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碍郊原肥草绿,但漫丘壑沈云黑。

汪宗臣宋代〕《满江红(春雨)

检点春光,阴雨过、三分之一。从头数、元宵灯夕,都无晴日。不碍郊原肥草绿,但漫丘壑沈云黑。那东君、忒煞没网维,春无力。
燕忙甚,泥浑湿。蜂愁甚,脾无密。更两旬又是,梨花寒食。蔫红殷桃吾不较,岂堪浸烂东畴麦。望前村、白鹭衬霞红,探晴色。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不碍郊原草绿丘壑沈云

不碍(不礙)bù ài
无妨碍;没关系。 宋 张端义 《贵耳集》卷下:“贫道铸者泥钱,不曾用铜,似不碍法令。”《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事体却不小,幸喜还不碍。” 老舍 《骆驼祥子》十:“行,行,不碍!我是又冷又饿,一阵儿发晕,不要紧!”  ——《漢語大詞典》
郊原 jiāo yuán
原野。 南朝 梁 萧子范 《东亭极望》诗:“郊原共超远,林野杂依菲。” 宋 苏轼 《过云龙山人张天骥》诗:“郊原雨初足,风日清且好。”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送饯》:“国破山河在,城倾草树迷。看纵横白骨郊原蔽。”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地上是百花灿烂的郊原,眼前是原始的林木萧森。”  ——《漢語大詞典》
肥 féi《國語辭典》

肥 [ féi ]

  1. 脂肪较多,肌肉丰满。一般用来形容动物。如:「肥胖」、「肥猪」、「肥肉」。 《 礼记·礼运》:「肤革充盈,人之肥也。」
  2. 丰裕充足。《礼记·礼运》:「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
  3. 腴美。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
  4. 饱满。宋·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 利益丰厚的。如:「肥缺」。
  6. 衣服宽松。如:「袖子太肥了。」
  1. 在田地上施用养料。如:「肥田」。
  1. 肥马。《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乘坚策肥,屐丝曳缟。」 农地的营养剂。如:「施肥」、「有机肥」。利益。如:「分肥」。人、畜的粪便。如:「水肥」、「堆肥」。 姓。如汉代有肥亲。
草绿(草緑)cǎo lǜ
像青草一样绿而略黄的颜色。  ——《漢語大詞典》
但 dàn《國語辭典》

但 [ dàn ]

  1. 仅、只。如:「但愿如此」。唐·李白〈蜀道难〉:「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 林间。」唐·李商隐〈无题〉诗:「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2. 只要。唐·王昌龄〈出塞〉诗二首之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但出闺门,影儿般不离身。」
  3. 只有、唯有。宋·苏轼〈行香子·一叶舟轻〉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4. 凡、所有。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一折》:「则见脂粉馨香,环佩丁当,藕丝嫩新织仙裳,但风流都在他身上。」
  5. 尽管。如:「但说无妨」。
  1. 不过、可是。如:「你虽然聪明,但也要努力才能成功。」
  1. 姓。如汉代有但钦。
漫 màn《國語辭典》

漫 [ màn ]

  1. 水满而外溢。《新唐书·卷一七六·张籍传》:「其流波漫。」
  2. 蒙、覆盖。宋·洪迈《夷坚乙志·卷三·混沌灯》:「令其仆买大竹作灯毬,漫以黑纸,挂于几桉之侧。」
  1. 遍布的、充满的。如:「漫山遍野」、「漫天大雾」。
  2. 放纵不加拘束。如:「浪漫」、「散漫」、「漫不经心」。《明史·卷二一二·戚继光传》:「诸镇入卫之兵,嫌非统属,漫无纪律。」
  3. 模糊不可辨认的样子。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4. 长、远。如:「漫漫长夜」。《文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还望顾旧乡,长路漫浩浩。」
  1. 徒、空、枉。唐·杜甫〈有客〉诗:「漫劳车马驻江干。」宋·陆游〈谢池春·壮岁从戎〉词:「漫悲歌、伤怀吊古。」
  2. 莫、不要。如:「漫说是他,就是你去也不成。」唐·张谓〈赠赵使君美人〉诗:「罗敷独向东方去,漫学他家作使君。」
  3. 随便、胡乱。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聊斋志异·卷二·莲香》:「生疑其妒,漫应之。」

漫 [ mán ]

  1. 水广大的样子。《集韵·平声·桓声》:「漫,水广大貌。」
  1. 盈满。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诗:「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麤俗。」
丘壑 qiū hè
(1).山陵和溪谷。 宋 王安石 《九井》诗:“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盈虚。”
(2).泛指山水幽美的地方。 清 方文 《庐山诗·白鹤观》:“时时过 江 来, 庐山 访丘壑。”
(3).乡村;幽僻之地。《北史·魏收传》:“不养望于丘壑,不待价于城市。” 宋 苏轼 《乞罢学士除闲慢差遣札子》:“臣多难早衰,无心进取,得归丘壑以养餘年,其甘如薺。”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游春》:“你既无婚,我亦未娶。即图同居丘壑,以结姻盟。”
(4).谓隐逸。 南朝 宋 谢灵运 《斋中读书》诗:“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 金 王若虚 《茅先生道院记》:“予世之散人也,才能无取于人,而功名不切于己,虽寄跡市朝,而丘壑之念未尝一日忘。” 清 方文 《访林青仲兄弟》诗之二:“丘壑本繇性,渔樵岂为名。”
(5).喻困境。 宋 范仲淹 《进故朱寀所撰春秋文字及乞推恩与弟寘状》:“伏望圣慈,特霑一命……使其幼孤,不堕丘壑,亦天地之造也。”
(6).喻深远的意境。 宋 黄庭坚 《题子瞻枯木》诗:“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世祖御笔》:“上以武功定天下,万几之餘,游艺翰墨,时以奎藻颁赐部院大臣,而胸中丘壑又有 荆 、 关 、 倪 、 黄 辈所不到者。” 清 沈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而观其或亭或臺,或墙或石,或竹或树,半隐半露间,使游人不觉其触目;此非胸有丘壑者断难下手。”  ——《漢語大詞典》
沈云(沈雲)shěn yún
亦作“沉云”。 阴云;浓云。 晋 陆机 《行思赋》:“託飘风之习习,冒沉云之蔼蔼。”《宋书·刘景素传》:“臣闻鸛鸣皋垤,则降阴吐雨;腾蛇耸跃,而沉云鬱冥。” 清 黄鷟来 《冬日送程与山归新安》诗:“沉云 白岳 深,暮鼓 广陵 发。”  ——《漢語大詞典》
黑 hēi《國語辭典》

黑 [ ​hēi ]

語音
  1. 深暗如墨或煤的顏色。與「白」相對。
  2. 大陸地區黑龍江省的簡稱。
  3. 姓。如清代有黑旻。
  4.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吞沒、私貪。如:「一任總務下來,他黑了不少錢。」
  1. 昏暗無光。如:「黑暗」、「黑漆漆」。唐·李頻〈夏日題盩厔友人書齋〉詩:「黑處巢幽鳥,陰來叫候蟲。」
  2. 隱密的、不公開的。如:「黑名單」、「黑函」、「黑話」。
  3. 狠毒。如:「黑心肝」。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三折》:「劉皇后,你左使這一片黑心腸做甚麼?」
  4. 專門從事非法的。與「白」相對。如:「黑道」、「黑市」、「黑槍」。

黑 [ hěi ]

  1. 參見「黑豆 」條。

黑 [ ​hè ]

讀音
  1. (一)​之讀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