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屡惜峰峦过,将士犹教鼓笛催。

范成大宋代〕《湘江洲尾快风挂帆

船头雪浪吼奔雷,十丈高帆满意开。
我自只凭忠信力,风应不为世情来。
儿童屡惜峰峦过,将士犹教鼓笛催。
明日祝融天柱去,更烦先卷乱云堆。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儿童峰峦将士鼓笛

儿童(兒童)ér tóng
古代凡年龄大于婴儿而尚未成年的人都叫儿童,现代只指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列子·仲尼》:“闻儿童謡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 唐 杜甫 《羌村》诗之三:“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清 金人瑞 《下车行》:“儿童合掌妇女拜,三年有成我能謳。” 巴金 《探索集·访问广岛》:“我看见许多健康活泼的 广岛 儿童,在他们周围开放着美丽的鲜花。”  ——《漢語大詞典》
屡 ( 屢 ) lǚ
屡 [ lǚ ]
     ◎ 接连着,不止一次:~次。~年。~见不鲜。~试不爽(多次试验都不错)。~战~捷。
惜 xī《國語辭典》

惜 [ xí ]

  1. 爱怜、珍视、舍不得。如:「惜福」、「吝惜」、「爱惜」、「死不足惜」、「怜香惜玉」。唐·白居易〈日长〉诗:「爱水多櫂舟,惜花不扫地。」
  2. 悲痛、哀伤。如:「痛惜」。《文选·陆机·叹逝赋》:「望汤谷以企予,惜此景之屡戢。」《聊斋志异·卷八·张贡士》:「犹述其曲文,惜不能全忆。」
峰峦(峯巒)fēng luán
亦作“峰峦”。 连绵的山峰。 唐 杜甫 《放船》诗:“青惜峯峦过,黄知橘柚来。” 宋 刘过 《行香子·山水扇面》词:“树阴中、酒旆低悬。峯峦空翠,溪水青连。” 叶圣陶 《从西安到兰州》:“南面远处的 秦岭 ,始而 终南山 ,既而 太白山 ,还有好些个叫不出名儿的峰峦,一路上轮替送迎。”  ——《漢語大詞典》
过 ( 過 ) guò/guo/guō
过 [ guò ]
  1.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江。~账。~程。~渡。~从(交往)。经~。
  2.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秤。~磅。~目。
  3. 超出:~于。~度()。~甚。~奖(谦辞)。~量(liàng)。~剩。~犹不及。
  4.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电影。
  5.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一~。
  6.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儿。
  7. 错误:~错。记~。
过 [ guo ]
  1. 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看~。用~。
  2. 用在动词后,与“”、“”连用,表示趋向:拿~来。走~去。
过 [ guō ]
  1. 姓。
将士(將士)jiàng shì
(1).本为将帅士卒,以后泛指全军人员。《管子·枢言》:“霸主积於将士,衰主积於贵人。”《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於是大饗将士,班劳策勛。”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文昌阁鹳》:“偶中丞閲军,将士皆集辕门。”
(2).同“ 将仕 ”。旧时对富翁的谀称。《水浒传》第一一一回:“主人将士,叫做 陈观 。”  ——《漢語大詞典》
犹 ( 猶 ) yóu
犹 [ yóu ]
  1. 相似,如同:~如。过~不及。
  2. 尚且:~且。~自。困兽~斗(喻濒于失败的人,虽走投无路还要顽强抵抗)。
  3. 〔~豫〕迟疑不决。
  4. 〔~疑〕迟疑。
  5. 仍然,还(hái ):~然。记忆~新。
教 jiào/jiāo《國語辭典》

教 [ jiào ]

  1. 训诲、诱导。如:「教导」、「教诲」。《孟子·离娄上》:「古者易子而教之。」
  2. 使、让。唐·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宋·周邦彦〈玉楼春·当时携手〉词:「帐里不教春梦到。」
  1. 礼仪、规矩。《孟子·滕文公上》:「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礼记·王制》:「修其教,不易其俗。」
  2. 宗教的简称。如:「佛教」、「基督教」。
  3. 姓。如明代有教辅直。

教 [ jiāo ]

  1. 传授。如:「教唱」。《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唐·柳宗元〈六逆论〉:「教于后世,莫知其所以去就。」
鼓笛 gǔ dí
(1).鼓和笛。 唐 白居易 《立部伎》诗:“堂上坐部笙歌清,堂下立部鼓笛鸣。”
(2).指鼓笛曲。《宋史·乐志十七》:“法曲、龟兹、鼓笛三部,凡二十有四曲。”
(3).乐器声。 唐 韩愈 《潭州泊船呈诸公》诗:“夜寒眠半觉,鼓笛闹嘈嘈。” 宋 王禹偁 《畬田词》:“畬田鼓笛乐熙熙,空有謌声未有词。”  ——《漢語大詞典》
催 cuī《國語辭典》

催 [ cuī ]

  1. 促使行动开始,或加速进行。如:「催生」、「时间到了,催他上车。」《文选·李密·陈情表》:「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