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然远游子,顾盼思岩扉。

吴嘉纪清代〕《送吴眷西归长林

孟夏雨初霁,海村桑叶肥。小麦蔪蔪秀,雉来麦上飞。

怅然远游子,顾盼思岩扉。十年困马足,四体悬鹑衣。

世态已阅历,长策莫如归。檗树无甘荫,冰壑无炎辉。

从来高蹈士,不厌寒与饥。去去故山中,努力餐蕨薇。

长林何处所,泉洁山秀峙。暧暧人烟际,灌木四五里。

枝上老鸦多,春来各生子。子幼含哺劳,子大雌雄恃。

恩勤虽已极,骨肉一巢里。此时垂白母,望远闾自倚。

行路稍欲稀,夕阳半山紫。儿今远归来,无米亲亦喜。

末语,非至性人谁能道出?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怅然远游顾盼岩扉

怅然(悵然)chàng rán
失意不乐貌。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序:“罔兮不乐,悵然失志。”《史记·日者列传》:“ 宋忠 、 贾谊 忽而自失,芒乎无色,悵然噤口不能言。”《太平广记》卷二八一引 唐 无名氏《河东记·独孤遐叔》:“ 遐叔 悵然悲惋,谓其妻死矣。” 元 倪瓒 《人月圆》词:“悵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 冰心 《寄小读者》八:“读此使我恍然如有所得,又怅然如有所失。”  ——《漢語大詞典》
远游(遠游)yuǎn yóu
亦作“ 远游 ”。
(1).谓到远方游历。《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楚辞·远游》:“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汉 班彪 《北征赋》:“遂奋袂以北征兮,超絶迹而远游。” 唐 杜甫 《季秋江村》诗:“远游虽寂寞,难见此山川。” 明 刘基 《郁离子·九难》:“慷慨辞家,踊跃远游。” 潘漠华 《呵》诗:“一回想念已故人,一回想念远游的儿子。”
(2).见“ 远游冠 ”。
(3).见“ 远游履 ”。  ——《漢語大詞典》
子 zǐ《國語辭典》

子 [ zǐ ]

  1. 地支的第一位。
  2. 时辰名。约当晚上十一点到一点。
  3. 古时指子女,现专指儿子。如:「四子二女」、「父子」、「独生子」。
  4. 后代、子孙。如:「绝子绝孙」。《荀子·正论》:「圣王之子也,有天下之后也,埶籍之所在也,天下之宗室也。」晋·石崇〈王明君辞〉:「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
  5. 稚幼的鸟兽。如:「鹿子」、「鹤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论语·雍也》:「犁牛之子,骍且角」。
  6. 植物的果实、种子或动物的卵。如:「菜子」、「鱼子」、「瓜子」、「莲子」。
  7. 对一般人的通称。如:「小女子」、「无聊男子」。《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8. 对男子的美称,多指有学问、道德或地位的人。如:「孔子」、「孟子」。
  9. 夫妇之间相互的称呼。如:「内子」、「外子」。
  10. 称辈分小、年纪轻的人。如:「子弟」。《论语·述而》:「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11. 古代图书分类的第三部。包括诸子百家著作、技艺、术数等书籍。如:「经、史、子、集。」
  12. 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如:「公、侯、伯、子、男。」
  13.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你。《韩非子·难势》:「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史记·卷七○·张仪列传》 :「子亦知子之贱于王乎?」同「尔 」、「汝」。
  1. 幼小的。如:「子鸡」、「子姜」、「子猪」。
  2. 和母对称的。见「子金」、「子音」等条。
  3. 派生的、有所属的。见「子目」、「子句」等条。
  1. 照顾、抚爱。《礼记·中庸》:「子庶民,来百工也。」唐·柳宗元〈封建论〉:「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

子 [ zi ]

  1. 词尾:➊ ​ 接名词。如:「桌子」、「筷子」。➋ ​ 接动词。如:「起子」、「拍子」。➌ ​ 接形容词。如:「聋子」、「乱子」。➍ ​ 接量词。如:「两下子」、「一档子」。
顾盼(顧盼)gù pàn
(1).向左右或周围看来看去。《后汉书·儒林传论》:“俯仰顾盼,则天业可移,犹鞠躬昏主之下,狼狈折札之命。”《西京杂记》卷六:“ 恭王 大悦,顾盼而笑。” 清 捧花生 《画舫馀谈》:“彼此顾盼,以为笑乐。” 李广田 《水的裁判》:“他们既不仰视前路,也不左右顾盼,只是垂头向前走。”
(2).照顾;看顾。《孔丛子·连丛子下》:“公顾盼 崔生 ,欲分禄以周其无,君之惠也。”《西游记》第三二回:“ 八戒 道:‘看师父是坐,廵山去是走;终不然教我坐一会又走,走一会又坐。两处怎么顾盼得来?’” 清 吴敏树 《书谢御史》:“一朝跌足,谁肯相顾盼耶?”
(3).瞧得起;礼遇。 唐 李白 《猛虎行》:“ 三吴 邦伯皆顾盼,四海雄侠两追随。” 明 徐渭 《奉督学宗师薛公书》:“凡 浙 之士,一蒙先生之顾盼者,无不接踵於先生之门,以幸得一言之教。” 清 戴名世 《魏其论》:“ 灌夫 以丞相戏弄之言告 魏其 , 魏其 与夫人市牛酒设帐具,必欲得 武安 一往,岂其慕艷 武安 而亦如天下士、郡国诸侯之以其顾盼为重耶!”
(4).眷顾;爱慕。 唐 李白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君王一顾盼,选色献蛾眉。” 元 曾瑞 《留鞋记》第四折:“偶见这小娘子,在於胭脂舖内,四目相视,甚有顾盼之意。” 明 陆采 《怀香记·引示池楼》:“他若有顾盼之情,你便近前相见。”
(5).观望。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一:“盖未击之时,踟躕顾盼,举动语默,皆是物也。” 许杰 《大白纸》十四:“那人瞧见他这样踌躇顾盼的神气,决定他是一个异地的生客。”
(6).指相貌。 唐 李德裕 《奇才论》:“ 李训 因守 澄 得幸……与天子契若鱼水,北军诸将望其顾盼,与目睹天颜无异。”《新唐书·李密传》:“帝曰:‘此儿顾盼不常,无入卫。’” 欧阳山 《三家巷》二:“她的第二女儿 区桃 年纪虽然还小,却已经长得顾盼不凡,人才出众。”  ——《漢語大詞典》
思 sī/sāi《國語辭典》

思 [ sī ]

  1. 考虑。如:「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想念、怀念。如:「思亲」、「思家」。唐·李白〈静夜思〉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悲悼。《文选·张华·励志诗》:「吉士思秋,寔感物化。」
  1. 心绪、心情。如:「情思」、「愁思」。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2. 想法、意念。如:「心思」、「文思」。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唯士衡运思,理新文敏。」
  3. 姓。如明代有思志道。
  1. 用于句首,无义。《诗经·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2. 用于句中,无义。《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无思不服,皇王烝哉。」
  3. 用于句末,相当于「啊」。《诗经·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思 [ sāi ]

  1. 䯱思:胡须多的样子。《集韵·平声·咍韵》:「䰄,䯱䰄,多须貌。或作思。」

思 [ sì ]

  1. 之读音。
岩扉(巖扉)yán fēi
(1).岩洞的门。 唐 孟浩然 《夜归鹿门歌》:“巖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唐 李商隐 《重过圣女祠》诗:“白石巖扉碧蘚滋,上清沦謫得归迟。”
(2).借指隐士的住处。 宋 陆游 《开元暮归》诗:“茹芝却粒平生事,回首巖扉一愴神。”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