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乐堂前花木深,登临当暑豁尘襟。

陈俊卿宋代〕《共乐堂

共乐堂前花木深,登临当暑豁尘襟。
红垂荔子千家熟,翠拥筼筜十亩阴。
老退已寻居士服,清欢时伴醉翁吟。
凭栏四望丰年稼,差尉平生忧国心。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堂前花木登临当暑尘襟

共 gòng/gōng《國語辭典》

共 [ gòng ]

  1. 一起、一同。如:「共鸣」、「共存」、「和平共处」。《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
  2. 合、总计。如:「共计」、「篮子里共有十颗苹果。」
  1. 分享、合用。《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1. 相同的。如:「共识」、「共相」。
  1. 跟、和。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姻缘簿全凭我共你,谁不待拣个称意的?」

共 [ gǒng ]

  1. 双手抱拳。《荀子·赋》:「圣人共手,时几将矣。」通「拱」。
  2. 环绕、护卫。《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通「拱」。

共 [ gōng ]

  1. 供给。《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供」。
  1. 恭敬。《左传·文公十八年》:「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通「恭」。
  1. 姓。如黄帝时有共鼓。
乐 ( 樂 ) lè/yuè/yào/lào
乐 [ lè ]
  1. 欢喜,快活;快~。~境。~融融。~不可支。其~无穷。~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
  2. 使人快乐的事情:取~。逗~。
  3. 对某事甘心情愿:~此不疲。~善好(hào )施。
  4. 笑:这事太可~了。
乐 [ yuè ]
  1. 声音,和谐成调的:音~。声~。~池。~音(有一定频率,和谐悦耳的声音)。~歌(❶音乐与歌曲;❷有音乐伴奏的歌曲)。~正(周代乐官之长)。~府(原是中国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亦称作“乐府”)。
  2. 姓。
乐 [ yào ]
◎ 喜好、欣赏。用于文言文:知者~水,仁者~山。
    乐 [ lào ]
    ◎ 地名用字:河北省乐亭、山东省乐陵。
      堂前 táng qián
      (1).正房前面。 汉 无名氏 《艳歌行》:“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一:“榆柳荫后簷,桃李罗堂前。” 唐 杜甫 《又呈吴郎》诗:“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2).正厅。 唐 朱庆余 《近试上张籍水部》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 翠莲 ﹞泡了一盘茶,托至堂前,摆下椅子,走到公婆面前,道:‘请公公、婆婆堂前吃茶。’”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 羿 又在房里转了几个圈子,走到堂前,坐下,仰头看着对面壁上的彤弓、彤矢、卢弓、卢矢、弩机、长剑、短剑。”
      (3).代指母亲。《宋史·列女传·陈堂前》:“ 陈堂前 , 汉州 雒县 王氏 女,节操行义为乡人所敬,但呼曰堂前,犹私家尊其母也。”  ——《漢語大詞典》
      花木 huā mù
      泛指花草树木。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序》:“花木之流,可以悦目。徒有春花,而无秋实,匹诸浮伪,盖不足存。” 唐 戴叔伦 《南轩》诗:“更爱閒花木,欣欣得向阳。” 宋 王安石 《书湖阴先生壁》诗之一:“茆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峻青 《秋色赋》:“在我看来,花木灿烂的春天固然可爱,然而,瓜果遍地的秋色却更加使人欣喜。”  ——《漢語大詞典》
      深 shēn《國語辭典》

      深 [ shēn ]

      1. 从高到下,从表面到底部的距离很大。与「浅」相反。如:「深海」、「深渊」。
      2. 高奥、精微。如:「他这句话的用意很深。」
      3. 浓厚。如:「一往情深」、「深蓝色」。
      4. 形容时间的久、晚。如:「年深日久」。
      5. 茂盛。唐·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 很、非常。如:「深得人缘」、「深加赞美」。
      登临(登臨)dēng lín
      登山临水。也指游览。语本《楚辞·九辩》:“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禪於 姑衍 ,登临 翰海 。” 唐 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诗:“江山留胜跡,我辈復登临。” 金 元好问 《东园晚眺》诗:“一诗不尽登临兴,落日东园独倚栏。” 朱德 《游南泥湾》诗:“登临万花岭,一览羣山小。” 碧野 《白云·绿树·金花》:“我对这座名山仰慕已久,但却无缘登临。”  ——《漢語大詞典》
      当暑(当暑)
      论语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  ——《分类字锦》
      豁 huō/huò/huá《國語辭典》

      豁 [ huō ]

      1. 割裂、裂开。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我根前使不著你『之乎者也』、『诗云子曰』,早该豁口截舌。」
      2. 拼、舍弃、牺牲。如:「豁出生命」、「豁著命干」。
      1. 残缺、缺损。如:「豁嘴」、「豁唇子」。

      豁 [ hè ]

      1. 参见「豁亮 」条。

      豁 [ huò ]

      1. 通敞的山谷。《说文解字·谷部》:「豁,通谷也。」
      1. 舒张、舒展。宋·陆游〈暮秋遣兴〉诗:「如虹壮气终难豁,安得云涛万里舟。」《资治通鉴·卷二八○·后晋纪一·高祖天福元年》:「卿言殊豁吾意,成败吾决行之。 」
      2. 排遣、发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于是豁情散哀,颜色自若。」《水浒传·第五七回》:「先杀你这个秃驴,豁我心中怒气。」
      3. 免除。如:「豁免粮捐」、「豁免罪犯」。
      4. 不顾、舍弃。如:「豁出性命」。
      1. 开朗、宽敞。《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再进数步,渐向此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薨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
      1. 开通、开阔。如:「豁达」、「豁然」。《史记·卷八·高袓本纪》:「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2. 很快、一下子。元·关汉卿《拜月亭·第一折》:「每常我听得绰的说个女婿,我早豁的离了坐位。」

      豁 [ huá ]

      1. 参见「豁拳 」条。
      尘襟(塵襟)chén jīn
      世俗的胸襟。 唐 黄滔 《寄友人山居》诗:“茫茫名利内,何以拂尘襟。” 元 王德信 《集贤宾·退隐》套曲:“自焚香下帘清坐久,闲把那丝桐一奏,涤尘襟消尽了古今愁。” 谢无量 《春日寄怀马一浮》诗:“愿持千里意,聊为豁尘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