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抗县公尊,毋视耕民藐。

张弼明代〕《送友作县

平生众交游,惟子乃世好。少日庠泮间,挟策共探讨。

厄穷京国居,允赖摅怀抱。荏苒岁月流,荣华忽将老。

驾言宰百里,逶迟万里道。我情如东流,欲话不易了。

执手徒忡忡,更进樽中醥。毋抗县公尊,毋视耕民藐。

君子乘高舆,总辔恒懆懆。诗书世泽长,令名当自保。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县公

毋 wú《國語辭典》

毋 [ wú ]

  1. 不。表示否定的意思。《韩非子·说林下》:「以我为君子也,君子安可毋敬也?」《史记·卷七八·春申君传》:「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
  2. 不要、莫。表示禁止或劝诫的意思。如:「毋忘在莒」。《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礼记·曲礼上》:「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1. 没有。《墨子·非命上》:「言而毋仪,譬如运钧之上而立朝夕者也。」《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身自持筑臿,胫毋毛。」通「无」。
  1. 姓。如晋代有毋雅。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抗 kàng《國語辭典》

抗 [ kàng ]

  1. 抵御、抵挡。如:「反抗」、「抗敌」、「抗暴」、「八年抗战」。《列子·黄帝》:「而以道与世抗,必信矣夫。」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
  2. 违逆、不顺从。《荀子·臣道》:「有能抗君之命,窃君之重。」宋·梅尧臣〈汝坟贫女〉诗:「郡吏来何暴,县官不敢抗。」
  3. 对等、匹敌。如:「抗衡」、「分庭抗礼」。《后汉书·卷四○·班彪传下》:「荣镜宇宙,尊无与抗。」唐·章怀太子·注:「抗,犹敌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注》:「有大巫山,非惟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偕岭衡疑。」
  4. 举。《文选·扬雄·羽猎赋》:「移珍来享,抗手称臣。」《文选·曹植·洛神赋》:「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
  1. 刚直、正直。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贤人之美辞,忠臣之抗直。」
  2. 高尚。如:「抗志」。《楚辞·宋玉·九辩》:「尧舜之抗行兮,瞭冥冥而薄天。」
  1. 姓。如汉代有抗徐。
县公(縣公)xiàn gōng
(1). 春秋 时, 楚 君称王,其县大夫亦僭称公。《左传·宣公十一年》:“诸侯、县公皆庆寡人。” 杜预 注:“ 楚 县大夫皆僭称公。”
(2).爵名。 晋 时始置县公之爵,历代因之,亦谓之开国县公, 明 以后废。《隋书·百官志下》:“ 开皇 中,置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为九等者,至是唯留王、公、侯三等。餘并废之。”《新唐书·百官志一》:“﹝司封郎中﹞掌封命、朝会、赐予之级。凡爵九等……五曰开国县公,食邑千五百户,从二品。”《宋史·职官志三》:“司封郎中掌官封、叙赠、承袭之事……列爵九等:曰王,曰郡王,曰国公,曰郡公,曰县公,曰侯,曰伯,曰子,曰男。”  ——《漢語大詞典》
尊 zūn《國語辭典》

尊 [ zūn ]

  1. 酒器。《廣韻·平聲·魂韻》:「尊,《說文》曰:『酒器也。』」《周禮·春官·小宗伯》:「辨六尊之名物,以待祭祀賓客。」
  2. 對長輩的敬稱。如:「尊長」。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凡宗親世數,有從父,有從祖,有族祖。江南風俗,自茲已往,高秩者,通呼為尊。」
  3. 量詞。計算大炮或神像的單位。如:「十尊大炮」、「五尊神像」。
  1. 敬重。如:「尊敬」、「尊師重道」。《禮記·曲禮上》:「禮者自卑而尊人。」
  1. 稱人的敬辭,通常加在與對方有關的人事物上。如:「尊體」、「尊囑」、「尊夫人」、「尊姓大名」。
  2. 高。《易經·繫辭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3. 顯貴的。如:「尊貴」。《禮記·曲禮上》:「尊客之前不叱狗。」
视 ( 視 ) shì
视 [ shì ]
  1. 看:~觉。~力。~野。鄙~。注~。近~。~而不见。熟~无睹。
  2. 亲临某事:~事。~察。
  3. 看待:藐~。重~。等闲~之。
  4. 看望:探~。省(xǐng )~。
  5. 比照:“天子之卿受地~侯”。
  6. 古同“示”,表明。
耕 gēng《國語辭典》

耕 [ ​gēng ]

读音
  1. 犁田、种植。如:「耕田」、「耕地」。《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
  2. 比喻谋生。如:「舌耕」、「笔耕」。《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既笔耕为养,亦佣书成学。」
  1. 从事耕种的。如:「耕叟」。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耕夫释耒,桑妇下机。」

耕 [ ​jīng ]

语音
  1. (一)​之语音。
民 mín《國語辭典》

民 [ mín ]

  1. 人、人類、百姓。如:「人民」、「平民」、「庶民」。《書經·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藐 miǎo《國語辭典》

藐 [ miǎo ]

  1. 轻视。如:「藐视」。《孟子·尽心下》:「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1. 幼小。《文选·潘岳·寡妇赋·序》:「孤女藐焉始孩,斯亦生民之至艰,而荼毒之极哀也。」
  1. 遥远。《楚辞·屈原·九章·悲回风》:「藐蔓蔓之不可量兮,缥绵绵之不可纡。」《文选·庾信·哀江南赋·序》:「藐是流离,至于暮齿。」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