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祗疑天上坐,晚风还想月中行。
老禅杯渡恐鸥惊,聊结虚亭喻物情。春水祗疑天上坐,晚风还想月中行。
此身江海长为客,彼岸舟航浪得名。夜半壑中谁负去,欲将此语问庄生。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春水 chūn shuǐ
(1).春天的河水。《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 黄武 元年,迁左将军” 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勃 《吴录》:“及春水生, 潘璋 等作水城於上流。” 唐 杜甫 《遣意》诗之一:“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元 杨维桢 《雨后云林图》诗:“浮云载山山欲行,桥头雨餘春水生。”
(2).喻女子明亮的眼睛。 唐 崔珏 《有赠》诗:“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
(3).指帝王春季游猎。《金史·舆服志下》:“其从春水之服则多鶻捕鹅,杂花卉之饰。”《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朕今岁春水所过州县,其小官多干事,盖朕尝有赏擢,故皆勉力。” ——《漢語大詞典》
(2).喻女子明亮的眼睛。 唐 崔珏 《有赠》诗:“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
(3).指帝王春季游猎。《金史·舆服志下》:“其从春水之服则多鶻捕鹅,杂花卉之饰。”《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朕今岁春水所过州县,其小官多干事,盖朕尝有赏擢,故皆勉力。” ——《漢語大詞典》
祗 zhī《國語辭典》
祗 [ zhī ]
副- 恭敬的。如:「祗颂学祺」、「祗请尊安」。《南史·卷四○·黄回传》:「回既贵,祗事戴明宝甚谨。」
- 适、仅、只。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祗相似。」
疑 yí/nǐ《國語辭典》
疑 [ yí ]
动- 迷惑、不明白。《说文解字·匕部》:「疑,惑也。」《易经·系辞下》:「中心疑者,其辞枝。」
- 猜忌、不相信。如:「怀疑」、「半信半疑」。《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夫为行而使人疑之,非节侠也。」
- 犹豫不决。如:「迟疑」。《书经·大禹谟》:「任贤勿贰,去邪勿疑。」《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 怪。《淮南子·泛论》:「当此之时,有立武者见疑。」晋·陶渊明〈饮酒诗〉二○首之九:「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 恐惧。《礼记·杂记下》:「故有疾饮酒食肉,五十不致毁,六十不毁,七十饮酒食肉,皆为疑死。」汉·郑玄·注:「疑,犹恐也。」唐·刘蜕〈与京西幕府书〉:「富贵固不足疑其来,爵土固不足畏其大。」
- 仿佛、好像。如:「疑似」、「嫌疑」。唐·李白〈望庐山瀑布水〉诗二首之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天上 tiān shàng
天空中。如:飞机在天上飞;月亮挂在天上。 ——《漢語大詞典》
坐 zuò《國語辭典》
坐 [ zuò ]
動- 彎曲下肢,將臀部附著在座位上休息。與站相對。如:「坐下」、「坐在椅子上」。
- 古人席地而坐時兩膝著地,故亦稱跪為「坐」。《禮記·玉藻》:「退則坐取屨。」唐·孔穎達·正義:「坐,跪也。」
- 居、處。如:「坐落」、「坐北朝南」、「坐二望一」。
- 搭乘。如:「坐車」、「坐船」。
- 干犯。如:「坐法當死」。
- 處斷、定罪。如:「連坐」、「坐死」。《韓非子·定法》:「公孫鞅之治秦也,設告相坐而責其實。」《隋書·卷八三·西域傳·吐谷渾傳》:「殺人及盜馬者死,餘坐則徵物以贖罪。」
- 北平、河北、天津方言。指物體重心極力向下壓。如:「這房子向下坐了。」
- 蒞臨。參見「坐殿」、「坐堂」等條。
- 席位。《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時邕才學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通「座」。
- 堅守不去。參見「坐鎮」、「坐索」等條。
- 比喻平白的、不勞而獲的。如:「坐享其成」、「坐收漁利」。
- 因為。《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曾祖父通,以功封重合侯,坐兄何羅反,被誅。」唐·杜牧〈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晚风(晚风)
唐 陈子昂 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 晚风吹画角,春色耀飞旌。
唐 戴叔伦 次下牢韵 独立荒亭上,萧萧对晚风。
唐 刘禹锡 晚泊牛渚 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
唐 杜牧 栽竹 萧骚寒雨夜,敲劼晚风时。
唐 杜牧 鹭鸶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唐 李山甫 早秋山中作 桧松瘦健滴秋露,户牖虚明生晚风。
唐 唐彦谦 红叶 晚风生旅馆,寒籁近僧房。
唐 郑谷 街西晚归 幽榭名园临紫陌,晚风时带牡丹香。
唐 杜荀鹤 途中春 牧童向日眠春草,渔父隈岩避晚风。
唐 韦庄 渔塘十六韵 晚风轻浪叠,暮雨湿烟凝。 ——《骈字类编》
唐 戴叔伦 次下牢韵 独立荒亭上,萧萧对晚风。
唐 刘禹锡 晚泊牛渚 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
唐 杜牧 栽竹 萧骚寒雨夜,敲劼晚风时。
唐 杜牧 鹭鸶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唐 李山甫 早秋山中作 桧松瘦健滴秋露,户牖虚明生晚风。
唐 唐彦谦 红叶 晚风生旅馆,寒籁近僧房。
唐 郑谷 街西晚归 幽榭名园临紫陌,晚风时带牡丹香。
唐 杜荀鹤 途中春 牧童向日眠春草,渔父隈岩避晚风。
唐 韦庄 渔塘十六韵 晚风轻浪叠,暮雨湿烟凝。 ——《骈字类编》
还 ( 還 ) huán/hái
还 [ huán ]
-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乡。~俗。衣锦~乡。返老~童。
- 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手。~击。以眼~眼。以牙~牙。
- 偿付:归~。偿~。~本。原物奉~。
- 古同“环”,环绕。
- 姓。
- 依然,仍然:这本书~没有看完。
- 更加:今天比昨天~冷。
- 再,又:锻炼身体,~要注意休息。
- 尚,勉强过得去:身体~好。
- 尚且:他~搬不动,何况我呢?
想 xiǎng《國語辭典》
想 [ xiǎng ]
动- 思索、思考。如:「想办法」、「想不出所以然」。元·马致远〈夜行船·酒病花愁何日彻套·离亭宴煞〉:「煮酒烧红叶,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
- 欲、要、打算、希望。如:「想结婚」、「想出国」。《文选·刘琨·劝进表》:「四海想中兴之美,群生怀来苏之望。」
- 推测、猜度。如:「料想」、「推想」、「猜想」。《后汉书·卷七○·孔融传》:「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 认为、觉得。如:「你想这样对不对?」、「我想你应该回家一趟。」
- 思念、怀念。如:「想念」。《文选·李陵·答苏武书》:「望风怀想,能不依依?」唐·杜甫〈客居〉诗:「览物想故国,十年别荒村。」
- 似、像。唐·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杜甫〈东屯月夜〉诗:「数惊闻雀噪,暂睡想猿蹲。」
- 念头、意念。如:「梦想」、「理想」、「不作此想」。《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萧洒出尘之想。」
月中 yuè zhōng
(1).月亮里。亦指月宫。 唐 骆宾王 《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黄庭内景经·高奔》“高奔日月吾上道” 唐 梁丘子 注:“月中 五夫人 字曰 月魂 。” 明 杨慎 《丹铅总录·订讹》:“月中 嫦娥 ,其説始于《淮南》及 张衡 《灵宪》,其实因 常仪 占月而误也……后讹为 嫦娥 ,以‘仪’‘娥’同音耳。” 清 洪升 《长生殿·重圆》:“吾乃月主 嫦娥 是也。月中向有《霓裳》天乐一部,昔为 唐皇 贵妃 杨太真 于梦中闻得,遂谱出人间。”
(2).月光之中,月光下。 唐 王建 《霓裳词》之九:“宫女月中更替立,黄金梯滑并难行。”月中,一本作“ 月明 ”。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一:“礼部侍郎 谢公 言有一养珠法,以今所作假珠,择光莹圆润者,取稍大蚌蛤以清水浸之,伺其口开,急以珠投之,频换清水,夜置月中,蚌蛤采月华,玩此经两秋,即成真珠矣。” 宋 陆游 《梅花过后游西山诸庵》诗:“樵斧晓穿云外去,钓船夜向月中还。”
(3).指一个月的中间几天。 唐 陆贽 《均节赋税恤百姓奏议》之一:“所定税物估价合依当处月中百姓输纳之时。”
(4).指月内,某月之内。《新唐书·白居易传》:“ 元和 元年,对制策乙等,调 盩厔 尉,为集贤校理,月中,召入翰林学士。迁左拾遗。”按,据 顾学颉 《白居易年谱简编》当在 元和 二年十一月五日。
(5).指月子里。 郭沫若 《苏联纪行·七月十日》:“产妇颇多。月中的母子,平安地睡在新修的病室和洁白的寝台上。”参见“ 月子 ”。 ——《漢語大詞典》
(2).月光之中,月光下。 唐 王建 《霓裳词》之九:“宫女月中更替立,黄金梯滑并难行。”月中,一本作“ 月明 ”。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一:“礼部侍郎 谢公 言有一养珠法,以今所作假珠,择光莹圆润者,取稍大蚌蛤以清水浸之,伺其口开,急以珠投之,频换清水,夜置月中,蚌蛤采月华,玩此经两秋,即成真珠矣。” 宋 陆游 《梅花过后游西山诸庵》诗:“樵斧晓穿云外去,钓船夜向月中还。”
(3).指一个月的中间几天。 唐 陆贽 《均节赋税恤百姓奏议》之一:“所定税物估价合依当处月中百姓输纳之时。”
(4).指月内,某月之内。《新唐书·白居易传》:“ 元和 元年,对制策乙等,调 盩厔 尉,为集贤校理,月中,召入翰林学士。迁左拾遗。”按,据 顾学颉 《白居易年谱简编》当在 元和 二年十一月五日。
(5).指月子里。 郭沫若 《苏联纪行·七月十日》:“产妇颇多。月中的母子,平安地睡在新修的病室和洁白的寝台上。”参见“ 月子 ”。 ——《漢語大詞典》
行 háng/xíng《國語辭典》
行 [ xíng ]
动- 走、走路。如:「直行」、「寸步难行」、「锦衣夜行」。《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唐·王维〈终南别业〉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往。《诗经·秦风·无衣》:「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唐·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 韵〉:「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 移动、流动。如:「运行」。《易经·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唐·杜甫〈梦李白〉诗二首之二:「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 流通。如:「流行」、「风行一时」、「通行全国」、「发行报刊」。《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 做、从事。如:「行医」、「行善」。《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
- 实施。《易经·系辞上》:「推而行之谓之通。」唐·孔颖达·正义:「因推此以可变而施行之,谓之通也。」
- 经历。《聊斋志异·卷二·侠女》:「行年二十有五,伉俪犹虚。」
- 可以。如:「行不行?」、「行!放手去做吧!」、「做事只要尽心尽力就行了。」
- 道路。《诗经·小雅·小弁》:「行有死人,尚或墐之。」
- 行书的简称。如:「行草」、「行楷」。
- 一种乐府和古诗的体裁。如:〈短歌行〉、〈琵琶行〉、〈饮马长城窟行〉。
- 量词。计算酌酒奉客的单位。汉·扬雄《法言·修身》:「宾主百拜,而酒三行。」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
- 姓。如汉代有行宏。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能干、干练。如:「你真行。」、「他在这方面行得很。」
- 不久、将要。如:「行将就木」。唐·元稹〈遣悲怀〉诗三首之二:「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 且。《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文选·曹丕·与吴质书》:「既痛逝者,行自念也。」
行 [ háng ]
名- 行列。直列为行,横排为列。《左传·成公二年》:「属当戎行,无所逃隐。」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诗:「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 兄弟姐妹长幼的次序。如:「排行老三。」
- 量词。计算成排东西的单位。如:「一行树」、「一目十行」。唐·杜甫〈绝句〉四首之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营业交易的机构。如:「银行」、「洋行」、「分行」、「商行」、「行库」。
- 职业。如:「各行各业」、「行行出状元」、「三句话不离本行」。
- 表处所,用于人称之后。宋·周邦彦〈风流子·新绿小池塘〉词:「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水浒传·第一四回》:「你这等贼心贼肝,我行须使不得!」
- 二一四部首之一。
行 [ xìng ]
名- 行为举止。如:「品行」、「操行」、「兽行」、「德行」。《论语·公冶长》:「听其言而观其行。」
行 [ hàng ]
- 参见「行行」、「树行子」等条。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