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奇峰绝比伦,巍然森列应天文。

彭仲刚宋代〕《三台峰

雁荡奇峰绝比伦,巍然森列应天文。
光联奎壁期公辅,名显瑶阶欲致君。
峻极冷擎中夜月,峥嵘突出半空云。
进行正尔需贤佐,光岳钟灵气未分。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雁荡奇峰比伦巍然森列应天

雁荡(雁荡)
宋 叶适 赋董季兴玩书岩 美哉骨清神亦爽,西瞻匡庐东雁荡。
宋 陈傅良 同游张园酒中各叹明年未知谁与此会余最衰病宜去因作诗识之 明年此会知谁共,雁荡山前寄好音。
宋 刘克庄 方寺丞新第二首 其一 荷深似入苕溪路,石怪疑行雁荡间。
《韵府拾遗 养韵》:叶适诗西瞻匡庐东雁荡  ——《骈字类编》
奇峰(奇峰)
水经注方岭云回奇峰霞举  ——《分类字锦》
绝 ( 絕 絶 ) jué
绝 [ jué ]
  1. 断:~种。~缘。~嗣。~情。~迹。断~。杜~。灭~。空前~后。
  2. 尽,穷尽:~命。~望。~境。~棋。气~。
  3. 极,极端的:~妙。~密。~壁。~无仅有。
  4. 独特的,少有的,没有人能赶上的:~色。~技。~伦。~唱。~代。
  5. 一定的,肯定的:~对。~然。
  6. 越过:“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
  7. 旧体诗的一种体裁:~句。五~。
比伦(比倫)bǐ lún
比并;匹敌。《魏书·崔楷传》:“其实上叶御灾之方,亦为中古井田之利。即之近事,有可比伦。” 唐 方干 《朱秀才庭际蔷薇》诗:“绣难相似画难真,明媚鲜妍絶比伦。” 清 朱琦 《关将军挽歌》:“ 虎门 粤 咽喉,险要无比伦。”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 犹太 遗黎,性长居积, 欧 人之善贾者,莫与比伦。”  ——《漢語大詞典》
巍然 wēi rán
(1).高大貌;高大雄伟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关之直北,隔 河 有层阜,巍然独秀,孤峙 河 阳。”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四:“今世夫子庙塑像,巍然高坐,祭器乃陈於地,殊觉未安。” 徐迟 《火中的凤凰》:“留下的恰恰是铁琴铜剑楼,巍然独存。”
(2).形容名次、等级高。《儒林外史》第三回:“直到放榜那日,巍然中了。”参见“ 巍科 ”。  ——《漢語大詞典》
森列 sēn liè
(1).纷然罗列。 唐 李白 《古风》之五:“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 明 宋濂 《〈白云稿〉序》:“经乃圣人所定,实犹天然日月星辰之昭布,山川草木森列,莫不繫焉。” 清 刘大櫆 《浮山记》:“其旁怪石森列:如狮,如象,如鸚武……甚众,不可名状。”
(2).森严排列。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天地神祇,昭布森列。”《三国演义》第五五回:“ 玄德 见 孙夫人 房中两边枪刀森列,侍婢皆佩剑,不觉失色。” 郭希仁 《从戎纪略》:“时军装局守卫森列,盘查甚严,出入不便。”  ——《漢語大詞典》
应天(應天)yīng tiān
(1).顺应天命。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 汤 受命而正,应天变 夏 作 殷 号。” 唐 杜甫 《谒先主庙》诗:“应天才不小,得士契无隣。” 明 刘基 《煌煌京洛行》:“应天顺民心,戡暴安痍伤。”
(2).犹震天。《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於是那姓 朱 的,便请他吃花酒,逛 大明湖 ,盘桓了好几天,老把兄叫得应天响。”  ——《漢語大詞典》
文 wén《國語辭典》

文 [ wén ]

  1. 線條交錯的圖案、花紋。《禮記·樂記》:「五色成文而不亂,八風從律而不姦。」漢·王充《論衡·言毒》:「蝮蛇多文。」
  2. 文字。如:「中文」、「英文」、「甲骨文」。《孟子·萬章上》:「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
  3. 文章。如:「撰文」、「散文」。《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下·禰衡傳》:「衡攬筆而作,文無加點,辭采甚麗。」
  4. 有關文學方面的才能。如:「文武雙全」。《國語·周語中》:「武不可覿,文不可匿。」
  5. 華麗有文采的外表。與「質」相對。參見「文質彬彬 」條。
  6. 禮節、儀式。如:「繁文縟節」。《論語·子罕》:「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
  7. 法令、典章。《國語·周語上》:「有不祀則修言,有不享則修文。」三國吳·韋昭·注:「文,典法也。」《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吏士舞文弄法,刻章偽書。」
  8. 現象。如:「天文」、「人文地理」。《莊子·應帝王》:「壺子曰:『鄉吾示之以地文。』」
  9. 量詞。古代計算銅幣的單位。如:「三文錢」、「分文不取」。《儒林外史·第一三回》:「這箱子能值幾文?」
  10. 姓。如宋代有文彥博。
  11.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溫和、優雅、不猛烈。如:「文雅」、「斯文」、「文火」。《禮記·文王世子》:「是故其成也懌,恭敬而溫文。」
  2. 有文彩的。《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衣文衣而舞康樂。」
  1. 刺染花紋圖案。如:「文身」。《水滸傳·第一一回》:「誰想今日被高俅這賊坑陷了我這一場,文了面,直斷送到這里。」

文 [ wèn ]

  1. 掩飾。如:「文過飾非」。《論語·子張》:「小人之過也,必文。」
  2. 修飾。如:「文飾」。《荀子·儒效》:「小雅之所以為小雅者,取是而文之也。」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