谑浪高谈惊四筵,乐府不写金花笺,日日江头浮酒船。
玉山草堂绝清妍,画图书卷置两边。长松落子当窗前,鹤踏芝云舞翩翩。
碧梧翠竹摇秋烟,凤凰一鸣三千年。松溪石磴相周旋,绿萝飞花百尺悬。
草堂主人真晋贤,手持麈尾谈重玄。傲睨万象心炯然,示我新诗三百篇。
瀑流倒泻挂青天,匡庐先生乃谪仙。谑浪高谈惊四筵,乐府不写金花笺,日日江头浮酒船。
爱我草圣如张颠,酣歌草堂屋西偏。醉来狂歌舞跹跹,共入芙蓉花底眠。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谑浪(謔浪)xuè làng
戏谑放荡。 晋 陆机 《七徵》:“《关雎》以寤寐为慽,《溱洧》以謔浪为欢。”《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説着好的,喧譁謔浪,彼此称羡。” 钱钟书 《围城》三:“因为他承受老派名士对女人的态度:或者谑浪玩弄,这是对妓女的风流;或者眼观鼻,鼻观心,不敢平视,这是对朋友内眷的礼貌。” ——《漢語大詞典》
高谈(高談)gāo tán
亦作“ 高谭 ”。
(1).侃侃而谈,大发议论。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接识》:“是故多陈处直,则以为见美,静听不言,则以为虚空,抗为高谈,则为不逊。” 北周 庾信 《预麟趾殿校书和刘仪同》:“高谭变白马,雄辩塞 飞狐 。” 明 许承钦 《将相谈兵歌题蔡怀真画册》诗:“蟹羹鱼炙行日夕,高谈话昔情逾敦。” 茅盾 《子夜》三:“可是--平常日子高谈‘男女之大防’的,岂非就是他这班‘社会的栋梁’么?”
(2).不切实际的议论。 晋 葛洪 《抱朴子·官理》:“昔 衞灵 听圣言而数惊, 秦孝 闻高谈而睡寐。”
(3).高明的谈吐;高尚的言谈。 南朝 梁 萧统 《讲解将毕赋三十韵诗依次用》:“高谈属时胜,寡闻终自恧。” 宋 秦观 《送乔希圣》诗:“杖藜对客骋高谈,自觉胸襟辈 尧 禹 。”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高谭羣儿惊,健笔小儒怍。” ——《漢語大詞典》
(1).侃侃而谈,大发议论。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接识》:“是故多陈处直,则以为见美,静听不言,则以为虚空,抗为高谈,则为不逊。” 北周 庾信 《预麟趾殿校书和刘仪同》:“高谭变白马,雄辩塞 飞狐 。” 明 许承钦 《将相谈兵歌题蔡怀真画册》诗:“蟹羹鱼炙行日夕,高谈话昔情逾敦。” 茅盾 《子夜》三:“可是--平常日子高谈‘男女之大防’的,岂非就是他这班‘社会的栋梁’么?”
(2).不切实际的议论。 晋 葛洪 《抱朴子·官理》:“昔 衞灵 听圣言而数惊, 秦孝 闻高谈而睡寐。”
(3).高明的谈吐;高尚的言谈。 南朝 梁 萧统 《讲解将毕赋三十韵诗依次用》:“高谈属时胜,寡闻终自恧。” 宋 秦观 《送乔希圣》诗:“杖藜对客骋高谈,自觉胸襟辈 尧 禹 。”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高谭羣儿惊,健笔小儒怍。” ——《漢語大詞典》
惊 ( 驚 ) jīng
惊 [ jīng ]
- 骡马等因为害怕而狂奔起来不受控制:~车。~群。马~车败。
- 害怕,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紧张不安:~恐。~骇。~愕。~惶。~诧。~遽。~厥。~悟。~心动魄。~惶失措。~世骇俗(言行出奇,使世人惊恐)。
- 震动:~动。~扰。~堂木。打草~蛇。
- 出人意料的:~喜。
四筵 sì yán
四席,四座。借指四周座位上的人。 南朝 宋 谢瞻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四筵霑芳醴,中堂起丝桐。” 唐 杜甫 《饮中八仙歌》:“ 焦遂 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宋 范成大 《十二月二十四日西楼观雪》诗:“四筵都为丰年醉,録事何须校酒筹。” ——《漢語大詞典》
乐府(樂府)yuè fǔ
(1).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起于 汉 代。 汉 惠帝 时已有乐府令。 武帝 时定郊祀礼,始立乐府,掌管宫廷、巡行、祭祀所用的音乐,兼采民歌配以乐曲,以 李延年 为协律都尉。乐府之名始此。参阅《汉书·礼乐志》。
(2).诗体名。初指乐府官署所采制的诗歌,后将 魏 晋 至 唐 可以入乐的诗歌,以及仿乐府古题的作品统称乐府。 宋 郭茂倩 蒐辑 汉 魏 以迄 唐 、 五代 合乐或不合乐以及摹拟之作的乐府歌辞,总成一书,题作《乐府诗集》。 宋 以后的词、散曲、剧曲、因配乐,有时也称乐府。 ——《漢語大詞典》
(2).诗体名。初指乐府官署所采制的诗歌,后将 魏 晋 至 唐 可以入乐的诗歌,以及仿乐府古题的作品统称乐府。 宋 郭茂倩 蒐辑 汉 魏 以迄 唐 、 五代 合乐或不合乐以及摹拟之作的乐府歌辞,总成一书,题作《乐府诗集》。 宋 以后的词、散曲、剧曲、因配乐,有时也称乐府。 ——《漢語大詞典》
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副-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名-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助-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名-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写 ( 寫 ) xiě
写 [ xiě ]
- 用笔作字:~字。~作。编~。
- 描摹,叙述:~生。~实。~照(❶画人物的形象;❷描写刻画)。轻描淡~。
金花笺(金花牋)jīn huā jiān
洒有泥金的笺纸。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上:“上( 唐玄宗 )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为?’遽命 龟年 持金花牋,宣赐翰林学士 李白 ,立进《清平乐词》三篇。”亦省称“ 金花 ”。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张南华 宫詹云:‘遥识催粧日,金花艷擘笺。’” ——《漢語大詞典》
日日 rì rì
每天。《左传·哀公十六年》:“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日以几。” 唐 王昌龄 《万岁楼》诗:“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 鲁迅 《花边文学·偶感》:“无线电播音所日日传播的,不往往是《狸猫换太子》、《玉堂春》、《谢谢毛毛雨》吗?” ——《漢語大詞典》
江头(江頭)jiāng tóu
江边,江岸。 隋炀帝 《凤艒歌》:“三月三日向江头,正见鲤鱼波上游。” 唐 姚合 《送林使君赴邵州》诗:“江头斑竹寻应遍,洞里丹砂自採还。” 元 沈禧 《一枝花·咏雪景》套曲:“这其间江头有客寻归艇,我这里醉里题诗漫送程。” 苏曼殊 《碎簪记》:“又明日为十八日,友人要余赴江头观潮。” ——《漢語大詞典》
浮 fú《國語辭典》
浮 [ fú ]
动- 漂在水上或飘在空中。如:「漂浮」、「悬浮」。《诗经·小雅·菁菁》:「泛泛杨舟,载沉载浮。」唐·陈羽〈喜雪上窦相公〉诗:「千门万户雪花浮,点点无声落瓦沟。」
- 显现。如:「浮现」、「脸上浮著微笑。」
- 超过。如:「人浮于事」。《礼记·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 在水上或空中的。如:「富贵于我如浮云」。《文选·左思·吴都赋》:「陵鲤若兽,浮石若桴。」
- 表面的。如:「浮土」、「浮面」。
- 虚而不实的。如:「浮名」、「浮文」。
- 轻佻、不沉著。如:「轻浮」、「心浮气躁」。
浮 [ fóu ]
- (一)之又音。
酒船 jiǔ chuán
亦作“ 酒舩 ”。
(1).供客人饮酒游乐的船。《晋书·毕卓传》:“ 卓 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唐 羊士谔 《林馆避暑》诗:“池岛清阴里,无人泛酒船。” 金 赵沨 《西域观水》诗:“安得酒舩常拍浮,四时甘味置两头。” 清 张笃庆 《忆旧》诗:“落花无语归春水,弱絮多情上酒船。”
(2).即酒杯。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忽一少年持酒船唱曰:‘今日宜以门族官品自言。’” 宋 朱敦儒 《减字木兰花》词:“痛饮何言,犀筯敲残玉酒船。”参见“ 酒杯 ”。 ——《漢語大詞典》
(1).供客人饮酒游乐的船。《晋书·毕卓传》:“ 卓 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唐 羊士谔 《林馆避暑》诗:“池岛清阴里,无人泛酒船。” 金 赵沨 《西域观水》诗:“安得酒舩常拍浮,四时甘味置两头。” 清 张笃庆 《忆旧》诗:“落花无语归春水,弱絮多情上酒船。”
(2).即酒杯。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忽一少年持酒船唱曰:‘今日宜以门族官品自言。’” 宋 朱敦儒 《减字木兰花》词:“痛饮何言,犀筯敲残玉酒船。”参见“ 酒杯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