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裙掷毬颜忸怩,采莲况欲追耶溪。

朱汝贤宋代〕《题秩巴寨

十大曲破寰海知,六么对舞纤腰肢。秩巴古寨士解围,谱传建业隆兴时。

天匏作腔豺脔皮,竹撩袅绕叠指麾。慢曲出入和柘枝,四部中分声递随。

行齐气勇拍趁吹,妙伎那教呈健儿。忽然锦袖左抱持,伸拳俯拜当阶墀。

三台挝鼓彻送之,我闻此乐来西陲。恩浓四沐需云期,君仁先祝慈闱慈。

寿崇蟠桃庆瑶池,乾会佳节等翼箕。国安磐石民恬熙,不忘武事功平夷。

臣微鳌抃同熊罴,附庸此日江之西。时人入耳郑卫漓,播鼗击磬今奚师。

旧乐之半见绝稀,十有二数存音仪。红裙掷毬颜忸怩,采莲况欲追耶溪。

乐明美报意远而,两宫睿算南山齐。偶然问答成歌诗,于万斯年陪寿卮。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红裙忸怩采莲耶溪

红裙(紅裙)hóng qún
(1).红色裙子。 南朝 陈后主 《日出东南隅行》:“红裙结未解,緑綺自难徽。” 唐 万楚 《五日观妓》诗:“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唐 皇甫松 《采莲子》词:“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2).指美女。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 宋 施彦执 《北牕炙輠》卷下:“或人厚我,使红裙传觴,盘列珍羞。”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尊有緑蚁,座有红裙,与你痛饮一回何如?”《三国演义》第九回:“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  ——《漢語大詞典》
掷 ( 擲 ) zhì
掷 [ zhì ]
     ◎ 扔,投,抛:投~。弃~。~远。
毬 qiú《國語辭典》

毬 [ qiú ]

  1. 一種古代遊戲時所用的圓球。以皮為之,中實以毛,供拍擊、投擲、踢蹴之用。唐·白居易〈洛橋寒食日作十韻〉:「蹴毬塵不起,潑火雨新晴。」
  2. 泛指圓形成團的物體。如:「花毬」、「絲毬」。唐·姚合〈對月〉詩:「一片黑雲何處起,皁羅籠卻水精毬。」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誰家美女顏如玉,綵毬偏愛擲貧儒。」
颜 ( 顏 顔 ) yán
颜 [ yán ]
  1. 面容,脸色,脸面:容~。开~。~面。~色。笑逐~开。鹤发童~。
  2. 色彩:~料。五~六色。
  3. 姓。
忸怩 niǔ ní
(1).羞愧。《书·五子之歌》:“鬱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 孔 传:“忸怩,心惭。”《后汉书·蔡邕传》:“於是公子仰首降阶,忸怩而避。” 宋 苏轼 《策别十二》:“其心安於为善,而忸怩於不义,是故有所不为。”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梅村集》:“每叙及易代之际,格格阻碍,若因人笑 褚公 而并自贡其忸怩跼蹐之状。”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七章:“登时,他便镇定了,神态也潇洒起来,不再像刚才那样的忸怩了。”
(2).犹踌躇,犹豫。《魏书·文苑传·温子昇》:“ 文襄 馆客 元仅 曰:‘诸人当贺。’推 子昇 合陈辞。 子昇 久忸怩,乃推 陆操 焉。” 唐 韩偓 《送人弃官入道》诗:“忸怩非壮志,摆脱是良图。”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无官受黜》:“时中书舍人 裴坦 当制,忸怩含毫久之。”
(3).退缩不前、局缩不伸貌。《旧五代史·唐书·安重霸传》:“﹝ 安怀浦 ﹞以临陈忸怩,为 景延广 所诛。” 清 金人瑞 《秋雨甚田且坏》诗:“忸怩蚯蚓升堂陛,细碎鱼虾实沟洫。”
(4).犹辗转。《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 须达 忸怩反侧,非分仿偟。”  ——《漢語大詞典》
采莲(采蓮)cǎi lián
《采莲曲》。 宋 曼殊 《渔家傲》词:“一曲《採莲》风细细,人未醉,鸳鸯不合惊飞起。”参见“ 採莲曲 ”。
《採莲曲》。 南朝 梁 何逊 《寄江州褚咨议》诗:“因君奏《采莲》,为余吟《别鹤》。” 唐 孟浩然 《夜渡湘水》诗:“露气闻香杜,歌声识《采莲》。” 明 王世贞 《赠梁公实谢病归》诗:“《采莲》一曲杳然去,得醉即卧清溪头。”参见“ 採莲曲 ”。  ——《漢語大詞典》
况 ( 況 ) kuàng《國語辭典》
  1. 「况 」的异体字。
欲 yù《國語辭典》

欲 [ yù ]

  1. 愿望,想得到满足的意念。如:「食欲」、「欲望」。《易经·损卦·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2. 情欲。《礼记·乐记》:「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汉·郑玄·注:「欲,谓淫邪也。」同「欲 」。
  1. 期望、希求。《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唐·韩愈〈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1. 想要。如:「欲哭无泪」、「畅所欲言」。《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 将要。如:「摇摇欲坠」。唐·许浑〈咸阳城东楼〉诗:「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追 zhuī/duī《國語辭典》

追 [ zhuī ]

  1. 跟在后面或由后面赶上去。如:「追随」、「追赶」、「急起直追」。
  2. 事后补救。《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3. 寻求、索还。如:「追赃」、「追债」。
  4. 恋爱求偶。如:「他追张小姐追了三年,终于得偿夙愿,结为连理。」
  1. 回溯己往。如:「追悼」、「追忆」、「追念」。

追 [ duī ]

  1. 钟纽。《孟子·尽心下》:「高子曰:『禹之声,尚文王之声。』孟子曰:『何以言之?』曰:『以追蠡。』」汉·赵岐·注:「追,钟钮也。钮磨啮处深矣。蠡,欲绝之貌也。」
  1. 雕、雕琢。《诗经·大雅·棫朴》:「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周礼·天官·追师》:「掌王后之首服,为副编次追衡笄。」汉·郑玄·注:「追,犹治也。」
耶溪 yē xī
即 若耶溪 。传说 西施 浣纱处。 唐 李白 《和卢侍御通塘山》:“君夸 通塘 好, 通塘 胜 耶溪 。” 王琦 注引 施宿 《会稽志》:“ 若耶溪 在 会稽县 南二十五里,北流与 镜湖 合。” 唐 孟浩然 《送谢录事之越》诗:“想到 耶溪 日,应探 禹穴 奇。”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