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此心理,千古无故新。

许景衡宋代〕《次韵江民表寄王圣时六首 其六

天地吾一气,万物吾一身。纷纷梏形体,末学蔽多闻。

二老独超然,早以德为邻。昭昭此心理,千古无故新。

寄声发妙蕴,一视世间人。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昭昭心理千古无故

昭昭 zhāo zhāo
(1).明亮。《楚辞·九歌·云中君》:“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王逸 注:“昭昭,明也。”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昭昭若三辰之丽於天,滔滔犹四瀆之纪於地。” 清 方苞 《七思·兄子道希》:“春阳兮载歌,白日兮昭昭。”
(2).明白;显著。《老子》:“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鬼神之事,著於竹帛,昭昭如此,不可胜数。” 柯灵 《〈阿英散文选〉序》:“不久党给他开了追悼会,盖棺论定肯定了他生前昭昭的功绩。”
(3).明快爽朗。《诗·鲁颂·泮水》:“其马蹻蹻,其音昭昭。” 高亨 注:“昭昭,响亮也。”
(4).不安貌。《荀子·富国》:“ 墨子 之言,昭昭然为天下忧不足。” 章诗同 注:“昭昭然,同耿耿然,不安的样子。”  ——《漢語大詞典》
此 cǐ《國語辭典》

此 [ cǐ ]

  1. 这个。与「彼」相对。如:「此人」、「特此公告」、「不分彼此」。
  1. 如此、这样。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惜天下之一家,遭东南之反气,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
  1. 斯、乃、则。《礼记·大学》:「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心理 xīn lǐ
(1).心中包含的情理;思想感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是以联辞结采,将欲明理;采滥辞诡,则心理愈翳。”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二章:“世人心理如是,安得不江河日下耶!” 杨沫 《花蕊》:“爱花、观花和欣赏音乐,这都和爱美的心理分不开。”
(2).我国古代哲学名词。谓心与理。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此区区心理合一之体,知行并进之功,所以异於后世者,正在於是。”
(3).心理学名词。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等内心活动的总称。是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  ——《漢語大詞典》
千古 qiān gǔ
(1).久远的年代。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睢水四》:“追芳昔娱,神游千古,故亦一时之盛事。” 唐 李白 《丁都护歌》:“君看石 芒 碭 ,掩泪悲千古。” 宋 王安石 《金山寺》诗:“谁言 张处士 ,雄笔映千古。” 清 昭梿 《啸亭续录·王西庄之贪》:“贪鄙不过一时之嘲,学问乃千古之业。” 朱德 《悼左权同志》诗:“ 太行 浩气传千古,留得 清漳 吐血花。”
(2).引申为具有长远存在的价值。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自此以后, 北宋 诸公皆奉 杜 为正宗,而 杜 之名遂独有千古。”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八:“ 南宋 诸名家,大旨亦不悖於 温 韦 ,而各立门户,别有千古。”
(3).指历史知识。《初刻拍案惊奇》卷十:“胸中博览五车,腹内广罗千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 王 初以才名自詡,目中实无千古。” 清 顾炎武 《哭陈太仆》诗:“早读兵家流,千古在胸臆。”
(4).死的婉辞,表示永别、不朽的意思,常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新唐书·薛收传》:“卒,年三十三。王哭之慟,与其从兄子 元 敬 书曰:‘吾与 伯褒 共军旅间,何尝不驱驰经略,款曲襟抱,岂期一朝成千古也。’” 宋 叶适 《赠夏肯甫》诗:“忽传千古信,虚抱一生疑。” 清 沈涛 《瑟榭丛谈》卷下:“尝慨志乘失修,义烈事多湮没弗彰,得 子文 此诗,两僕千古矣。” 巴金 《寒夜》二九:“上款写‘ 又安 先生千古’,下款写‘一中书局挽’。”  ——《漢語大詞典》
无故(無故)wú gù
(1).没有原因或理由。《礼记·王制》:“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史记·季布栾布列传》:“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 宋 苏轼 《东坡志林·七德八戒》:“以 邓 之微,无故杀大国之君,使 楚 人举国而仇之,其亡不愈速乎?”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君子之於小人,谨备之而已,无故而触其锋,鲜不败也。”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风不吹,树不摇,说你有缺点,也不是平白无故的。”
(2).特指没有发生非常的变故。《周礼·地官·调人》:“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 郑玄 注:“无故,谓无丧祸之变也。”《孟子·尽心上》:“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七:“昔 魏武 军中,无故作白帢,此縞素凶丧之徵也。”
(3).犹日新。《庄子·秋水》“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 晋 郭象 注:“无故,日新也。” 成玄英 疏:“虽復终而復始,而未尝不新。”一说犹无常、无定。 高亨 新笺:“故读为固。无故犹言无常、无定。”  ——《漢語大詞典》
新 xīn《國語辭典》

新 [ xīn ]

  1. 沒有使用過的。與「舊」相對。如:「新辦法」、「新衣」、「新筆」。
  2. 剛開始的、始出現的。如:「新芽」、「新生兒」、「新品種」。
  1. 泛指一切新的人、事、物、知識等。如:「履新」、「汰舊換新」、「溫故知新」。
  2. 剛收成的農作物。《禮記·月令》:「是月也,農乃登穀,天子嘗新。」《新唐書·卷一一八·宋務光傳》:「家無接新之儲,國乏俟荒之蓄。」
  3. 朝代名。參見「新莽 」條。
  4. 大陸地區新疆省的簡稱。
  5. 姓。如春秋時晉國有新穆子。
  1. 改進或使改變,而成為新的、好的。如:「改過自新」、「一新耳目」。《書經·胤征》:「舊染汙俗,咸與惟新。」《禮記·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1. 不久前、剛才。如:「新寫的字」、「新買的衣服」。《荀子·不苟》:「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彈其冠。」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