到科)(拜跪云)陛下宣小臣何用?(驾云)近闻学士苏轼,托诗毁谤,言官何不论劾?(李云)臣已具本,正欲投进。(递本科)(驾云)你说一遍朕听。(李跪云)御史李定等言:今有翰林学士苏轼,章句腐儒,骤登清要。志大言浮,离经畔道。论新法而短毁时相,托吟咏而谤讪朝廷。实有无君之罪,难逭欺上之诛。且如《题古桧》云:"根到九泉无屈处,世间惟有蛰龙知。"陛下飞龙在天,轼以为不知己,而求地下之蛰龙,非不臣而何?陛下发钱本以业贫民,轼则曰:"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陛下明法以课群吏,轼则曰:"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终无术"。陛下兴水利,轼则曰:"造物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陛下议盐铁。轼则曰:"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如此之类尚多,伏望圣明早加显戮,以息怨谤,伏候指挥。(驾怒云)苏轼小臣讪上,着廷尉司拿问。(内应)(下)(张丞相上,云)下官张方平是也。旧居丞相之职,告老家居。朝廷大事,常蒙主上垂访。
近者学士苏轼,乃一代才子。止因与王安石言论不合,被其门客李定妄引诗篇,劾他谤讪。主上震怒,送廷尉治罪,要处之死地。我想来:人才难得,又使主上有杀近臣之名。只索救他一遭去。(下)(驾上,云)前日着廷尉司勘问苏轼,至今不见复旨。朕想来:本官清才重名,见重当世。其诸诗作,不过一时之兴,岂有深意,待问的如何,朕自有区处。(张丞相上,云)来到这朝门前,近巨通报咱。(左右报云)有张方平等宣。(驾云)宣来。(张进拜,云)臣有短谏,伏取圣裁。臣见得学士苏轼,忠信为国,不避时相。吟诗遣兴,岂在朝廷,况诗尚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今言官李定,怀论己之私仇,结奸邪之党类,风闻妄奏,不协人心。伏望圣明,收回成命,复本官之职,遂好生之德,臣不敢专擅,惟圣鉴不错。(驾云)朕心正欲如此。近臣快宣的苏轼来者。(内应科)(正末上,云)小生姓苏名轼,字子瞻,四川眉州人也。少举进士,官授翰林学士承旨。极蒙主上眷顾,每召对便殿,或至深夜,尝彻御前金莲炬送归,恩渥无比。但时相王安石,误国害民,创立新法,四海怨望。而御史李定,不持生母仇氏服,下官尝恶其为人。下官前日具疏,论王安石之奸。不想李定党比王安石,劾奏下官赋诗毁谤朝廷。主上听信,将下于大理狱。要处以死。今日圣旨又来宣唤。不知为何?想俺初登仕版,何等志气,今日只如此也。(唱)

【仙吕】【点绛唇】万顷潇湘,九天星象,长江浪,吸入诗肠,都变做豪气三千丈。

【混江龙】想着那丝纶阁上,常则是紫薇花对紫薇郎。步九重春色,拂两袖天香。万里云烟挥翰墨,一天星斗焕文章。翰林风月,京洛山川,洞庭烟雨,金谷莺花,怎能彀一轮皂盖飞头上。诗吟的神嚎鬼哭,文惊的地老天荒。

(云)小官若无才学,怎居翰林之职?想当日夜对内殿,宠赐金莲,际遇非浅也。(唱)

【油葫芦】想月满西楼夜未央,蒙君恩宿建章。不比长安三月荔枝香,翠鬟拥出芙蓉帐。又不是醉鞭误入平康巷,笙歌几处闻,净鞭三下响。没揣地半张鸾驾从天降,举首仿佛见君正。

【天下乐】恰便似一朵红云捧玉皇,官里呵慌忙,回未央,则恐怕六宫中美人愁夜长。下珠帘处处凉,靸金莲步步响,月明下吹箫引凤凰。

(云)来到这朝门外,当驾官通报者。(随驾官报云)宣的苏轼来了(驾云)着进来。(末见科)(驾云)苏轼,你职居近侍,何故托诗讽怨?本当处以重罪,张丞相再三申救,朕亦惜尔之才,赦尔死罪,谪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末云)谢吾皇不死之恩。陛下,臣蒙知遇,欲竭愚忠。见王安石一心变乱成法,臣上万言书谏诤。今日反受谪贬,兀的不屈死忠臣义士呵。(唱)

【那吒令】我立一身纪纲,守箪瓢陋巷。显一身气象,步金马玉堂。上一封谏章,入天罗地网。锦绣肠,江湖量,都分付水国江乡。

【鹊踏枝】万言策上君王,一骑马度衡阳。索离了三岛蓬莱,直走遍九曲沧浪。学不的李太白逍遥在醉乡,参破了韩昌黎夕贬潮阳。

(驾云)卿既遭御史台劾论,祖宗之法,朕不敢违。卿姑去,不久即诏还也。(末云)臣今辞了天颜,这一去摈斥海岛,葬江鱼之腹,再不能见陛下矣。(唱)

【寄生草】臣则待居蛮貊,再谁想立庙堂。今日有曾参难免投梭诳,今日有周公难免流言讲,有仲尼难免狐裘谤。本是个长门献赋汉相如,怎做的东篱赏菊陶元亮。

(驾云)卿虽远行,与在京何异?况四海之内,皆归一统。卿不必怨朕,亦国法之不得已也。(末云)陛下法令严明,臣岂敢怨。(唱)

【幺篇】臣折么流儋耳,臣折么贬夜郎。一个因书贾谊长沙放,一个因诗杜甫江边葬,一个因文李白波心丧。臣觑屈原千载汨罗江,便是禹门三月桃花浪。

(张丞相云)苏学士。今主上宽宥,谪官南行。你不必引证古人,多言反取罪责。(末云)丞想错矣。丈夫生世,忍垢何为?丞相,你听我说。(唱)

【金盏儿】不荒唐,不颠狂,折末云阳枭首高竿上,也要将碧天风月两平章。拚着梦魂游故国,想像赴高堂。则今日伤心游海岛,携手上河梁。(末云)罢、罢,则今日拜辞了圣驾,别了丞相,只索长行也。(唱)

【赚煞】则为不入虎狼群,躲离鲸鲵浪,直贬过淘淘大江,不信行人不断肠。赤紧的接天隅烟水茫茫,助凄凉衰草斜阳,休想我筑起高台望故乡。这里有当途虎狼,那里有拍天风浪。我要过水云乡,则是跳出是非场。(下)


第二折

(马正卿引童上,开)下官马正卿是也。黄州人氏。因王安石柄国,某在朝与他言论不合,致政来家,十分自在。近闻学士苏子瞻。上书发王安石之奸,反被言官论劾,贬他来黄州安置,有人传说将次来到。今日下着这等大雪,途路难行。我想忠臣烈士,多遭奸回之手,况苏学士大名,远近钦慕。我今领着家童,担着酒果,迎接苏学士。劝他饮一杯,稍敌寒威。这早晚敢待来也,只索等候咱。(末引童子上,云)下官苏轼,居翰苑数年,颇为遭际。奈王安石虐害百姓,蒙蔽朝廷。我上万言书谏主,反被奸党论劾。贬我湖南。行了数日,将到黄州。今日下着这等一天风雪,瘦蹇颠仆,小童寒战怎生奈何,想忠臣义士,好难处世也呵。(唱)

【正宫】【端正好】道德五千言,礼乐三十卷。本待经纶就舜日尧天,只因两角蜗蛮战,贬得我日近长安远。

【幺篇】瑶台昨夜蛟龙战,玉鳞甲飞满山川。冯夷饮罢琼林宴,醉把鲛绡剪。(云)好大雪也呵。(唱)

【滚绣球】泼墨云垂四野,铸银河插半天。把人间番做了广寒宫殿,有一千顷玉界琼田。这其间骚客迁,朝士贬。五云乡杳然不见,止不过隔蓬莱弱水三千。不能彀风吹章表随龙去,可做了雪拥蓝关马不前,哽咽无言。

(童云)老爹,下这等大雪,风又紧,兀的不冻杀我也。老爹连忙走动些。(末唱)

【倘秀才】早是水杳山长路远,那更雪冻风寒云卷。(云)你道我行的慢呵,可知可知(唱)我可甚为爱青山懒赠鞭!呵冻手,从双肩。我只索向前。(童云)老爹,人都说你好才学,却怎生遭贬,到不知老爹与上古贤人君子,那几个相似!(末云)这小的虽小倒也省事。你既问我,你听我与你说。(唱)

【滚绣球】我怕不文章似韩退之史,笔如司马迁。英俊如仲宣子建,豪迈如居易宗元。风骚如杜少陵,疏狂如李谪仙。高洁如谢安李愿。德行如闵子颜渊。为不学乘桴浮海鸱夷子,生扭做踏雪寻梅孟浩然。困煞英贤。

(童云)风寒雪大,我身上衣裳单薄,冻杀我也。老爹,你就不冷么!(末唱)

【叨叨令】寒森森朔风失留疏刺串,舞飘飘瑞雪踢良秃栾旋。骑着疋慢腾腾瘦蹇必丢不答践,冻的个立钦钦穉子滴羞笃速战。兀的不冻杀人也么哥,兀的不冻杀人也么哥。空教我瘦岩岩老夫迷留没乱倦。(童哭云)这等寒冷,看看走不动,几时到的黄州也。(末云)童子休烦恼咱,慢慢捱将去。(唱)

【倘秀才】脱离了长安市廛,须捱到黄州地面,更狠似夕贬潮阳路八千。往常师往圣,友前贤,到如今怎展!

(童云)老爹在翰林时,声名满天下,怎生一旦远贬南荒,好苦也。(末唱)

【滚绣球】我也曾写珠玑一万联,判莺花三百篇,扫千军笔端鏖战,但行处天子三宣。结平生诗酒缘,掌中天风月权。不是将帝王埋怨,为甚把苏轼似贾谊南迁。如今一牧童子随驴后,可甚两行朱衣到马前。四野萧然。

(马正卿云)苏大人,老夫等了多时也。(末相见科)(马云)老夫马正卿,闻知学士远来,在此久等。如此大雪,寒气逼人,请饮一杯,以敌寒威。(末云)念苏轼不才,朝廷斥逐,敢劳远迓,多感厚意者。(唱)

【呆骨朵】见黄童白叟把香醪劝,怕不透彻了酒兴诗颠。(马云)老夫久闻大才,敢求佳作见教。(末云)大人饮酒则饮酒。再休言诗。(马云)诗酒乃吾生分内事。大人此行,与诗酒何干。(末唱)我须不是为酒忘家,见如今因诗受贬。酒债是寻常事,诗病是平生愿。我为甚远流身万里,因此上怕吟诗百篇。(马云)苏大人高才重望,正宜居朝佐主,以治太平。岂宜放逐!(末唱)

【五煞】我情愿闲居村落攻经典,谁想闷向秦楼列管弦。枕碧水千寻,对青山一带,趁白云万顷,尽茅屋三间草舍蓬窗,苜蓿盘中,老瓦盆边,乐于贫贱,灯火对床眠。

(马云)大人此行,天下共知亏枉,青天可鉴,不久还朝重用也。(末唱)

【四煞】从教头上青天鉴,不愿腰间金印悬。受他冷冷清清,多多少少,避是是非非,万万千千。或向林皋声里,舴艋舟中,霍索溪边。一壶村酒,白眼望青天。

(马云)往常时紫罗襕白象简,那等尊贵,今日葛巾野服,似觉快乐也呵。(末唱)

【三煞】紫袍金带无心恋,两笠烟蓑有意穿。或向新妇矶头,鸥鹭乡中,儿女浦口,鹦鹉洲边。涨一竿春水,带一抹寒烟,掉一只渔舡。黑甜一枕睡,灯火对愁眠。

(马云)学士大人携家远谪,朝中旧僚友,也要常常寄音回去。(末,唱)

【二煞】佳音不托云间犬,老计惟凭阳羡田。对橘绿橙黄,山高月小,听南枝惊鹊,衰柳鸣蝉。不愁远害,不陷危机,不纳高轩。那里人离乡贱甚日是归年!

(马云)大人今远处炎方,朝廷公道何在!后世史官,必有纪录。(末唱)

【煞尾】从教臣子一身贬,留得高名万古传。但使歌低酒浅。卧雨眠烟,席地幕天,一任长安路儿远。(下)


第三折

(马正卿上,开)老夫马正卿是也。自从子瞻学士贬来黄州,又早许久,我常常差人问候。他虽一时被谗,终无大害。况他受知朝廷,必有宣回之日。但本州杨太守度量狭隘,不能济人。又兼是王安石门客,也无周给。我且看如何,再作处置。(下)(王安石上,开)下官王安石是也,叵耐苏轼毁我,已令台官弹劾,贬谪黄州安置,我心还未得遂,如今黄州杨太守,旧是我举用的,不如写一书与他,教他不要周济他。穷乡下邑,举眼无亲,不死那去。我已差人去了,试看如何!(下)(净扮杨太守上,云)无钱只图名,回家没结果。我就不去挝,妻子肯饶我。某乃杨太守是也。自幼读了几句儿书,之乎者也,哄得一举及第。也是祖宗积废,又蒙王安石丞相抬举,直做到黄州太守之职,此恩未报。近日丞相有书来,说苏轼学士恃才欺慢,见今安置黄州,着我处置他。我想来。苏轼是一代文人,岂可轻易坏他!只是在此穷乡僻邑,薪水不给,又是严冬腊月,冻饿死了。等他来谒见,只是不理他便了。今日升衙无事。左右看着有人来报我知道。(末引老妻、幼子上,云)某苏轼是也。自来到黄州,举眼无亲,借得两间破房住着。衣不盖身,食不充口,无一个人来看顾。天那苏轼一身受苦,也不打紧,连累妻子如此受苦。我空有凌云志气,治世才猷,怎生施展也呵!(唱)

【越调】【斗鹌鹑】湖海三年,家乡万里。志气如神,形容似鬼。瘴气才收,蛮烟又起。空叹息,人未归,望不见落叶长安,西风渭水。

(云)自从离了京都,到得这里,经了多少凄凉也呵。(唱)

【紫花儿序)见于些鸥行鹭聚,经了些鹤怨猿啼,盼了些凤舞龙飞。往常间胸藏星斗,气吐虹霓,依旧中原一布衣。挥剑长叹,只被金谷石崇,傲杀陋巷颜回。

(云)我一会家想起来,在杭州作官时,行动前簇后拥,日逐游乐,甚是受用,到今日如一场大梦也。(唱)

【小桃红】想西湖风月绕苏堤,尚觉王孙贵,银烛高烧照珠翠。如今百事成非,江山不管春憔悴。想金勒马嘶,玉楼人醉,依旧画桥西。

(云)前日如此快乐,今日这般生受,想造物好无定也。(唱)

【天净沙】住的是小窗茅屋疏篱,吃的是粗羹淡饭黄齑,穿的是破帽歪靴布衣,一身褴褛,便休题,卧重裀列鼎而食。

(俫云)这早晚还没得早饭吃,兀的不饿杀我也。(末云)浑家,孩儿害饥哩,甑中还有米也没有!(旦云)从昨日没了米了。(末云)既没了米,我出去对付些钱米来。(旦云)你平生志气昂昂,不肯屈于人,来到这里,举眼无亲,你那里对付去,你说错了也。(末唱)

【鬼三台】怕不待闲争气,赤紧的难存济。我则索折腰为米,更怕甚心急马行迟!你只是婆娘家见识。陶元亮见此不见彼,公孙弘救宽不救急。便做他志若元龙,赤紧的才过子美。

【紫花儿序】本待昂昂而已,特地远远而来,怎教快快而回!世无君子,你家有贤妻,休提。拚著个拨尽寒炉一夜灰,但得些粝食粗衣,免得冬暖号寒,年稔啼饥。

(云)我去再谒杨太守,求些用度去。(旦俫下)(末云)黄州杨太守,他也是读书人,我几遍去谒他,他只推故不放参,不知主何意思!我欲不去,出于无奈妻子忍不过饥寒,只索再求谒一番。行了多时,早到府衙门首。立着一个祗候,不免向前央一央。呀!祗侯哥哥,拜揖。(祗候云)是那里来的!(末云)大哥,你替我禀一声,说前翰林苏学士来见。(祗候进报云)禀老爹,门外有苏翰林拜见。(净云)请进,请进。(做见科)(末云)杨大人拜揖。念苏轼不才,远谪此郡,穷途无倚,大人何不青目一二?(净云)我道是谁?原来是安置副使苏轼。你毁谤朝廷,免死足矣,如何又来干谒公衙?我一廉如水,有甚么与你?把门人也不察好歹来报,妨我公事。左右,打这厮二十板。(左右上打祗侯了)(祗候赶末下)(净下)(末云)是我的不是了也。(唱)

【金蕉叶】恨唾手功名未遂,被衮衮儿曹见欺。似这等十谒朱门九闭,又不是一鹗西风万里。(祗候云)为你打了我一顿,你还缠甚么?快走快走。(末唱)

【圣药王】你教我快疾回,莫疑迟,可甚踏花归去马如飞。没道理,不做美。我满舡空载月明归,犹自说兵机。

(云)哥哥,再与我说一声。(祗候云)你好不晓事,为你打了我,又敢禀哩?你快走、走、走!走的迟,我一顿好打。(末唱)

【鬼三台】他把贤门闭,英雄弃,莫那孟尝君是你?畅好人面逐高低。今日羞归去。呵,思量可知,可知那经天纬地孔仲尼,遇着轻贤重色柳盗跖。不争富贵骄人,小人喻利。

(云)这公人道把门闭了,我想这一场好羞也。家中妻子,却怎了也?(唱)

【紫花儿序】仰望死圣人贤思相,量起怪友狂朋,凄凉杀稚子山妻。胸中有物,肚里无食,堪悲,虎病山前被犬欺。我觑杨太守这厮,好管仲之器,觑我为粪土之墙,你却是疥癣之疾。

(云)罢、罢,我这等人,岂是终身穷困,有一日天子宽恩,必然再召用也。(唱)

【绵搭絮】凭着我文如游夏,有一日君胜唐尧,宣的我依旧抽毫侍禁闱。似禹门平地一声雷,把蛰龙重振起。

(云)我若再得还朝呵。(唱)

【幺篇】对盘龙飞风椅,赋裁冰剪雾诗。虎遁狼驰,鱼跃鸢飞。那一日强如今日。沛作云霓,宴罢瑶池,出入向宫闱,拜舞向丹墀,那其间强似你。

【尾声】无端四海苍生辈,都不识男儿未济。我止望周人之急紧如金,君子之交淡如水。(下)楔子

(驾上,云)自从将学土苏轼安置黄州,不觉又过数年。当初误听李定等论劾,是朕一时没主张。如今在朝官员没一个如他的学问。似此高才之士,岂可终身斥朕逐,已令使臣领敕,宣召他回京,这一来必重用也。(下)(末上,云)下官苏轼,自从遭贬到这里,不知受了多多少少苦楚,时时亏马正卿周济。谁想主上垂念旧臣,来宣唤回朝。行李收拾已定,刻日起身。左右,门首看着有甚么人来?(左右云)理会得。(马正卿、杨太守领村人妓乐上,云)老夫马正卿是也。闻得朝廷再宣苏学士回朝,正要送他一送。不想杨太守来邀,说数年不曾看顾,不好相见,今同我送一送。行了一会,不觉早到苏学士寓舍。左右通报咱(左右云)报的老爹得知,有马正卿、杨太守来了。(末云)道有请。(相见科)(马云)闻知大人朝京,老夫同太守大人,持具一酌奉饯。(末云)不敢不敢。(净云)下官才力短浅,数年以来,多有欠恭之罪。又奉台阁风旨,因此相见远阔。大人海涵恕罪恕罪。(做递酒科)(末云)苏轼今日得再入朝,如死而复生。太守大人怎想有今日也呵!(唱)

【赏花时】再宣入瑞霭飘飘鳷鹊楼,却离了芳草凄凄鹦鹉洲。我去咱依旧乘肥马衣轻裘,休罪波文章太守,我早则不风雪贬黄州(众并下)


第四折

(驾上,云)前日使人宣唤学士苏轼,许久不见到。今日退朝,在便殿闲坐。当驾官,朝门外看者,苏轼敢待来也。(天使上,云)某天朝使臣是也。蒙圣人命,差往黄州,宣取苏轼学士回朝。到得那里,闻知苏学士多亏马正卿看顾,是他恩人,只是被杨太守窘辱,他是仇人。我今一并带来,在朝外等宣,理当复旨。(做见科,云)陛下。臣宣苏轼到来。(驾云)教他过来。(正末披秉上,云)下官苏轼,自被谗谮。远贬遐荒,谁想得复见天日。我想升沉荣辱,好无定呵。(唱)

【双调】【新水令】一身流落楚江滨,少年心等闲灰尽。爱君非爱己,忧道不忧贫。富贵浮云,真堪笑又堪恨。

【驻马听】造化通神,镜里功名梦驻身。无常忽近,一分流水二分尘。名流蜗角几时分,尘随马足何年尽。白发鬓边新,如其用我从先进。

(云)来到朝外,只索进见驾则。(拜科)(驾云)卿离朕数年,远居南服,颇觉辛苦,可也想朕来不会!你试说一遍则。(末云)陛下听臣细拆苦楚。(唱)

【落梅花】陛下既从头问,微臣怎敢隐?这数年间一言难尽。臣也会望烟波渺然思至尊,恨天涯有家难奔。

(驾云)卿在黄州,有甚亲识。用度如何!卿细说来。(末唱)

【水仙子】臣也曾远无亲戚近无邻,臣也曾釜有蛛丝甑有尘。臣则为归家懒睹妻儿问,到如今布袍上有泪痕。(驾云)闻知卿几遍被州官窘辱,卿是达者,如何苦苦干求于人。(末云)陛下臣非得已,实出于无奈也。(唱)臣放着急煎妻骂儿嗔,便做到达人知命,君子务本,也则索十谒朱门。

(驾云)卿才思渊源,诗作高古。前人诗穷而后工,卿诗作必胜于前。试赋一二篇朕听。(末云)臣不敢承旨也。(唱)

【甜水令】折末乐府离骚,长篇短韵,陛下待重与细论文,免陛下丁宁。非臣不逊,其实难效殷勤。(驾云)卿不肯对朕赋诗,卿在黄州,岂无吟咏!(末唱)

【折桂令】怕不待闲吟些白雪阳春,本是个咏月嘲风,翻做了罔上欺君。(驾云)朕当初一时之误,卿对此莺花景物,正好陶情写兴也。(末唱)陛下教吟彻莺花,这番敢走遍乾坤。(驾云)想当日卿夜对便殿,诏赐金莲,宫嫔簇拜,卿也曾赋〔满庭芳词〕。今日对朕再做一篇,有何不可。(末唱)见如今御史台威风凛凛,怎敢向翰林院文质彬彬,则一句吓杀微臣。则为这采女嫔妃,送了俺骚客诗人。

(驾云)卿在黄州,谁是恩人?谁是仇人?卿说来朕听。(末云)臣在黄州,多亏致仕马正卿周给,实被杨太守窘辱。(驾云)如今他二人在于何处。(末云)已蒙天使将带入朝,见在朝外等宣。(驾云)宣过来。(杨马见驾拜舞科)(杨云)非臣辱苏轼,他是放臣逐客,口舌害物。臣遵国法,岂敢容他?(驾云)马正卿为国重贤,扶持公道,有恩于苏轼,封京兆府尹,走马到任者。(马谢恩了)(驾云)杨太守怀奸结党,妒贤戕善,削去官啊,本家为民者。(末云)杨太守虽与臣不合,如今世情皆如此。炎凉趋避,亦时势之自然,陛下察之。(唱)

【川拨棹】这世里欠田文,都是些吃敲的石季伦。屋也似金银,山也似珠珍。有一千个为富不仁,傲贫人谄富人。

(云)陛下,他见臣贫穷,所以不看顾。(唱)

【七弟兄】清浊不分,仁义不存。只理会得自推尊,饥寒壮士无人问。似昌黎重作《送穷文》,鲁褒再作《钱神论》。

【梅花酒】这厮每世不闻,倚主欺宾,仗富欺贫,倚势欺人。富而骄贫而谄,贫无义富无恩。富无恩,岂是人?岂是人?类飞禽。类飞禽,颇曾论。颇曾论,处人伦。处人伦,傲饥贫。傲饥贫,莫生嗔。莫生嗔,闭贤门。闭贤门,使牛人。

【收江南】使牛人怎做孟尝君?似仲尼不遇叹麒麟。对清风明月两闲人,折末受窘,也强如骑马傍人门。

(驾云)今日事定,苏轼仍复学士,翰林供职者。(末拜云)感谢圣恩。但臣旷久,不能供职,不愿为官也。(唱)

【雁儿落】臣宁可闲居原宪贫,不受梦笔江淹闷。乐陶陶三杯元亮酒,黑娄娄一枕陈抟困。

【得胜令】则愿做白发老参军,怎消得天子重儒臣。那里显骚客骚人俊,到不如农夫妇蠢。绕流水孤村,听罢渔樵论,闭草户柴门,做一个清闲自在人。

题目王安石执拗行新法

李御史举劾报私仇

正名杨太守奸邪攻逐客

苏子瞻风雪贬黄州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骨朵黄童白叟香醪透彻酒兴诗颠

呆 ( 獃 ) dāi《國語辭典》

呆 [ dāi ]

  1. 痴愚、笨傻。如:「呆子」、「呆頭呆腦」。元·宮大用《范張雞黍·第二折》:「我待學踰垣的段干木,非為𢠳。垂釣的嚴子陵,不是呆。」
  2. 反應不靈敏。如:「呆滯」、「呆板」。
  1. 發愣。《水滸傳·第五回》:「魯智深……一壺酒、一盤肉,都吃了,太公對席看見,呆了半晌。」程乙本《紅樓夢·第三二回》:「寶玉正出了神,見襲人和他說話,並未看出是誰,只管呆著臉。」
  1. 表情死板、神志恍惚。如:「呆笑」、「呆望」、「他目睹那場車禍,簡直嚇呆了!」

呆 [ ​ái ]

  1. (一)​之又音。
骨朵 gǔ duǒ
(1).指古代的一种兵器。是一长棒,顶端缀一蒜形或蒺藜形的头,以铁或坚木制成。 唐 以后用为刑杖。 宋 以后并用为仪仗,俗称金瓜。《宋史·仪卫志二》:“凡皇城司随驾人数, 崇政殿 祇应亲从四指挥,共二百五十二人,执擎骨朵充禁卫。”《水浒传》第五九回:“ 宋江 执着骨朵,躬身声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十》:“惰者輒以骨朵击背股。”
(2).见“ 骨朵子直 ”。  ——《漢語大詞典》
见 ( 見 ) jiàn/xiàn
见 [ jiàn ]
  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风。~习。
  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5. 会晤:会~。接~。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见 [ xiàn ]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黄童白叟 huáng tóng bái sǒu
黄口小儿和白发老人。泛指老老少少。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卿士庶人,黄童白叟,踊跃欢呀,失喜噎欧。” 明 汤式 《一枝花·赠人》套曲:“远方,近方,黄童白叟知名望。一人下,万人上,铁券丹书姓字香。”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按:部民保留地方官,例所不许,而贤有司善政所逮,黄童白叟,卧辙攀辕,亦实有出於至诚者。”亦作“ 黄童皓首 ”、“ 黄童白颠 ”。 宋 司马光 《送伊阙王大夫歌》:“黄童皓首接手而游嬉。” 明 袁宏道 《邑钱侯直指疏荐序》:“夫今之黄童白颠,犹昔氓也;高冠长裾,犹昔士也。”  ——《漢語大詞典》
把 bǎ/bà《國語辭典》

把 [ bǎ ]

  1. 握住、拿著。如:「把手言欢」、「把住栏干」。《说文解字·手部》:「把,握也。」唐·孟浩然〈过故人庄〉诗:「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2. 看守。如:「把守」、「把关」。唐·贯休〈古塞下曲〉七首之一:「下营依遁甲,分帅把河隍。」《水浒传·第六一回》:「守门的左右约有四五十军士,簇捧著一个把门的官人在那里坐定。」
  3. 给与。《儒林外史·第四七回》:「虞家小厮又悄悄的从后门叫了一个卖草的,把他四个钱。」
  4. 抱著小孩大小便。如:「把屎」、「把尿」。
  1. 量词:➊ ​ 计算有柄、有把手器物的单位。如:「一把刀」、「两把伞」。➋ ​ 计算成束的长条状物品的单位。如:「一把葱」、「两把筷子」、「三把火把」。➌ ​ 计算手所能盈握数量的单位。如:「一把盐」、「两把花生米」。➍ ​ 计算手部动作的单位。如:「推他一把」、「拉你一把」。➎ ​ 计算火的单位。如:「放一把火」、「一把怒火」、「一把无名火」。
  1. 表示约数。如:「丈把长」、「个把钟头」。《儒林外史·第二回》:「李老爹这几年在新任老爷手里著实跑起来了,怕不一年要寻千把银子。」
  1. 将:➊ ​ 表示处理、处置的意思。如:「把门关上」、「把脸洗净」。➋ ​ 表示致使、导致的意思。如:「把他惹恼了」、「把你气哭了」、「把我急疯了」。
  2. 被。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这明明是天赐我两个横财,不取了他的,倒把别人取了去。」

把 [ bǎi ]

  1. (一)​1.之又音。

把 [ bà ]

  1. 柄,器具上便于手拿的部分。如:「枪把」、「刀把」。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卷一一·礼记音义之一》:「把中,音霸,手执处也。」也称为「把儿」、「把子」。
  2. 花、叶或果实等的梗子。如:「花把儿」、「叶把儿」。
香醪 xiāng láo
美酒。 唐 杜甫 《崔驸马山亭宴集》诗:“清秋多宴会,终日困香醪。” 南唐 李煜 《一斛珠》词:“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 宋 柳永 《西江月》词:“好梦狂随飞絮,閒愁浓胜香醪。” 清 陈维嵩 《薄倖·山下与顾景行话旧三迭前韵》词:“酒槽珠溅,向当壚小语,香醪可许新词换?”  ——《漢語大詞典》
劝 ( 勸 ) quàn
劝 [ quàn ]
  1. 说服,讲明事理使人听从:~说。~解(jiě)。~导。~教(jiào)。~谏。~慰。~戒。~进(封建社会劝说实际上已经掌握政权而有意做皇帝的人做皇帝)。
  2. 勉励:~勉。~学。~业。~善。
怕 pà《國語辭典》

怕 [ pà ]

  1. 恐惧、害怕。如:「贪生怕死」、「妳怕不怕雷电交加的夜晚?」唐·杜甫〈丽春〉诗:「如何贵此重,却怕有人知。」
  2. 担心、疑虑。如:「我怕你累著了。」、「我怕他别有用心。」
  1. 可能、或许、大概。表猜测。如:「这堆橘子怕有十来斤吧!」《儒林外史·第二六回》:「他怕不也有二十五六岁,他对人自说二十一岁。」
  2. 岂、难道。表反问。《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我怕不要周全?只是关著财利上事,连夫妻两个,心肝不托著五脏的。」《老残游记·第五回》:「他再有个长短,这家业怕不是众亲族一分?」
  3. 如果、倘若。《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三出》:「梅香,怕有赏春佳客来买酒,你与我安排了酒器,整顿则个。」《董西厢·卷五》:「可怜我四海无家独自个,怕得工夫肯略来看觑我么?」
  1. 姓。如唐代有怕善,宋代有怕篯。
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1.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2.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1.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2.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3.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1.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1.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1.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2.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1.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透彻(透徹)tòu chè
亦作“ 透澈 ”。
(1).详尽而深入。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辩》:“然悟有浅深,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红楼梦》第一一八回:“到底奶奶説话透彻!只一路讲完,就把二爷劝明白了。” 孙犁 《秀露集·关于纪昀的通信》:“至于文字之简洁锋利,说理之透彻周密;是只有 纪昀 的文笔,才能达到的。”亦指详尽而深入地了解。 宋 张载 《横渠易说·繫辞下》:“须透彻所从来,乃不眩惑。” 蔡元培 《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要透彻复杂的真相,应研究科学。”
(2).彻底。 鲁迅 《彷徨·伤逝》:“‘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彻底的思想就在她的脑里,比我还透澈,坚强得多。” 郭沫若 《断断集·中日文化的交流》:“总而言之,资本主义以前的 中国 旧文化流入 日本 是很透彻的。”
(3).清澈,明亮。 唐 杜牧 《题白苹州》诗:“溪光初透彻,秋色正清华。”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一:“开眼一看,天上是月,地下是雪,中间一颗大灯星,和一个猛醒的人。这一切完全了一个透澈晶莹的世界!” 杨朔 《黄海日出处》:“这是一双明亮透澈的眼睛,日夜守望着祖国的海洋。”  ——《漢語大詞典》
了 liǎo/le《國語辭典》

了 [ liǎo ]

  1. 明白、懂得。如:「一目了然」。宋·陸游〈醉歌〉:「心雖了是非,口不給唯諾。」
  2. 完畢、結束。如:「不了了之」、「責任未了」。《老殘遊記·第一九回》:「今日大案已了,我明日一早進城銷差去了。」
  1. 完全。與否定語「不」、「無」等連用。有「一點也不……」的意思。如:「了無新意」、「了無生趣」。
  2. 與「得」、「不」等連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如:「辦得了」、「寫不了」。
  1. 聰明、慧黠。如:「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了 [ le ]

  1. 置於動詞後,表示動作的結束。如:「到了」、「天黑了」、「吃了再走」。宋·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詞:「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2. 置於句末或句中停頓處。表示不耐煩、勸止等意思。如:「走了,還談這些幹什麼?」、「別哭了,事情會好轉的。」、「好了,吵了一天還不夠!」
酒兴(酒興)jiǔ xìng
饮酒的兴致。亦指酒后精神兴奋。 唐 白居易 《咏怀》:“白髮满头归得也,诗情酒兴渐阑珊。”《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凤来仪 ﹞不觉的趁着酒兴,敲檯拍櫈,气得泪点如珠的下来。” 沙汀 《催粮》:“而凭着酒兴,大家也就忘记了约束。”  ——《漢語大詞典》
诗颠(詩顛)shī diān
亦作“ 诗癲 ”。 谓读诗和作诗到如醉如痴的程度。 唐 贾至 《赠陕掾梁宏》诗:“ 梁子 工文四十年,诗颠名过草书颠。” 宋 杨万里 《读〈笠泽丛书〉》:“拈着 唐 诗废晚餐,傍人笑我病诗癲。” 清 黄景仁 《夜起》诗:“诗颠酒渴动逢魔,中夜悲心入寤歌。”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