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篱外(篱外)
唐 卢纶 观袁修侍郎涨新池 才闻篱外响,已觉石边深。 ——《骈字类编》
清阴(清陰)qīng yīn
(1).清凉的树阴。 晋 陶潜 《归鸟诗》:“顾儔相鸣,景庇清阴。” 唐 薛能 《杨柳枝》词:“游人莫道栽无益,桃李清阴却不如。” 元 李寿卿 《度柳翠》第一折:“你恋着那清阴半亩香千阵。”
(2).喻恩泽。 宋 苏轼 《补唐文宗柳公权联句》:“愿言均此施,清阴分四方。”
(3).谓天气阴凉。 宋 梅尧臣 《希深惠书言与师鲁永叔子聪几道游嵩因诵而韵之》:“是时天清阴,力气勇奔骤。” ——《漢語大詞典》
(2).喻恩泽。 宋 苏轼 《补唐文宗柳公权联句》:“愿言均此施,清阴分四方。”
(3).谓天气阴凉。 宋 梅尧臣 《希深惠书言与师鲁永叔子聪几道游嵩因诵而韵之》:“是时天清阴,力气勇奔骤。” ——《漢語大詞典》
接 jiē《國語辭典》
接 [ jiē ]
动- 交合、相触。如:「交头接耳」、「短兵相接」、「四目相接」。《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交际、招待。如:「迎接」、「接待」。《孟子·万章下》:「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 收、受。如:「接纳」、「接电话」、「接到来信」。
- 承受、托住。如:「接招」、「接住他投来的球。」《三国演义·第一七回》:「遂自下马接土填坑。」
- 连续、连接。如:「接续」、「接骨」、「接枝」、「接电线」、「上气不接下气」。
- 替换使延续。如:「接替」、「接班」、「接棒」、「接力赛」。
- 姓。如汉代有接昕。
药栏(藥欄)yào lán
芍药之栏。泛指花栏。 南朝 梁 庾肩吾 《和竹斋》:“向岭分花径,随阶转药栏。” 唐 杜甫 《宾至》诗:“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明 王錂 《春芜记·感叹》:“出香闺数重,药栏花拥,盈盈莲步香尘动。”《儒林外史》第八回:“先人敝庐可蔽风雨;就是琴、罇、罏、几,药栏,花榭,都也还有几处,可以消遣。”一说,药、栏同义,指一物。 唐 李匡乂 《资暇集》卷上:“今园廷中药栏,栏即药,药即栏,犹言围援,非花药之栏也。有不悟者,以为藤架蔬圃,堪作切对,是不知其由,乖之矣。” ——《漢語大詞典》
晓风(晓风)
唐 孟郊 看花 其三 芍药吹欲尽,无奈晓风何。
唐 李绅 新楼诗二十首 其五 萧瑟晓风闻木落,此时何异洞庭秋。
唐 李贺 鼓吹曲辞 巫山高 楚魂寻梦风飔然,晓风飞雨生苔钱。
唐 温庭筠 夜宴谣 亭亭蜡泪香珠残,暗露晓风罗幕寒。
唐 罗虬 比红儿诗 其九十二 浓艳浓香雪压枝,袅烟和露晓风吹。
唐 罗隐 竹枝 篱外清阴接药阑,晓风交戛碧琅玕。 ——《骈字类编》
唐 李绅 新楼诗二十首 其五 萧瑟晓风闻木落,此时何异洞庭秋。
唐 李贺 鼓吹曲辞 巫山高 楚魂寻梦风飔然,晓风飞雨生苔钱。
唐 温庭筠 夜宴谣 亭亭蜡泪香珠残,暗露晓风罗幕寒。
唐 罗虬 比红儿诗 其九十二 浓艳浓香雪压枝,袅烟和露晓风吹。
唐 罗隐 竹枝 篱外清阴接药阑,晓风交戛碧琅玕。 ——《骈字类编》
交戛 jiāo jiá
(1).亦作“ 交戞 ”。象声词。《全唐诗》卷七八五载《琵琶》诗:“珊瑚鞭折声交戛,玉盘倾泻真珠滑。” 宋 苏辙 《文与可学士墨君堂》诗:“风庭响交戛,月牖散凌乱。” 明 徐渭 《谢某启》:“莽沙苇之蘢葱,纷水禽之交戞。”
(2).交错缠结。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续集·谈助》:“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夫桑枝以无所附著为贵,则是尝加删翦而无有交戛相妨者矣。” ——《漢語大詞典》
(2).交错缠结。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续集·谈助》:“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夫桑枝以无所附著为贵,则是尝加删翦而无有交戛相妨者矣。” ——《漢語大詞典》
碧 bì《國語辭典》
碧 [ bì ]
名- 青绿色的美石。《说文解字·玉部》:「碧,石之青美者。」《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唐·成玄英·疏:「碧,玉也。」
- 青绿色的。如:「碧草」、「碧波荡漾」。唐·白居易〈长恨歌〉:「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唐·李商隐〈常娥〉诗:「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琅玕 láng gān
亦作“瑯玕”。
(1).似珠玉的美石。《书·禹贡》:“厥贡惟球、琳、琅玕。” 孔 传:“琅玕,石而似玉。” 孔颖达 疏:“琅玕,石而似珠者。”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诗:“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 元 王旭 《离忧赋》:“佩琅玕而服明月兮,裁青霞以为裾;怀真符而欲献兮,顾君门而踌躇。” 清 孙枝蔚 《牛饥纪事二十二韵》:“兽医归部伍,柴药贵琅玕。”
(2).传说和神话中的仙树,其实似珠。《山海经·海内西经》:“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玕树。” 郭璞 注:“琅玕子似珠。” 晋 葛洪 《抱朴子·袪惑》:“﹝ 崑崙 ﹞有珠玉树,沙棠、琅玕、碧瑰之树。” 唐 杜甫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玕日应长。” 明 刘基 《江上曲》之四:“琅玕不是人间树,何处朝阳有凤凰。”
(3).指仙树之实。 清 孙枝蔚 《寿李书云都谏》诗:“阿阁亘中天,其上巢凰凤。饱食惟琅玕,亮音闻高罔。”
(4).比喻珍贵、美好之物。比喻佳肴。《文选·张衡〈南都赋〉》:“揖让而升,宴于兰堂,珍羞琅玕,充溢圆方。” 李周翰 注:“羞,饮食也。琅玕,玉名,饮食比之。” 唐 陈子昂 《晦日宴高氏林亭序》:“列珍羞於綺席,珠翠瑯玕;奏丝管於芳园, 秦 筝 赵 瑟。”
(5).比喻珍贵、美好之物。比喻优美文辞。 唐 韩愈 《龊龊》诗:“排云叫閶闔,披腹呈琅玕。” 明 杨珽 《龙膏记·旅况》:“裁锦字,吐琅玕,有才无命説应难。”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七九:“手捫千轴古琅玕,篤信男儿识字难。”
(6).形容竹之青翠,亦指竹。 唐 杜甫 《郑驸马宅宴洞中》诗:“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青琅玕。” 仇兆鳌 注:“青琅玕,比竹簟之苍翠。” 宋 梅尧臣 《和公仪龙图新居栽竹》之二:“闻种琅玕向新第,翠光秋影上屏来。” 清 吴伟业 《又题董君画扇》诗之二:“ 湘君 浥泪染琅玕,骨细轻匀二八年。”
(7).喻冰凌。 宋 周邦彦 《红林檎近》词:“风雪惊初霽,水乡增暮寒,树杪堕飞羽,簷牙挂琅玕。” 宋 范成大 《雪后苦寒》诗:“旋融簷滴冻琅玕,风力如刀刮面寒。”
(8).犹阑干,纵横散乱貌。《隶释·汉成阳令唐扶颂》:“君臣流涕,道路琅玕。” 明 张煌言 《感遇》诗:“多少雄心空对酒,能无清泪滴琅玕。”此形容泪珠。 ——《漢語大詞典》
(1).似珠玉的美石。《书·禹贡》:“厥贡惟球、琳、琅玕。” 孔 传:“琅玕,石而似玉。” 孔颖达 疏:“琅玕,石而似珠者。”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诗:“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 元 王旭 《离忧赋》:“佩琅玕而服明月兮,裁青霞以为裾;怀真符而欲献兮,顾君门而踌躇。” 清 孙枝蔚 《牛饥纪事二十二韵》:“兽医归部伍,柴药贵琅玕。”
(2).传说和神话中的仙树,其实似珠。《山海经·海内西经》:“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玕树。” 郭璞 注:“琅玕子似珠。” 晋 葛洪 《抱朴子·袪惑》:“﹝ 崑崙 ﹞有珠玉树,沙棠、琅玕、碧瑰之树。” 唐 杜甫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玕日应长。” 明 刘基 《江上曲》之四:“琅玕不是人间树,何处朝阳有凤凰。”
(3).指仙树之实。 清 孙枝蔚 《寿李书云都谏》诗:“阿阁亘中天,其上巢凰凤。饱食惟琅玕,亮音闻高罔。”
(4).比喻珍贵、美好之物。比喻佳肴。《文选·张衡〈南都赋〉》:“揖让而升,宴于兰堂,珍羞琅玕,充溢圆方。” 李周翰 注:“羞,饮食也。琅玕,玉名,饮食比之。” 唐 陈子昂 《晦日宴高氏林亭序》:“列珍羞於綺席,珠翠瑯玕;奏丝管於芳园, 秦 筝 赵 瑟。”
(5).比喻珍贵、美好之物。比喻优美文辞。 唐 韩愈 《龊龊》诗:“排云叫閶闔,披腹呈琅玕。” 明 杨珽 《龙膏记·旅况》:“裁锦字,吐琅玕,有才无命説应难。”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七九:“手捫千轴古琅玕,篤信男儿识字难。”
(6).形容竹之青翠,亦指竹。 唐 杜甫 《郑驸马宅宴洞中》诗:“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青琅玕。” 仇兆鳌 注:“青琅玕,比竹簟之苍翠。” 宋 梅尧臣 《和公仪龙图新居栽竹》之二:“闻种琅玕向新第,翠光秋影上屏来。” 清 吴伟业 《又题董君画扇》诗之二:“ 湘君 浥泪染琅玕,骨细轻匀二八年。”
(7).喻冰凌。 宋 周邦彦 《红林檎近》词:“风雪惊初霽,水乡增暮寒,树杪堕飞羽,簷牙挂琅玕。” 宋 范成大 《雪后苦寒》诗:“旋融簷滴冻琅玕,风力如刀刮面寒。”
(8).犹阑干,纵横散乱貌。《隶释·汉成阳令唐扶颂》:“君臣流涕,道路琅玕。” 明 张煌言 《感遇》诗:“多少雄心空对酒,能无清泪滴琅玕。”此形容泪珠。 ——《漢語大詞典》
子猷 zǐ yóu
晋 王徽之 的字。 王羲之 之子。性爱竹,曾说:“何可一日无此君!”居 会稽 时,雪夜泛舟 剡溪 ,访 戴逵 ,至其门不入而返。人问其故,则曰:“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遂传为佳话。 唐 李白 《寻阳送弟》诗:“ 寻阳 非 剡水 ,忽见 子猷 船。” 宋 梅尧臣 《次韵和王景彝十四日冒雪晚归》:“ 子猷 多兴怜飞雪,向晚归时又见飘。” 明 高启 《水龙吟·画红竹》词:“再相逢 子猷 还惜,此君未老,岁寒犹有少年颜色。” ——《漢語大詞典》
没后(没後)méi hòu
犹末后,最后。《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学生於此事究心已久,行之颇得其法。只是到得没后一着,不能忍耐。” ——《漢語大詞典》
知音 zhī yīn
(1).通晓音律。《礼记·乐记》:“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於礼矣。”《太平御览》卷五八一引 汉 桓谭 《新论》:“音不通千曲以上不足为知音。” 宋 周邦彦 《意难忘》词:“知音见説无双,解移宫换羽,未怕 周郎 。”《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 僖宗皇帝 ,妙选天下知音女子,入宫供奉。”
(2).《列子·汤问》载: 伯牙 善鼓琴, 钟子期 善听琴。 伯牙 琴音志在高山, 子期 说“峩峩兮若 泰山 ”;琴音意在流水, 子期 说“洋洋兮若 江 河 ”。 伯牙 所念, 锺子期 必得之。后世遂以“知音”比喻知己,同志。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 徐 、 陈 、 应 、 刘 ,一时俱逝,痛可言邪…… 伯牙 絶絃於 钟期 , 仲尼 覆醢於 子路 ,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 唐 杜甫 《哭李常侍峄》诗:“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 明 唐顺之 《谢病赠别高参政》诗:“逝将归旧林,復此别知音。” 浩然 《艳阳天》第六九章:“﹝ 弯弯绕 ﹞可见到‘知音’了,哪还肯白白地放过去呢?”
(3).指对作品能深刻理解、正确评价的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 南唐 李中 《吉水县依韵酬华松秀才见寄》:“诗情冷淡知音少,独喜江皋得见君。” 鲁迅 《集外集拾遗·文艺的大众化》:“倘若说,作品愈高,知音愈少。那么,推论起来,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漢語大詞典》
(2).《列子·汤问》载: 伯牙 善鼓琴, 钟子期 善听琴。 伯牙 琴音志在高山, 子期 说“峩峩兮若 泰山 ”;琴音意在流水, 子期 说“洋洋兮若 江 河 ”。 伯牙 所念, 锺子期 必得之。后世遂以“知音”比喻知己,同志。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 徐 、 陈 、 应 、 刘 ,一时俱逝,痛可言邪…… 伯牙 絶絃於 钟期 , 仲尼 覆醢於 子路 ,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 唐 杜甫 《哭李常侍峄》诗:“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 明 唐顺之 《谢病赠别高参政》诗:“逝将归旧林,復此别知音。” 浩然 《艳阳天》第六九章:“﹝ 弯弯绕 ﹞可见到‘知音’了,哪还肯白白地放过去呢?”
(3).指对作品能深刻理解、正确评价的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 南唐 李中 《吉水县依韵酬华松秀才见寄》:“诗情冷淡知音少,独喜江皋得见君。” 鲁迅 《集外集拾遗·文艺的大众化》:“倘若说,作品愈高,知音愈少。那么,推论起来,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漢語大詞典》
少 shǎo/shào《國語辭典》
少 [ shǎo ]
形- 不多。如:「稀少」、「和平日相比,她今天的话好像少了一点。」
- 短缺、不够。如:「米面是一天不可少的。」、「少了一个人,不知有没有候补的?」
- 二数相较的差。如:「五比八少三。」
- 丢失、遗失。如:「我屋里少了几件东西,你们知不知道?」
- 轻视、不满。《史记·卷六九·苏秦传》:「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
- 不久、短时间。《孟子·万章上》:「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
- 不经常的。如:「这是少有的事。」
- 略微、稍微。《庄子·徐无鬼》:「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史记·卷 一一○·匈奴传》:「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
少 [ shào ]
形- 年幼的、年轻的。如:「少男」、「少女」、「少爷」。
- 幼年或年轻的时候。《墨子·兼爱中》:「少失其父母者,有所放依而长。」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此由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
- 年轻的人。《晋书·卷八○·列传·王羲之》:「王氏诸少并佳。」《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那些好事的恶少,都一传两,两传三的来物色,非止一日。」
- 姓。如汉代有少年唯。
粉节(粉節)fěn jié
带有白粉的竹节。亦借指竹。 唐 白居易 《与微之唱和来去常以竹筒贮诗陈协律美而成篇因以此答》:“粉节坚如太守信,霜筠冷称大夫容。” 唐 李贺 《昌谷》诗:“竹香满凄寂,粉节涂生翠。” 宋 梅尧臣 《墨竹》诗:“粉节中心那可知,淡墨分明在君目。” ——《漢語大詞典》
霜筠 shuāng yún
指竹。 唐 贾岛 《竹》诗:“ 子猷 没后知音少,粉节霜筠漫岁寒。” 宋 欧阳修 《渔家傲》词:“风雨时时添气候,成行新笋霜筠厚。” 宋 苏轼 《渼陂鱼》诗:“霜筠细破为双掩,中有长鱼如卧剑。” ——《漢語大詞典》
漫 màn《國語辭典》
漫 [ màn ]
动- 水满而外溢。《新唐书·卷一七六·张籍传》:「其流波漫。」
- 蒙、覆盖。宋·洪迈《夷坚乙志·卷三·混沌灯》:「令其仆买大竹作灯毬,漫以黑纸,挂于几桉之侧。」
- 遍布的、充满的。如:「漫山遍野」、「漫天大雾」。
- 放纵不加拘束。如:「浪漫」、「散漫」、「漫不经心」。《明史·卷二一二·戚继光传》:「诸镇入卫之兵,嫌非统属,漫无纪律。」
- 模糊不可辨认的样子。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 长、远。如:「漫漫长夜」。《文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还望顾旧乡,长路漫浩浩。」
- 徒、空、枉。唐·杜甫〈有客〉诗:「漫劳车马驻江干。」宋·陆游〈谢池春·壮岁从戎〉词:「漫悲歌、伤怀吊古。」
- 莫、不要。如:「漫说是他,就是你去也不成。」唐·张谓〈赠赵使君美人〉诗:「罗敷独向东方去,漫学他家作使君。」
- 随便、胡乱。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聊斋志异·卷二·莲香》:「生疑其妒,漫应之。」
漫 [ mán ]
形- 水广大的样子。《集韵·平声·桓声》:「漫,水广大貌。」
- 盈满。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诗:「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麤俗。」
岁寒(歲寒)suì hán
(1).一年的严寒时节。《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唐 黄滔 《秋色赋》:“松柏风高兮岁寒出,梧桐蝉急兮烟翠死。” 陈毅 《纪念李大钊同志殉难三十周年》诗:“先驱好肝胆,松柏耐岁寒。”
(2).喻事情的终极。《资治通鉴·齐东昏侯永元二年》:“ 江陵 素畏 襄阳 人,又众寡不敌,取之必不可制;就能制之,岁寒復不为朝廷所容。” 胡三省 注:“岁寒,以喻世事终极处。”
(3).喻老年。《文选·潘岳〈金谷集作诗〉》:“春荣谁不慕,岁寒良独希。” 李善 注:“春荣喻少,岁寒喻老也。” 唐 杜甫 《湖中送敬十使君适广陵》诗:“少壮乐难得,岁寒心匪他。”
(4).喻困境,乱世。 晋 陶潜 《读史述九章·管鲍》:“知人未易,相知实难,谈美初交,利乖岁寒。” 南朝 宋 鲍令晖 《拟客从远方来》诗:“终身执此调,岁寒不改心。”《南史·梁纪上·武帝上》:“今以 南康 置人手中,彼挟天子以令诸侯,节下前去为人所使,此岂岁寒之计。”
(5).喻忠贞不屈的节操(或品行)。《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 梁 主奕叶委诚朝廷,当相与共保岁寒。” ——《漢語大詞典》
(2).喻事情的终极。《资治通鉴·齐东昏侯永元二年》:“ 江陵 素畏 襄阳 人,又众寡不敌,取之必不可制;就能制之,岁寒復不为朝廷所容。” 胡三省 注:“岁寒,以喻世事终极处。”
(3).喻老年。《文选·潘岳〈金谷集作诗〉》:“春荣谁不慕,岁寒良独希。” 李善 注:“春荣喻少,岁寒喻老也。” 唐 杜甫 《湖中送敬十使君适广陵》诗:“少壮乐难得,岁寒心匪他。”
(4).喻困境,乱世。 晋 陶潜 《读史述九章·管鲍》:“知人未易,相知实难,谈美初交,利乖岁寒。” 南朝 宋 鲍令晖 《拟客从远方来》诗:“终身执此调,岁寒不改心。”《南史·梁纪上·武帝上》:“今以 南康 置人手中,彼挟天子以令诸侯,节下前去为人所使,此岂岁寒之计。”
(5).喻忠贞不屈的节操(或品行)。《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 梁 主奕叶委诚朝廷,当相与共保岁寒。”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