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青梅 qīng méi
梅子。 南朝 宋 鲍照 《代挽歌》:“忆昔好饮酒,素盘进青梅。” 宋 辛弃疾 《满江红·饯郑衡州厚卿席上再赋》词:“还待得青梅如豆,共伊同摘。”《三国演义》第二一回:“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漢語大詞典》
骨 gǔ/gū《國語辭典》
骨 [ gǔ ]
名- 动物体内支持身体的支架组织。如:「筋骨」、「接骨」、「脊椎骨」、「脱胎换骨」。
- 支撑物体的架子。如:「龙骨」、「钢骨」、「伞骨」。
- 气概、风格。如:「傲骨」、「风骨」。唐·王维〈少年行〉四首之二:「敦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 姓。如隋代有骨仪。
- 二一四部首之一。
骨 [ gú ]
- 参见「[[骨头」、「骨碌」等条。
骨 [ gū ]
- 参见「骨朵儿]]」条。
瘦 shòu《國語辭典》
瘦 [ shòu ]
形- 肌肉不丰满。如:「瘦弱」、「瘦小」、「骨瘦如柴」、「燕瘦环肥」。
- 精赤不带脂肪的。如:「瘦肉」、「这块肉太肥,我要瘦一点的。」
- 纤细、不丰富。唐·白居易〈茅城驿〉诗:「地薄桑麻瘦,村贫屋舍低。」宋·陆游 〈泛舟〉诗:「叶凋山寺出,溪瘦石桥高。」
- 土地瘠薄。唐·孟郊〈秋夕贫居述怀〉诗:「浅井不供饮,瘦田长废耕。」
- 书法笔画细而有力。唐·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苦县光和尚骨立,书贵瘦硬方 通神。」
- 减损。如:「消瘦」。宋·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已 yǐ《國語辭典》
已 [ yǐ ]
動- 停止。《詩經·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論語·泰伯》:「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 完畢、完成。《國語·齊語》:「有司已於事而竣。」《漢書·卷三○·藝文志》:「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
- 黜退。《論語·公冶長》:「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
- 病癒。《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一飲汗盡,再飲熱去,三飲病已。」
- 已經。如:「時間早已過了。」《論語·微子》:「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唐·李白〈早發白帝城〉詩:「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 太、甚。《孟子·離婁下》:「仲尼不為已甚者。」《管子·戒》:「其為人也,好善而惡惡已甚。」
- 隨後、然後。《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韓王成無軍功,項王不使之國,與俱至彭城,廢以為侯,已又殺之。」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遊天台山日記》:「香風來處,玉蘭芳草,處處不絕。已至一山嘴,石壁直豎澗底,澗深流駛,旁無餘地。」
- 一定、必定。《漢書·卷五二·灌夫傳》:「夫不好文學,喜任俠,已然諾。」
- 用於句尾。相當於「矣」。《書經·洛誥》:「公定,予往已。」《孟子·梁惠王上》:「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 用於句首,表示感嘆的語氣。《書經·大誥》:「已!予惟小子。」同「哎 」。
- 此、如此。《論語·陽貨》:「不有博奕者乎?為之,猶賢乎已。」《史記·卷二·夏本紀》:「敦序九族,眾明高翼,近可遠在已。」
有生 yǒu shēng
(1).有生机。《列子·黄帝》:“幸矣,子之先生遇我也,有瘳矣。灰然有生矣。”
(2).有生命者。《列子·杨朱》:“有生之最灵者,人也。”《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夫万岁一期,有生之通涂;千载一遇,贤智之嘉会。” 李周翰 注:“有生,谓生人也。” 宋 刘敞 《睡起》诗:“有生滞形役,万物安静便。”
(3).有生命。 唐 李公佐 仆《留诗》:“我有长生理,不厌有生身。”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杂论》:“后世星数之説行,谓人之富贵贫贱寿夭,莫不定於有生之初,故人一切委之天。”《天雨花》第一回:“是他有生之初,父精母血凝结成胎的一点先天根本。”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故杀机之昉,与有生偕;平和之名,等於无有。”
(4).生活;生存。《南史·文学传·卞彬》:“余居贫,布衣十年不製,一袍之緼,有生所託,资其寒暑,无与易之。” 孙中山 《临时大总统宣言书》:“此后国家经费,取给於民,必期合於理财学理,而尤在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知有生之乐,是曰财政之统一。”
(5).生来。 明 刘基 《秦女休行》:“有生不幸遭乱世,弱肉强食官无诛。” ——《漢語大詞典》
(2).有生命者。《列子·杨朱》:“有生之最灵者,人也。”《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夫万岁一期,有生之通涂;千载一遇,贤智之嘉会。” 李周翰 注:“有生,谓生人也。” 宋 刘敞 《睡起》诗:“有生滞形役,万物安静便。”
(3).有生命。 唐 李公佐 仆《留诗》:“我有长生理,不厌有生身。”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杂论》:“后世星数之説行,谓人之富贵贫贱寿夭,莫不定於有生之初,故人一切委之天。”《天雨花》第一回:“是他有生之初,父精母血凝结成胎的一点先天根本。”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故杀机之昉,与有生偕;平和之名,等於无有。”
(4).生活;生存。《南史·文学传·卞彬》:“余居贫,布衣十年不製,一袍之緼,有生所託,资其寒暑,无与易之。” 孙中山 《临时大总统宣言书》:“此后国家经费,取给於民,必期合於理财学理,而尤在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知有生之乐,是曰财政之统一。”
(5).生来。 明 刘基 《秦女休行》:“有生不幸遭乱世,弱肉强食官无诛。” ——《漢語大詞典》
春意 chūn yì
(1).春天的气象。 南朝 梁 江淹 《卧疾愁别刘长史》诗:“始怀未迴叹,春意秋方惊。” 宋 陈师道 《绝句》:“丁寧鸟语传春意, 白下 门东第几家?” 郭小川 《春暖花开》诗:“春天来了,处处有春意。”
(2).两性爱恋的情意。《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春歌四》:“温风入南牖,织妇怀春意。”《醒世恒言·金海陵纵欲亡身》:“春意满身扶不起,一双蝴蝶逐人来。”《白雪遗音·马头调·佳期》:“一个是姣羞满面,一个是春意满怀。” ——《漢語大詞典》
(2).两性爱恋的情意。《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春歌四》:“温风入南牖,织妇怀春意。”《醒世恒言·金海陵纵欲亡身》:“春意满身扶不起,一双蝴蝶逐人来。”《白雪遗音·马头调·佳期》:“一个是姣羞满面,一个是春意满怀。”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