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儿唱,侑衰翁一醉,无闷堪排。

冯取洽宋代〕《沁园春(用前韵谢魏菊庄)

举世纷纷,风靡波流,名氛利埃。有幽人嘉遁,长年修洁,寒花作伴,竟日徘徊。餐荐夕英,杯迎朝露,世味何如此味哉。扬扬蝶,尽弄芳来往,我又奚猜。
双溪约玉林梅。拟真到庄门一扣开。奈衢山风急,勒教回驾,横塘水弱,未许浮杯。恨结停云,神驰落月,白雪风前忽堕来。教儿唱,侑衰翁一醉,无闷堪排。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衰翁一醉无闷

教 jiào/jiāo《國語辭典》

教 [ jiào ]

  1. 训诲、诱导。如:「教导」、「教诲」。《孟子·离娄上》:「古者易子而教之。」
  2. 使、让。唐·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宋·周邦彦〈玉楼春·当时携手〉词:「帐里不教春梦到。」
  1. 礼仪、规矩。《孟子·滕文公上》:「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礼记·王制》:「修其教,不易其俗。」
  2. 宗教的简称。如:「佛教」、「基督教」。
  3. 姓。如明代有教辅直。

教 [ jiāo ]

  1. 传授。如:「教唱」。《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唐·柳宗元〈六逆论〉:「教于后世,莫知其所以去就。」
儿 ( 兒 ) ér《國語辭典》

儿 [ rén ]

  1. 同「人 」。《說文解字·儿部》:「儿,古文奇字人也。」元·戴侗《六書故·卷八·人》:「按人、儿非二字,特因所合而稍變其勢。合於左者,若『伯』若『仲』,則不變其本文而為人;合於下者,若『兒』若『見』則微變其本文為儿。」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唱 chàng《國語辭典》

唱 [ chàng ]

  1. 发出歌声。如:「唱歌」、「合唱」。唐·杜牧〈泊秦淮〉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 高声呼叫。如:「唱名」、「唱票」。唐·李贺〈恼公〉诗:「鸡唱星悬柳,鸦啼露滴桐。」
  3. 倡导。《南史·卷一五·傅亮传》:「我首唱大义,兴复皇室。」通「倡」。
  1. 泛称诗词歌曲。如:「绝唱」、「小唱」。
侑 yòu《國語辭典》

侑 [ yòu ]

  1. 劝人饮食。如:「侑酒」、「侑宴」。《诗经·小雅·楚茨》:「以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周礼·天官·膳夫》:「以乐侑食,膳夫授祭品尝食,王乃食。」
  2. 报答。宋·欧阳修〈祭尹师鲁文〉:「子于众人,最爱予文,寓辞千里,侑此一樽。」
  3. 饶恕、宽恕。《管子·法法》:「文有三侑,武毋一赦。」《礼记·礼器》:「周坐尸诏侑武方,其礼亦然,其道一也。」通「宥」。
衰翁 shuāi wēng
老翁。 宋 欧阳修 《朝中措》词:“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 宋 陆游 《晓出东城马上作》诗:“晓出东城数帜红,蒙茸狐貉拥衰翁。”
披着蓑衣的老翁。 宋 辛弃疾 《乌夜啼·廓之见和复用前韵》词:“千尺蔓,云叶乱,繫长松。却笑一身缠绕、似衰翁。”  ——《漢語大詞典》
一醉
唐 戴叔伦 酬盩厔耿少府湋见寄 遥闻相访频逢雪,一醉寒宵谁与同。
唐 武元衡 秋日对酒 百忧纷在虑,一醉兀无思。
唐 韩愈 韶州留别张端公使君 来往再逢梅柳新,别离一醉绮罗春。
唐 顾云 池阳醉歌赠匡庐处士姚岩杰 春酎香浓枝盏黏,一醉有时三日病。
唐 杜荀鹤 途中春 一醉未醒花又落,故乡回首楚关东。
宋 欧阳修 去思堂会饮得春字 世事纷然百态新,西冈一醉十三春。
宋 苏轼 次韵韩康公置酒见留 庭下黄花一醉同,重来雪巘已穹窿。
宋 杨万里 夜宿王才臣斋中睡觉闻风雪大作 一醉醒醒了,平生事事非。
宋 陆游 冬夜醉解残灯荧然起读书至明赋诗十韵 冬夜厌久坐,颇幸一醉眠。
宋 陈傅良 答朱翔远见别之作 乘壶偶自兵厨至,聊助征帆一醉眠。
宋 方回 与孟能静饮联句复和三首 其四 曲阜桥边同一醉,杭州城里两閒身。
元 王恽 雨中与诸公会饮市楼 每恨人生会合难,兴来一醉尽君欢。  ——《骈字类编》
无闷(无悶)wú mèn
(1).没有苦恼。多形容遗世索居或致仕退休者的心情。《易·乾》:“《文言》曰:……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达能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池上楼》诗:“持操岂独苦,无闷徵在今。” 唐 白居易 《刑部尚书致仕》诗:“全家遁世曾无闷,半俸资身亦有餘。”
(2).词牌名。即“催雪”。 宋 王沂孙 、 程垓 有此词,计九十九字。 宋 吴文英 有《催雪》一调,与此全同。参阅 清 万树 《词律》卷十六。
没有忧烦。《易·乾》:“不成乎名,遯世无闷。” 成玄英 疏:“无闷者,谓逃遯避世,虽逢无道,心无所闷。”  ——《漢語大詞典》
堪 kān《國語辭典》

堪 [ kān ]

  1. 勝任、承受。如:「難堪」、「足堪重任」、「不堪一擊」、「情何以堪」。《論語·雍也》:「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宋·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詞:「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1. 可以、能夠。如:「堪稱大將」、「不堪設想」。唐·杜秋娘〈金縷衣〉詩:「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五代十國南唐·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詞:「往事只堪哀 ,對景難排。」
排 pái/pǎi《國語辭典》

排 [ pái ]

  1. 推、挤开。如:「排山倒海」、「独排众议」。《说文解字·手部》:「排,挤也。」《文选·孔稚圭·北山移文》:「将欲排巢父,拉许由。」《水浒传·第六二回》:「(卢俊义)​被浪里白跳张顺排翻小船,倒撞下水去。」
  2. 消除、除去。如:「排忧解难」。南唐·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词〉:「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3. 摈斥、排斥。如:「排挤」、「排摈」。宋·陆游〈夜读范至能揽辔录言中原父老见使者多挥涕感其事作绝句〉:「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4. 疏导、疏通。《孟子·滕文公上》:「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5. 一个接著一个,依照顺序摆列。如:「排队」、「排字」、「把桌椅排整齐。」唐·白居易〈春题湖上〉诗:「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6. 安置、设置。如:「安排」。《水浒传·第四一回》:「当日穆弘叫庄客宰了一头黄牛,杀了十数个猪羊鸡鹅鱼鸭,珍肴异馔,排下筵席,管待众头领。」
  7. 练习演戏。如:「排演」、「排练」、「排戏」、「彩排」。
  8. 汽、机车换档。如:「手排」、「自排」。
  1. 排成的横列。如:「前排」、「他个子高,总是坐在后排。」
  2. 量词。计算成列人或物的单位。如:「两排行道树」、「九排座位」、「站成一排」。
  3. 陆军的编制单位。四班为一排,四排为一连。
  4. 用竹子或木头编排而成的水上交通工具。如:「竹排」、「木排」。
  5. 排骨肉的简称。或指切成扁平状的肉片。如:「牛排」、「猪排」、「鸡排」。
  6. 排球队的简称。如:「女排」、「男排」。
  1. 横列在一起的。如:「排箫」、「排鼓」。

排 [ pǎi ]

  1. 旧时搬家用的车子。参见「排子车 」条。
  1. 方言。将鞋子撑大,便于合乎某种形状。如:「将那两双鞋排一排!」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