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同众流,低回愧相见。

李益唐代〕《游子吟

女羞夫婿薄,客耻主人贱。
遭遇同众流,低回愧相见。
君非青铜镜,何事空照面。
莫以衣上尘,不谓心如练。
人生当荣盛,待士勿言倦。
君看白日驰,何异弦上箭。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遭遇众流低回相见

遭遇 zāo yù
(1).犹遇到。《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古者赏有功,襃有德,守成尚文,遭遇右武,未有易此者也。” 司马贞 索隐:“言遭遇乱时则上武也。”《百喻经·愿为王剃须喻》:“譬如盲龟值浮木孔,此二难值,今已遭遇。”《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 王太尉 ﹞山中採药,遭遇 纯阳真人 ,得度为仙。” 沙汀 《还乡记》二:“她猜不透他们会遭遇什么事,但一定有不幸在等他们。”
(2).犹际遇。《汉书·丙吉传》:“自曾孙遭遇, 吉 絶口不道前恩。” 颜师古 注:“遭遇谓升大位也。” 唐 常建 《太公哀晚遇》诗:“古来荣华人,遭遇谁知之。” 元 耶律楚材 《和冯扬善韵》:“伟材鲜遭遇,君臣难两全。”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四:“ 元 以词曲取士,於载籍无徵,唯 宋 时词人遭遇极盛。”
(3).泛指人生经历。 汉 张衡 《思玄赋》:“惟天地之无穷兮,何遭遇之无常。”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计其一生遭遇,亦无更得志於食餼者。” 苏曼殊 《绛纱记》:“吾书今先揭 梦珠 小传,然后述余遭遇。”
(4).指遇到的不幸的事情。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 李光颜 ,一健儿也,遭遇多,偶立微功,岂可妄求名族?” 清 李渔 《慎鸾交·论心》:“人生切忌貌如花,既已如花,遭遇既能佳!” 峻青 《海啸》第一章二:“大水灾之后,他老是挂念着她们,不知道这祖孙二人的遭遇。”  ——《漢語大詞典》
同 ( 衕 ) tóng/tòng《國語辭典》

同 [ tóng ]

  1. 会合、聚集。如:「会同」。《说文解字·𠔼部》:「同,合会也。」唐·钱起〈送钟评事应宏词下第东归〉诗:「劝君稍尽离筵酒,千里佳期难再同。」
  2. 统一、齐一。《书经·舜典》:「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宋·陆游〈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3. 一齐分享、从事等。如:「同甘苦,共患难。」《孙子·谋攻》:「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4. 赞成。如:「赞同」、「同意」。
  1. 一样的。如:「同类」、「相同」、「同工同酬」。
  1. 一起、共同。如:「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唐·李白〈长干行〉二首之一:「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1. 和、与、跟。如:「有事同你商量。」、「我同他一起去看电影。」
  1. 和谐、和平。如:「促进世界大同」。《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 契约。如:「合同」。
  3. 姓。如唐代有同谷。

同 [ tòng ]

  1. 巷弄、小街道。如:「胡同」。
众流(衆流)zhòng liú
(1).众多的水流。 汉 班固 《西都赋》:“众流之隈, 汧 涌其西。”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涟水》:“ 涟水 出 邵陵县 界南,逕连 道县 ……控引众流,合成一溪。”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众流所凑,万泉所回。”
(2).指学术上的各个流派。《后汉书·王充传》:“﹝ 王充 ﹞常游 洛阳 市肆,閲所卖书,一见輒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序:“自《三坟》《五典》《八索》《九丘》,阴阳图纬之学,百家众流之论……乃研精而究其理,不习而尽其功。” 唐 韩愈 《后汉三贤赞》之一:“一见诵忆,遂通众流。”  ——《漢語大詞典》
低回(低迴)dī huí
(1).徘徊,流连。 南朝 宋 鲍照 《松栢篇》诗:“扶舆出殯宫,低迴恋庭室。” 唐 韩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逮天书之下降,犹低迴以宿留。”
(2).谓曲意奉承。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崔玄微》:“ 醋醋 又言曰:‘诸女伴皆住苑中,每岁多被恶风所挠,居止不安,常求十八姨相庇。昨 醋醋 不能低迴,应难取力。’”
(3).谓思绪或情感萦回。 清 冒襄 《寒夜听白三弹琵琶歌》:“只觉低迴伤旧事,我有万感付琵琶。” 杨朔 《海市·百花时节》:“到今天,人类生活的天地这样开阔,当然不一定只是思念自己的亲人,可是,每逢节日,还是会引起你无限低迴的情绪的。”参见“ 低回 ”。
(1).徘徊;流连。《史记·司马相如传》:“低回 阴山 翔以紆曲兮,吾乃今目睹 西王母 皬然白首。”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七:“盖自 栖筠 而下,义居二十餘世矣。余为之低回叹息而去。” 清 方苞 《余处士墓表》:“淹留 濂溪 、 鹿洞 ,过 柴桑 ,輒低回久之。” 郭沫若 《前茅·力的追求者》:“别了,低回的情趣!别要再来缠绕我白热的心曦!你个可怜的扑灯蛾,你当得立地烧死!”
(2).纡回曲折。《汉书·扬雄传下》:“大语叫叫,大道低回。” 颜师古 注:“低回,紆衍也。”
(3).迁就;迎合。《新唐书·文艺传下·吴武陵》:“数百里之内,拘若槛穽,常疑死于左右手,低回姑息,不可谓明。” 宋 王明清 《挥麈三录》卷一:“前数年,有博士 邹公 ,经甚明,文甚高,行甚修,不能低回当世,以直去位。”
(4).谓情感或思绪萦回。 宋 陆游 《除删定宫谢丞相启》:“伏念某独学寡闻,倦游不遂。澜翻记诵,愧口耳之徒劳,跌宕文辞,顾雕虫而自笑。低回久矣,感嘆凄然。” 清 蒋士铨 《香祖楼·嫁兰》:“为甚么同床各梦将情漏。你若为彼低回,奴当成就。” 徐迟 《井冈山记》九:“一天早晨, 毛泽东 同志看到他,说:‘天凉啦,该加点衣服啦!’他回答:‘我没有衣服了。’‘噢,你没有衣服啦!’为之低回久之。”  ——《漢語大詞典》
愧 kuì/chŏu《國語辭典》

愧 [ kuì ]

  1. 因理虧或做錯事,而感到難為情。如:「慚愧」、「愧不敢當」。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明·宋濂〈秦士錄〉:「兩生素負多才藝,聞弼言,大愧,下樓足不得成步。」
  2. 辱人而使之感到羞慚。《禮記·表記》:「是故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季孟嘗折愧子陽而不受其爵。」
  3. 辜負、對不起。清·方苞〈左忠毅公軼事〉:「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
  1. 羞慚。如:「面有愧色」。
相见(相見)xiāng jiàn
彼此会面。《礼记·曲礼下》:“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旧题 汉 李陵 《与苏武诗》之三:“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宋 苏轼 《和子由除夜之日省宿致斋》之一:“等是新年未相见,此身应坐不归田。”《红楼梦》第四回:“姊妹们一朝相见,悲喜交集,自不必説。” 巴金 《随想录》五:“我们分散了,又重见,相见后又别离。”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