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夜闻(夜闻)
唐 杜甫 散愁二首 其一 蜀星阴见少,江雨夜闻多。
唐 温庭筠 春日偶作 夜闻猛雨判花尽,寒恋重衾觉梦多。
宋 苏轼 蜡梅一首赠赵景贶 醉中不觉度千山,夜闻梅香失醉眠。 ——《骈字类编》
唐 温庭筠 春日偶作 夜闻猛雨判花尽,寒恋重衾觉梦多。
宋 苏轼 蜡梅一首赠赵景贶 醉中不觉度千山,夜闻梅香失醉眠。 ——《骈字类编》
渔父(漁父)yú fǔ
(1).老渔翁。《庄子·秋水》:“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 唐 罗隐 《别池阳所居》诗:“雨夜老农伤水旱,雪晴渔父共舟船。” 清 查礼 《岚光洞》诗:“渔父举网来,舴艋两三箇。”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之九:“渔舟横小塘,渔父卖鱼去。”
(2).词牌名。 唐 张志和 创制。单调二十七字,平韵。 ——《漢語大詞典》
(2).词牌名。 唐 张志和 创制。单调二十七字,平韵。 ——《漢語大詞典》
笛 dí《國語辭典》
笛 [ dí ]
名- 乐器名。竹制的横吹乐器。上有风口一,膜孔一,出音孔六,调音孔二,共十孔,分梆笛、曲笛、套笛等多种。通称为「笛子」。
- 喷气发声的发音器,其响声尖锐。如:「警笛」、「汽笛」。
吹 chuī《國語辭典》
吹 [ chuī ]
动- 噘著嘴将气体用力从口中呼出来。如:「吹奏」、「吹口哨」。《诗经·小雅·鹿鸣》:「鼓瑟吹笙。」
- 气流顺著某方向流动。如:「风吹雨打」。唐·杜甫〈绝句漫兴〉诗九首之二:「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 夸口、说大话。如:「吹牛」、「吹嘘」。
- 事情作罢或关系断绝。如:「他们的婚事,早就吹了。」
吹 [ chuì ]
- 参见「鼓吹」(一)条。
破 pò《國語辭典》
破 [ pò ]
动- 毁坏、使碎裂。如:「家破人亡」、「破斧沉舟」。《荀子·劝学》:「风至笤折,卵破子死。」唐·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突破、破除。如:「破戒」、「破纪录」。《红楼梦·第一回》:「虽不敢说强似前代所有书中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
- 击败、攻下。如:「破城」、「大破敌军」。《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
- 剖开、劈开。如:「势如破竹」、「乘风破浪」、「将西瓜破成两半。」
- 剖析、分析。参见「破题 」条。
- 揭穿,使真相大白。《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龙虎君臣会》:「一似你先时破我的肉是狗肉,几乎教我不撰一文。」《老残游记·第五回》:「齐心齐意要破这一案。」
- 花费、消耗。如:「破财」、「破费」。唐·温庭筠〈苏小小歌〉:「买莲莫破券,买酒莫解金。」
- 尽、穷尽。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使完整的东西受到损坏而不完整。如:「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 穿、透、揭穿。如:「识破」、「点破」、「说破」、「一语道破」、「看破红尘」。
- 形容受到损坏而残破的东西。如:「破船」、「破鞋」、「破布」。
- 差劲、低劣。如:「他的数学非常破。」、「你这套破理论少说为妙,免得被人嘲笑。」
- 唐宋燕乐大曲的后半部。其中以舞蹈为主,乐器伴奏,或有歌唱。因其节拍急促繁碎,故称为「破」。唐·白居易〈卧听法曲霓裳〉诗:「朦胧闲梦初成后,宛转柔声入破 时。」《警世通言·卷三○·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唱一个娇滴滴的曲儿,舞一个妖媚 媚的破儿。」也称为「曲破」。
一天 yì tiān
(1).一昼夜。如:一天二十四小时。
(2).指一个白天。《儒林外史》第二三回:“次日,一天无事。”《红楼梦》第一○八回:“回去好好的睡一夜,明日一早过来,我还要找补,叫你们再乐一天呢。”如:他整整忙了一天一夜。
(3).犹一时,泛指不太长的时间。 老舍 《正红旗下》十:“我找了不是一天啦,什么样的人都有。就是没有可靠的!”如:咱俩不是一天的朋友了,谁还不了解谁?4.整天;成天。《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又有几家亲友子弟,因他的学问高深,都送文章请他批评改正,一天都也没些空闲。” 巴金 《春》二:“三妹是个乐天派,一天家有说有笑的,就是不了解别人。”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八章:“一天看战士练操,怎么就不知道?”
(5).某一天。《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一天,老夫妻两个同着媳妇正计议家事,只见舅太太合 张太太 过来。” 丁西林 《一只马蜂》:“不过一个人说谎话说太多了,总有一天,转不过弯,要露出马脚来。”
(6).一块天空。 唐 李洞 《送云卿上人游安南》诗:“岛屿分诸国,星河共一天。” 金 元好问 《浩然师出围城赋鹤诗为送》:“明年也作江鸥去,水宿云飞共一天。”
(7).指满天。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一折:“时遇冬初,纷纷扬扬,下着这一天大雪。” 鲁迅 《野草·好的故事》:“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象一天云锦。”
(8).一重天。 唐 李白 《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夫如是,亦可以从一天至一天,开天宫之门,见羣圣之颜。” 王琦 注:“按释典……三界共二十八天。天者,言其清浄光洁,最胜最尊,故名为天,乃神境世界之位,与苍苍在上之天不同一解。”《云笈七籤》卷三:“自 玄都 玉京 已下合有三十六天,二十八天是三界内,八天是三界外……最上一天名曰 大罗 ,在 玄都 玉京 之上。”
(9).如天之大。形容很大,很多。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三折:“想娘娘那一天愁都撮在琵琶上。”《金瓶梅词话》第八六回:“叫他领了去变卖嫁人,如同狗屎臭尿掠将出去,一天事都没了。”《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金莲窄窄瓣儿轻,行动一天丰韵。” ——《漢語大詞典》
(2).指一个白天。《儒林外史》第二三回:“次日,一天无事。”《红楼梦》第一○八回:“回去好好的睡一夜,明日一早过来,我还要找补,叫你们再乐一天呢。”如:他整整忙了一天一夜。
(3).犹一时,泛指不太长的时间。 老舍 《正红旗下》十:“我找了不是一天啦,什么样的人都有。就是没有可靠的!”如:咱俩不是一天的朋友了,谁还不了解谁?4.整天;成天。《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又有几家亲友子弟,因他的学问高深,都送文章请他批评改正,一天都也没些空闲。” 巴金 《春》二:“三妹是个乐天派,一天家有说有笑的,就是不了解别人。”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八章:“一天看战士练操,怎么就不知道?”
(5).某一天。《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一天,老夫妻两个同着媳妇正计议家事,只见舅太太合 张太太 过来。” 丁西林 《一只马蜂》:“不过一个人说谎话说太多了,总有一天,转不过弯,要露出马脚来。”
(6).一块天空。 唐 李洞 《送云卿上人游安南》诗:“岛屿分诸国,星河共一天。” 金 元好问 《浩然师出围城赋鹤诗为送》:“明年也作江鸥去,水宿云飞共一天。”
(7).指满天。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一折:“时遇冬初,纷纷扬扬,下着这一天大雪。” 鲁迅 《野草·好的故事》:“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象一天云锦。”
(8).一重天。 唐 李白 《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夫如是,亦可以从一天至一天,开天宫之门,见羣圣之颜。” 王琦 注:“按释典……三界共二十八天。天者,言其清浄光洁,最胜最尊,故名为天,乃神境世界之位,与苍苍在上之天不同一解。”《云笈七籤》卷三:“自 玄都 玉京 已下合有三十六天,二十八天是三界内,八天是三界外……最上一天名曰 大罗 ,在 玄都 玉京 之上。”
(9).如天之大。形容很大,很多。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三折:“想娘娘那一天愁都撮在琵琶上。”《金瓶梅词话》第八六回:“叫他领了去变卖嫁人,如同狗屎臭尿掠将出去,一天事都没了。”《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金莲窄窄瓣儿轻,行动一天丰韵。” ——《漢語大詞典》
秋 qiū《國語辭典》
秋 [ qiū ]
名- 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季。農曆為七、八、九月,陽曆為九、十、十一月。如:「秋天」、「秋季」、「中秋」、「深秋」、「一葉知秋」。唐·杜甫〈登高〉詩:「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 年。古代年的長度以二次秋收為準,故以秋代表年。如:「千秋萬世」、「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唐·劉禹錫〈蜀先主廟〉詩:「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 時候。如:「多事之秋」。《文選·諸葛亮·出師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 姓。如清代有秋瑾。
- 喻衰老。宋·陸游〈南鄉子·早歲入皇州〉詞:「三十年來真一夢,堪愁。客路蕭蕭兩鬢秋。」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